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女性性别发展特点及培养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策论文,性别论文,女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性(sex)与性别(gender)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较早作出这种区分的是Sherif[1](1982),此 后研究者大多沿袭这种区分。性是生物学上的概念,指第一性征(出生时)和第二性征(青春 期后),是由染色体和激素决定的。性别则是心理文化上的概念,具体指第三性征,即两性 在 对自己、他人及社会的认知、态度等心理特征及行为方式,是自然、社会和心理多种因素整 合作用的结果。有些学者,如张文新认为性别与性别角色(gender role)是两个相同的概念[ 2]。其实二者仍有较大差别,性别角色是社会基于个体的性的类型(男或女),而期待或 要求个体遵从的行为规范与行为模式。如果这种期待与要求将两性简单而武断地划分开来, 那么性别角色就具有刻板的特点,人们通常称之为性别定型(gender-stereotype)或性别刻 板印象。由此可见,性别角色是社会期待的,也是符合社会规范的心理特征与行为模式(不 过这种规范未必合理);而性别的形成与发展虽然也受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却不一定符 合社会的规范,因人而异体现出较大的个体自主性。
性别发展是个体社会化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对于个体在生活与事业等方面具有深远 的 影响。鉴于性别的形成与发展对于个体发展的重要性,故引起发展心理学家极大的兴趣。然 而长期以来,有关性别差异心理的研究多侧重于静态分析(热衷于探讨两性之间到底存在 哪些方面的差异),动态方面的研究(这些差异是怎样形成与发展的)依然较少。尽管有关学 者已经提出不少关于两性差异形成原因的理论如“以精神定向的理论”(Psychological Ori ented Theories),包括精神分析理论(Psychoanalytic Theory),认知发展理论(Cognitive -Development Theory),性别图式理论(Gender Schema Theory)等;“以社会定向的理论” (Sociological Oriented Theories),包括社会认知理论(Social Cognitive Theory),环 境结构理论(Environmental Structural Theory)等;和“生物性的理论”(Biological The ories)。然而这些理论缺乏相互之间扬长避短的整合,对于性别形成与发展的研究也不够深 入。因此本文试图在性别动态研究方面作个尝试。由于个体性别的形成与发展虽是一个终身 的过程,但主要受早期社会化的影响,故选择未成年女性(0~18岁)作为探讨对象。
一、未成年女性性别发展的特点
(一)同性偏好与变通性并存
0~2岁女婴性别的发展。刚出生的婴儿,只有性的不同,还没有性别,处于前性别阶段(pr egender stage);但是,到7个月时,婴儿即能分辨女性和男性的脸和声音了;到9个月时, 婴儿开始在其摆手弄足间显示出性别知识;到12个月时,如果向婴儿呈现两性面部图片,那 么在听到女性声音时,他们更多地朝向女性的面部图片,反之亦然。[3]可以说,在2岁之前 的这段时间里,女婴与男婴的发展是非常相似的,即都只是努力适应环境,获取少量有关性 别的知识与信息。婴儿还不能真正地以性别来标识自己与他人。
2岁至青春期前,女童性别发展的特点之一是同性偏好(same sex preference)与变通性并 存。进入2岁后不久,幼儿开始能够依据性别来标识自己与他人。Lafreniere[4]等人(1984) 对加拿大的一个日托中心里的1~6岁儿童的研究发现:2岁女孩对同性同伴表现出比对男孩 更积极的社会行为。在社会游戏中,儿童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选择同性别的儿童作为游戏的伙 伴。其实,此时期儿童同性伙伴之间的交往频率越来越高,已为许多研究所证实。
