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市第一初级中学 四川西昌 615000
【摘要】笔者调查发现,很多的初中生对语文学科不重视,在课堂上也不积极,学习兴趣也较为淡薄。主要原因是学生认为语文课学习枯燥,难度系数不是很大,学不学对自己影响不大。一线教师也没有认识到语文课的重要性,教师有意无意把这种思想传递给学生。另外,虽然课改已经进行了多年,但是新的教育理念并未深入人心,许多教师对其认识处于肤浅阶段,教学手段、教学方式单一,枯燥无味,不可避免地造成学生对本学科的厌学。语文新授课就是记笔记,就是背书,提不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自然就容易丧失学习的积极性。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课的热情和积极性,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学习积极性;学习效果;方法
一、把话语权还给学生——学生由被动学变学生主动学???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但是应试教育无视学生的个性与特点,不顾学生的学情。采用“填鸭式”的教育模式,不关心学生学与不学;教师按自己的教学思路,讲了还是讲,学生被动地听了还是听。在这种状况下,学生无学习主动性,更无乐趣而言。要真正解放学生,使学生想学习,会学习,教师就必须尊重学生主体,把“一言堂”变成“群言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大胆参与,积极发言,各抒己见。这样既能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张扬个性。
二、情境教学法——燃起参与欲望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卢姆曾指出:情感并不一定伴随认识效果自然而然地产生和发展,它需要教育者专门的评价和培养。因此,我们要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征创设求知情境,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对与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把学生引导情境中来,使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开动脑筋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初中语文课教学必须与时俱进,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创设情景,给学生充分的空间进行自主探究,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三、活动教学法——提高参与的热情
人只有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才会乐于参与,而且积极性很高,并争取成功。语文教学面向学生生活,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的知识,设计富有情趣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切身体验到身边的语文,并用所学的内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只有当学生真正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时,他才会主动学习,自主发展。
四、激励性教学——唤起学生的表现欲
激励教学是一种心理上的驱动力,它驱使学生积极投入学习生活中,努力实现学习目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全体学生都受到激励时,课堂组织才富有生机与活力,其课堂教学才会卓有成效。由于学生年幼,阅历浅,经验不足,情绪不稳定,因此,长远的目标和抽象的追求,往往不能成为持久的动力。又由于的学生个体的差异大,后进生偏多,往往由于注意力不够集中,对学习抽象的知识缺乏持久、积极的学习态度。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关注这些学生,只让个别学生回答或活动,让尖子学生或教师的思维代替了全体学生的思维,那么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就会淡薄,后进生的自尊心也会受到伤害。因此,教师不但要把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运用恰当的教学媒体,形象地、鲜明地揭示教学内容,通过语文课本身的魅力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要多创造机会,让后进学生积极参与,获得成功的经验,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同时,对于学生的每一次发言,要有针对性的评价,并及时地奖励学生,如热烈的掌声,一句表扬的话语,一点小礼品等,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一些被动的学生能积极参与。
五、创设情境教学,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教育的引导艺术来源于教师的专业水平,其核心在于将知识情境化、经验化、生动化、生活化、操作化、体验化、生命化的加工创造水平。我常常采用的导入方法有:以动漫笑话、歇后语、简笔画等形式,直观诙谐地表达所学的原理知识;用多媒体课件、录像、录音等情境展示,一下子把学生带进知识的殿堂;通过讲故事、演小品、朗诵诗歌、名言警句、新闻报道等形式引入课题。丰富多彩的引入既生动有趣,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丰富了学生的视野,使其在愉快的环境中学到了知识,在知识增长中获得了学习成功的喜悦与乐趣。
六、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法——诱发学生的激情
多媒体技术的最大特点就是生动、形象和直观,而初中生的思维又以形象思维为主,针对学生的特点、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对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营造情境、浓厚课堂氛围创造了有利条件,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新奇感、惊讶感、新颖感,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想象力,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带来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七、让学生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21世纪,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所以,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方法是极为重要的,所谓学贵得法。在学习的过程中,知识学习是一样的,为什么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同,除了学习习惯和基础不同外,更大的影响因素就是学习方法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只有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才有终身学习的可能。对于初中学生而言,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无疑就等于掌握了一把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对于这一点语文教师要学会善于利用教材中的资源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想一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养成善于反思的习惯。这包括反思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反思不同方法的优劣等。让学生在反思中成长,在反思中获得知识。又如,教师还应该多引导学生学会“温故而知新”,让学生习惯于讲以前学过的知识或是掌握的技能不断的加以强化和巩固,学会知识的整合,让自己的学习效率有所增长。
主动参与,学会学习,愉快成长,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在的教育者,当以每个学生的终生发展为己任,适应时代的发展,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融洽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和谐、愉悦中把握自己,主动发展。初中语文课作为提升学生文学素养,普及语文常识的学科,更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课堂教学的回归。
【参考文献】
[1]张建军.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J].学周刊,2011(21)
[2]王马青才.浅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J].新课程学习,2013(07)
论文作者:代萍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8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3
标签:学生论文; 知识论文; 教师论文; 情境论文; 主动性论文; 学生学习论文; 语文课论文; 《创新人才教育》2018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