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地域辽阔,各个地区具有不同的地质条件。在公路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软土地基,在这种情况下,应针对各种不同的地质情况,选用有效的地质处理技术,以对其进行有效控制,提高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有效降低公路工程投入使用后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综上所述,在公路工程施工中,深入研究和分析软土地基处理技术,选取合理的施工技术,有助于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有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对公路工程软土地基施工中技术处理的难点进行分析,作出以下讨论仅供参考。
关键词:公路工程;软土地地基;技术处理
中图分类号:U416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社会发展的新形态下,交通事业迅速发展,公路工程项目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许多的公路项目都已经进入筹备状态。软土路基处理是公路工程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其处理方法的正确性直接影响公路工程的整体质量,其施工水平关系着公路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软土路基施工技术难点进行分析,有针对性的攻克,才能使软土路基得到有效的处理,使公路更加坚固。
1软土地基概述
软土地基指的是具有较高的软塑性和较强流动性的黏性土壤,这种地基土壤具有较高含水量和较高的压缩性,却具有较弱的承载能力和地基抗剪力,很容易引起施工工程基础底层的塌陷,降低公路施工的安全性,影响公路的使用期限。软土地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雨水的长久冲刷,致使淤泥土壤得到积累,最终形成软土地基。软土地基内部组织空隙较大,本身承载力弱,在外力作用下容易发生形变,造成公路沉降的现象。所以施工单位必须要重视公路工程的后期保养工作,避免路面的损坏,进而提高公路工程的使用年限。
2软土地基对公路工程施工产生的危害
2.1路面沉降
软土地基在应用的过程中,由于其含水量比较高,压缩性比较强,所以将其作为公路工程的地基,很有可能会使公路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路面沉降的情况。路面沉降问题之所以会发生,其重要的原因就是软土地基本身性能存在问题,在长期的车辆碾压和外部压力的影响下,软土地基本身就会受到压缩,而且其在使用的过程中,长期受到地下水的冲刷和侵蚀,很容易发生水土流失,使得地基结构的稳定性受到影响,进而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沉降问题。如果公路的路面出现了沉降问题,就会影响到车辆的行驶,严重的甚至会给车辆的行驶安全造成威胁,还会影响到整条公路的使用寿命。
2.2侵蚀路面
公路工程建设是一项复杂的过程中,地基基础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也就是说,地基工程的建设稳定性和质量会对公路的坚固性和稳定性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在建设公路过程中,应当加强对地基的处理。在实际施工期间,软土地基容易遭受雨水侵蚀,工程在后期应用期间,路面容易受到侵蚀,特别是雨季,受降雨影响,路面有可能会出现大面积塌陷,这会对工程的应用,以及人们出行造成不良影响。
2.3降低公路使用年限
软土地基的土质非常松软,而且一般由大空隙泥炭和松散的泥沙构成,会导致软土的渗透性比较差,其抗压能力不足。在具体的施工环节中,软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收缩,如果不
能对软土进行有效的压实施工,就会导致不同程度的沉降问题产生,也会降低行驶的舒适度。在雨天进行施工,会导致大量的雨水渗透到软土地基中,导致公路结构不稳定。
3公路工程软土地基施工中技术处理的难点
在对公路工程进行施工时,很容易出现软土路基现象,为了减少软土路基对公路工程的影响,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处理措施。但是目前的公路工程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处理还存在很多的难点问题,影响处理技术的发挥[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施工之前勘察阶段,勘察单位在进行勘察时,对地下土层比较轻视,没有对其进行全方位的勘测,致使施工过程受到地下土层变化的影响,使软土路基问题得不到有效的改善,许多勘察人员在进行勘察时,只是单纯依赖于勘察到的信息对地质状况进行判断,勘察到的资料真实性也有待考究。
4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技术处理方法
4.1沉降处理技术
一般来说,公路工程施工人员要在路段的沉降程度趋于稳定后进行软土地基的处理。但是影响沉降技术的因素有很多,往往会使公路地基沉降度很难得到缓解,所以,公路工程施工单位都会采取一些技术措施进行处理,技术措施主要有3种:石灰土填筑路基中部技术、减少路堤荷载技术以及工后修补技术,其中,石灰土填筑路基中部技术主要是提高地基的质量强度,减少路堤荷载技术则是采用更加轻便的材料来进行路堤的浇筑工作,而工后修补技术强调的是对设计工作和施工工作进行合理的安排[
4.2强夯技术
通过对当前我国公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进行深入分析后,不难发现,强夯技术是一种使用非常频繁的处理技术。强夯技术,就是指通过运用较强的夯击力度,以有效加固土壤。这种技术的主要优势为能够直接、有效、快速处理软土地基。不过这种技术的缺点为使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在实际施工之前,一定要深入了解软土地基的实际情况。一般来说,湿陷性黄土地区主要选用强夯技术,强夯技术不适用于流动性较大的淤泥类土壤。因此,在对强夯技术进行运用时,一定要对其的适用条件给予高度重视,为预防出现变形现象,一定要将施工细节处理好。
4.3抛石挤淤法
在公路软土路基施工中,抛石挤淤法作为其中重要的处理方法,其主要用于常年积水的低洼地段,比如说鱼塘或者水田等区域。当此地段的淤泥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在积水的作用下产生流动性,如果使用其他方法对此进行处理,那就会增加一定的工作难度,并且最后处理的效果也并不理想。而利用抛石挤淤的手段,能够将其中的淤泥挤压在各石缝间,同时还能够形成一种稳定的块石框架结构,显著的提高了处理的效果。对于抛石挤淤法中应用的石料来说,其应该具有较高的强度,而且稳定性也要好,而且风化作用较小,所使用石料的大小则应该根据实际的淤泥稠度而进行选择,用在流动性较强的淤泥中,则应该保证其直径大于300毫米的含量大于80%,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处理的效果。
4.4水泥桩搅拌
在对水泥桩进行处理时,水泥是进行固化的主要材料,需要优质材料基础上配合机械设备,对路基进行加固,改变路基的松软状态,使路基的整体稳定性显著提高。在进行水泥搅拌桩施工时,必须对桩的位置进行确定,并将设备及时送往施工现场,对水泥的含量严格进行控制,以稳定的速度进行注浆。当注浆结束后,再进行下沉等后续的施工,桩机根据实际的施工位置进行移动,按照顺序进行施工作业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公路工程施工中,有效的进行软土地基的处理,可以提升公路的承载能力,提升公路的使用年限,确保公路工程有效运行。软土地基技术在公路工程施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施工企业应该结合公路工程的特征,合理的选择施工技术,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处理,提升施工的安全性,有效的降低安全问题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张凯.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工艺探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8(16):245-246.
[2]赵国栋.公路工程施工中的软土地基问题及处理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34):117.
[3]田志太.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措施分析[J].科技风,2018(16):101-102.
[4]高岗.公路工程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思考[J].价值工程,2018,37(17):255-257.
[5]刘补伟.公路工程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分析[J].山西建筑,2018,44(01):128-129.
论文作者:赵明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6
标签:土地论文; 公路论文; 技术论文; 公路工程论文; 土路论文; 地基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建筑实践》2019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