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与他的“醒世新闻”(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布朗论文,醒世论文,新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编者按:1994年夏天,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布朗在华盛顿向西
方新闻界散发了一篇报告《谁将养活中国?》,引起轰动。针对布朗的
悲观言论,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新华社对外部记者率先在国内采写了
一系列农业报道,正确引导了国际舆论。不久前,对外部记者又在华盛
顿采访了布朗,写了下面这篇专访。专访分两次刊出。
* * *
再有两天就要离开华盛顿,飞回北京了,这天下午我从外面一回到
寓所,习惯地提起电话,听听有没有留言。话筒里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
:“李先生,我是莱斯特·布朗。我希望在您回国前能一块儿再吃顿晚
餐,为您饯行,请速跟我的秘书联系。”
在《华盛顿邮报》当记者的半年中,从国会的政客、白宫的幕僚、
大学的教授到各类研究机构的学者,接触了一些,但采访和交谈较多的
要数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布朗。近一、两年来,他的研究所在人口、资
源、环境和粮食等问题上发表的一系列“醒世报告(WAKE—UP CALLS)
”和向新闻界散发的“醒世新闻”已经引起各国政府首脑的注意。
“我支持中国实行计划生育、人口控制的观点令包括美国国会、美
国舆论界和教皇保罗在内的西方人士大为不满;而我关于中国粮食问题
的预测又引起中国方面的敏感,”他有一次跟我聊天时说。
“我与中世纪意大利的科学家加利略有两个共同点:我们俩都获得
过比萨大学的学位,都被教皇斥责为‘叛逆’。罗马教庭威胁加利略,
如果他不改变他的看法,就判以火刑处死。加利略只好公开收回他的观
点,说‘OK,太阳围绕地球转。’罗马教皇在人口控制问题上不听我的
劝告。这与三百年前教皇不听加利略的劝告有何区别?”
布朗的女秘书正在办公室等候我的回话,我说:“我只有今天晚上
有空了。”
她说:“我马上与布朗先生联系。”
五分钟后,她回电说:“布朗先生今晚7 时在世界观察研究所大楼
门前等您,然后与您一道去餐馆。”
62岁的布朗几十年来一直没有自己的汽车,上班或是步行,或是骑
自行车,而且,他还多次在报纸上倡导学中国人骑自行车,不开汽车,
以保持环境清洁。所以,这天晚上我只好跟他在寒冷、安静的华盛顿街
上走了20分钟才到这家餐馆。
他的端庄秀丽的女朋友正坐在事先预订好的餐桌前等我们。布朗端
起一杯红葡萄酒说,“为我们的友谊和理解干杯。”“同时也为您的‘
醒世新闻’和我们的论战干杯,”我开玩笑地说。
胡鞍钢首开论战
最初知道布朗的名字还是一年多前的事。
1994年9月的一天下午, 中国科学院国情研究小组研究员胡鞍钢博
士给新华社对外部中央新闻采编室来电话,说:“希光,我这里有一篇
驳斥布朗的文章,请你看看能否对外编发一下。”
“布朗是谁?为什么要批判他?请你把全部材料,包括布朗自己发
表的东西一道给我传来,我看一下再说,”我回答。
半个小时后,对外部发稿中心的干事小谈交给我厚厚的一叠刚刚收
到的传真,里面除了胡鞍钢本人的文章外,还有《国际先驱论坛报》连
载的一篇长文《谁将养活中国?》,这篇文章认为,如果中国走日本、
韩国或台湾高速工业化的发展道路,中国将要失去大量农田,粮食将无
法自给。后来,我进一步了解到,布朗这篇耸人听闻的文章同时被《华
