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工联总会在维护职工政治经济权益中的作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工联论文,澳门论文,会在论文,政治经济论文,权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412.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9096(1999)06-0012-06
一、工联总会成立的时代背景
1922年5月29日,澳门发生“捷成事件”后, 一度蓬勃发展的澳门工人运动,在澳葡政府禁令下沉寂了二十多年。194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鼓舞了澳门同胞。澳葡政府碍于形势的转变,开始对社团(包括工会)采取较宽松的政策,行业公会应运而生。在随后的日子里,多个公会的爱国职工同心同德,排除万难,力争把公会改造为工会。1949年10月,12个工会开始筹组澳门工会联合总会。在广大爱国职工和其他阶层的社会人士的关心和支持下,1950年1月20日, 澳门工会联合总会正式成立。
二、争取和维护各业职工的政治权益
早在工联总会筹备成立期间,工联总会筹委会即以满腔热情,不辞劳苦,组织广大职工群众到内地劳军、参加拥军拥政、庆祝新中国诞生和广州解放等活动,一方面推广爱国主义教育,帮助群众认识新中国,另一方面让群众享受到应有的政治权利。然而,国民党蒋帮分子不甘心自动退出历史舞台。他们为了在澳门招兵买马,组织“自由工会”,出尽法宝,威逼利诱,不仅千方百计欺骗不明真相的群众,而且派出流氓、打手,当街殴打爱国工会会员和拒绝加入“自由工会”的职工,纠众到爱国工会捣乱、勾结一些不良雇主迫害爱国工会会员,企图令职工群众疏远爱国工会。澳葡政府虽然阻止不了工联总会和其他爱国工会成立,但处处与工会为难,阻挠职工通过罢工争取合理权益、拘捕参加庆祝“五·一”游行集会的爱国职工、包庇纵容逞凶伤人的国民党蒋帮分子。面对澳葡政府和国民党蒋帮分子的左右夹攻,工联总会和广大爱国职工群众没有退缩、妥协,而是在其他爱国社团和热心人士的关心和支援下,不屈不挠,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澳葡政府最后不得不低头,就官员、警员无理殴伤市民道歉和赔偿,释放被无理拘捕的爱国职工,约束国民党蒋帮分子,发还被无理扣压的工人刊物稿件,宣布豁免工人刊物送检。
1966年澳葡政府无理阻止爱国学校扩建校舍,野蛮殴打和逮捕职工群众,激起长期受澳葡官员蛮横对待的广大群众的强烈抗议,引发了影响深远的“一二·三”事件。工联总会在这场全澳性的反迫害斗争中,一直担任主力军角色。这起以获得完全胜利告终的事件,打击了殖民地统治者澳葡政府的嚣张气焰,特别是令国民党蒋帮分子的机构悉数关闭,所有的公开活动也被迫划上句号,澳门同胞则不仅接受了一次政治运动的洗礼,也接受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而工联总会的社会地位、影响力和凝聚力亦大大提高了。
随着1975年工联总会负责人梁培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及1984年另一位负责人刘焯华当选澳门立法会议员,工联总会开始相继踏足内地和澳门政坛,参政议政,并在澳门每届立法会、市政议会改选时,发动宣传,积极鼓励和推动广大职工群众登记做选民,运用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争取有更多劳工界代表当选,争取在上述两个议会有更多支持各业职工、维护公众利益的声音,反映各业职工的意见和要求,配合在建制外的相关活动,对执行权进行监督,谏诤,争取和维护各业职工的合理权益,促进改善民生和确保社会稳定发展。
目前,工联总会有九位代表参加内地的政治机构,如全国人大、政协、青联,广东省人大、政协、青联,广州市政协、青联;有32人次参加澳门政府的政治机构,如立法会、咨询会、市政议会、社会协调常设委员会、职业培训统筹委员会等。