不过,女孩在具备同性偏好特点的同时,与男孩相比具有更大的变通性(即参加被认为应该 是异性活动的水平)。男孩的同性偏好现象出现的时间虽然比女孩稍晚,但偏好的程度很快 超过女孩。也就是说,在性别发展过程中,男孩的性别发展更为刻板,更为“固定化”(与 变通性相对,即避开跨性别活动的水平,努力不去从事与异性性别角色一致的活动的程度) 。Hartup[5]等心理学家进行了有关研究。在研究中,他们要求男女儿童去选出适合男孩、 女孩或中性的活动时,女孩选出一些被认为具有男性特征的活动作为适合自己的活动,而男 孩则不选择被认具有女性特征的活动作为适合自己的活动。在儿童有关性别的活动的认识方 面,男孩对那些表现出与该性不适合的行为的同伴显示出比女孩更为强烈的消极反应。例如 ,在Smetama[5](1986)的研究中让3~5.5岁的男女儿童观看一男孩正在涂指甲油或一个女孩 留着男孩式的头发的图片时,他们对违背男性角色的现象比对违背女性角色的现象表现出更 为强烈的消极反应。即使在学前阶段,女童对异性行为的模仿也多于男童(Kay Bussey,1992 )[6]。
(二)青春期性别发展出现分歧
女性性别发展过程中非常突出的特点是发生在青春期的改变。此阶段,女性性别的发展会 出现一个较大的分歧。一是出现回归传统女性性别角色的现象。相当大一部分女孩开始进行 急刹车式的“收敛”,努力改变不拘小节、风风火火的性格,放弃许多自己喜欢但是被认为 是适合男孩的活动,各方面都向着传统的“淑女”形象发展。二是另一些女孩却向着更利于 成才的“半双性化”、“双性化”等新型性别类型发展。所谓女性“半双性化”是指“以柔 为主,柔中有刚”的性别类型。而“双性化”则是指同时充分具备传统男性性别特征(如勇 敢、刚强)和传统女性性别特征(如温柔、细腻)的性别类型,它不是两性性别特征的简单相 加,而是一种有机、灵活的结合。此期的分歧中,还有女孩朝着男性化方向发展。
青春期性别发展的分歧也有实证研究。Katz等人发现女孩在青春期对“假小子”式的活动 兴趣急剧下降,学业成就(尤其是被认为男性占优势的学科,如数学、物理等)也呈下降趋势 。Davies和Fossey[5](1985)调查了一所中学的学生,询问他们喜欢哪些课程,是否认为一 些课程特别适于男孩,一些课程特别适于女孩,或者适于男女两性。调查结果发现,14~15 岁和16~17岁的女孩比11~12岁的女孩表现出更为明显的对传统适于女性课程的选择。由此 不难看出,在青春期相当部分女孩向传统女性性别角色回归。与此同时,另外一些女孩“半 双性化”、“双性化”式的性别类型同样发展着。如在我国,中考女状元、高考女状元也越 来越多,敢于挑战并且胜任数、理、化的女中学生也越来越多;这已是公认的事实。钱铭怡 等(1999)对大学生进行性别类型测量,结果表明,男性化、女性化、双性化、未分化四种类 型在女生中分别占22.5%、28.0%、25.0%、24.5%。[7]
(三)从社会支持到自我支持
随着自我反应能力的发展,外在的社会准则对女孩言行举止的指导和约束作用逐渐减弱, 女孩内在的个人准则的指导约束作用逐渐增强。在发展的总体上,体现出从社会支持向自我 支持转变的特点。
Bussey等人[3](1992)对此作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3岁和4岁的女童对同伴们不符合性征 的行为作出性别定型的反应。她们不赞成男孩饲养、洗尿布,反对女孩子开运土的卡车。不 过,3岁女童对自己男子气和女子气行为的自我评估没有显示出区别。她们的自我反应也不 能预示性别定型的行为。与此相对,4岁的女童显示出大量基于个人准则的性别化自律行为 。她们对符合性的类型的行为表示自我赞同,对不符合自我准则的行为表现出自我批评。这 种从社会约束到自我约束的倾向,随着女童年龄的增长而加强。特别是经历了“向传统女性 性别角色回归”或是“向双性化、半双性化发展”选择的女孩,她们的性别标准已比较稳定 ,因此她们的言行举止得到更多的自我支持,外在的影响相对减弱。
二、未成年女性性别发展的影响因素
