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住院部 职称主管护师 421001
摘要:目的:分析品管圈对提高儿科住院患儿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本院220例儿科住院患儿临床资料,对照组110例患儿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儿实施品管圈活动,由12位护理人员组成QCC小组,对患儿采取问卷调查,行头脑风暴对科室存在问题予以分析汇总,找出解决方法并实施,比较两组护理服务满意度及病历缺陷情况。结果:研究组护理病历缺陷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统计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服务满意率98.18%明显大于对照组83.63%,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可以提高儿科住院患儿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改善护理病历书写的缺陷情况,提高本院护理服务的整体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品管圈;儿科住院患儿;护理服务满意度
住院期间为患儿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可改善患儿不良情绪,促进机体康复,但儿科住院患儿护理风险较大,患儿家属关注度更高,儿科较其他科室更易出现护患纠纷,因此提高护理服务水平具重要意义[1]。本文旨在分析品管圈(QCC)对提高儿科住院患儿家属护理服务满意度影响,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本院220例儿科住院患儿临床资料,两组均为110例,研究组患儿男女比例为59:51,年龄3m-14y,平均(7.50±2.80)y,其中56例肺炎,23例肠炎,12例支气管炎,7例支气管哮喘,12例其他;对照组患儿男女比例为55:55,年龄4m-15y,平均(7.70±3.10)y,其中54例肺炎,20例肠炎,15例支气管炎,10例支气管哮喘,11例其他。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史及病情等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具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予以常规护理,包括确保患儿舒适安全,心理护理,保证气道通畅等[2]。研究组患儿予以品管圈活动,包括⑴成立QCC小组:由12位护理人员组成QCC小组,均参加QCC相关知识培训,经投票方式选出1位圈长和辅导员;⑵选定主题:每位圈员均结合在儿科护理中的实际经验,分析并总结工作存在问题,经头脑风暴、投票方式确定“提高儿科住院患儿护理服务满意度”为QCC主题;⑶围绕主题,按照PDCA流程:制定主题,据QCC主题分析病历缺陷,包括规范、内容、格式等,讨论影响护理服务满意度原因,详细记录后分析对策并实施,总结出实施过程中的存在问题,根客观评价结果,形成规范性流程;⑷制定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量表,并向患儿及家属发放。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的病历缺陷情况,包括记录不规范、内容遗漏、缺签名、缺记录等;比较两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情况,分为满意、一般、差三个等级[3]。
1.4统计学处理
研究数据均用SPSS21.0软件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计量资料,用t行组间比较;采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用X2行组间比较,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病历缺陷情况比较
研究组护理病历缺陷几率明显小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统计意义(P<0.05),见表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表1 两组护理病历缺陷情况比较[n(%),n=110]
组别 记录不规范 内容遗漏 缺签名 缺记录
对照组28(25.45)30(27.27) 20(18.18)26(23.63)
研究组13(11.82)a14(12.72)a9(8.18)a 11(10.00)a
注:组间比较,aP<0.05。
2.2两组护理服务满意度情况比较
研究组护理服务满意率98.18%明显大于对照组83.63%,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服务满意度情况比较[n(%),n=110]
组别满意一般差
对照组92(83.63)15(13.63)13(11.81)
研究组108(98.18)a1(0.91)1(0.91)
注:组间比较,aP<0.05。
3.讨论
QCC是指通过全员参与,持续推行管理并改善自己工作场所,从而改善护理质量,将尊重人性作为出发点,通过愉快的现场管理方式,促使员工自觉参与到管理活动中,并在工作过程中获得成就及满足感,属于一种运用群体智慧、团队的改进程序[4]。本文旨在分析品管圈对提高儿科住院患儿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影响,通过与常规护理比较,从护理服务满意度情况及病理缺陷情况方面进行比较。
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记录不规范11.82%、内容遗漏12.72%、缺签名8.18%、缺记录10.00%明显小于对照组25.45%、27.27%、18.18%、11.81%,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表明实施QCC互动于护理服务工作中,可以改善病历缺陷情况。分析原因可能在于:通过头脑风暴形式可以调动圈员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圈员认真观察并主动学习,通过探究拟定的活动主题,在事件中发现、分析并讨论问题,鼓励圈员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发表看法,再通过集体商讨的形式,提高圈员的思辨能力,从而发现护理工作过程中护理病历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找有效措施并认真实施,从而有效减少记录不规范、内容遗漏、缺签名、缺记录等病历缺陷情况[5-6]。
同时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理服务满意率98.18%明显大于对照组83.63%,护理服务满意度为差几率0.91%明显小于对照组11.81%,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表明实施QCC活动可以显著提高儿科住院患儿家属的护理服务满意度。考虑原因在于:QCC活动将尊重人性作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圈员的主观能动性,以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活动主题为中心,再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注重动员家属予以患儿亲情支持,从而满足患儿及家属的亲情、心理、精神等需求,从而提高患儿及家属的护理服务满意度[7-8]。关于圈员对于护理服务工作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具体对策,需加大样本量重新制定方案进一步研究探讨。
综上所述,品管圈活动可以提高儿科住院患儿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改善护理病历书写的缺陷情况,提高本院护理服务的整体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桂红民,谢静,陆烈红.品管圈活动提高儿科年轻护士留置针置管的成功率[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23):66-67.
[2]倪栋梅.品管圈活动在健康教育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97-98.
[3]唐洪钦,赵丽,谭小云,等.品管圈在骨科患儿基础护理服务中的实践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10):52-54.
[4]向邱,徐素琴,张子云,等.品管圈活动在呼吸重症监护病房的应用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3,13(2):104-105.
[5]时丽萍,徐海艳,周端鹏,等.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居家自我间歇导尿患儿尿路感染率[J].护理学杂志,2013,28(1):18-19.
[6]卢佳美,曾小芬,黄梅冬.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患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J].护理实践与实践,2013,9(10):98-99.
[7]蒋友红,程汪平.儿科护理病历缺陷因素分析与质控措施[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22(6):984-985.
[8]姚维银,吴晓琳.品管圈在降低产妇会阴侧切率中的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10):891-892.
论文作者:邱玲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17
标签:患儿论文; 满意度论文; 儿科论文; 病历论文; 品管论文; 缺陷论文; 情况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25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