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在儿科输液中的临床应用吕志勇论文_吕志勇

舒适护理在儿科输液中的临床应用吕志勇论文_吕志勇

绥芬河市中医医院 黑龙江绥芬河 157399

【摘 要】目的:通过对64例儿科输液患者的护理方法及具体护理效果的调查,分析其具体康复情况,总结出一套更有效的舒适护理干预方法并完善治疗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诊治的儿科输液患者64例进行临床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使用不同的护理方法进行疗效对比,并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的观察和护理效果的分析,舒适护理有着十分明显的护理效果,在儿科中的应用效果极为明显。结论:舒适护理干预在儿科输液中的临床应用中效果十分明显,能够大大提高患儿的配合度。

【关键词】舒适护理;儿科输液;临床应用

孩子是每一个家庭的中心,一旦孩子的健康出现问题,不仅仅是父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心也被紧紧牵动着,所以在儿科诊室中的治疗和护理方法更需要我们的重视。小孩子的输液过程是十分困难的,需要医务人员有足够的耐心,能够正确的引导孩子们的情绪,并且做好护理工作,保证孩子们的积极配合。下文主要介绍了舒适护理干预在儿科输液的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情况,舒适护理干预的护理方法能否帮助患儿顺利的接受输液呢?接下来我们通过下文来了解一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静脉输液是目前临床上针对小儿疾病普遍采用的给药方法,其见效快,疗效确切。但是在输液的过程中患儿往往会产生紧张、恐惧的情绪,进而不断的哭闹和乱动以拒绝接受输液,严重影响了护士穿刺的成功率。本研究中,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常规的输液护理和舒适护理干预,取得不错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小儿患者6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实验组中男15例,女17例,年龄2-6岁,平均年龄3.84岁,其中肺炎20例,呼吸道疾病6例,腹泻4例,其他疾病2例。对照组中男17例,女15例,年龄3-7岁,平均年龄4.17岁,其中肺炎17例,呼吸道疾病10例,腹泻4例,其他疾病1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无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32例患儿采用一般性常规护理,观察组32例患儿实施舒适护理,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环境、心理、输液、拔针等舒适护理干预;观察和记录两组患儿的哭闹程度、哭闹例数、穿刺成功率以及主动配合的表现,并进行对比和分析。

1、3疗效评定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哭闹及主动配合情况,比较两者患者的早输液时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统计学分析

我们采用标准的统计学处理方式对本次研究的结果进行分析,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将每项结果的百分比均标记出来,给读者更直观的数据。

2、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哭闹及主动配合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163,P<0.05)。实验组患者的输液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1.354,P<0.05)。实验组的32例患者中,哭闹情况7例(21.87%),主动配合有25例(78.12%),一次性穿刺成功有30例(93%);对照组32例患者中,哭闹情况有4例(12.50%),主动配合28例(87.50%),一次性穿刺成功27例(84.375%)。

3、讨论

儿科的输液工作在进行的过程中总是遇到很多阻碍,并不是说这项工作有多么复杂、技术要求有多么高,而是我们在输液过程中要综合考虑患儿的情绪问题。在儿科输液中,舒适护理要求医护人员为患儿提供人性化护理,时刻关注患儿的不良反应,以提高患儿的舒适感和快速康复为目标。在静脉输液中,疼痛常导致患儿紧张、恐惧,造成血管收缩,医护人员的失误将导致患儿血肿。本研究强调全方位、全过程的护理。对护士的基本要求为实现一次性穿刺成功,并且无药液外渗和不良输液反应。这些都要求医护人员保持良好的心态,并做好必要的准备#保持操作台的合理高度,护理人员保持身体重心同穿刺的血管垂直,准确找到穿刺静脉的最清晰点,将针头稍稍挑起,缓缓刺入患儿血管直至回血,快速将调节器打开,保持患儿情绪和血液回流,防止患儿乱动引起的针头堵塞。环境对输液患儿的情绪具有很大影响,医护人员应保持患儿病房的通风和阳光充足。将房间布置成患儿喜欢的模式,如采用多媒体播放动画片等。在墙壁上悬挂浅色系的壁纸,并对房间进行定时消毒,保持患儿环境舒适,确保其状态和情绪良好。医护人员向患儿家长明确患儿的病情和需要输液治疗的必要性。提醒家长注意安慰和鼓励婴儿,缓解其恐惧心理。医护人员应采用适当的方法使患儿情绪稳定,转移患儿的注意力,实现一次性穿刺成功。静脉穿刺完成后,医护人员应了解患儿的需要,选择能够使其情绪稳定或者让其心情放松的方式,降低其疼痛感。在本研究中,实验组的穿刺成功率和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通过舒适护理的患儿哭闹程度降低,产生的疼痛感降低,有利于输液的顺利进行。患儿在输液过程中,由于翻身等动作会导致其血管疼痛。医护人员要始终陪在患儿身边,当其出现疼痛时应及时采取止痛措施。更重要的是,医护人员应通过调节患儿的情绪等方式避免疼痛的发生。在输液过程中,医护人员应根据患儿的年龄尽量方面输液的速度。医护人员还要与家长配合,严格控制患儿输液过程中的药液外渗现象。对于使用抗生素治疗的患儿,护理人员应对患儿施以中药贴敷脐中穴,控制静脉刺激症状的发生率。总之,舒适护理在患儿输液中具有积极作用。人性化护理是其核心,在护理过程中要求医护人员具有高度的责任心,技术熟练并且通过多种方式稳定患儿的情绪,保持患儿病房的环境良好,促进患儿的康复。

参考文献:

[1]史秀丽. 舒适护理在儿科输液中的临床疗效分析[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05):218-219.

[2]程琼. 舒适护理在儿科静脉滴注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 现代医药卫生,2015(09):1399-1401

[3]吴永霞. 舒适护理在儿科静脉输液中的应用[J]. 当代护士(下旬刊),2015(07):131-132.

论文作者:吕志勇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4

标签:;  ;  ;  ;  ;  ;  ;  ;  

舒适护理在儿科输液中的临床应用吕志勇论文_吕志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