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学校德育应把握的六个关系①
◎冉亚辉
摘 要 对学校德育来说,全媒体带来的既是学校德育需要的技术,同时也是学校德育遭遇的严峻挑战。全媒体时代学校德育在信息传媒领域需要把握的几个关系主要有:在目标上注意技术变化与德育目标不变的关系;在导向上把握正面建设与适度疏解相结合的关系;在技术上厘清德育规律与技术规律相结合的关系;在方法上调适贴近学生生活与潜移默化的关系;在形象定位上注重准确权威的信息源形象维护与多种风格并存的关系;在结构上平衡学校德育体系化与信息传媒的系统性结合的关系。
关 键 词 全媒体;学校德育;信息传媒
基于信息传媒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今天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全媒体时代。全媒体指的是在媒介信息传播上,可以采用多种媒体表现形式和手段,包括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网页等,可以利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站等多种媒介,通过网络,最终实现用户以电视、电脑、平板、手机等多种终端完成信息的融合接收,在技术层面基本实现了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终端获得任何想要的信息。[1]对于新闻传媒来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因为有多种现代传媒技术,可以实现新闻信息最大范围的传播;但同时这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因为受众遭遇到了天量的信息轰炸而难免应接不暇,良莠难分。
对学校德育来说,全媒体带来的既是学校德育需要的技术,同时也是学校德育遭遇的严峻挑战。学校德育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需要对学生进行教化,在传统模式的学校教育教学中,教师代表着知识权威,承载着权威信息源的角色,而在全媒体时代,教师的知识权威已经被消解,权威信息源的角色也面临严重冲击。整体上看,全媒体时代对学校德育的冲击主要在于三个领域:其一,学校德育中的教师和教科书所代表的知识权威一定程度上被消解,学生的知识可以从多种媒体获得。这可能对教师的影响力形成一定的负面性。其二,学校德育中的德育环境的管控难度增大。传统德育环境只需要净化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全媒体时代还需要净化网络空间。在全媒体时代,信息传媒领域的校园围墙已经不复存在。其三,学校德育中的突发事件管控上会面临相当大的困难。全媒体时代即时通讯工具的普及,如微信、微博、空间、公众号、网站等的流行,形成传播主体大众化、传播速度即时性、传播内容自主性、传播方式多样性等特点。[2]人人都是自媒体,这导致学校德育在突发事件的管控上增加了相当难度。
3.关于卫生运输船医疗队海上演练的启示: 按照既定方案,卫生运输船医疗队通常在加改装民用船舶上展开,但近些年来,中心医疗队一直苦于没有训练平台,难以检验其实际救治能力。当前,海军各类大型新式舰艇陆续服役,应该把卫生运输船医疗队作为一支更加灵活机动的卫生力量来使用,让其有机会在不同类型的舰船上进行验证性训练,不仅可以解决训练平台问题,也可以为在不同类型舰船上实施海上伤员救治提供经验借鉴。
学校德育必须适应全媒体时代,必须做好立德树人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是: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3]具体到学校教育教学中,学校德育必须在全媒体时代,建立良好的校园网络环境、维护好学生个体健康成长的学校环境、建构健康向上的校园信息传媒环境、有效管控不良信息的传播,高质量实现学校德育的育人使命。学校德育在信息传媒领域需要注意一些关系的处理,以适应全媒体时代新的要求。
一、在目标上注意技术变化与德育目标不变的关系
全媒体时代对于学校德育来说,改变的是技术,而不是德育本身。学校德育在目标上要注意技术变化与德育目标不变的关系。西方有一句名言:太阳下面没有新鲜事情。这句话指的是时代的变化更多的只是具体的形式变化,在事物的实质性变化上并不明显。对于学校德育来说,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德育目标坚定不变。[4]人类社会发展中的技术层面的变化迅猛,但在内在的精神层面,并不一定有重大变化。人类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就是跨越时代变迁永恒的主题。在全媒体时代,学校德育需要有所坚持,有所执著。
在全媒体时代,学校德育既需要遵循德育规律,同时也要遵循信息传媒的技术规律。学校的德育队伍,既需要是德育专家,也需要是技术专家。学校德育建设,不能只是简单的信息传媒技术建设,还需要融德育能力、教育管理能力、信息传媒技术和青少年心理疏导能力于一体的系统性建设。在德育队伍建设上,需要重点培养一支政治坚定、道德高尚、业务能力高超、信息传媒技术能力出色的现代学校德育工作队伍。
全媒体时代,信息传媒更趋于个人化、生活化和碎片化,不同于传统媒体的主流和严肃。学校德育需要适应这一变化,要注重学校信息传媒工作贴近学生生活,同时注意建构长期的信息传媒建设计划,营造持续的潜移默化的学校信息传媒领域的良好德育环境。全媒体时代改变了传统的新闻传播的模式,赋予了学生自主的话语权,人人皆可为记者和编辑,发布的传媒信息也缺少规范的编辑和检查系统,通过论坛、微博、空间、贴吧等方式发布信息越来越简便和个性化。在这种技术环境下,一方面,在新闻信息的编辑质量上,不可避免会大幅下降;另一方面,众多信息是自媒体的产物,在内容上高度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学校德育要高度重视这一变化,在信息传媒领域需要改变传统的严肃形象,建构学校连通学生学习、生活、娱乐等领域的多个信息传媒平台,满足学生不同的信息需要,在此过程中实现学校德育全方位育人的职能。
