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书目摘要_文化论文

论书目摘要_文化论文

论书目提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提要论文,书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本文针对当前书目工作中存在的不重视编写提要的倾向,系统论述了提要的产生、发展及其作用,并提出了解决存在问题的措施。

关键词 书目工作 目录学 提要

提要又称解题、叙录等。通俗地讲是对文献内容特征所作的说明,是揭示文献内容的一种基本方法。提要是我国目录学史上的优良传统,是对世界目录学的特殊贡献。可以说提要是书目的灵魂,书目能否充分发挥作用,提要是关键,但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普遍存在简单化的倾向,各种书目大多没有内容提要,只有书名、责任者等基本著录项目。甚至连《全国新书目》在1992年以后的书目中也略去了内容提要,这种做法严重影响了书目的使用效果,这与书目工作的宗旨是相悖的。本文试图通过系统论述提要的产生、发展及其作用,以提高人们对提要的认识,重视提要的编写,使书目工作产生一个新的飞跃。

1 古代书目提要

解题在我国渊源较早,它伴随着目录的产生而产生。西汉末年,刘向在整理和编制书目工作中,首创撰写叙录,叙录的内容包括说明该书的篇目,校勘经过,介绍著者生平思想、说明书名含义、内容特点,并辨其真伪,剖析其学术源流。每篇叙录实际就是一书的简要介绍。但刘向校书时并不是简单机械地介绍一书的内容或书的作者,而是在充分表述自己见解的基础上将图书的内容特性与书的外在特征有机地结合,形成了较完善的叙录体提要。《别录》二十卷即刘向校书时所撰书目提要的汇编本。

自刘向开创了叙录体提要之后,对后世影响很大,历代书目或编写提要,或加注释,对文献加以说明。《汉书·艺文志》等史志书目因受史书体例限制,多采用注语方式对文献的作者、内容、真伪等作一说明。魏晋南北朝编制的书目中,有提要的较少,在中国目录学史上的影响不大。到后来王俭(公元452 489年)编的《七志》中,书目提要是介绍作者生平,力图让人们通过了解作者,去了解文献内容及考证文献。这种传录体提要,是刘向之叙录体提要中“推论其生平”的扩展,独立形成我国古代另一类解题传录体。继《七志》之后, 阮孝绪(公元479536年)编成了《七录》。 《七录》通过提要来介绍作者事迹和书本流传情况,从体例上补充了王俭撰写提要之不足,继承了《七略》撰写提要之遗风。

到了隋唐时期,这时期的书目只有较简单的注释,如唐代魏征编的《隋书·经籍志》,常附以简要的注释,指明著者,记其时代爵衔,间或注明书的内容真伪及存亡残缺,有人称其为注释体提要,继承了班固为书作注的传统。

唐代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目录工作及目录学研究取得的成就,为宋代目录学打下了良好基础。王尧臣、欧阳修等编的北宋国家书目《崇文总目》,提要尤为详细,即每类有序,每书有提要。宋代私人藏书家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志》和陈振孙的《直斋书录题解》两部藏书目录。目录中的提要或介绍作者身世,或叙述文献内容或版本款式,或考辨学派渊源,受到后代学者高度评价。

南宋时代郑樵所著《通志·校雠略》中,提出“泛释无义”的观点,认为没有必要每种书都写提要,应“于疑晦者则释之,无疑晦者则以类举。”郑樵的这种视其需要,在书目中编写提要的思想,对提要工作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元初马端临所著《文献通考·经籍考》,其特点在于发展了僧佑《出三藏记集》中的“总经序”的方法,由此形成的一种新的提要编辑体例辑录体,为后世所推崇。这类提要虽很少编者个人见解,但辑录各家关于某一图书的评说,资料丰富,对研究文献的源流得失有重要参考价值。

清代是我国目录学最繁荣的时期,各式各样的图书目录相继出现。清代提要最有成就的是纪昀、戴震等人编撰的《四库全书总目》。《四库全书总目》著录收入《四库全书》的古籍3461种,79309 卷以及未收入《四库全书》的存目6793种,93550卷。 这些书籍基本上包括清代乾隆以前中国古代的著作。对这一万多种图书,记述各书要旨及著作源流,“列作者之爵里”,“考本书之得失”内容十分精详,是历史上最大最有成就的提要目录。在提要编写方法上,“总目”总结了刘向以来公私藏书目录编写提要的方法,溶叙录、传记和辑录为一体,形成一种新的提要形式。

我国古代的书目提要在目录学上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把目录是否有解题,以及解题水平高低,作为衡量一部目录质量的标志之一。在我国目录学遗产中还保存着极丰富的提要,是我们今天认识、熟悉和利用古籍的宝贵资料。

2 近现代书目提要

近现代书目提要有所发展,特别是指导阅读的书目,不仅揭示文献内容,而且提出中肯的阅读方法。梁启超为传播西方资产阶级文化,推进维新改良运动,1896年左右就开始对译书作编目、评解和推荐。他编撰的《西学书目表》著录了近二十余年来译出的西书三百多种。《西学书目表》在著录方面,除揭示每种书的译名、撰稿人、刻印处、价值外,并在表上加“圈识”,下加“识语”指出书的优劣、程度深浅、读法等。书目最后还附有《读西学书法》,分门别类叙述图书的得失优劣,指导阅读的先后缓急。