在澳门进入过渡期后,工联总会积极发动群众,关注和参与澳门特区基本法的咨询和制订工作。工联总会属下多个工会先后成立了基本法关注委员会,通过举办讲座、研讨会等不同形式的活动,广泛和深入听取职工群众对基本法的意见,并加以综合、整理。工联总会和工会多位代表当选基本法起草委员、咨询委员,从而增加了各业职工反映心声的渠道,为使基本法更符合“一国两制”方针、澳门实情和广大同胞的愿望,作出了紧密配合。基本法诞生后,工联总会又开展灵活、生动、多样化的活动,积极推动学习、宣传基本法,使之深入人心,为贯彻落实“一国两制”、“澳人治澳”和高度自治创造条件。工联总会七位代表获委任为基本法协进会成员。其中负责人唐星樵还当选基本法协进会副主席。
1998年,特区筹委会成立, 工联总会有五位代表获委任为委员; 1999年,第一届特区政府推选委员会组成,在200个名额中, 工联总会和工会共占27席;工联总会负责人还分别获委任为特区行政委员会委员和推荐特区各级法官的独立委员会委员。
在澳门进入后过渡期,工联总会和多个工会分别成立关注筹委会工作和迎回归工作小组,广泛调动各业职工和家属的参与积极性,听取、收集和综合职工群众对筹建特区工作的意见,并就一些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探讨、提出建议,同时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宣传和推介基本法。工联总会关注小组先后就特区行政架构、推委的资格和条件、未来经济走向、如何善用本地劳动力资源等重大问题,递交了意见书。
工联总会和属下工会、事业机构,通过组织和举办迎庆回归活动加强了与一些相关行业社团的友好合作,增进了彼此的联系和友谊,促进了爱国大团结,如组成了全澳雇员庆委会、公务员团体庆委会、全澳妇女庆委会等,同时亦密切了与各阶层人士的联系,进一步推动广大群众发扬爱国爱澳优良传统,掀起一个学习、宣传基本法的新高潮,使大家更关心和积极参与这个历史性阶段的各项重要事务,齐心协力,为澳门的顺利回归、平稳过渡,为贯彻落实“一国两制”、“澳人治澳”和高度自治,为建设稳定发展、人人安居乐业的新澳门作出应有贡献。
三、争取和维护各业职工的经济权益
“爱国、团结、福利”,是澳门工联总会最早提出的口号。但是,在五十年代初,一旦为各业职工争取和维护政治权益,开展福利服务,同样困难重重。
工联总会在成立时,一穷二白,不仅要先后借属下木艺工会、海员工会的会址办公,甚至连桌、椅、柜都是自己动手做,或者是其他工会和社团赠送的。然而,工联总会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坚决依靠祖国、依靠各业职工,并在其他爱国社团和热心人士的关怀和支持下,把一个个专业机构办了起来,造福职工群众,造福社会。
1.创办学校,解决失学,培育人才
工联总会在1950年6月正式会址启用之日, 即宣布要筹办劳工子弟学校,缓解当时劳苦大众子女严重的失学问题。各业职工和社会人士热烈响应,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同年9月,劳校开办起来了, 并迅速茁壮成长。
在50年代中期和60年代初,在社会各界积极响应募捐、义卖的情况下,劳校一再扩充校舍,增设分校,并协助各工会创办子弟学校、夜校、识字班,普及教育,向更多的失学儿童和成年人提供入学机会。60年代末期,劳校陆续办起初中、高中。迄今,共有三间校舍:幼稚园、小学部和中学部。近年,在争取到澳门政府资助的有利条件下,小学部和中学部校舍都一再扩充,在校学生超过3000人,从而对推动澳门教育事业发展、为社会培养人才,作出了积极贡献。