二、在导向上把握正面建设与适度疏解相结合的关系
在全媒体时代,新闻工作需要“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9]基于全媒体技术,不能简单理解信息传媒领域的技术规律,更不能奢望信息媒体都有其强大影响力。事实上,“互联网一方面将人变得彼此类似,一方面将人变得愈加偏执。人们只看自己愿意(能)看的,只听自己愿意(能)听的,由此形成各个‘平行宇宙’。”[10]正是因为全媒体时代的信息如此庞杂,绝大部分信息都成了无效信息,无人关注,无人在乎。所以即使是在全媒体时代,最重要的仍然是人,而不是技术。美国12家在传统新闻教育界很有影响力的高校联合做过一个报告,研究现在的新闻传播教育如何适应未来的要求,其中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传播业,本质上是知识行业,因此,需要受过最好教育和训练的从业者。[11]这个结论转换到学校德育工作中也基本正确:学校德育要适应全媒体时代,最重要的是拥有高超德育能力和高超信息媒体技术的德育人才,在德育工作中准确把握德育规律与信息传媒技术规律。
采用原位聚合法,选择正十四烷、正十六烷、正十八烷和正二十烷作为囊芯材料,分别制备相变温度在5.5℃、16.7℃、28.2℃和36.6℃的微胶囊相变材料。经过试验,选择SMA乳化剂浓度为2g/100mL,pH在4.3时制备的微胶囊颗粒粒度较好,其粒径分布如图3所示。
三、在技术上厘清德育规律与技术规律相结合的关系
“正常人”是个性之人,坦荡之人,真诚之人,重情之人,理性之人,有癖之人,可交之人,是身心健康、心智健全之人!
由图6可得,传统Fenton反应动力学拟合曲线方程为:lnCODCr,t=0.0470t+6.9171,R2=0.9097。
学校德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工作,在学校信息传媒领域,导向上要把握正面建设与适度疏解相结合的关系。全媒体时代,人人都是自媒体,都参与信息的发布和接受,对于学校德育环境的正面建设自然有一定的冲击,学校德育体系很难完全管控德育环境,但必须坚持建设优秀正面的德育信息传媒体系,注重提升学校德育的艺术性和感染力。在学校信息传媒工作中,要重点做好正面建设,同时要高度重视学校德育信息内容的可读性,提升德育艺术性,推进德育影响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5]这也是对学校德育的重要要求,建设一个正面向上同时充满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学校德育体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目标。同时,在学校德育的信息传媒领域要坚持正面建设的重要原因还在于遵循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规律。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朋辈影响力强大,学校主要是青少年聚集的地方,如果不注重正面宣传,信息传媒中太多的负面消息容易引起青少年群体性恐慌,这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非常不利的。风清气正的校园文化和网络空间环境,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必需。
四、在方法上调适贴近学生生活与潜移默化的关系
在学校德育中,一方面要坚持把最新的全媒体技术纳入德育方法和路径之中,另一方面同样要坚持德育目标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不移。在德育方法上,要把当前的网络技术和新媒体技术纳入德育方法中,如微信、微博、QQ、网站、电子杂志等,应当成为学校德育的重要工作方法和内容。同时要继续坚持建设好校报、校刊、学校广播站、学校电视台等传统德育阵地,既做好校园文化建设,同时也做好学校网络空间建设,实现全程育人局面的形成。
在学校信息传媒领域,学校德育工作还需要高度重视全媒体时代文本的艺术性和形象性,要拥有敏锐的新闻信息能力,同时拥有高超的信息技术能力,对于重要的信息要第一时间传递给学生,引导学生理性关注重要事件发展。在信息传媒工作中重视学生的质疑,以主流意见引导非理性声音,不断促进师生关系和谐、校园文化和谐、社会和谐。[12]长期坚持和持续的优化德育信息传媒领域,才能够建立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力,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以此服务学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全媒体时代的学校德育,一方面需要管控和净化学校信息传媒环境,但另一方面,也需要对可能出现的不良信息进行适度疏解。寄希望于完全控制校园信息传媒是不可能也是不科学的。在技术上,网络空间本身就很难管控,同时自媒体和传播的即时性,也很难确保完全不产生不良信息。“形成良好网上舆论氛围,不是说只能有一个声音、一个调子,而是说不能搬弄是非、颠倒黑白、造谣生事、违法犯罪,不能超越宪法法律界限。”[6]在信息传媒中不能缺失批评性意见,批评性意见也具有其本身的价值。只是要注意“发表批评性报道要事实准确、分析客观。”[7]学校德育工作要多关注学生的网络空间,包括相关的贴吧、论坛等学生集中吐槽的地方。“对建设性意见要及时吸纳,对困难要及时帮助,对不了解情况的要及时宣介,对模糊认识要及时廊清,对怨气怨言要及时化解,对错误看法要及时引导和纠正。”[8]只有工作做扎实了,学校德育工作才有成效。有不同的意见和建议本身就是一件好事,因为这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构成部分,是推进德育工作提升德育质量的重要路径。