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发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半个世纪,尤其是90年代以来,社会发展问题一直是学术界研究和讨论的热点,学者们对社会发展问题进行了诸多方面的研究,现将对几个主要问题的讨论做一简单介绍。
一、关于社会发展的尺度
对于这个问题,由于学者们对发展概念内涵的界定不同,因此对社会发展尺度也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总的来看,发展理论大体经历了“经济发展理论”,“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三个不同阶段。通过发展理论的演变可以反映出世界发展所走过的一个曲折历史进程。
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国家为了摆脱面临的严重危机和物质匮乏,发展经济几乎成了所有国家的主要任务,在这种背景下,一种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社会发展理论应运产生。这种发展观将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将经济的增长归结为物质财富的积累,其具体表现是对国民生产总值的百般追求。认为经济水平是衡量社会发展与否的硬性标准。事实证明,这是一种有增长无发展的发展观,是以“恶”为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实践的证明,这种发展观已被人们摒弃。
后来又有学者指出,人是社会发展的尺度。主要理由是:(1 )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及其现实满足程度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出发点和价值尺度。(2)人本身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大资源和动力中心。(3)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所追求的终极目标。(4 )人的广泛性参与是实现自主内含性发展的力量源泉和根本保证。(5 )人作为历史与文化的存在,是一个国家寻求和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本土化”发展模式的文化背景和主体依托。有学者对此提出了异议,认为这种发展观充分突出了人的主体性地位,但若过分强调人在发展中的地位,很容易导致“人类中心主义”错误观点。还有的学者从全球性问题出发,认为“以人为中心”把人孤立出来并凌驾于万物之上,甚至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轴心,违背客观世界自身的演化规律,势必陷入主观主义和唯心主义,当它把孤立出来的“人”摆在万物对立面时,又势必造成“全球性问题”,最终从根本上危及人类自身的进化。
随着对“经济增长论”和“以人为中心”发展理论的反思,当前大多数学者认为发展应是可持续发展。但对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思路和概念的界定,学术界又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看法,有代表性的一种观点认为,可持续发展的哲学基础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从系统论观点来看,可持续发展是社会系统各要素协调的发展;首先,可持续发展包括资源与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三个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可持续发展是整个社会文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即包括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可持续发展。其二,从方法论来看,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世界观,必然也是一种方法论,它作为一种思维方式表现出来,即熵理思维方式。人类生存建立在三个有限的基础上:有限的资源、有限的能源和有限的环境。这种有限的根源就是熵。熵理思维方式是可持续发展方法论的哲学基础。其三,从环境伦理学和生态哲学来看,研究可持续发展问题必须从优化人类生存环境、强调生态文明和人文生态价值取向的角度拓宽发展的视野。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人类以新的价值观和伦理观审视自己的行为而作出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相协调的发展战略。这是一种高层次的、崭新的社会发展观,它扩展了我们理解发展的视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可使人类发展发生质的飞跃。
针对目前中国社会的发展,有学者以文化整合作为社会发展的尺度。认为发展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一个文化问题,文化转型时期的文化碰撞与冲突是造成中国目前在发展尺度问题上种种不同意见、混乱和冲突的根本原因。在中国现代化中,现代工业文明的两大主导精神——科学技术理性和人本精神,以及与传统农业文明相契合的中国传统文化,处于相互碰撞与冲突之中。面对各种文化精神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碰撞,可以进行一种知识整合或文化整合工作,建构充分体现人的类的本质和类价值、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理论形态,但建立市场经济,使中国迅速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紧迫历史任务又不允许我们超脱历史进程,去单纯地从事一般知识的综合活动,不允许对各种有影响的文化精神给予同等的、无区别的地位。
二、关于社会发展模式