影响未成年女性性别发展的因素大体可分为生物遗传和社会环境。生物遗传是个体性别发 展的生理基础和必要条件。如性染色体和激素等决定个体的第一、第二性征。但是生物因素 只有当环境为之提供条件时才能对人的行为造成有力影响。环境,尤其是社会环境对个体性 别发展的最终类型具有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因素包括家庭养育、学校教育、同伴团体亚文化 、大众传媒等亚系统,而这些相互依赖、交互作用的亚系统无不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在传统 文化中,传统的性别观念也往往具有刻板的性质,它是一种长期形成的,较固定的对两性人 格模式的理想划分。当今这种划分依然存在对具有丰富个性、多种潜质和才能的女性群体进 行简单和统一归类的问题,而且通常是从男权文化中心的角度对女性进行概括,将女性归为 附 属于男性的传统角色。可见,传统文化中的性别刻板印象对女性常含有贬义和歧视。尽管随 着社会的进步和开放,性别刻板印象有所减弱,但它仍然微妙地存在人们的意识中,也渗透 于社会的各亚系统中。[3]
(一)家庭养育和同伴团体导致同性偏好与变通性并存
未成年女性的同性偏好与变通性首先在家庭养育中形成。一方面,家庭养育者尤其是父母 ,对尚处于婴儿期的孩子,就已经开始以有力的方式传递有关性别的正负反馈信息。比如, 父母通过音调模式、微笑、皱眉等非常明显的方式指导婴儿的行为(包括符合其性征的行为) 。当孩子渐渐长大,但是还不足以标识自己的性别,父母看到他们表现出符合其性征的行为 或参与相应活动则兴奋、微笑、给予积极评价,反之则予以反对和批评。久之,儿童的性别 发展就体现出同性偏好的特点。另一方面,父母在指导青春期前的女儿向符合其性别的方向 发展时,又似乎给予她们一些跨性发展的自由。Campenni[3](1999)研究发现,父母对女儿 选择异性的玩具和参与异性的活动,比对儿子给予的批评和惩罚要少。父母认为“假小子” 式的女孩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抛弃这些特点而更像个女孩子,但对男孩的“女人气”行为 则难以接受,显示出强硬的消极反应。因此未成年女性性别发展相对男性而言体现出变通性 的特点。
女童同伴团体亚文化对女性性别发展中的变通性具有强化作用。一旦儿童的社会环境扩展 到家庭之外,同伴团体即成为影响性别发展的又一环境。与父母的行为一样,对于儿童参与 异性行为或结交异性玩伴,同伴团体对男孩的消极约束比对女孩的强烈[3]。Fagot[3](1985 )也发现,男孩参与女性的活动比女孩参与男性的活动更容易受到批评。同伴团体这种相对 宽松的约束正强化了女孩性别发展的变通性。
(二)学校教育和女童性意识的觉醒导致青春期性别发展的分歧
学校教育中的教材、教师和教学过程均含有性别刻板印象,这对女童青春期性别发展分歧 具有重要影响。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校教材。我国学者曾天山曾对1983~1994年人教 版小学语文教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教材中性别偏见明显。[8]国外F·Weizman[9]和De nmard[9](1982)的相关研究也表明,儿童读物或教材中具有性别刻印象。直到1995年,教材 中的性别刻板印象依然是世界妇女组织关注的焦点问题。二是教师与教学过程。教师常常通 过微妙的途径传递这样的信息,即他们对女孩在学术方面不抱什么期望。教师通常把男孩学 术方面的失败归因于社会和动机方面的问题,对于女孩,则认为她们存在能力的缺陷[3]。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更倾向于让男孩回答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这种区别对待,降低了女孩 在学术方面(尤其属于理科的范畴)的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从而降低对有关学科(即 传统认为适合男孩的学科)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成绩。
女孩性意识的觉醒是青春期性别发展分歧的内因。青春期性意识的觉醒,女孩在不知不觉 中开始关心自己在异性心目中的形象。为了做一个受异性欢迎的女孩,有些女孩按照想象中 异性喜欢的模式展示在他们面前。相当部分女孩认为男性喜欢比较传统的女性。她们就以传 统女性为榜样。不少研究证实此期及以后的女性在纯女性情景下作业或比赛表现良好,但在 有男性参与的同样作业或比赛中,不但成绩下降,而且出现“成功恐怖症”。这不是女性能 力本身所致,而是女性心理原因造成的。久之,它会影响女性对成功的追求,并且形成一种 传统女性的性格。而认为异性喜欢现代女性的女孩,则可能朝着半双性化、双性化的方向发 展。还有一些崇尚个性为美的女孩,不顾他人口舌耳目,让自己的性格顺其自然地发展。