1982年,随着澳门经济起飞和新移民的大量涌入,人口激增,劳动人口文化素质平均水准降低了,这也与经济发展的要求接不上轨。这时,在职和待业的成年人,对自我开发和不断自我完善的要求,亦比过去任何一个时期都要强烈。工联总会于是在劳校小学部创办不牟利的技术夜校——业余进修中心。其宗旨是:推动成人教育,服务社会,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由于课程门类多样,教学严谨认真,收费低廉,业余进修中心深受各业职工和家属欢迎,成绩受到社会人士认同。除了协助各工会开办文化班或职业技术班等文教活动外,业余进修中心还长期与澳门、香港和中国内地的政府机构、高等学府、工商企业、专业团体等合办培训课程。1996年,澳门政府将兴建的一座实用面积逾3 万平方呎的学校和设备,供业余进修中心作为新址。目前,业余进修中心所开展的工作,可概括为:补偿教育、回归教育、职业教育、高等学历教育、闲暇与社会教育等方面,不断为社会培养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人才,对推动成人教育、提高人力资源素质,做了大量工作,发挥了相当作用。
1998年11月,澳门政府兴建了一间实用面积超过3 万平方呎的职业技术学校和相关设备,交给工联总会管理。该校分普通初中部和职业高中部。学生毕业后,可进入高等学校继续深造,或以中级管理人员或中级技术员资格进入劳动市场,满足在经济结构逐步转型的条件下,社会对这方面人才的需求,同时也缓解初中学额的短缺和中学生毕业出来的就业困难。
近半个世纪以来,工联总会在推动澳门教育事业,特别是劳工教育事业,在为社会提供人才,解决经济发展的需要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实事,既维护了各类职工的经济权益,也大大加速了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2.开展医疗、幼儿、老人、青年服务
医疗保健服务是广大职工群众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1951年初,在劳工子弟学校开始稳步发展后,工联总会为了保障职工健康,缓解广大劳苦大众在市道极度低迷的恶劣环境下有病无钱医的困境,提出开办工人医疗所。这一行动得到社会人士和各业职工的关心和支持,特别是医疗界热心人士、镜湖医院等各方面的支援。同年三月,一无经验,二无资源的工联总会终于把工人医疗所办起来,且业务发展迅速,头半个月的诊病人次才184人,翌月即增至702人,第三个月已逾1000人。
在中华全国总工会、澳门慈善团体、各界热心人士和各业职工长期关怀和支持下,工人医疗所不仅开办了三间分诊所,设备也日趋完善和现代化,服务水平亦不断提高。
工人医疗所除了为各业职工和家属,以及社会其他阶层人士提供医疗保健服务(最近十多年来,每年到诊人次已超过12万)外,还经常派出医护人员为工联总会举办的大型户外联欢活动设医疗救护站,为工联总会属下的工会和事业机构主持有关医疗保健常识讲座、协助进行免费体检等。
从1989年起,澳门政府与工人医疗所签署合作协议,扩大了社会福利服务网络,提高了工联总会属下又一个面向社会的福利服务机构工人医疗所的声誉。
随着澳门经济起飞、人口激增、时代变迁,特别是人们家庭观念的改变,传统的家庭模式开始起变化,核心家庭愈来愈多,双职工家庭不断涌现。为了帮助各业职工解决其年幼子女的托管和学前教育问题,也为了使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并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工联总会在1986年11月开办了工人托儿所,接受工会会员两周岁至三岁半的子女入托,由有育儿知识和教学经验的保育员、教师负责照料和教导,使幼儿在德、智、体、群、美方面得到均衡发展,为进入幼稚园作好准备。由于环境所限,工人托儿所不敷应用,工联总会又于1989年,拨出多个房屋在刚落成的、全澳首座具备综合性社会福利设施的新型屋屯,开办望厦托儿所,增设托婴服务。1995年3月,工联总会开办司打口托儿所。 1997年2月, 澳门政府将离岛氹仔童真托儿所交给工联总会管理。至此,工联总会属下托儿所共有4间,入托的婴儿和幼儿接近400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双职工家庭对托儿服务的需求,也减轻了他们的经济负担。
