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词流行看全球媒体的新变化_美国媒体论文

从新词流行看全球媒体的新变化_美国媒体论文

从新词流行看全球媒体的新变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词论文,新变化论文,媒体论文,全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一些英文新词在西方传媒界逐渐流行起来,比如Infortainment、Glocalization、Broadloid、Blogging Journalism、Podcast 等等,这些词汇多由传统的媒体词汇重新拼接组合而成,在任何正式出版的英文词典里都找不到,但却正在西方的传媒界流行。

新词汇的流行反映出一些全新的概念,而这些全新概念的普及以及传媒业新的运作模式的扩散,凸显出全球传媒业的新变化、新动向。

一、Infortainment 和新闻功能的“异化”

Infortainment 是Information(信息、资讯)和 Entertainment(娱乐)两个单词的组合或拼接而成。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新闻娱乐化”。

“新闻娱乐化”是对新闻功能的异化。在传统的新闻传播学理论中,新闻的首要功能是监督或守望环境,为人们的行为决策提供信息服务。所以,在新闻价值的取向上总以“重要性”作为首要标准。而在当今“新闻娱乐化”的潮流中,新闻的首要功能变成了娱乐,成为休闲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在新闻价值的取向上,以“趣味性”作为首要标准,表现在媒体内容上,就是严肃新闻大幅下降,而休闲性的“趣味新闻”大幅上升。

1998年底,美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和Medill 新闻服务局合作研究《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今日美国》、《洛杉矶时报》美国四大报1977年、1987年、1997年这20年间新闻报道的状况,结果发现头版的内容构成发生很大变化:硬新闻从1977年的60%下降为1997年的30%;以丑闻为重点的新闻从4%上升到12.5%,有关生活质量的报道从4%上升到8.3%,对稀奇古怪事物的报道从0.5%上升到5%。也就是说,软新闻从过去的8%上升到25%。除《今日美国》外,其余3家报纸都是美国领导舆论的严肃高级报纸。连这样的大报都不能免俗,更遑论小报了。(注:李良荣、林晖、谢静:《当代西方媒体》第35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版。)

其实不止美国媒体,英、法、德等国的媒体都大同小异,尤其英国,是新闻娱乐化走得最早最远的。

新闻娱乐化有两种表现形式:

一是大砍硬新闻,大兴软新闻。新闻的取舍就是一个标准:新闻=女人+金钱+血。警匪冲突(血腥)、明星名人轶闻(星)、男女关系(即腥、星、性)成为新闻的常规品种。煽情、炒作是此类新闻常用的手法。

二是硬新闻软包装,在硬新闻中寻找趣味作为“卖点”。

当代西方媒体新闻娱乐的风潮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90年代,美国的前橄榄球明星辛普森杀前妻案(1994年)、英国戴安娜王妃之死(1997年)以及美国克林顿和白宫实习生莱温斯基的绯闻案(1999年)成为新闻娱乐化的三大“杰作”。辛普森是明星+两性+血,不但美国,几乎全世界媒体都狂炒,把辛普森审讯案演绎成电视剧;戴安娜王妃之死本来就是新闻娱乐化的恶果——一批狗崽队追逐她而导致车祸。戴安娜的故事同样是名人+两性+血;而克林顿绯闻案是全世界最大的名人+两性的案例。这三大故事曾长久占据美国、英国乃至世界各大媒体的主要版面(荧屏)。美国各大报对戴安娜王妃之死的报道,除《纽约时报》外,各大报的版面比二战胜利结束报道的版面还多;莱温斯基在3个月之内成为媒体曝光率最高的人物。

在“美国媒体和公共事务中心”最近完成的研究报告中指出:“美国三大新闻周刊的新闻力度也都在软化,娱乐新闻和名人传闻的内容增加了一倍,连最受尊敬的《时代》周刊,如今也用1/3的版面来介绍无聊的娱乐信息了”。(注:《美记者越来越不受欢迎》,载《环球时报》2004年4月26日。)

