2009年高考上海卷的意旨_文学论文

2009年高考上海卷的意旨_文学论文

2009年高考语文上海卷命题意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命题论文,意图论文,语文论文,上海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9年,是全市高中生使用二期课改教材参加高考的第一年。遵循二期课改理念,落实“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有利于促进素质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结合考纲定义的测量目标,语文命题组由此达成的共识是:在阅读材料选择上,尽可能覆盖到不同文体,有利于全面检测学生的阅读能力;在阅读试题设计上,注重阅读目标的指向性和阅读材料本身特点相结合,使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检测进一步落到实处;在材料作文要求上,通过提供平实而又内涵丰富的材料,能够把不同写作水平的学生较好地区分开来。

一、选文:凸显文体的多样性

此次选用阅读材料,我们对同一试卷内各种文体的平衡,有比较多的考虑。文章辨体是一个古老的议题,《文心雕龙》五十篇,文体论就占到近一半。文体不仅仅是表达方式的集中体现,也是文章内容、语言特点以及写作意图的综合反映。所以,阅读材料的选文尽可能覆盖各种文章体裁,对于全面检测学生的语文能力,更为公正、客观地区分出学生的阅读水平,有重要意义。因此,现代文阅读材料第一篇是议论文,第二篇是抒情散文,文言文阅读材料一是人物传记,材料二是说明文,今年的四篇阅读材料,尽量避免了选文在体裁上的重复。

现代文阅读理解的第一篇,选入了历史学家雷海宗的议论文《专家与通人》。原文虽然发表于20世纪40年代,但所谈的问题,却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现代社会的学科分类教学,固然把教育与学术研究引向了深入,但带来的流弊也不容小觑。为此,中学二期课改提出的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坚持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以及近年来大学主张的通识教育,都有对现实的纠偏意义。雷海宗的文章,在强调培养通人的重要性这个问题上,立论较通达,说理较透彻,不但呼应了当下的时代要求,也可以推动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意识,力求在激发学生对此类问题的思考中,把全面发展的理念内化为学生的自身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这也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

第二篇选取的是当代著名作家林斤澜的散文《春声和春深》。他有当代文坛“短篇圣手”之誉,尤其是在创作中对语言的探索,更为世人所称道。他的语言,无论是叙述、描写还是抒情,都能做到简约凝练,一方面,他把浓郁的诗化语句注入到看似乎实的语言中,提高了语言的凝练度;另一方面,他把南北两地的口语融入到书面语中,增强了语言的亲切感。而其文章所含有的独特视角、丰富思想以及对人生经历的特别感悟,又使他的语言获得了一种深沉的韵味,避免了推敲语言流于表面和形式的弊病。学生阅读这类文章,有利于唤醒他们的生活经验,拓宽他们的阅读视野、提升他们的欣赏品味。而作品思想感情的丰富和艺术成就的精湛,也有利于我们由浅入深,从各个层次来检测学生的文学感悟能力,区分出学生的语文实际水平,更好地为高校选拔出合适的人才。

在课程标准中,“读懂、理解浅显的文言诗文”,是对高中生阅读文言文的基本要求,也是命题组选择文言文阅读材料的基本依据。正是紧扣“浅显”这一关键词,我们对文言文的阅读材料难易度作了适当调整。文言文阅读材料一,选的是《明史》的《沈周》。在“二十四史”中,中古以后的正史列传一般被认为文学价值不高而较少进入人们的视野,但相对来说,卷帙较繁的《明史》中,也有不少叙事婉转、语言浅显的传文值得一读,选入的《沈周》一篇,堪为一例。文言文的阅读材料二,把往年的文论类替换成了说明类,选取了宋代周去非《岭外代答》花木门类中的一篇说明文。《岭外代答》是作者依据自己任职广西的亲身经历而写就的一本介绍广西地理物产、风土人情以及对外交流的说明类笔记。不但内容较为翔实、科学,且条理清楚、语言畅达,其中不少篇章是科学性和文学性兼具的佳作,曾获得语文教育家吕叔湘的较高评价。选取《岭外代答》中的《桂》,除了“浅显”的考虑外,也是为了整张试卷的文体平衡。