盛顿邮报》、《洛山矶时报》、《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和美联
社全文刊登或摘发。我根据胡鞍钢的文章编发了一条专家访谈,请对外
部主任王宗引审定签发。
布朗这篇文章的出笼,使他的“大名”作为反驳的对象不断出现在中
国的新闻媒介上。布朗很兴奋地向我谈论了中国媒介对他的报道和评论。
首先出来的文章是他在《中国日报》上看到的胡鞍钢的反驳文章。
胡鞍钢在文章中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当时的美国国务卿就预言,中
国无法养活5亿人,事实证明这个预言破产了。 “胡接受我关于中国人
随着收入的增加,对粮食的需求也会增加,但拒绝我对粮食产量的预测
。胡认为中国有巨大的增产潜力,而我低估了中国在这方面的潜力。”
1995年2月,布朗应挪威首相的邀请, 在各国环境部长会议上发表
演讲,这是一次讨论持续发展的国际会议。布朗在演讲中,声称中国有
可能会成为“粮食进口大国”,并以此为“醒世信号”,提醒各国要加
大人口控制和农业投入。布朗讲完话后,趁会间休息,赶赴机场回美国
了。“后来,我从《印度时报》上读到的新华社一条消息时才知道,我
讲完话后,与会的中国国家环保局局长解振华作了即席发言,认为我对
中国粮食问题的分析是毫无根据的。解说中国优先发展农业生产力,同
时计划生育搞得也是极其成功的,中国人依靠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中
国人自己能够养活自己。”
1995年春,针对布朗关于中国粮食问题的悲观言论,新华社对外部
又组织记者采访中科院院长周光召和农业部部长刘江等,发表了一组中
国能够自主解决粮食问题的稿件,在海外引起很大反响。读了新华社对
外部的这些报道后,布朗说:“没想到中国人对粮食进口问题这么敏感
,这可能是因为今天的中国领导人都经历过大跃进和三年经济困难时期
,中国的国民心态至今还有那次大饥荒的阴影。大量依靠国外进口粮食
无论在政治上或是在心理上都是无法接受的。”
“但是,有意思的是,从此之后,中国领导人与我好象开展了一场
非直接的‘对话’。路透社报道说,1995年二月和三月间,中国国家主
席江泽民、国务院总理李鹏和当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都特别强调了农
业问题,”布朗说。
1995年夏,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又邀请布朗到北京,新中国的
粮食问题组织了一批中国专家学者与他开了两天的辩论会。新华社对外
部记者江国成和几位西方驻京记者到会采访了布朗。江国成发的稿子题
目是《布朗承认中国粮食缺口比他预料的要小》。
参加布朗的新闻发布会
1995年的6月下旬,华盛顿酷署如火。这天,我的编辑、 国内部副
主任苏珊博士要我参加第二天世界观察研究所的一个新闻发布会,并说
,明天下午5时截稿,后天见报。
第二天中午12:00时, 我按通知上的地址找到了世界观察研究所所
在的写字楼,这时会议室已经坐了美联社、路透社、塔斯社、时代周刊
、金融时报等新闻单位的十几名记者,他们正一边吃午餐,一边看研究
所提供的又一篇“醒世报告”——《世界正面临异国生物入侵泛滥的严
重危害》。
布朗惊愕地看到《华盛顿邮报》派了一个中国人来采访,他走到我
跟前,与我热情地握手。从他的眼神看,他没指望《华盛顿邮报》会采
用一个中国记者写的稿件。
第二天,《华盛顿邮报》在头版刊登了我采写的这篇环境报道。早
上,我一到办公室,就接到布朗的电话:“李先生,我看到了今天早上
的报纸,你的稿子写得很精彩,想不到中国人能写这么好的英语。”
“新华社有许多记者用中英两种文字写稿,不足为奇,”我说。
“那么,你不是《华盛顿邮报》记者?”