为吸引眼球,赫赫有名的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2004年4月21日在其“48小时”新闻节目中播出名为《戴安娜的秘密》的特辑,公布戴安娜王妃弥留之际的照片,引起英国公众和王室的强烈不满。(注:《新闻晨报》2004年4月23日。)但正如“美国媒体和公共事务中心”的研究报告中揭示的那样,这并不奇怪:“由于美国目前涉足传媒业的多是商人,他们很少在乎什么新闻的道德准则和社会责任感。”“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后台老板维亚康姆公司,同时也拥有派拉蒙电影公司和MTV 流行音乐台,但他们绝对不会用后两者赚的钱来填补前者的亏空。这就意味着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必须像娱乐公司一样招揽观众。”(注:《美记者越来越不受欢迎》,载《环球时报》2004年4月26日。)

就在这传媒铺天盖地的娱乐风暴中,有学者惊叹:“对娱乐价值的重视似乎渗透到了新闻界的每个细胞中……”。(注:(美)威廉·哈森:《世界新闻多棱镜》第220页,新闻出版社2000年版。)

娱乐征服新闻的结果是什么?“美国媒体和公共事务中心”研究报告指出:“随着媒体老板的腰包越来越鼓,记者和新闻业理应得到的尊重将会荡然无存”。(注:《美记者越来越不受欢迎》,载《环球时报》2004年4月26日。)

2001年“9·11”事件后,美国国内安全的严峻形势加上随后的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曾使媒体的硬新闻比例回升。但近三年来,新闻娱乐化再掀高潮,其中,英国《泰晤士报》、《独立报》作为英国四大严肃报纸中的两报,先后改为小型报,大量增加软新闻,成为这股新闻娱乐化新潮的标志。

二、Broadloid 和大报的市场转型

Broadloid 这个新词由Broadsheet (大报)和Tabloid(小报)两词合并而成,英文词典上还未收录,但在西方尤其英国的传媒界却很流行。Broadloid 可以翻译为小型大报。

所谓小型大报就是报型是四开的小型报,但风格是严肃的大报。这一举措首先是从英国开始,英国四张严肃大报都已经或正准备实行大报小型化改革:

《独立报》是英国4张严肃大报之一,2003年9月率先试行“一张报纸,两种样式”,即同样内容分别以对开和四开报型出现在市场上,让读者选择。结果90%的读者选择了小开张,到2004年5月,发行量连升9个月,于是从2004年5月开始,《独立报》全部改为四开版。

《泰晤士报》是英国严肃大报的龙头老大,虽然发行数量不是最多,但影响力无疑是最大的。2003年11月26日,该报步《独立报》后尘,也出版了“大小并行”的《泰晤士报》,到2004年11月26日,恰逢“大小并行”一周年,正式全部改为小型报。

2005年9月12日,英国《卫报》宣布,经过18个月的准备、投入8000万英镑,“184岁的《卫报》一改‘大报’式样,把报纸做得更小,更精美”, 其主编称这是《卫报》50年以来进行的“最激进的变革”。(注:《英国〈卫报〉改版:不是小报,是‘中报’》,《东方早报》2005年9月13日。)

与此同时,一批严肃大报纷纷表示将试行小型张版面。英国发行量最大的严肃大报《每日电讯报》公开表示,“不排除出版小报”。道琼斯公司2005年8月8日表示,从10月17日起,将《华尔街日报》欧洲版和亚洲版由现行的大开版改为小开版。德国著名的大报《世界报》也向外公布了改发小报的计划。