选择阅读材料考虑文体的多样化,不是简单地从材料本身的丰富性着眼。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检测考生语文知识的积累和语文阅读的能力,为考生全方位展示自己的语文能力,提供尽可能多的平台,并达到选拔人才、推动教学全面培养人的目的。

二、阅读试题:落实整体把握的着眼点

课程标准中,强调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的阅读能力,已经成了中学语文教学界的共识。但是,如何让阅读后的整体把握一一落到实处,从而使阅读试题在设计上落实三方面的测量目标,即记忆与理解、分析与综合、鉴赏与评价,命题组对此作了较多考虑。

1.整体把握与文体的切入

如前所述,文体是文章内容与形式特征的综合体现,抓住了文体特征,就是落实了整体把握的关键点。而课程标准也要求学生能领会文学作品的各种体裁、把握非文学作品的文体格式。我们命题组设计的题目,力求把文体特征与整体感悟结合起来。

由于《专家与通人》是议论文,所以设计信息整合题时,从文章中概括因果关系,成了体现议论文特色的题目设计要求。据此,第3题的“第⑤段中,作者认为造成‘学术界太专的趋势’的原因是______”以及第5题的“联系全文,概述培养‘通人’的重要性”,其实就是从段落和全文两个层面,对文章内部的因果关系的一种概括。这种概括,触及议论文文体的主要特征。《春声与春深》是写景抒情散文,信息整合题就是相应的如第11题的“作者从‘春声’写到‘春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样的题目。文言文《桂》是说明文,其文体特征是给人以知,教人以用,我们就设计了第26题的“联系全文,概括桂的功用”这样的信息整合题。

在设计分析评价题中,我们同样有意识地把整体感悟与文体特征联系起来。散文《春声与春深》的特点是写景与抒情,使得我们对文章描绘的整体景象有更多考虑,并力求把这种景象提炼出来,形成对同类文本的比较性分析。为此,特意设计了一道与高中课文的联系题,即第12题:“本文与《故都的秋》都写了南北景象,其用意各不相同,请加以评析。”这样引导学生进行南北比较,其意义显然已经超越了对自然景观的观察,藉此也可以引发学生对南北文化的差异与互补的思考,从而把整体感悟的视野进一步拓展开来。

2.整体把握与局部的分析

阅读固然需要整体感悟,但也需要有对局部和细节的分析,这样才能深化对文本的理解,才能避免凌空蹈虚之弊。

《专家与通人》一文,命题组设计了一个选择题,该题目要求的是对文章第3自然段开头一句“更进一步”的作用分析,即“下列对第③段中画线句的作用分析错误的一项是”,依次列出的四个选项为“A.表明作者在这之前已经从另外一个方面或角度论证了自己的观点。B.过渡到下文从学科内部细分的现状这一角度论证专家要注意全局。C.提示下文对专家在学科研究中要注重全局的论证深入了一个层次。D.强调作者对‘历史专家’与‘历史家’的区分,进一步反对只专一门。”这道选择题,看似分析的问题是局部的,是对一句短句的作用分析,但实质上却需要对作者的思路进行深入剖析,并从文章的主旨与特例两个层面来判断其逻辑推理的对错,牵一发而动全身,是从局部切入以振起全篇结构的较好题目。这样的题目,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局部的问题,在有些文体中可以称之为细节问题。我们认为,在整体感悟的前提下关注细节,应该成为解读文本一个有力的抓手。细节与整体的关系,既是指每一个细节应该放到文章的整体框架中得到解释,也是指对细节与细节之间,能形成一个有机结合的理解。所以,在《春声与春深》一文中,我们设计了这样一道理解题“第①、②段画线部分都用了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出______”文中,这两处画线部分,其一是“冰雪依旧,只是趴下来点贴近地皮”,其二是“冰雪也还在角落里、背阴里、洼里坎里龇着白牙”,描写的都是在春风劲吹下的北方,冰雪在逐渐消融。我们之所以画出两处而不是一处描写,就是要让学生把这两处细节描写联系起来一并考虑,从“趴下来”到“龇着白牙”,冰雪的形体显然有一个收缩的过程,而把冰雪想象为一头野兽的拟物,也暗示了北方冰雪猛烈的野性特征。这样,冰雪形态的不同是两处描写的差异,这种差异反映的是冰雪消融的一个变化过程,而不变的,是一以贯之的野性特征。这种特征,在文章的整体框架中,成为北方冬天的特有景象,与南方形成了对照。

