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_高静

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 4550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用于本次临床研究的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是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这一时期内由我院收治的,将这8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观察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对照组的患者只采取常规护理,随访半年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及情感职能等指标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取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关键词: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冠心病;心绞痛;生活质量

冠心病心绞痛在临床上非常多见,为了探讨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现将我院在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这一时期内收治的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用于本次临床研究的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是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这一时期内由我院收治的,将这8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中共有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6例,各占60.0%、40.0%;年龄在36-78岁之间不等,平均年龄(48.8±7.3)岁;病程在1.8-6.4年之间不等,平均病程(3.3±0.8)年;合并高血脂症的有16例、高血压的有21例、糖尿病的有12例,各占40.0%、52.5%、30.0%。对照组中共有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5例,各占62.5%、37.5%;年龄在35-76岁之间不等,平均年龄(47.4±7.6)岁;病程在1.5-6.2年之间不等,平均病程(3.1±0.7)年;合并高血脂症的有18例、高血压的有20例、糖尿病的有11例,各占45.0%、50.0%、27.5%。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及合并症状等资料的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观察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对照组的患者只采取常规护理。常规护理主要包括:给患者创造良好的病房环境,指导患者按时、正确用药,合理控制患者的饮食,密切监测患者的体征指标等。心理护理的措施为:由于冠心病心绞痛病情复杂,易迁延反复,治疗周期漫长,不易根治,因此患者得病后往往会感到莫大的恐惧、焦虑、抑郁,而这些负面情绪又会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不利于预后;若想改善这一状况,需要护理人员及时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患者的想法,倾听患者的倾诉,体察患者的心情,然后给予患者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利用语言、神态、行为等因素影响患者,帮助患者转移注意力,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使患者日常保持心情舒畅。健康教育的措施为:护理人员应当采取多种方式给予患者全面的健康教育,例如开展健康教育知识讲座、一对一健康指导、印发冠心病防治宣传小册子、播放冠心病科普视频等等,而教育内容应当包括冠心病的发病机制、发病原因、临床分型、预防措施、治疗措施及注意事项等,尤其要重点给予患者饮食上的指导,叮嘱患者日常多食用低脂肪、低盐、高蛋白、高纤维素及高含碘量的食物,少食辛辣、生冷、油腻,多喝水饮茶,少抽烟喝酒,同时还要注意休息,保持睡眠充足,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身体允许者还可增加适当的锻炼,例如饭后散步、打太极等等,总而言之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切忌生活作息不规律。

1.3 统计学分析

对上述临床研究中所记录的所有数据均利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统计,对所有计量资料均采取t检验,对所有计数资料均采取卡方检验,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生活质量

观察组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及情感职能等指标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护理满意率

观察组的总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冠心病的主要发病机制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管狭窄或阻塞,其早期症状主要为心绞痛,病情加重可引发心肌梗死,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危害极大。临床上对于冠心病患者,除了要给予有效的治疗之外,还应当给予具有针对性的护理,以此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其预后。心理护理的主要目的是改善患者的心情,使其保持心态积极,从而利于疗效;而健康教育则是使患者更加详尽地了解冠心病及其防治措施,以使患者更好地养病。做好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工作,可使护理效果事半功倍。

本次实验结果显示:观察组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及情感职能等指标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得出结论: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取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姜川兰.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1,28:157-158.

[2]朱俊华.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01:197-198.

[3]鲁新.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影响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4,11:58+60.

论文作者:高静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3

标签:;  ;  ;  ;  ;  ;  ;  ;  

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_高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