大报“改型”之风可谓愈演愈烈。

在英国,大报和小报不仅仅是版式上的区别,而且是内容和读者对象的原则性区别。大报就是严肃高雅的报纸,版式都是对开,以硬新闻和评论为主,读者对象为社会精英层,发行量一般在40~100万,以广告为主要收入来源。过去,代表性的大报就是《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卫报》、《独立报》以及《金融时报》。小报就是通俗大众化的报纸,版式都是四开,以明星、两性、血腥内容为主,读者对象为社会中下层的工薪阶层和小市民,发行量很大,以《太阳报》、《每日镜报》、《每日邮报》等为代表,《太阳报》日发行量约330万份,《每日邮报》日发行量约240万份,《每日镜报》日发行量约180万份,(注:《英国〈卫报〉改为小版式》,《参考消息》2005年9月13日。)同时还有不少广告收入,但发行收入是主要的收入来源。例如《太阳报》,30%的收入来源广告,70%来源于发行和其他收入。英国报业的小报化从1969年开始。 1969年默多克买下《太阳报》,大胆采用煽情新闻,甚至在每天第三版刊出裸体女郎(号称“三版”女郎),火爆一时,发行量一度冲破400万份,超越长期称雄英国的《每日邮报》,而《每日邮报》也于1971年改为小报。自此,英国正式形成严肃大报与通俗小报层次分明的两极报业格局。

现在,随着《泰晤士报》、《卫报》、《独立报》改为小开版,“大报与小报的界限消失了”(《英国消亡评论》)。(注:转引自《从英国报纸瘦身看“小报化”现象》,中国新闻网2003年12月19日。)

但这不仅仅是版式上大报与小报界限的消失,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办报理念上:大报正向小报靠拢。尽管《泰晤士报》一再声称:“缩的是版面,但绝对不是报格。”(注:张弘:《小报化改革使英国大报发行止跌回升》,《新闻记者》2004年第4期。)但事实上,小型大报还是处处闪烁着小报身影。像《泰晤士报》在照片、 色彩运用上更为大胆。被视为小报标志的“三版女郎”也会现身“小泰晤士”,但报社主管说“泰晤士”的女郎有“品位”。此外,“小泰晤士”还会增加体育报道的量,不但要增加文字报道,还要配上照片,这在原来传统的《泰晤士报》简直是不可想象的。(注:张弘:《小报化改革使英国大报发行止跌回升》,《新闻记者》2004年第4期。)

为什么英国等国的严肃大报要走小报化路线?关键在于这批大报的发行量连续10年逐年下滑,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小报市场一直红红火火,大报不得不改弦更张,寻找出路。小开版的好处在于“使得单个版面主题鲜明,内容集中。”(注:张弘:《小报化改革使英国大报发行止跌回升》,《新闻记者》2004年第4期。)比如说,《泰晤士报》平时40个对开版,如果每个版面一个主题的话,那就有40个主题,而改为四开版以后,就有80个版面,如果每个版面一个主题,可以拥有80个主题。这样可以扩大体育、休闲、健康、娱乐等方面的题材和内容,使得版面更具个性化,从而能吸引更多不同兴趣的读者,尤其年轻读者。同时,这些个性化的版面有一批特定的小群化读者,广告商投放广告更有针对性,也节省了广告费用。

从直接市场反应看,大报实行小开版以后,发行量止跌回升,《泰晤士报》、《独立报》在2000至2003年间有所下降,改版后都有上升。其中,《独立报》从2003年9月试行小开版以后,发行量连升12个月,同比增长20%; 《泰晤士报》则在一年间发行量上升5%,如今《泰晤士报》和《独立报》分别到了65.7万份和26万份。(注:《英国〈卫报〉改为小版式》,《参考消息》2005年9月13日。)与发行量上升同步,广告收入也水涨船高。看上去, 大报小型化改革确使大报找到了摆脱困境的途径。

问题在于,在发行、广告增加的同时,大报能否如变革者所设想的那样维持自己的报格?《英国消亡评论》对此不抱幻想,“小报化进程中最突出的特征不在于小报的活跃,而在于严肃大报失去了历史上曾有过的地位、尊严的影响力。”(注:转引自《从英国报纸瘦身看“小报化”现象》,中国新闻网2003年12月19日。)

