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玉琴1 陈国菊2
(1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733299)
(2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外科 733299)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6-0264-02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以创伤小,痛苦少,出血少及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费用低等优点已成为胆囊切除术的金标准,被广大医务人员和病人所接受[1]。现就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50例患者,采取围术期综合护理措施,并对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本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50例,男36例,女14例;年龄22~70岁,平均(45±6.78)岁;病程6~24个月,平均(12±3.67)个月。其中胆结石33例,胆囊息肉17例,平均住院天数5天。
1.2 围术期护理方法 我院采用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疼痛护理、术后护理及饮食出院指导等综合护理模式开展护理,效果明显。
1.2.1心理护理 术前患者焦虑、烦躁,心中有许多疑虑,对手术方式、疗效缺乏了解,从而产生紧张、恐惧,心中不安,担心新技术不成熟、手术意外、并发症、后遗症等,心理健康状态欠佳。护理人员首先要将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整个过程及注意事项向患者认真讲解,重点介绍术者的手术经验和术后效果,使患者及家属充分了解这种手术方式的优势,打消患者心中的疑虑、焦急。术后患者可能会因疼痛而产生恐惧及紧张等情绪反应,因而护理工作要按照患者不同心理状态进行心理护理,使其了解术后可能出现的症状,以减轻患者的恐惧感,促进治疗的顺利进行[2]。
1.2.2基础护理 LC术前准备比常规开腹手术简单,嘱患者做好脐部清洁,局部体毛多者需要备皮。术前禁食12h,禁饮6h,术前1d常规做麻药实验和抗生素药物过敏实验,无需置尿管、胃管。术后常规备好氧气及吸痰装置,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入呼吸道引起窒息。注意观察呼吸的情况,由于全麻术后患者的主动呼吸还未完全恢复,可能出现呼吸骤停现象,一旦出现,立即给予人工呼吸,面罩给氧。常规吸氧清醒后,应鼓励患者深呼吸、咳嗽、排痰,以免发生呼吸道感染。协助患者取平卧位,按摩受压部位皮肤,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术后第2天可下床活动,以促进肠蠕动。
1.2.3腹部切口的观察与护理 LC切口小,常规四孔法、三孔法有多点穿刺口,术后次日查看切口,消毒后可以直接用创可贴敷贴,保持切口的清洁干燥,如有渗血渗液应该立即更换。脐部切口由于皱褶较多,平时难以清洁,有发生感染的可能,需要术后每天检查1次,如切口皮缘对合差,应该及时调整,以利于切口愈合平整,一般术后3~5d可以拆线出院。
1.2.4疼痛护理 由于LC术中注气后7~12肋间神经受到压力刺激以及膈肌向上移位、伸展而引起的上腹疼痛一般不需特殊处理,1~2天可缓解。术后伤口疼痛比开腹手术轻,一般无明显腹痛、腹胀,术后多数患者不需要镇痛剂,个别患者对疼痛的敏感度高,切口出现明显疼痛时,通过给予心理安慰或取舒适体位可缓解疼痛,也可采取转移患者注意力的方法如在麻醉恢复室中播放背景音乐等[3],必要时可肌内注射镇痛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术后患者突然出现剧烈腹痛、呈持续性疼痛阵发加重,应严密观察是否有胆漏发生,及时向医师报告,必要时行腹穿或B超检查。
1.2.5保持引流袋通畅 妥善固定引流袋,防止扭曲、受压、堵塞,在改变体位或运动时注意引流袋的水平高度不要超过腹部切口高度,以免引流液返流。观察引流液性质、颜色、量,并做好记录。一般引流液量小于50ml/d,色淡红,多为腹腔冲洗液。如果引流液量增多,颜色鲜红或有胆汁样物质等,须立即汇报医生及时处理。定期挤压引流管,观察记录引流液量及性状变化,如胆汁引流量突然减少(胆汁引流量一般每天约300-700ml),应注意是否有胆红素沉淀、阻塞或蛔虫阻塞,是否管道扭曲、压迫。如有阻塞,可用手由近向远挤压引流袋或用少量无菌生理盐水缓慢冲洗,切勿用力推注。
1.2.6合并内科疾病的护理 术后心电监护,严格控制静脉滴注速度,以减轻心脏负担,保持安静,对高血压患者含服或口服降压药,以防血压升高。糖尿病患者抵抗力低,易并发切口感染,术后密切检测血糖变化及时调理饮食及胰岛素的用量。对慢支、肺气肿患者给予持续低流量氧气吸入6~8小时,排痰不畅者予以雾化吸入2次/天,定时翻身拍背。
1.2.7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1)疼痛。由于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病人痛苦轻,一般病人可耐受,如有对疼痛较敏感者,可适量给予镇静剂,杜冷丁50mg肌肉注射。肩背酸痛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由于残留于腹腔内的CO2刺激膈神经所引起的,一般在3~5天内可自行消失,不需特殊处理。如疼痛较重,可遵医嘱给予镇静剂、按摩双肩,热敷,红外线理疗,可有较好的缓解作用。(2)呕吐。呕吐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是由于中枢性受刺激或反射性而导致的呕吐。护理人员需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并分散其注意力,呕吐比较严重的患者,适当给予其止吐药。(3)出血。严密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生命体征,了解切口处是否渗血和渗液,了解患者是否腹痛、腹胀和腹膜刺激等症状。(4)感染。术后严密观察体温变化,常规每天测量4次,在1℃内属于正常吸收热,一般不需处理,3天内逐渐恢复正常。若体温过高,提示伤口有感染的可能,若体温>38.5℃,4次/天,若体温>39℃,6次/天,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同时检查血常规和腹部超声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异常。(5)黄疸的观察和护理。注意观察胆汁引流动态变化,患者的皮肤、巩膜是否黄染,是进行性加重还是逐渐减退,观察病情变化。(6)观察有无胆道损伤、胆漏等并发症,注意有无腹膜炎体征[4]。
1.2.6出院指导 护理人员需指导患者出院后需保持切口部位的清洁和干燥。术后15d内以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高蛋白的流质饮食为主,从而利于患者消化吸收。之后恢复患者的正常饮食,但是也以低脂肪、低胆固醇、高蛋白的饮食为主,多食用蔬菜和水果;禁烟、酒;适量食用花生、核桃、乳及乳制品等。出院1周后可参加轻体力活动,1个月后可参加正常体力活动,出现发热、腹痛等不适时要及时咨询责任医师。
2.结果
经过治疗后,11例(22%)有体温升高的现象,8例(16%)出现轻微的恶心和呕吐,3例(6%)出现胆漏,通过处理后,均全部好转出院。其中,留置腹腔引流管7例(14%),未出现逆行感染,经精心护理后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5±0.87)d。
3.讨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被广泛用于临床中,这是由于其具备操作比较简单、创伤小、患者恢复快、痛苦较小和并发症较少等优点。在围术期给予患者精心的护理,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我院通过对5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使我们体会到护理工作在微创技术中的重要性,既要有系统的护理措施,又要具备娴熟的护理技术,手术的术后观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是保证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综上所述,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术期精心的护理,可缓解患者痛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张能维,陆少美.普外腹腔镜手术[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24-27.
[2] 秦小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护理体会[J].求医问药,2012,10(11):147.
[3] 高秋文, 王海云, 于泳浩等.播放音乐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麻醉后恢复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 2010,45(3):217-219
[4] 吕树森.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299-302.
论文作者:康玉琴1,陈国菊2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30
标签:患者论文; 术后论文; 胆囊论文; 切口论文; 腹腔镜论文; 疼痛论文; 并发症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第26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