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过对龙泉山灌区新市分干渠的水利设施现状及改造后的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找出影响灌区效益发挥的工程问题,作出了工程改造前后渠系运行的不同情况分析,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龙泉山新市分干渠渠道及建筑物整治,工程设计方案进行了认真的修改和完善,工程配套完善后,灌区全面受益,为农业生产跃上新台阶,灌区人民奔小康创造有利条件。
关键词:灌区;工程建设与管理;龙泉山;新市分干渠
1概述
龙泉山灌区主要靠三岔水库从东风渠总干引水,取水点为东风渠总干末端的罗家河坝,设计流量35m3/s,通过龙泉山隧洞引水注入张家岩水库,再与石盘、三岔水库串联组成灌溉体系。
新市分干渠是龙泉山灌区的主要灌溉渠道之一,是东风渠六期三岔水库灌区的重要组成部份。自三岔水库渠系南干渠-江源干渠末端21+142罗家沟分水闸取水至柠檬湾,全长12.847 Km,设计灌面6.11万亩,渠首设计流量3.56m3/s。
该灌区境内光热充足、土地肥沃,地形多为低丘中谷,浅丘宽谷地貌,海拔高程在400—550m之间,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但灌区属川中老旱区,素有“十年九旱”之称,由于近年来降雨量大幅度减少,加之六、七十年代已建成的水利工程老化,病害多,远不能满足灌区供水需求,严重制约着工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
2.新市分干渠现状及主要存在问题
2.1、原规划设计流量偏小
新市分干渠:0+000-6+245渠段原规划设计流量为3.1m m3/s,本次设计流量采用“三查三定”复核设计流量0+000-6+245段为3.56 mm3/s;由于渠道未衬,糙率大,经复核:0+000-6+245渠段目前最大过流量为1.68m m3/s,不能满足下游农业用水的要求。
2.2明渠过水断面不够
根据实测现有明渠断面及实测渠道过水流量,现有渠道过水流量分别为1.68m3/s、1.2m3/s、0.7m3/s,只能达到设计流量的43~47%,其明渠断面不能满足设计过流能力。
2.3渠道及渠系建筑物设计不合理
在渠道设计时,灌区内支、斗渠均未作水面曲线的推算,渠道普通采用底坡连接,使建筑物输水受到影响,特别是渡槽设计流量不够,在运行过程中普遍存在渡槽翻水现象。现有隧洞、暗涵实际过水流量为0.55~1.2m3/s,只能达到设计流量的55~75%。由于设计上的欠缺渠系建筑物严重影响全渠的输水运行。同时还有部分机耕桥和人行桥也因当初未考虑到渠道的实际运行情况而采用了双跨或多跨桥墩,造成在运行当中浮渣堵塞,抬高正常的水面曲线,影响渠道的安全与输水。
2.4渠段渗漏严重
由于渠道施工标准底、质量差,多年来工程日益老化,填方段渗漏严重,渠道输水损失大,在灌溉当中不得不面对渠道上段满负荷或超负荷运行时而尾段却见不到水的尴尬局面,严重影响了渠堤的输水安全与灌区的灌溉生产。
2.5工程老化严重
新市分干渠建成于七十年代初,渠段均为土渠并未衬护,渠道水利用系数仅为0.4。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大部分渡槽、暗渠等因严重老化连年垮塌损毁。当初修建的连续U型钢丝网薄壳渡槽,槽身砼厚薄不均,密实度差,露筋严重,在“5.12”汶川大地震后,出现了因钢筋断裂出现槽身断裂、漏水,槽墩变形、风化,已经完全不能通水运行。
3.工程任务和规模
依据《四川省都江堰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一期工程项目建议书》,龙泉山新市分干渠改建,2008年都江堰勘测设计院受龙泉山管理处委托,对该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设计,四川省工程咨询研究院在成都召开了《四川省都江堰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2008年新增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会基本同意龙泉山新市分干渠渠道及建筑物整治。
4.工程建设现状
明渠由于现浇砼整体性好,防渗效果好,施工方便,投资省,因此采用现浇C15砼衬砌,有效的遏止了渠道的渗漏水情况,提高了灌溉水的利用率,缓解了灌溉水因为沿途渗漏而造成的用水不足的情况。
暗渠由于设计过水断面不足,暗渠底板高低不平,工程改造保持原园拱直墙式不变:拱顶采用M7.5水泥砂浆砌拱石,直墙高1.9m。直墙采用M7.5水泥砂浆砌条石。渠底采用C15砼现浇,原浆抹光。进出口设置浆砌条石渐变段,并在出口设清淤梯。增加了暗渠的过水能力,减少了水头损失,同时也减小了於堵造成的壅水现象。
新市分干渠原有隧洞20座,长1115m。隧洞主要穿过砂、泥岩地层,岩石裂隙发育,为Ⅳ类围岩,原设计过水断面严重不足,隧洞底板高低不平,部分为逆坡。隧洞均为半圆拱直墙形,在粉砂岩、泥岩中开凿而成,未衬砌,导致洞口、洞身岩石不同程度的塌落、掉块,堵塞隧洞。常年清理耗费巨大的人力财力。本次整治对隧洞全断面进行衬砌。隧洞采用半断面型式不变:拱顶采用M7.5水泥砂浆砌拱石,直墙采用M7.5水泥砂浆砌条石。渠底采用C15砼现浇,原浆抹光。进出口设置浆砌条石渐变段,并在出口设清淤梯。
渡槽由于年久失修加上2008年的5.12地震,大部分工程已近垮塌变形不能使用,现在经过工程改造,除险加固重新恢复了过水能力,能够顺利输送灌溉用水,保证了灌区作物的用水及时安全,为农民的利益提供了保障。
5.效益
龙泉山新市分干渠工程整治过后,无论是流速还是流量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特别是在春灌的用水高峰期间,渠道过水能力的明显增大,大大节约了水资源提高了灌溉用水利用率,灌溉时间也大幅的减少,用水总量也得到了控制实现了节水灌溉,合理利用了水资源,解决了困扰灌区多年的用水难问题,同时也使灌区的水费征收工作得以改善。
6.结论
龙泉山新市分干渠灌区是都江堰灌区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的水资源将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因此对现有水利工程进行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开源与节流并重,才能真正使水资源成为四川省的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
龙泉山灌区经过长期运行,工程老化严重,渠道垮塌、渗漏,田间水利用系数低、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远远落后于国民经济的要求和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对现有工程进行节水改造,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合理地利用水资源,是解决灌区水资源供需矛盾,促进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根本措施之一,也是实现水利现代化所必须的途径。
龙泉山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其目的是为合理利用水资源,发展节水灌溉,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抗灾能力,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不仅能让灌区效益尽一步发挥,更能为都江堰灌区总体规划的尽快实现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 四川省都江堰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龙泉山新市分干渠一期工程实施方案设计报告
论文作者:付虹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22
标签:灌区论文; 龙泉论文; 干渠论文; 渠道论文; 隧洞论文; 都江堰论文; 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