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窍醒神补虚通络针刺疗法联合减重步行训练在脑梗死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论文_王欣1,史红辉2

(1浙江省消防总队医院中医针灸 浙江 杭州 310011)

(2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中医针灸 浙江 杭州 310003)

【摘要】 目的:观察开窍醒神补虚通络针刺疗法联合减重步行训练在脑梗死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后偏瘫患者94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减重步行训练,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开窍醒神补虚通络针刺疗法,均干预4周。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神经缺损功能(NIHSS)、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日常生活能力(ADL)、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治疗后实验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上肢、下肢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DL、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窍醒神补虚通络针刺疗法联合减重步行训练应用于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可恢复神经功能,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

【关键词】 脑梗死;偏瘫;开窍醒神补虚通络针刺疗法;减重步行训练

【中图分类号】R24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32-0205-02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0月我院脑梗死后偏瘫患者94例,根据治疗方案分组,各47例。实验组男26例,女21例;年龄40~79岁,平均(59.48±8.31)岁;梗死部位:15例小脑,12例皮质下,10例脑干,10例大脑皮质;病程1~14d,平均(7.51±1.66)d;25例右侧偏瘫,22例左侧偏瘫;对照组男24例,女23例;年龄40~80岁,平均(60.03±7.64)岁;梗死部位:17例小脑,11例皮质下,8例脑干,11例大脑皮质;病程2~13d,平均(7.75±1.37)d;23例右侧偏瘫,24例左侧偏瘫。两组临床资料(年龄、梗死部位、病程、病变位置、性别)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西医参考第7版《神经病学》[2];中医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均为单侧发病;患者及家属知晓并签订同意书;(2)排除:晕针者;近3个月参与类似研究者;严重原发性疾病者;妊娠或哺乳期女性;神志昏迷者;依从性差,无法配合研究者。

1.3 方法

两组入院后均接受抑制血栓形成、降压、纠正酸碱或水电解质失衡、扩张脑血管、吸氧等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减重步行训练,应用江苏常州市钱璟康复器材有限公司生产G-JZB-03型电动减重装置及步态训练器,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确定初始减重值,一般设置为患者体质量30%,步态训练器速度为0.2~0.4m/s,每周减重10%,根据患者恢复情况调节平板运动速度,1次/d,30min/次,训练时由2名治疗师帮助患者矫正步态偏差;实验组基于对照组给予开窍醒神补虚通络针刺疗法:选穴:委中、极泉、环跳、然谷、水沟、足三里、曲池、三阴交、人迎、手三里,常规消毒铺巾,针刺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法,留针30min,间隔10min行针1次,左右穴位交替针刺,2次/d。两组均干预4周。

1.4 观察指标

(1)两组治疗前后神经缺损功能。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估,最高分42分,得分越高神经缺损功能越严重。(2)两组治疗前后肢体运动功能。选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评估[4],包含上肢(66分)和下肢(34分)两个分量表,分值越高肢体运动功能越好。(3)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和日常生活能力。选用简明健康状况量表(The short form-36 health survey,SF-36)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评分范围为0~100分,分值越高生活质量、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23.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NIHSS评分

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实验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大,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NIHSS评分(x-±s,分)

3.讨论

脑梗死后偏瘫属中医学“中风”范畴,病理机制为脏腑功能失调,正气虚弱,加以饮食不节、劳倦内伤、气候骤变、情志过极等诱因,致瘀血阻滞,痰热内生,风火相煽,气血逆乱,上冲犯脑,从而诱发本病。鉴于上述病理机制,本研究引入开窍醒神补虚通络针刺疗法,该疗法中足三里、人迎是足阳明胃经穴,具有燥化脾湿、生发胃气之功效,主治下肢痿痹、神志病;水沟、然谷为督脉穴,脑为元神之府,督脉入络脑,开窍醒神导气;合谷、手三里、曲池为手阳明大肠经穴,具有通经活络、镇静止痛、清热解表之功效;委中穴位于人体腘横纹中点,是足太阳膀胱经穴,具有散瘀活血、舒筋通络之功效。与常规毫针针刺比较,开窍醒神补虚通络针刺疗法所用三棱针刺激强度大,适用于多种热证、疼痛、实证、瘀血等,具有醒神开窍、通经活络之功效[7]。本研究将减重步行训练与开窍醒神补虚通络针刺疗法联合用于47例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结果显示,治疗后实验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上肢、下肢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在联合治疗有助于改善神经功能,提高肢体运动功能。开窍醒神补虚通络针刺疗法可直接刺激患者大脑皮层,增加脑部血液循环,唤醒受损神经细胞,使其得到及时有效修复,从而改善脑神经受损所致肢体障碍[8-9]。另外,本研究还发现,治疗后实验组ADL、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开窍醒神补虚通络针刺疗法联合减重步行训练可提高脑梗死后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综上,开窍醒神补虚通络针刺疗法联合减重步行训练应用于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可恢复神经功能,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梁虎.综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偏瘫住院患者的疗效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5,44(8):942-943,944.

[2]贾建平,陈生弟.神经病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72-175.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6:38-39.

[4]叶彬,龙莉玲,关德增,等.脑梗死患者脑静脉的磁敏感加权成像特征与康复治疗后运动功能变化的相关性[J].广西医学,2018,40(1):1799-1801.

[5]梁权,樊启财,陈双杰,等.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PCs、SDF-1α水平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7,39(5):720-722.

[6]卢建亮,陈卓铭,吴浩,等.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康复作用[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7,17(5):334-339.

论文作者:王欣1,史红辉2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2

标签:;  ;  ;  ;  ;  ;  ;  ;  

开窍醒神补虚通络针刺疗法联合减重步行训练在脑梗死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论文_王欣1,史红辉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