(三)社会化过程中“自我应验的预言效应”
所谓“自我应验的预言效应”是指预言者对一定的个体或群体做出某种不一定合理的预言 ,并按照这种预言有差别地对待这些个体或群体。这些个体或群体感受到这种差别时就会影 响到他们的自我评价、自我意识等,从而表现出一种新的行为。这些行为正是预言者渴望出 现的,它恰好部分地证实了预言。于是预言者有差别的对待方式长期持续,最终导致个体或 群体自己实现预言。预言者可能是具体的重要他人,如父母、教师,也可能是比较抽象的存 在,如社会意识、社区舆论等。女性的性格很大程度上正是这种预言效应的结果。要求“男 主外,女主内”的社会,往往造就一大批“贤妻良母”式的家庭主妇。而“望女成凤”的父 母对女儿的作用可能会抵制社会的影响,他们往往始终如一地鼓励女儿的勇敢、刚强和冒险 精神,使女儿的性格朝半双性化、双性化的方面发展,最终有利于她们的成才。
三、培养对策
根据未成年女性性别发展的特点,为了使未成年女性能健康地发展,我们可采取以下对策 。
(一)在全社会倡导双性化、半双性化人格,消除性别刻板印象
国外学者研究发现,高创造性需要兼男性式和女性式的特点。[10]在同等条件下,具有双 性化、半双性化人格的人更易取得成功。同时,具有这种人格的人更有利于维护身心健康。 提倡双性化、半双性化的人格,实质上是在尊重两性客观差异(如生理差异)的前提下,提倡 更能适应社会、时代发展的人格,而不是提倡讨厌自己性的类型或者具有易性癖倾向的变态 人格。当今社会要求人们刚柔相济,智勇双全、果断干练,又善解人意、富于同情、善于细 致的观察等等。当然,倡导这种人格,也可以因个体的喜好而有所偏重。
以新型人格取代性别刻板印象,需要采取这些措施。(1)改良家庭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不 但可以塑造孩子健全的人格,还有利于他们日后成才。国外一些学者调查了一些成就卓著的 妇女,试图对她们孩提时的因素进行孤立的研究。结果发现,这些家庭很早就强调女儿的进 取精神,给她们创造发明的自由。家庭因素还包括全家人对女儿成功的重视与自豪感,并接 受和尊重她们具有男子气。改良家庭教育可以试行一些简便易行的方法。如可以将已经证实 的有关两性性别心理差异的知识和科学育儿的知识,载入小册子,通过计生委等渠道发放给 年轻夫妇。或者由居委会、村委会等在人们闲暇时间,开展育儿知识、育儿方法的讨论会。 (2 )更新社会习俗,尤其要废弃含有性别偏见的陈规陋习。(3)规范大众传媒。建议制定有关法 律条文,确立大众传媒中性别歧视的准则,按照这些准则严格审查大众传媒。
(二)实施科学的学校教育
科学的学校教育意即没有性别偏见与歧视,没有传统性别定型,符合男女学生身心发展的 教育。要实现这个目标,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努力。(1)对没有学过心理学、不了解两性性差 的教育领域内的工作者进行培训,尤其要消除教师、教育管理人员、教材编审人员的传统性 别定型,使之具有敏感的性别意识,能够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传递负面信息。可以将其列 为上岗培训的内容之一。(2)改革和完善教材。严格编写和审议教材的各程序,尽量使男女 角色在书中的人数比例平衡,人物的性格与活动无性别定型。(3)注意使各级学校教师、学 校领导两性比例平衡。应该尽量避免类似“众多女教师,一个男校长”的情况。(4)注意培 养 男女儿童的合作与平等竞争的精神。这有利于减少同性偏好,增强变通性,同时有利于形成 儿童两性和谐发展的同伴团体亚文化。
(三)大力开展女性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目前的女性教育,尽管概念尚不明晰,然而它以对女性进行科学的“因性施教”(即针对女 性先天性的生理特点,包括性别发展的生理特点等,予以相应的教育,以引导女性因势成才 )为目标。由于有关两性性差的研究,业已得到证实的结果会逐步增多,因此女性教育也需 要相应改变。需做几个方面的努力:(1)探讨女性教育的概念、意义和地位;(2)界定女性教 育的内容;(3)探寻女性教育的最佳方式;(4)制定女性教育的评估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