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城南中学 255100
探究式学习是一种在新大纲的要求下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它既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也需要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它倡导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究式的学习,形成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获得数学知识和能力的提高。因此,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应当积极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对探究式教学模式进行较好应用,从而使教学质量得以提升,促使学生得以更好发展。
笔者结合实践教学,探讨了探究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是开展探究式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探究式教学要求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究,然而这个特定的教学情境需要在教学中来精心创设,只有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定具体的问题情境,利用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点燃学生探究热情的效果,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问题的设计既不能太简单,又不能太复杂,要难度适中,在学生的发展区域内,使学生可以通过努力找到解决办法,这样既不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又能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
如在教学《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一课时,笔者先带领学生对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进行了简单的复习,然后要求学生按照步骤画出二次函数y=ax2的图像,在学生画完后纷纷提出问题:图像怎么是轴对称图形?为什么图像只有一个最低点,而没有最高点?然后笔者利用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继续探索:为什么二次函数跟以前学过的函数会有如此大的差别?这样引导学生在复习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基础上巧妙地过渡到二次函数,不仅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帮助学生熟练掌握了三种函数的区别,真正体现出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二、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
探究教学强调学生关注数学知识的实际背景与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克服机械记忆概念、原理、公式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发展应用数学知识的解决能力,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知识转换成一种适应正在发展着的形式,以表征系统发展顺序,作为教学设计的模式,让学生进行发现学习。探究式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发展水平,创设具体情境,使学生从具体到抽象,并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动作性表征、映象性表征和符号性表征,帮助学生顺利地建构知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开展自主学习,培养探究能力
随着社会变化的日益激烈,学生单纯依靠从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将会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这就需要学生拥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以促使学生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因此,教师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地尝试、操作、观察、动手、动脑,完成探究活动,并和学生一起分享数学发现的欢乐,一起为解决某些数学问题而思考、猜测和尝试,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
如在教学《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边角边”“角边角”“角角边”的判定方法,在授课的过程中,我选择了先学后教的自主学习模式。首先,引导学生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借助反证法来证明全等三角形的条件。如,当学生提出“边角边”也可以证明两三角形全等时,其他学生要提出反例来证明该生的说法是错误的。如果没有反例,是否可以说明该结论是正确的。
四、强化交流与合作,改进探究式教学活动的方式
相对而言,传统课堂教学较为重视师生之间的联系、沟通,而忽略学生之间的相互联系,忽视发挥学生群体在教学中的作用。现代教学论认为,数学教学过程应是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过程,它不仅是一个探究认知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交流与合作的互利过程,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了开放的活动方式,提供了宽松和民主的环境,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智力、情感和社会技能的发展及创造能力的发展。为此,我们以强化小组交流与合作学习为核心,彻底改变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讲,学生主听”的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去探索未知的知识,从而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例如,在学习“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后,让学生做练习:“若3m-2n-9=0,则6n-9m-7是多少?”时,如果让每个学生都自己解决,那最后有很多同学将会碰壁,他们受到思维的固化影响,必定会死死地在二元一次方程组上纠缠不清,失去变通的能力。而如果在学生经过自主思考后仍然不能解答时,学生们采取合作的方式来探寻,那么,只要在探究中注意到3m-2n与6n-9m之间的关系后,他们便能迎刃而解。
总之,探究式教学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上的主人。我们在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应用意识的培养,让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合作交流,做到若学生能独立思考的,放手让学生自己体验,才能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论文作者:翟乃英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10月总第3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9
标签:学生论文; 函数论文; 情境论文; 能力论文; 数学知识论文; 角形论文; 式教学论文; 《素质教育》2019年10月总第3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