“我是《华盛顿邮报》邀请来的访问记者,在这里工作6个月。”
“那太好了,今后几个月,我的研究所所有的新闻发布会都请你参
《华盛顿邮报》枪毙报道布朗的稿件
布朗从北京回来两个月后的一个早上打电话给我的办公室,请我参
加9月初他在华盛顿举行的新闻发布会, 发布他从北京回来后写的一本
新书:《谁将养活中国?》。我问他,怎么这么快就写完了一本书,他
说:“这本书是我口述、由我的秘书直接录入电脑,不到一个月就写完
他在电话中问我能否在《华盛顿邮报》给他发一条消息。我说,您
先把发布会书面通知和新书样本尽快派人送来,我要拿这两样东西请示
我的编辑苏珊博士,如果她同意,我就去采访报道。
当天下午,我一回到五层的编辑部,苏珊博士对我说:“你要愿意
写就去吧,但我听说这个研究所经常搞一些耸人听闻,甚至偏激的东西
,你报道时要注意平衡。”
这天下午新闻发布会一结束,我就赶回报社写稿,晚上5 时截稿前
,我把下面这篇稿件送到了苏珊手中:
中国人肉吃多了,美国人就得勒紧裤腰带吗?
——美国环保主义者称,中国人口激增将会造成世界性的粮价上涨
本报讯(《华盛顿邮报》记者李希光)最近一个去中国湖南乡村采
访的记者问一个姓严的老汉生活是否改善,老汉回答:“日子过得好多
了。现在我家两天就可吃一顿肉。而10年前,我们只是到了过年时才杀
一口猪,吃上肉。”
在中国经济改革之前,严老汉的家代表着一个典型的中国农家,全
家养一口猪,这口猪即是收容饭桌上残羹剩饭的垃圾桶,又是生产农田
所需肥料的造肥厂。农民们只有在儿女结婚或阴历新年时,才肯宰杀一
经过17年的农村经济改革,严老汉和千百万其他中国农民一样,经
常可以在餐桌上见到肉了。但是,中国农民饭碗里多了一点肉,令华盛
顿的一批环保主义者感到惶恐,他们认为,中国人对鸡、鱼、肉、蛋,
甚至牛奶、啤酒和冰激淋的胃口越来越大,将会把世界市场上出售的粮
食全部吃光。
总部设在华盛顿的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今天在此间发
表了一份长达141页的报告《谁将养活中国? ——来自一个小行星的醒
世报告》。布朗写道:“中国经济在过去4年里惊人地增长了56%, 人
均收入增加了50%。随着收入的增加,过去那些温饱都解决不了的人首
先是丰富他们的饮食,从以淀粉类食品为主的饭菜,转变为包括鸡鱼肉
蛋、牛奶黄油、酸奶甚至冰激淋的多样化菜肴。”
报告指出,中国人均肉消费已从1977年的8公斤,增加到1994 年的
32公斤。中国与西方工业国家的猪肉消费差距正在缩小。中国鸡肉的消
费量增长更为迅速,从1986年的190万吨增加到1994年的550万吨,8 年
中增长了3倍。
“随着中国在未来消费更多的肉,中国必须寻找更多的粮食,”布
朗写道。“更多的肉意味着消耗更多的粮食,2 公斤粮食才可转换成一
公斤鸡肉、4公斤粮食转换成一公斤猪肉、7公斤粮食转换成一公斤牛肉
报告说,由于中国目前面临日益严峻的水短缺,中国高速的工业化
进程对农田造成的破坏,再加上中国每年增加一个新北京的人口,中国
为了养活她的12亿人口,很可能不得不进口大批粮食,这种进口很可能
会引起世界性的粮价上涨。
布朗对记者说,由于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中国的粮食问题将会对全
球的粮食供应产生巨大影响。他说,美国政府如果真正考虑国家安全和
前途,就应该把用于军备的大量财力转移到保护全球环境、控制全球人
口增长、保护全球水资源和发展及转让农业技术上。
苏珊看了看我的稿子犹豫了,说:“能不能发这篇稿件,我不能决
定,要请示总编鲍博。”15分钟后,苏珊拿着这篇稿子来到我的桌旁,
面带歉意地说:“希光,鲍博不同意刊登这篇稿子。而且鲍博说,以后
不准你采写与中国有关的任何稿件。”“为什么?”我问。“鲍博此刻
