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松云
(东海县人民医院 江苏 连云港 222300)
【摘要】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细胞学的诊断效果。方法:从我院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疗患有乳头状瘤患者中随机性抽取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细胞涂片检查,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乳腺导管造影检查,比较乳头状瘤患者经细胞涂片与乳腺导管造影检查的疗效对比。结果:对照组乳头状瘤患者在细胞涂片检查中,术前细胞严查正确为42例,误诊18例,其中导管上皮乳头状增生为9例,导管炎症为6例,乳腺癌3例,诊断正确率为70.00%。研究组在对照基础上加导管造影术诊断正确为56例,误诊4例,导管上皮乳头状增生为3例,技术误诊1例。诊断正确率为93.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头状瘤患者,采用溢液细胞学检查联合导管造影方法,可以显著提高诊断的正确率,是临床诊断中有效的诊断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乳腺导管;乳头状瘤;细胞学诊断
【中图分类号】R7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3-0117-02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皮性肿瘤。在临床治疗中90%以上的患者都伴有乳头溢液[1],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病变率逐年上升,具相关研究显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病变率已经高达38%[2]。乳腺导管造影检查已经成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临床严查中的有效方法,本文选取我院120例乳头状瘤患者进行研究,对其中60例患者实施了乳头溢液细胞学检查联合乳腺导管造影检查方法,取得了满意的诊断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疗患有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中随机性抽取120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年龄为20—68岁,平均年龄38岁。研究组清亮浆液性溢液14例,褐色浆液性溢液18例,乳头血性溢液者28 例。对照组清亮浆液性溢液16例,褐色浆液性溢液20例,乳头血性溢液者24 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症比较中,均无明显性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在接受细胞涂片和造影术,均询问其病史,对患者乳腺活动、硬度和肿块情况进行检查。对照组患者进行溢液涂片检查。对沿着患者乳腺导管的方向进行轻轻的按压,有液体流出后去末端或中间液体进行涂片,采用HE染色、95%的乙醇湿固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然后对涂片液体细胞在显微镜下的形态进行观察。研究组患者在进行涂片观察后做导管造影,在确定溢液孔后将钝头针和5mL注射器连接,在排空管内气泡后在插入乳头,缓慢进针,注射时患者感到胀痛或溢出就可以停止注射。在进行摄片诊断。
1.3数据处理
使用SPSSl8.O进行处理。检测结果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进行X?分析,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对照组乳头状瘤患者在细胞涂片检查中,术前细胞严查正确为42例,误诊18例,其中导管上皮乳头状增生为9例,导管炎症为6例,乳腺癌3例,诊断正确率为70.00 %。显著低于研究组在对照基础上加导管造影术诊断正确为56例,误诊4例,导管上皮乳头状增生为3例,技术误诊1例。诊断正确率为93.33%,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组别n正确诊断错误诊断
研究组6056(93.33)4(6.67)
对照组6042(70.00)18(30.00)
x?18.1753
0.0000
p
3.讨论
对照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18例诊断失误的患者中,15例患者为乳头溢液,溢液颜色是清亮色,细胞涂片主要以泡沫组织细胞为主,其中1例患者由于细胞量太少,不能明显检测乳头状结构细胞团,与涂片细胞量少或取材不当有关。乳腺癌为3例,图片细胞充足,以不规则蜂窝状细胞团为主要研究对象细胞排列密集、呈梭形、核分裂和异型性明显,并且可以看到乳头状的分支细胞团。通过本研究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研究发现,对其细胞诊断尤为重要[3]。对于丰实并伴有核异性病症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课运用免疫组染色诊断导管内上肌皮是否存在。多发性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病变图像非常复杂,在诊断时容易和导管上皮的中度或中度不断性增生混淆,建议进行切除性病理检测。
乳腺导管造影是一种简单、方便且安全的溢液病诊断方法,能准确观察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导管的分布与走向[4],但乳腺导管造影对操作者的诊断水平具有很强的依赖性,操作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造作水平和经验。
本研究显示:通过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给予涂片观察加以导管造影检查,研究组诊断正确率为93.33%明显优于对照组正确率70.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采用涂片观察联合导管造影检查方法,可以显著提高患者临床诊断效果,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牛昀,于琦,于泳等.乳腺外周型乳头状瘤及其癌变细胞的克隆性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07,87(8):542-545.
[2]续哲莉,罗晓,邢华等.乳腺导管内液脱落细胞ER和PR表达对乳腺疾病诊断及治疗的意义[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33(5):914-916.
[3]刘力,米玮,王伟等.乳腺周围型乳头状瘤与导管原位癌的临床、病理诊断、鉴别诊断[J].现代肿瘤医学,2007,15(8):1115-1116.
[4]张冬梅,谭顶岭,杨利娜等.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临床诊断分析[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4,23(2):137-138.
论文作者:韩松云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6
标签:导管论文; 乳腺论文; 乳头状论文; 涂片论文; 患者论文; 细胞论文; 造影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第23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