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激励的效益分析_社会资源论文

社会激励的效益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效益分析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本文借鉴经济学中的边际思想和边际分析法,建立了社会激励效益的分析模型,并通过对社会激励的效益分析,得出结论:(1)激励效益与激励量、激励分配方式及受激励者个人品性有关;(2)激励效益与激励量之间存在边际效用递减关系;(3)激励效益与激励分配方式之间存在边际效用递减关系;(4)社会激励过程能够进行,是以大多数人认同社会所倡导的行为方式或价值观为前提的。

一、分析模型的假设条件

社会激励是指为引导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或价值观),社会按照一定标准将社会资源分配给社会成员的过程。显然,符合社会倡导的社会行为,社会将予以激励,即分配给该社会成员以较多的社会资源;反之,将少分配甚至不分配社会资源。广义的社会资源包括物质性的,如金钱、物品等等,也包括精神性的,如荣誉、地位等等。社会资源是一种投入,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行为则是一种产出,二者之比就是社会激励的效益。如果能以较少的社会资源投入,产生较多的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行为,我们就说社会激励是有效益的,或者可以说是高效益的;反之,是低效益的。如果社会资源投入越多,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行为反而越少,则社会激励是负效益的。

社会激励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不仅仅因为社会激励有精神性的这种非定量的因素,还因为社会激励的效益与社会个体的心理因素有关。如逆反心理,会导致激励越强,越产生反社会行为。为了简化问题,我们将研究范围限制在一个有限规模的社会组织内,并将社会资源规定为货币(或能以货币精确度量的物品)。在此基础上再作如下假设:

1.社会资源的分配确实体现了“按劳分配”的原则;

2.社会个体不存在逆反心理;

3.每一社会个体的劳动成果都能以货币形式衡量。

从以上假设条件来看,社会现实中是难以找到踪影的,因而我们的分析模型不能不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这是要首先特地申明的。

二、分析模型的建立

社会激励效益的分析模型,可以借鉴经济学中的边际思想。“边际”(margin)一词的最一般涵义是指事物在时间或空间上的边缘或界限,它是反映事物数量的一个概念。在经济学上,边际量是指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在一定条件下的最后增加量。研究这个增量的性质及作用,构成了边际经济分析的基本内容。经济学中的边际思想已有了两个半世纪的发展史。它在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初期的大约50年间曾发展成为西方经济学中的主流思想。本世纪30年代之后,边际思想的主流和支配地位虽被凯恩斯主义所取代,但作为一种分析工具的边际分析法非但没有被取消,反而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边际思想的核心,是说明在两个相关变量中,一个变量的单位增量,所导致的另一变量的单位增量(或正或负),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条件下,达到了这一经济活动变化过程不能或不值得再继续进行的边沿或限度。边际效用则是指一个变量的增加,会引起另一变量增加,但其增加的比率是逐渐减小的,这就是边际经济分析中著名的边际效用递减原理。

社会激励的效益也符合边际递减原理。当社会资源的投入量(这里主要指货币)增加时,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行为(这是主要指由该行为所创造的社会财富,也可以以货币形式表示)亦会增加。但当社会资源投入量(以X表示)增加到一定量时, 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行为所创造的社会财富(以Y表示)增加的比率会逐渐减小,直至Y达到最大值之后,X增加,Y反而减小。这一假设是符合社会现实情况的。例如在某企业,为鼓励员工的劳动积极性,企业采用经济手段, 多发给员工工资(X),工资(X)增加,员工所创造的经济效益(Y)会随之增加,但每一员工创造的经济效益是有限的(存在一最大值),因此当Y 达到最大值以后,X增加,Y反而会下降。

社会激励的效益不仅与社会资源的投入有关,而且还与每一员工的个体情况有关,如家庭经济状况、个人思想品德、个人兴趣爱好、个性等等,不同的人对同样的激励的反应是不一样的。另外,社会激励效益还与社会资源的分配均衡状况有关。社会资源不可能平均分配给每个人,也不可以造成社会个体之间存在社会资源获取量的巨大差异,前者难以激发社会个体的积极性,后者造成严重的社会冲突。社会资源分配的状况可以借用基尼系数来描述。以横轴表示社会资源获得者的百分比,但这是累积的百分数而不是绝对数。纵轴表示每个百分比的人所得到社会资源的份额(收入),它也是累积到100%以便与横轴相对应。 两轴恰好围起一个正方形,从左下角到右上角画一条对角线。该线上每一点对应的收入百分比和人口百分比都相等,这是一条“完全均等线”。但实际情况是,占人口10%的低收入层,获得的社会资源并不占全部用于分配的社会资源的10%,而是3%或者更少,这是低收入层, 而占人口10%的高收入层,获得的社会资源可能达到30%或者更高。因此实际的图形是如图的曲线(也称洛伦兹曲线)。

阴影面积与△ABC面积之比即为基尼系数(G)。G=0~1。当G =0时,表明完全均等;当G=1时,表明完全不均等。一般来说,G=0.2~0.35,是较为均等;G=0.5~0.7,是高度不均等。

社会激励效益的分析模型可以以下式表示

Y=AGX-G[2]X[2]……(1)

Y——社会激励的效益

X——社会资源投入量

A——受激励者的个人品性,A越小表明对激励的反应越小,即对该种激励的认同度较低。

G——社会资源分配的基尼系数,(0〈G〈1)

对于一个具体的社会组织,A 是该组织内全体成员的个人品性的集合,即

当分配方案已确定时,G是一个常数。对于某一社会组织来说,A也是一个常数。对于某一社会组织成员来说,有:

三、社会激励的效益分析

从式(2)Y[,i]=A[,i]GX[,i]-G[2]X[,i][2]可以看出,当A[,i]、G为常数时,y[,i]与X[,i]之间存在边际效用递减关系。即:当激励量X[,i]增加时,效益会随之增加,但增加比率逐渐减小,直至y[,i]达到最大值以后,X[,i]再增加,y[,i]反而下降。同理,y[,i]与基尼系数之间也存在边际效用递减关系。

以上分析表明,对于同一个人来说(A[,i]一定),不同的分配方式(G不同),激励对他产生的作用不同(y[,i]不同), 达到效益最大值所需的激励量也不同(X[,i]不同)。这启示我们,在分配方式既定的条件下(G一定),为使效益达到最大值,对不同的人要施以不同的激励量。 从宏观上看,我们很难一一确定A[,i]的值,但可以进行抽样调查确定A[,i]的平均值。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激励量X[,i]的平均值得出G, 以便确定分配方式。或者在确定分配方式(G)的条件下, 确定为使平均效益最大化(取最大值)所需的平均激励量。

四、结语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初步地得到如下几点结论:

1.激励效益与激励量、激励分配方式及受激励者个人品性有关;

2.激励效益与激励量之间存在边际效用递减关系,并非激励量越大越好;

3.激励效益与激励分配方式之间存在边际效用递减关系,分配越均等或越不均等,都达不到激励效益最大化;

4.个人品性是非常重要的,个人越认同社会所倡导的行为方式或价值观(即A越大),激励的效益越大。当A值足够小时,投入产出比(y/x)有可能小于1,甚至小于零而为负值,这时会出现社会动乱。这说明,社会激励过程能够进行,是以大多数人认同社会所倡导的行为方式或价值观为前提的。即,应使A值足够大,至少保证y/x大于1。*

标签:;  ;  ;  ;  ;  

社会激励的效益分析_社会资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