正在办公室等你,跟你解释。”片刻后,苏珊陪我走进鲍博所在的玻璃
房子。鲍博客气地请我坐在沙发上,然后说:“李,这篇稿件我们不能
刊登,而且以后也不准你采写与中国有关的稿件。”“为什么?”我问
。“这是因为你是中国官方的新华社记者,你写的关于中国的稿件难保
不受中国官方观点的影响。”
我的那篇稿子有多少中国官方色彩,我自己没感觉到。稿子毙了就
毙了吧,报纸是人家的吗。但是,第二天一早,布朗给我又来了电话,
小心地问:“李,你怎么样?”什么怎么样,你不就是没看到今天报纸
上我写的报道吗。我把那篇报道被枪毙的原因告诉了他,布朗听后,感
到很吃惊,但也不愿对此发表什么评论。为了安抚他,我说:“如果您
不反对的话,我想写一篇关于您的人物专访,在中国的报刊上发表。”
布朗痛快地答应了。
单独采访布朗
在以后的一周里,我与他共进了两次中餐和两次晚餐完成了对这位
美国知识界“好事之徒”的单独采访。
为了使争论的双方都能冷静地思考对方提出的一些问题,我在采访
中,请布朗所长能平和、正面地谈谈中国面临的问题,以及给中国提出
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布朗说,首先值得称道的是中国的人口控制政策,尽管美国国会和
美国舆论大肆攻击中国的计划生育违反人权,他认为中国选择了一条完
全正确的人口发展道路。“中国与其他国家不同之处在于,中国有勇气
面向未来的30或40年迅速增长的人口给人类的生活质量、水资源、粮食
供应和就业等问题带来的冲击,”他说。
“中国从70年代开始实行两个孩子的政策,70年代末全面推行一个
孩子政策。很多国家早就该这么做,而且,我认为中国也做晚了。如果
中国早在50年代和60年代就开始实行计划生育,中国今天的日子将会好
过得多,”他说。
“目前,中国的人口还将继续增长。美国人口统计局预测,中国人
口到2044年将达到峰顶——16亿6千万,然后开始缓慢下降。 中科院院
长周光召认为,中国承载人口的最佳数量是8亿。 如果中国继续严格执
行一个孩子政策,我认为,中国到了2044年人口总数将是14亿,而不是
16亿6千万。这与那时的北美人口只相差2亿6千万, 这将是对人类发展
的一个重大贡献。”
但是,布朗认为,中国仅靠控制人口,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粮食问题的
。“中国需要在农业基础设施、农田灌溉系统、水资源合理利用等方面
加大投资。我认为,中国在水资源高效利用方面投资太少,”他说。
“中国还要加大力量保护宝贵的农田。近年来的工业化加速发展主
要集中在中国南方省份,这些省份是中国的双季稻,甚至三季稻的产地
,那里不仅是中国,也是全世界产量最高的农田,但是就是在这些省份
,农田破坏最严重,这也解释了为什么1990年以来中国的水稻产量下降
了8%,”布朗说。
“1994年北京决定大力发展汽车工业,希望它会形成中国工业的支
柱产业之一。如果中国真的采取以汽车为中心的交通系统,中国将会由
于修建道路、高速公路、停车场失去更多的良田,”布朗说。“美国已
经犯了这方面的错误,希望中国不要重复这个错误。”
“中国所需要的不是一个围绕汽车转的交通系统,而是一个现代化
的轻轨铁路或高速铁路运输系统,”他说。“由于交通落后,中国就像
一块没写字的黑板,中国有选择发展最先进的铁路运输系统的自由,这
将会满足中国交通运输上的大部分需求。如果中国选择得当,她将成为
全世界发展运输业的楷模。”
“如果中国在减少人口和保护农田方面做好了,中国将来就不会依
赖进口粮食生存,”布朗说。
布朗说,他上述的建议并不是什么新思想,早在1994年初,《纽约
时报》驻京记者邰培德在一篇周光召的专访《充满活力的新中国在与时
间赛跑》中,周光召就提出过类似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