二十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断高涨,鼓吹革命的书籍报刊大量出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采用在报刊上设立图书介绍专栏的方式,广泛宣传介绍这些书刊。如革命先驱邹容于1903年发表了《革命军》,这是一部杰出的宣传民族民主革命思想的著作。《苏报》在新书介绍栏及时予以推荐,扩大影响。这即是现代推荐性提要的雏型。

1924年,冰冰编的《一个马克思学说的书目》,就利用提要向读者介绍推荐马克思主义文献。各书提要写得深入浅出,能启发、帮助青年读者,如对《共产党宣言》,提要说明了它的广泛影响和重要意义,并着重点明两个最重要的内容: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

为宣传进步书刊,在共产党影响和领导下的上海通讯图书馆设有“书目委员会”,该馆月报上经常刊登新著提要,党中央机关刊物《向导周报》也曾以“记者答问”形式,介绍列宁、斯大林的著作。

在提要的理论研究方面,这一时期目录学方面的著术不少,如姚明达的《目录学》、《目录学史》,余嘉锡的《目录学发微》,刘咸炘的《目录学》,蒋伯潜的《校雠目录学纂要》等。这些著术都对解题作了专门论述。其中姚明达先生对提要的论述最为精辟,他在《目录学》一书中指出:人们在读书治学之中之所以把书目誉为“老师”、“门径”、“钥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书目中有提要,有目无录,不成目录。

3 当代书目提要

建国以后,伴随着书目工作的长足发展,无论在实践上,还是在理论上,提要都有了新的发展。首先,各学科专家学者编撰了一批要籍、善本及专科书目提要,把提要的质量推向一个新水平。如《中国古代重要著作选目》、《中国古典文学名著题解》、《中外文学名著简介》、《西方名著提要》、《国外社会科学著作提要》、《中国善本书目提要》、《中国文言小说书目》等。这些书目提要都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其二,提要项在文献著录条例(或规则)中加以规定,起到一定的保障和约束作用。五十年代的《中文图书提要卡片著录条例》明确规定这种段落式著录法的第五段为提要项。八十年代以《国际标准书目著录》为蓝本的《文献著录总则》、《普通图书著录规则》中,提要项就是根据我国重视揭示文献内容的目录学传统而设置的。参照AACRⅡ和相关国际标准编制的《西文文献著录条例》也考虑到我国传统目录学在附注项里设置了有关条目(见“条例”2.7.2.15)为提要项。《国际机读目录编目格式》(UNIMARC)和《中国机读目录通讯格式》(CNMARC )都在附注块的330字符段设置了提要项, 这充分说明了提要这一中国的目录学传统已被国际上认可。同时,在总结历代提要编写经验的基础上,图书情报界制定了提要编写规则。北京图书馆1981年制定的《中文普通图书统一著录条例》(试用本),对提要的编写提出十条规则,规定了提要编写的依据、文字语言的使用长度,并对不同文献类型提要的特点及内容要求也做出了规定。版本图书馆编辑的有高质量内容提要的国家书目《全国新书目》、《全国总书目》,北京图书馆发行的印刷提要卡片,不仅起到了统一标准的作用,也为扩大读者查阅提供方便。目前,作为集中编目成果的CNMARC中文书目记录,正广泛地被全国图书情报部门利用。其三,在提要的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1958年王重民、朱天俊合编的《目录学引论讲义》中,对提要的成就及编写方法进行了概述。1982年武大、北大合编的《目录学概论》中,提出了揭示文献的原则,即运用科学方法向读者报导文献的基本特征及主要内容,处理好文献的外形与内容、内容广度与深度之间的关系,重视揭示文献的变化情况及其社会影响,这些原则为提要的编写提供了理论依据。1986年彭斐章、乔好勤、陈传夫合编的《目录学》中,也充分强调了要正确处理好揭示文献基本特征和内容特征之间的关系,应以揭示文献内容为主,随着时代的发展,文献内容特征的揭示应当向深化方向发展。1990年倪晓健主编的《书目工作概论》中,进一步阐明了提要的作用:1.帮助读者了解文献的内容梗概;2.便于读者认识选择文献;3.帮助读者扩大知识视野;4.便于读者鉴别考证历史文献。并对提要的类型与特点进行了系统论述,同时详细阐述了各类型提要的编写方法。

纵观二千多年来书目提要的发展历程,凝聚了历代目录学家的心血和汗水。在当今信息时代更要清楚地认识到提要在揭示文献内容方面所起的独到的作用,要加强提要工作,才能满足读者的需要。

要解决当前提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措施:1.提高对提要工作的认识,发扬提要中好的传统,根据书目类型和文献特点,采取灵活的方式对文献内容进行揭示;2.提高书目编制人员的修养和素质,确保编写提要的质量;3.充分利用集中编目成果中、外文机读目录源数据,原始编目只作为一种补充手段。这样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劳动,收到较大的经济效益并能保证著录的标准化,有助于文献资源的交流和利用。只要切实抓好以上三点,提要工作一定会产生新的飞跃,书目定将当之无愧地成为读书治学的老师、门径和钥匙。

(收稿日期:1996—03—25)

标签:;  ;  ;  ;  ;  

论书目摘要_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