在《春声与春深》中,还有关于北京春天的这样一段描写:“北京俗话说:‘春脖子短。’意思还是‘春短’,中间加个‘脖子’,妙!杨树刚上叶子,柳树刚吐絮,桃花‘暄’,杏花‘旧’,都才看见就暴热起来了。”这里,杨树、柳树、桃花和杏花,四种植物被共时并置,代表着春天的景色,但也恰恰是在描述这些植物的情状时,用了从“上叶”到“吐絮”到热烈的“暄”之后的“旧”。似乎历时的变化,就是在共时中完成的。试想,如果孤立地来看一种植物的描写,或者把这四种植物,简单地视为对北京春天景色的总体描写,就不能真正领会作者的描写意图。所以,我们在设计选择题时,用一个选项来强调这样的描写,所谓“作品叙述杨柳桃杏时暗含时光的流动,表现北京‘春脖子短’”,正是希望通过引导学生对细节描写的“瞻前顾后”,懂得整体感悟与细节品味间的有机联系。

3.整体把握与语言的品味

必须指出的是,文体与语体是不可分的。《桂》一文后的第27题“以画横线的句子为例,简要说明本文科学性和文学性相结合的特点”,用意就在于引导学生把语体与文体联系起来分析。同理,对文本局部内容的分析,也往往需要以对词语、对句子的品味为依托。诗歌鉴赏的第16题,要求从画线句“新脱冬衣体乍轻”,来赏析诗人善于从细微处表现生活情趣的特点。学生一方面能对“新脱”与“乍轻”之间的联系,有充分的语言敏感(“乍轻”兼及身体与心理两方面的感受),另一方面,也需要对古代冬衣厚重的生活经验有充分的体会,才能答好这道题。

2009年的考试手册“记忆与理解”测量目标,增补了“运用现代汉语基本语法知识理解文章内容”这一要求,落实到具体试题,我们出了“联系上下文,为第⑤段画线句选项填空,简述理由”这样的试题。其中,通过“简述理由”的提问,把用词涉及的规则与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紧密结合了起来。

也正是为了强化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理解语言捕捉对象的力量,我们在设计有些题干时,有意将学生把语言理解得过于宽泛的通道进行限制。例如,上文提及的《春声与春深》一文关于用比拟手法对北方冰雪的描写,题干曾有的设计,“表现出”前面并无“形象地”这样的修饰语,但因为考虑到学生太容易回答成“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冰雪特点”这样的套话,我们就在题干上写出了“形象地”这样的修饰语,从而限定学生要从语言的具体描写中,寻找出一个有特定针对性的答案。这样的做法,也许会把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落到实处。

三、作文:材料激活学生思想

上海高考语文的命题作文已经延续多年,今年改为材料作文,有人认为可能会增加审题障碍,其实只是一种似是而非的看法。

在审题上不设置障碍,尽量让学生能畅所欲言,充分展现出各自的思想情感和文字表达能力,这是命题组在设计任何一种形式作文题时的自觉意识。这种意识,并不会随着题型从命题作文改变为材料作文而有所变化。我们认为,只有审题不设置障碍,只有当学生都能感到容易成文的情况下,才为区分他们作文水平的高低提供了可能。抽象地比较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在审题上的难易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如果认为只有简约的命题才能不给学生以思想的束缚,而材料越具体、文字越多对学生的束缚就越大的话,我们也可以反过来说,较具体的材料、较多的文字,常常倒是更方便触发学生的写作灵感,而简约的命题,倒可能让学生茫然无从下手。不过究竟选什么样的材料,却让我们颇费斟酌。最终选定介绍郑板桥书法的这段材料,是基于如下考虑:

第一,材料本身篇幅短小,内容浅显,不会给学生的阅读带来理解的障碍和时间的负担,而高中语文教材中,也有郑板桥绘画题记的课文。学生对郑板桥一定程度上的熟悉,对他们第一次阅读陌生材料有了心理的缓冲,这是命题者选材时人性化的考虑。