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社会发展给予不同的规定。
有的学者将社会发展区分为内向型发展和外向型发展两种类型。前者主要依靠本国的资源,产品销售以国内市场为主;后者主要依靠国外的自然资源,产品销售以国外市场为主。
有的学者将人类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界定为三种模式;原发式、后发式、新发式。“原发式”指以英、法、美等国为代表的率先实现现代化的资本主义国家,其发展动力来自内部,发展过程中没有样板可资借鉴,表现出缓慢、渐进、稳步、和谐的特征;“后发式”指以日本、韩国为代表的后实现现代化的资本主义国家,其动力根源在于社会外部环境的逼迫和挑战,发展过程表现出快速、突进的特征;“新发式”指目前正在向现代化目标迈进的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模式,其向现代化过渡的措施是多种多样的,但至今仍未形成一种公认的有效的发展模式。
有的学者将社会发展分为早发展与迟发展两种类型。相对来说,早发展类型有很大优势,至今仍在世界经济格局中获利甚厚;迟发展类型中的大多数国家是在各种压力裹挟下进入现代化进程的,在现在的世界格局中处于不利地位。
有的学者将社会阶段大体归结为三种基本形态,即以权利为主体的社会(奴隶社会);以金钱为主体的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以知识为主体的社会,它是尚未到来的高级社会形态,在这个社会里,知识象权利和财富一样,成为一种独立的主宰力量,既能制约权利,又能支配财富。中国现在正具有进入知识主体社会的历史机遇,这也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最佳选择。
有的学者将社会发展划分为“内源发展”、“派生形态”和“超越现象”三种类型。所谓内源发展,是指外部因素和关系对该社会发展的影响极小,甚至没有影响,发展主要是由该社会内部的因素和关系决定的。当交往、尤其是世界交往出现后,社会发展的内源发展模式便被摒弃了,派生形态、超越现象开始出现,并逐渐成为社会发展中的普遍现象或常规现象。所谓派生形态,是指某种社会关系在某个民族那里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从其他民族那里“转移来的”,或者是外来民族“带来”的、“导人”的。所谓超越现象,是指在发展过程中跨越了一种甚至几种社会形态;只要在同一时代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形态,只要处于不同社会形态的民族之间进行交往,那么,在交往相关性的作用下,超越现象就会不断发生。
三、关于社会发展的代价和中国的发展问题
随着对发展问题的认识,发展被明确认为是通过付出代价并努力扬弃代价以寻求再生之路的过程。发展的代价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学者们讨论的主要方面有:代价有哪些类型,代价的实质是什么,它和发展的关系如何。
有的学者认为,发展必须付出代价,发展本身就是进步与代价之间的矛盾运动过程。代价是发展过程中一种具有反省、刺激和推动作用的因素,它既有理由表明各种现存事物逐渐废弃以及一些新的发展形成的诞生,又具有使人类历史永不陷于沉睡而继续追求新的目标的效果。
有的学者认为,发展的代价也就是历史进步过程中客观选择的主导价值趋向对其他价值形态的抑制、否定和牺牲。
还有学者认为,代价基本上有两种,即基于历史发展必然性所付出的代价和由主观因素所造成的人为代价。“必然代价”是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为发展而必然或必要付出的代价,它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内在环节,是不可避免的,但付出多大代价和付出的是否为合理代价是可以适当控制的。“人为代价”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由于主体的局限和失误所造成,它不是事物发展内在必需的一个环节,并往往对事物的发展起消极作用,是可以适当避免的。
也有学者提出,所谓经济发展代价论,即认为牺牲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是快速发展经济所必须付出的一种代价。
关于中国的发展问题,大多数学者认为,根据中国的国情、经济能力以及要实现的发展战略目标,中国只能走可持续协调发展的道路。具体要做到:第一,有效地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第二,发展科学技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第三,实现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社会全面发展。这是国民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要求,也是由中国的国情和当前国际环境所决定的。是中国迈向新世纪的战略选择。
有学者从文化学的角度出发,认为在当前中国的转型时期,即中国社会确立现代化目标时,它所面对的现代性已不再是无可争议的价值象征,而是一个开始残缺的价值实体,由此决定了中国社会在短时期无法形成一种支撑现代化进程的相对统一的、主导性的人文精神。必须充分正视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文化特征,建立起一种支撑现代化进程、主导性的人文精神。
有的学者提出,我国现代化发展必须避免走西方工业化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目标的发展道路,应把效率、公平和人的发展三者的有机统一作为发展的目标。通过人的全面发展来提高效率,最终达到公平,这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战略顺序。
还有学者从发展归根到底是人的发展的观点出发,认为市场经济从内在机制上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第一次把人的个性发展突出起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有能力的强者型人格的形成,使人的活动得到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