与英国相比,美国大报同样面临广告下降、发行下滑的困境。据美国发行量调查局的调查报告,从2004年10月到2005年3月的半年间,全美841家大报的日均发行总量为4737万份,较去年同期的4831万份下降1.9%,创近十年来最大降幅。(注:《广告发行两不佳 美国大报裁员忙》,《每日经济新闻》2005年9月22日。)为了应对危机,美国大报除了裁员节省开支外,虽然还没有大规模向小型化发展,但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市场朝向的改革:《纽约时报》公司2005年3月宣布该报定于4月推出周四时尚版,内容涵盖时尚、健身、美容、购物、潮流和产品。(注:《华尔街日报》中文网络版,2005年3月8日。)借鉴英国《金融时报》周末版的成功,《华尔街日报》2005年9月17日推出全新周末版, 除传统的政治经济消息外,还有大量“适合读者周末阅读的体育、时尚类话题”,有评论称之为“该报自1889年创刊以来最大胆的‘赌注’之一”。(注:《〈华尔街日报〉推出周末版:百年最大赌注》,《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9月13日。)但报社声称推出周末版“不仅能解决新闻时效性上的问题,也能通过增加趣味性来扩大读者群。”(注:《〈华尔街日报〉推出周末版:百年最大赌注》,《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9月13日。)

“增加趣味性来扩大读者群”,《华尔街日报》道出了所有西方大报改革的共同方向。

无论英国的大报小型化还是美国的大报周末版风潮,“趣味性”是共同的变化。这和这些政企合一的大报一贯标榜的“社会舆论领袖”定位和严谨报风形成了鲜明对比。

在席卷世界的传媒商业化潮流中,西方大报终于在市场面前低下了高昂的头。

三、Glocalization 和媒体趋同

Glocalization 是globalization(全球化)与location(本土化)两个词合并而成。这个英文新词在中文也还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词汇。有学者把它译为“球土化”(注:欧阳宏生、梁英:《混合与重构:媒介文化的“球土化”》,《现代传播》2005年第2期。),但为了让大家便于理解,我想把它译为“全球化下的本土化”。

全球化与本土化是当今世界传媒业的两大潮流,这两大潮流是如此对立、冲突又相互交织在一起,实在是传媒业的一大奇观。

全球化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媒体巨头公司(如美国的时代华纳、维亚康姆、迪斯尼、澳大利亚新闻集团、德国贝塔斯曼集团、法国的威望迪集团以及英国的BBC等)以其庞大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向全球推销其文化产品,包括信息产品、娱乐产品。比如CNN在全球210个国家和地区落户,HBO在全球50个国家地区拥有1200万订户,而默多克的新闻集团几乎垄断了英国、中美洲、日本、意大利等国家、地区的卫星电视,《时代》周刊在全球以12种文字每期发行700 万册,《读者文摘》月刊在全球每期发行达3000万册。信息流、娱乐潮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向全球每一个角落,水银泻地般浸透到每一个民族、每一种文化、冲击着各民族、各种类型的文化。

然而,与文化全球化同时出现的文化本土化方兴未艾。在新闻节目上,虽然CNN在全球落地,但各国以及一个国家的地方新闻节目都以本国、本地的新闻为主;在亚洲,日本的动漫、韩国的电视剧、印度的影视节目都在本国以及邻国风靡一时,难以撼动。

文化,尤其体现一个国家、地区民族精神和基本价值观的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存在的标志和根基,不可能像物质产品比如用拖拉机取代锄头那样被外来文化轻易取代,它总要顽强地保持着自己的历史延续性。这就是在全球化浪潮出现的同时出现本土化浪潮的基本原因。也就是说,全球文化要想真正被本土人接受必须努力与本土的价值观结合,否则很容易遭到本土文化的“阻击”。

正是担心全球化遭遇本土化的抵制,迫使西方传媒巨头不得不把全球化和本土化结合起来。Glocalization 就是这种结合的产物。然而,创造一个新词容易,创造一个全新的运行模式并不简单,尤其在实践层面上,尽管维亚康姆提出“全球化经营、本土化落实”,迪斯尼提出“全球化思维、本地化行动”的口号,但具体运营过程中把两者完美结合还是困难重重。从目前情况看,Glocalization 的行动有如下模式:

1.向全球推销原汁原味的媒体产品。如CNN、HBO (同属时代华纳)、MTV(维亚康姆)、BBC world 等频道在世界各地落地,Discover、国家地理等节目的原版输出。