第二,材料的内容,与二期课改的理念有较多关联。郑板桥的书法张扬个性,其强烈的创新意识,以及由此体现出的文化多元性要求,评价的整体性原则,都超越了清朝这一时代局限,也超越了书法这一特定艺术门类,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和思考价值。

第三,材料的篇幅虽然短小,但其蕴含的意义可以从多角度来加以探讨。也就是说,审题不设置障碍不等于不需要审题,对于材料作文而言,审题的过程主要体现在对材料内涵的挖掘上。我们既可以从材料整体着眼,把郑板桥书法艺术独创性的来由、艺术的独特体现以及评价,连成一气,予以分析。也可以让考生从材料的多级层次中截取一个断面、一个角度,来予以剖析。这样的开放性,有利于激活考生的思辨能力,充分发挥他们的写作水平,所谓“浅者浅得,深者深得”,从而能较好区分出学生的实际写作水平。

如果把材料的三级层面展开为三个角度的话,可以展开如此思考:

角度一,创新源自嫁接,活力源自兼容。用俄国形式主义批评家的名言来说,文学的发展不是父子相继而是叔侄相承。当本门领域的文学、艺术等发展得登峰造极时,我们常常可以通过与别门别派乃至不同学科的嫁接开出一片新天地。比如唐代诗人的创作实践已经把近体诗推向了高峰,宋人的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其特有的理趣,获得了唐诗难以替代的位置。当然,解读这一材料的意义还有着普遍的方法论意义。例如,正是费希纳等人把物理学的实验方法引入心理学,才对后来的实验心理学的真正确立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我们今天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推行的市场经济,也正可说是一种嫁接式的社会发展实践。角度二,整体大于局部之和。评价需从整体着眼,个体的缺陷也许正是整体意义上的美。当然,个体、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不是自然形成的,是有郑板桥这样的有着独创意识的高手在设计中予以通盘考虑,再加以一一落实的。这提醒我们,把整体中的一部分抽取出来予以评价,固然难以做到客观,而对任何孤立的个体的任何缺陷,总是以一个假想中的更大范围的整体美来评价它,也许同样犯了形而上的错误。这里的关键,是需要进一步分析个体与整体得以联系起来的那些因素,那样一种人的主动创造的作用。角度三,“不可无一,不可有二”。如果没有郑板桥的创新而给书法艺术带来的独特性,这对整个艺术天地的多样性来说,会留下遗憾。但别人如果加以模仿,“师其迹”而不“师其心”,别人的独特性就会因此而丧失。而就郑板桥本人言,虽然创立了自己的风格,但如果他亦步亦趋,死守自己的风格而唯恐丢失,那么其艺术的生命力,也会受到很大削弱。当然,从书法艺术本身而言,“板桥体”毕竟是以怪而出名,用剑走偏锋的方式来创新,固然可备一格,但毕竟不是学习书法的正道。这或许是“不可无一,不可有二”的深一层含义吧?

必须指出的是,按照阅读材料的基本原则,对材料的多角度分析应该是立足于整体把握的基础上的。所以,把材料的三级层面展开为三个角度,固然是一种切入材料的思考方式,但也只有把这种局部的切入与对材料的整体意义的概括联系起来,才能把自己的思考引向深入。我们认为,无论是“板桥体”书法的形成缘由还是其布局特点,以及他人的评价,贯穿其中的主线,是强烈的个性张扬和创新意识。这条主线,与二期课改的理念密切相关。同时,我们把引述的评论称之“有人说”,其实也是想藉此确立学生的探究意识,不把“不可无一,不可有二”作为一种定论,而只倡导这样一种追问意识,同样符合二期课改的理念。

当然,如何引导学生自觉树立问题意识,如何引导学生对相关问题深入思考,并推动学生向着个性化、多元化、全面化的健康道路发展,这是二期课改留给我们高考语文命题者以及中学语文教学者的艰巨任务,值得我们去深入探索。

标签:;  ;  ;  ;  

2009年高考上海卷的意旨_文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