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健宇 李翠云(通讯作者) 王丽哲 王萌嘉 张晓星 张春男 王鹏 那超
(黑龙江省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液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98例按照同心结学原理分为例数均为49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血肿吸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治疗高血压出血,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予以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提高血肿吸收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7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1-0109-02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我国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具有高病死率、高致残率的特点[1]。最近几年,在人们生活条件与生活模式不断调整的过程,该种疾病的发病概率正逐渐上升。该种疾病具有发病急、进展快、病情严重等特点,对患者身体健康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有的时候还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最根本问题是由于血肿对脑组织的压迫效应和继发性神经功能损害,早期清除血肿能降低血液和血浆产物的毒性作用,减轻血肿周围水肿和缺血,防止血肿扩大。针对该种疾病,临床予以高度重视。传统治疗方法采用开颅清除术,但并未取得良好的效果[2]。本文将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研究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液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6例,女42例,患者年龄为40~70岁,平均年龄为(53.6±3.4)岁。经询问,所有患者均有高血压病史。所有患者经过透露CT诊断,确诊所有患者均符合国家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标准。在患者入院接受治疗的时候君伴随着头痛、偏瘫、深度昏迷、浅昏迷、嗜睡等症状。按照统计学原理将所有患者分为例数均为49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病情、性别、年龄等基础性资料并无显著差异,可以作为对比实验进行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安静,吸氧,给予静脉营养支持并注意维持水及电解质平衡,给予予甘露醇注射液或人血白蛋白以脱水、降低颅内压,控制血压水平,配合脑细胞保护剂、止血剂等药物治疗,积极治疗各种并发症,最后需要配合早期康复治疗,包括肢体训练、语言训练、吞咽训练、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等。3周后进行疗效观察。
观察组:改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医药治疗:①于住院当天开始给予醒脑静注射液20mL+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1次/d,静脉滴注,连续滴注7天。②住院第8天起,给予中药汤剂口服,组方:石菖蒲20g,郁金15g,竹沥15g,天竺黄15g,牛膝15g,夏枯草20g,川芎15g,赤芍15g,丹参30g,地龙15g,三七7g。1剂/d,水煎取汁200mL,分早晚2次口服,共服用2周。3周后观察疗效。
1.3 疗效判断标准
在患者治疗后,判断其治疗效果。患者治愈的表现:患者神经功能评分减少91%~100%,表明患者治疗痊愈;患者治疗显效:患者神经功能评分减少46~90%,表明患者治疗显效;患者治疗好转的表现:患者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减少18~45%,则表示好转;患者治疗无效: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减少并无任何变化,表示治疗无效。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操作中所产生的数据都经过SPSS17.0的统计学处理。并且在处理数据的过程中采用t检验原理来对资料比进行分析,而资料比中所产生的数据都统一的应用χ2来检验,检验结果的数据P<0.05,就充分说明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血肿吸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生与急剧血压升高密切相关,情绪过激、体力及脑力劳动过度和其它一些原因是导致血压升高的诱发因素,血压升高后可引起脑血管破裂而发病。西医治疗本病以控制血压、减轻脑水肿、对症治疗为主,但不能治疗已被破的脑水肿区,无法有效解决再次出血的问题。中医学认为HICH可归属于“眩晕”、“厥证”、“中风”等病证范畴,其病因病机是由于劳累过度、情志过极、饮食不节、房事过度等导致痰浊、瘀血等实邪内生,因某些因素导致邪气瘀阻脉络、气血逆乱、痰瘀上犯于脑,损伤脑府脉络而发病[3]。因此在治疗方面应以开窍醒神、活血化瘀、祛痰通络为主。醒脑静注射液属于一种中成药注射液剂,主要成分为麝香、郁金、冰片及栀子等四味中药,其功效是开窍醒脑、清热解毒、凉血活血,多用于脑血管疾病的治疗。麝香和冰片属于性燥、辛香、走窜之品,具有极佳的开窍醒神、凉血活血的作用,郁金解郁清心,凉血化痰,栀子清热泻火,四味药物兼顾高血压脑出血热、火、痰、瘀的特点,故疗效显著。自拟中药方中,石菖蒲、郁金解郁化痰、开窍醒神,竹沥、天竺黄清热化痰通络,牛膝补肾活血、引火下行,夏枯草平肝清火、降血压,川芎活血化瘀通络,赤芍、丹参、地龙、三七四味药物均为活血化瘀之佳品,方工作活血化瘀通络、开窍醒神、补肾化痰的功效[4]。
本次研究活动,将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98例按照同心结学原理分为例数均为49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血肿吸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可见,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具有良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临床治疗高血压出血,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予以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提高血肿吸收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治秋,陈娜,苏保华等.疏血通注射液合用通心络胶囊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72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13):62-63.
[2]张光亮,徐忠烨,马颖等.不同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分析[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2,17(3):129-132.
[3]高建新.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观察[J].河北医药,2012,34(11):1726-1727.
[4]赵翠玲.神经节苷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0):1243-1244.
论文作者:丰健宇,李翠云(通讯作者),王丽哲,王萌嘉,张晓星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2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4
标签:患者论文; 脑出血论文; 高血压论文; 对照组论文; 血肿论文; 统计学论文; 注射液论文; 《心理医生》2015年2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