因应核心家庭的发展趋势,加上人的寿命渐长,社会老龄化现象上升,但最主要还是回馈将大半生贡献给社会的退休职工,以及帮助社会上的鳏寡孤独,为顽疾缠身或家境贫困的长者解决一些生活难题,工联总会在1988年7月,开办了首个老人服务机构——松柏之家。 其宗旨是联络本澳年老职工及其家属,办好福利服务,开展文化康乐活动,推动人际关系中的互助、互爱和互勉之精神,鼓励他们继续关注和参与社会,充实其晚年生活,发挥晚晴之作用。1989年10月,澳门政府将望厦老人中心交给工联总会管理,拓展了工联总会提供的老人服务。这两间老人中心组织和开展的活动多元化,丰富了会员的文化康体生活,焕发了他们的精神面貌,也提高了他们在家庭和社会的地位,使他们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人中心提供的服务,处处为他们着想,急他们所急,尽可能减轻他们的生活难题,使他们感受到人间温暖,老有所依。
在发展社区服务方面,工联总会今天已经从过去依靠本身和其他民间社团力量,演进到争取政府提供资源援助,为进一步拓展会务和造福社会,扩展了空间,创造了条件。工联总会在1990年成立青年委员会,1998年开办青年中心,将长期以来对青年工作的关注提升到一个更新、更高的层面,开展更多样化和有益身心的青年活动,加强青年职工的团结,协助基层工会成立青年组织,进一步提高青年职工的公民意识、历史使命感、参与社会的热情和积极性,增强工会团体的朝气和活力,密切与社会上各青年团体的友好联系与合作。
3.帮助贫困失业人士渡过难关
50 年代是半个世纪以来澳门经济形势最恶劣的10 年, 其中尤以1955年为甚。当时亟待救济的贫民多达五万余人。工联总会在这个时期先后四次发起组织救济失业和贫苦大众运动。各社团和各界热心人士每次均热烈响应,慷慨解囊,使得救济工作得以顺利展开。广东省总工会获悉情况,曾通过省政府拨出一批大米,运来救济澳门劳苦大众,后来又代本澳救委会以极低廉的价格,买到另一批大米,使得更多的有需要人士受惠,也使得广大群众深深体会到祖国亲人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
工联总会一面一再募捐、筹款,救济失业,一面发动各工会根据本身特别情况,伸出援助之手,同时通过介绍职业,资助返乡生活,鼓励各业职工进行互助和自救,共渡时艰。在50年代,除了经济极度萧条,火灾、风灾、炮竹厂的工业意外也特别多。工联总会是在当时澳葡政府漠不关心广大市民死活的年代,积极救灾赈灾的四大社团之一。
尽管其后澳门经济逐步复甦,广大职工群众的生活水准也逐步改善,但社会上仍然存在一批既失业,又赤贫、无依无靠、伤残患病的人士,工联总会和属下工会、事业机构,每年春节前都会进行访贫问苦送温暖,关心那些人士的近况和需要,帮助他们纾缓困境,让他们感受到工会大家庭的温暖。
1993年,为了完善和发展属下各项社会服务,关心和帮助遭遇重大困难的各业职工,工联总会成立了“澳门职工福利基金会”,筹集资金,及时对遇到突发意外、生活困难的职工及其家属给予急需的援助。
1996年5月,工联总会也曾因应当时失业率高, 开展“团结互助献爱心——为失业工人筹款活动”,推动在职职工发扬团结互助精神,捐款帮助生活困难的失业工人。
4.为工业意外受害职工争取权益
在1964年之前,建造业和其他行业一样,一旦不幸发生工业意外,不论死伤,出事职工都得不到任何明文规定的赔偿,包括医药费、生活费、殓葬费。1963年3月,南湾一个建筑地盘发生严重意外, 造成三死八伤大惨剧。工业安全和意外赔偿问题突显了出来。在工联总会的领导和社会舆论的支持下,建造业九个工会经过大半年的酝酿、筹备,在同年11月正式成立建造业工人福利会,公布了前所未有、但完全可行的福利条例。经过近两个月与资方进行说理斗争,1964年1月, 资方终于答应接受有关的供款和赔偿条例。在1984年下半年澳门首部劳工法颁布实施之前,建造业工人福利会一直不辞劳苦,默默担负起该行业职工发生工伤意外时提供赔偿和福利服务的重任。
5.调处劳资纠纷,争取立法保障职工权益