2.本土化包装的节目移植。这大概是迪斯尼提出“全球化思维、本地化行动”的具体体现。这类节目在中国电视综艺节目中体现最为突出。在当前中国走红的电视节目中如《开心辞典》、《超级女声》等在某种意义上都是西方电视节目的翻版。

这些节目移植到中国以后,在形式上有些改变。比如会场布置、《开心辞典》中问答的题目、《实话实说》中谈论的话题等都体现了中国本土特色,但基本的节目套路,尤其体现在节目中的价值观——西方人心目中的个人主义没有改变,比如《生存大挑战》、《我型我秀》、《超级女声》等,个人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强者生存、弱者淘汰的残酷竞争法则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这对中国的集体主义精神以及尊老爱幼的传统文化造成巨大冲击。

国内外同类节目比较(注:孙旭培、滕朋:《论西方娱乐节目理念在我国的“中介性扩散”》,《现代传播》2005年第4期。)

西方国家(英美等) 中国(大陆)

脱口秀节目《实话实说》《艺术人生》《超级访问》

《百万富翁》 《开心辞典》《幸运52》《超级英雄》

《生存者》《走进香格里拉》《生存大挑战》

《美国偶像》 《超级女声》《超级男声》《我型我秀》《梦想中国》

3.统一标志下的本土化内涵。即外表是一致的,内涵却各不相同。例如美国的《华尔街日报》有亚洲版、欧洲版,《时代》周刊以12种文字在世界180个国家、地区发行,版式是一样的,但各个版的内容有重大差别。如《时代》周刊的中文版,内容多以中国为主,而且为便于在中国发行,内容上小心翼翼地避开刺激中国的话题。

有一点必须清楚:传媒巨头的跨国经营首要目的或者说基本目的是扩大市场、追逐利润,是一种商业行为。在推销传媒产品中所体现的西方价值观、西方中心主义等理念只不过是商业行为的副产品。所以,传媒巨头只要有利可图,怎么好卖就怎么做,并非都要刻意推行“文化殖民”或“文化帝国主义”。Glocalization 的具体表现也是灵活的。

当然,无论何种表现形式,有一点却又是共同的:即利润至上的商业原则。无论全球化还是“全球化下的本土化”,商业原则为本始终没有变,正是这一点,使得全球媒体尽管运作形式不同,但精神实质日益趋同。

四、Blogging和媒体的个人化

Blogging 或Blogger 在中国译为博客, 在网民中已经是一个很普及的词汇。Blog是Webblog的简称,但在全世界的流行已经超过Webblog了。

博客就是在互联网上建立个人网页,利用网页向公众或向特定的订户发布自己采集的新闻以及发表自己的观点。

博客的出现是网络新闻告别传统新闻,真正走向独立的标志。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互联网的崛起成为全球化亮丽的风景线。一批门户网站都开出了网络新闻。网络以其及时、海量、互动,吸引全球人尤其年轻人的眼球,有许多人甚至预言纸质媒体不久将消亡。但当时的网络新闻,甚至直到现在,大多只不过是移植三大传统媒体的新闻,即使有自己采写的新闻,数量也不多。即使不多的自己采写的新闻,从报道题材到表现形式,与传统媒体没有多大区别。其基本特点还是“点对面”的大众传播。

但博客的出现却打破了传统新闻的模式。它的基本特点是:

1.它是独家新闻。凡是大众传媒上发布的新闻,博客们是不会再发的。

2.基本上是个人的所见所闻,亲身经历。

3.可以是点对点,也可以是点对面的传播,而且可以随时互动。

4.博客基本上是业余的。博客的出现, 使传者与受者之间的界限消失了:人人可以成为传者,当然也可以是受者。

从这个意义上说,博客的出现是人类传播史上一次质的飞跃。

迄今为止,博客有两个标志性的事件。

一个是《德拉吉报道》,该网站1995年开通。1998年1月17日深夜,《德拉吉报道》向全球新闻订户发出一条耸人听闻的新闻:星期六(1月17日)晚上6点,《新闻周刊》枪毙了一条重大新闻:一个白宫实习生与美国总统有染。这就是克林顿总统与莱温斯基绯闻案的最初报道。随后,《德拉吉报道》不断提供新线索,不久就以惊人速度在全球传播,开始了克林顿总统“拉链门”事件的历程。