当然,要注意在学校的信息传媒领域建立信息预警机制,收集和统计学生信息传播中的关键词和频率等,一旦产生信息传媒领域的危险或问题倾向,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五、在形象定位上注重准确权威的信息源形象维护与多种风格并存的关系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13]学校德育要高度维护学校新闻机构的准确权威的信息源形象。学校信息传媒领域的核心目标就是向学生提供准确的信息,让学生自己做出正确的判断。全媒体时代,基于网络的开放性、多元性和交互性,学生拥有多元的信息源,并不会简单地接受学校媒体的灌输和教育。如果希望学生接受学校德育的正面影响,就必须让学校媒体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准确权威的信息源。这种形象来源于长期的建设和学生的判断,是学校德育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学校需要时时高度注重维护的工作。
在德育工作中既需要做到保证重要信息的准确严肃,同时也要注意多种风格信息的并存。学校德育在信息传媒领域要学习地方报社的做法,地方报社既编辑出版严肃权威的党报党刊,也出版符合地方生活需要的活泼风格的晚报和都市报等。在学校德育的信息传媒领域,既需要正面引导,同时要注意适度地多一些变化。对于本身就可能处于叛逆年龄的青少年来说,如果学校信息传媒只有一个声音和一个调子,这本身就是难以忍受的。所以在学校信息传媒领域,需要适度多元化,不能过度管制。如果过度管制,事实上也会导致学校德育的影响力大减,还可能影响学校信息传媒的公信力。学生不关注学校信息媒体,自然要关注其他信息媒体,这必然削弱学校德育的影响力。同时,基于青少年的多元需要,学校需要建立多种媒介结合的信息传媒体系,包括学生QQ群、班级空间、学校网站、学校微信公众号等,并与传统的广播站、校报校刊、黑板报等结合,共同构成学校的信息传媒体系。
六、在结构上平衡学校德育体系化与信息传媒的系统性结合的关系
全媒体时代,学校德育工作任重道远。学校教育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同时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14]在信息传媒领域,学校德育建设首先要做到德育体系化。德育体系化指的是学校德育在德育目标、德育组织、德育方法、德育风格、德育理念、德育价值观等领域要实现内在的体系化,这种体系化要成为学校信息传媒领域中的结构性存在。信息传媒本身只是技术,传播的内容本身只是德育依托其传播的相关信息。学校德育体系化指的是德育本身的系统化,信息传媒的系统性指的是要形成一个系统性的信息传媒体系,两者的结合,最终会形成学校德育的系统性的信息传媒工作体系。如果信息传媒领域中存在不同的德育理念的分歧,面对相同的事件,学校不同的信息源发出矛盾的声音,就会影响学校德育本身的一体化和系统性,对德育工作造成负面影响。
德育体系化与信息传媒的系统性结合是德育与传媒技术的结合,也是学校德育的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理念在信息传媒领域的具体实践。德育中最重要的不是技术,而是德育中的人和德育内容,这是全媒体时代学校德育需要明确的前提。再好的技术也不一定能够确保具有良好的德育效果,这正如再好的摄影技术也不一定能够拍出一部好电影一样。学校德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在全媒体时代,要做到技术为德育所用,同时要高度注意遵循德育规律,提升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参考文献:
[1][12]芋来生,田莺.全媒体时代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研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3(3):110-113.
[2]李兴选.全媒体时代的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J].理论导刊,2015(2):28-30.
[3][5][6][7][8][9][1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 [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32,337,337,332,336,331,332.
[4]习近平.习近平出席全国教育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N].新华社,2018-9-10.
[10]李皖."时代歌手"再不拥有时代——2013-2017年中国流行音乐概览之一[J].读书,2019(2):3-11.
[11]胡正荣.全媒体时代的复合教育[J].新闻大学,2014(1):1-3.
[14]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新华社,2018-05-02.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 编号 2095-1183(2019)04-0015-04
冉亚辉,重庆师范大学中国德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
①本文系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德育思想研究”(项目编号:18SKSJ018)和重庆市教科规划重点课题“中国梦融入学校德育体系的实践运行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4-GX-023)的阶段性成果。重庆,401331。
责任编辑 王清平
标签:全媒体论文; 学校德育论文; 信息传媒论文; 重庆师范大学中国德育研究中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