无论是百业萧条,还是经济起飞时期,劳资纠纷都从来没有间断过。工联总会50年如一日,一直领导各工会,本着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争取通过对话协商,寻求劳资双方利益的均衡点,妥善解决所有的劳资纠纷。
50年代,政治环境复杂,个别雇主不仅蛮不讲理,而且气焰嚣张,动辄招来警察镇压、拘捕被迫进行罢工的职工代表。但工联总会和工会并没有被吓倒,坚持维护职工合理权益。在社会人士的积极声援和协助下,50、60年代多起重大的劳资事件,都以职工权益最后得到保障而告结束。
工联总会和工会在处理劳资纠纷问题上,顾全社会整体利益的理性立场获得社会人士认同。建筑置业商会从70年代开始同工会建立互信关系,不仅甚少劳资纠纷发生,而且双方定期在推广工业安全和调整全行业工资方面精诚合作。
1979年,中葡两国正式建交。也是在这时,数以万计的新移民涌到,澳门的劳动力市场,从供求关系到组合结构,都起了变化。劳动力价格与职工的议价能力同时下跌。这时,适值国际市场上的贸易伙伴要求澳门政府制订劳工法例,1984年首部劳工法的颁布,揭开了澳门各业职工的权益开始受法律保障的序幕。
在80年代中期,澳门政府设立劳工事务署(现为劳工暨就业司)后,工联总会一方面以劳工法例为依据,一方面设法排除一些官员的官僚作风干扰,加强与劳工司合作,在有法可依的情况下积极调处劳资纠纷,为职工争取到以往通过劳资谈判所得不到的权益。
1987年7月,澳门政府成立了社会协调常设委员会, 安排劳资双方代表定期与官方代表就劳资问题和一些社会问题对话协商,寻求共识,并草拟劳工法例的草案或修订草案。各业职工的意见和要求因而多了一条反映的渠道,劳工法例的完善也因此多了一个机会。在今天执行的劳工法例,特别是最常用的劳工法、社会保障基金法令、工作意外及职业病之损害赔偿制度法令,就是通过社会协调常设委员会修订的。通过立法保障广大职工的合理权益,这是工联总会根据社会环境和政府政策的变化,及时调整工作方针和制订新计划所取得的成绩——一条在今后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
6.反对输入廉价外劳,保障本地职工的就业权利
1984年10月,个别厂商输入了一批廉价外劳,使得当时由于人口激增已出现过剩的本地劳动力备受威胁。工联总会通过其代表在立法会上的发言、向到访的福建省政府代表团反映意见,得到舆论广泛支持。澳门政府不得不下令遣返那批外劳。1988年,趁着人手短缺,工商界施压,澳门政府又发出输入外劳批示,从此打开了输入外劳的大门。
11年来,工联总会一直强烈反对输入外劳。工联总会和工会代表分别通过在全国人大、广东省人大、澳门立法会和社会协调委员会上,拜会港澳办、澳门总督、政务司,收集反对输入外劳的签名。工联总会通过向总督、政务司递请愿信,举行座谈会、记者招待会等渠道和方式,反映各业职工反对输入外劳的强烈要求和工联总会的立场,不断向有关部门表达一个信息:必须切实保障本地职工的就业权利,输入廉价外劳不仅严重损害本地职工的权益,而且损害本地经济和整体社会的利益。
1993年,随着经济放缓,输入外劳连锁性的不利影响日趋突显。澳门政府不得不宣布暂停批准输入外劳。1997年,由于失业率下跌,澳门政府又批准输入外劳,但局限在制衣和纺织两个行业,而且审批标准抓紧了。劳工事务司也迫使申请者要先雇用本地职工。
工联总会在反对输入外劳的同时,力促澳门政府提高失业津贴、简化申请手续、增加职业培训班的开办、为参加培训的失业人士创造就业机会。今年9月,工联总会与劳工司合作, 为失业人士开办了两个职业培训课程。
工联总会和各工会今后仍将继续致力于反对输入外劳,督促政府制定和落实保障本地职工就业权利、改善工作待遇和条件的施政方针,争取和维护本地职工的合理权益!
澳门回归祖国的日子愈来愈近,具有爱祖国、爱澳门光荣传统的工联总会,正在为进一步促进和扩大爱国团结力量,为迎接澳门回归祖国,为与澳门各阶层在“一国两制”、“澳人治澳”和高度自治的方针指引下,同心协力,建设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稳定发展的澳门作出应有贡献!
收稿日期:1999—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