另一个是前《纽约日报》记者克里斯·奥布瑞顿开了个人网络报道《回到伊拉克》,独家报道他在伊拉克战争期间和战后伊拉克的所见所闻。这是在伊拉克唯一一个没有经过国家批准进行独立战争报道的记者。他揭露了被美国政府、美国军队所刻意掩盖的伊拉克真相。不但吸引了大量公众(目前该网站用户已经达到23000人),而且全球大多数网站、许多大报、大电视台都转载他的报道。

《德拉吉报道》与《回到伊拉克》为博客赢得了广泛赞誉,标志着博客已经得到公众的认可。正因为博客日渐广泛的影响,使得一批社会上著名的学者、记者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身博客事业,从而进一步扩大了博客的影响。在克林顿绯闻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美国的大众传播学者琼·杰尔曼预言:也许100年后, 大学新闻学院及令人肃然起敬的新闻奖,将以现在看来“声名狼籍”的网络记者麦特·德拉吉的名字命名。而那时,CNN 的拉里·金及彼得·阿内特等大牌记者可能早被人们忘却。(注:转引自李彬:《全球新闻传播史》第436页,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博客的确在某种程度上颠覆了人们对现代大众传媒的概念,“在这种样式里,一个小小的礼品店经理,借助一台个人电脑,在好莱坞一间狭小房间,通过互联网单枪匹马地聚集起比《时代》杂志更多的读者,并不断播发耸动天下的独家新闻——这一奇迹使新闻传播史进入所谓网络时代。”(注:转引自李彬:《全球新闻传播史》第436页,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网络新闻的进程正在证实学者们情愿或不情愿的预言:(注:转引自李彬:《全球新闻传播史》第436页,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根据Pew 研究中心公布的数据,美国只有27%的网络用户阅读网络日志,但目前互联网上已经有900万个网络日志,而且以每天4万个的速度持续增长。”(注:马丁:《博客将威胁主流媒体 谁胜谁负5年内有结果》http://www.okblog.cn/doc/2005/4—27/200542719118.htm.)

就在博客迅猛增长的同时,Podcast(“播客”)又诞生了。在这里,用户超越了博客单纯使用文字或图片,而且可以将自己制作的“广播节目”上传到网上进行播放。“它是数字广播技术的一种,最初借助一个叫‘iPodder ’的软件与一些便携播放器相结合而实现。Podcasting 则是录制的自助广播或网络广播, 用户可将此类广播节目下载到自己的iPod 或其他MP3播放器中随身收听”。“据报道, 目前在美国有84万人使用‘播客’,预计到2010年这一数字将上升到5600万。传统传媒巨头ABC、NBC、ESPN、迪斯尼也陆续在其网站上推出了免费的‘播客’服务。”(注:谭雪莱:《传媒又一次革命“播客”一夜成主流》,《每日经济新闻》2005年7月20日。)

无论博客还是播客,都使得公民个人借助现代网络技术拥有了前所未有的信息发布和传播的空间,动摇、消解了传统意义上大众传媒的垄断和神秘。这种高度个人化的新闻、信息传播方式对大众传媒的概念和传播方式提出了挑战。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Infortainment(新闻娱乐化)、Globalization(全球化下的本土化)、Broadloid(小型大报)、Blogging Journalism(博客)、Podcast(播客)等等,这些新词汇在西方传媒界的流行,反映出全球传媒业的新变化和新的运作模式。娱乐化、个性化无疑是全球媒体变革的最突出的表现,而市场则是这场大变局的真正推动力,无论表现形式如何多样,商业化却是这场变革的精神实质,这是真正值得传媒业界和理论界深思的问题。

标签:;  ;  ;  ;  ;  ;  ;  ;  ;  

从新词流行看全球媒体的新变化_美国媒体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