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公路配备相应设施,能够达到规范行车、提高行车安全系数等方面的作用,是提高公路使用舒适度以及服务水平的有效途径,但在实际进行设施设计时,还存在一定问题需要进行完善。在实际的公路设施设置过程中,要注重设置的原则要与设计的方案保持一致,确保安全设施与公路其他设施之间的有效结合,促进公路的协调发展,发挥设施设备的最大价值,提高我国公路发展的质量。
关键词:公路交通工程、优化设计、工程设施
公路交通是我国覆盖面最广的交通系统组成内容,公路交通工程的高速发展,为民众出行以及交通运输相关行业发展,带来了诸多便利与契机。虽然国家一直在对公路交通工程建设进行着优化与完善,但在工程设施设计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安全设施设计不合理以及机电系统设计需要完善等问题,都对交通使用者形成了一定影响。如何解决交通设施设计问题,达到最优化交通设施设计模式,显得尤为关键。
一:交通安全设施设计注意问题
标志的设置问题
1. 在道路设施设备的安装过程中,道路标志可以说是最基本、最直观的部分,也是道路使用者了解该道路情况的关键标志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主标志,这种标志常见的就是警告类、指示类、旅游区的标志以及告示标志、旅游区的标志等,另一部分就是辅助标志,这种标志是向道路使用者告知路外的设施状况、有关安全行驶的标志或者其他信息的标志。无论是主标志还是辅助标志,都是道路设施安装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道路标志的设置,在不同的道路状况中可以选择不同的设置理念和方法。例如,在进行路口的标志设置时,可以根据路口交叉的方向,结合速度与高度之间的关系,当时速处在80km/h时,就需要根据相关的规范对标志的版面进行设计,过大的版面设计会导致抗风系数太大,安全隐患问题的出现。所以,需要适当调整版面的设计高度,将标志版面的设计参数控制在合理规范的范围之内,还要进一步确保标志的安全,维持在相应的经济值之内,提高道路标志的使用价值。
2.合理处理工程设施预留预埋问题
一般公路交通工程设施预留预埋都是需要在先期与主体工程同时展开施工的,一旦存在设计衔接问题,就会对后续工程以及工程设施使用形成直接影响,所以设计人员需要做好工程阶段协调把握,做好设计细节处理,及时消除各种潜在隐患。同时在进行桥梁结构设计时,应做好交通通信管道以及照明电路管道预埋、预留设计,需要根据交通工程具体规定尺寸、位置,对标志、护栏以及灯座等预留孔、预埋件展开设计。此外在进行路基设计时,也要做好上述预埋、预留设计,保证路基排水设施、交通工程设施间关系处理效果。
3.工程量统计差异的问题
根据我国道路设施的相关设计规范标准,对于道路护栏、隔离栅等的设计需要对其长度进行合理的度量,但在实际的施工中,工作人员大多是按照自己以往的经验,或者按照自己的主观思想,对设计长度进行估算,不同的人就会存在不同的设计参数,造成实际工程的资源浪费,在日后的设计工作中,相关人员需要加强对这方面的重视。
4.标线材料使用问题
部分标线使用材料相对较为单一,并没有将各路段实际情况考虑到其中,导致标线在使用过程中很有可能会出现严重受损等问题,会造成较大安全隐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机电系统设计问题供电照明灯系统以及通信系统、监控系统等,都属于公路工程机电系统内容。在进行机电系统设计时,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机电设备选择。机电系统设备组成极为复杂,设备种类相对较多,各设备所放置环境也存在一定差异,设备所处周边环境会对其运行形成直接影响。因此在进行机电系统设计时,设计人员需要将周边环境因素考虑到其中,要对各类设备展开精心选择,以对设备运行质量进行保证。例如,如果路段所处地区属于严寒地区,则要低温特性作为设备选择重点,以防运行环境对设备运行造成较大影响。(2)监控系统应用软件设计。在各项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推动下,我国公路交通工程管理也变得更加智能,各种监控系统开始得到广泛应用。作为机电系统重要组成,监控系统应用软件设计,会对监控系统功能发挥效果形成直接影响,是设计人员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例如在对寒冷地区监控系统进行设计时,不仅要对系统监控方式进行考虑,同时还要保证在寒冷环境中,设备仍然可以坚持工作,且可以在冰雪天气以及低温环境中,能够辅助交通部门,完成交通策略制定,以对交通情况形成有效疏导。(3)在此将以寒冷地区监控应用软件设计为例,对软件设计需要注意事项展开分析。在进行该地区应用软件设计时,因为薄冰是造成冬季产生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如果路面过滑,便会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所以在进行软件设计,应将薄冰监控功能考虑到其中,要与气象部门、电台广播部门形成有效合作,及时对冰冻信息进行通报。公路管理部门也要在弯道处以及陡坡地区设置冰冻观测点,安排人员全天进行监控,以便及时将实时信息传送给监控中心,为后续工作开展提供可靠数据支持。此外管理部门可在观测点设置路面信息公示板,以供来往车辆进行阅读,保证监控系统应用功能可以得到最大限度发挥。同时还要公路照明系统设计与控制,要将雪天下雪后,周围亮度增大的特点考虑到软件系统设计中,防止因雪反光而造成监控系统信息失真或无法进行监控的状况。要在年降雪量较大或存在明显亮度差的地区,推行过渡段照明控制模式,降低照明盲区,以将因为照明问题所产生的交通事故事件发生可能性控制在最低。
二:交通组织设计的原则
1.路基施工期
路基施工包括软土地基处理、路基加宽、大中桥基础及下部构造施工、涵洞及小桥的加宽改建。路基施工中土石方工程量大、造价高、工期长,但对路面交通影响较小,通过设置施工便道及其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可以维持原路的通行。
2.路基上部搭接、桥梁上部施工改建期
施工过程中为了弥补原路边坡开挖对行车安全的不利影响,可在施工区间内侧设置混凝土隔离墩、固定彩钢板等进行警示及防护,并安排专人疏导交通,维持原路的基本通行功能。
3.路面施工期
路面施工期是指基层、面层、桥面铺装及部分交通安全设施的施工阶段。路面施工组织最复杂,施工前应规划好分流路线,在现场设置引导标识。设计中应结合分流方案对改扩建公路上保留车辆的组织方案进行重点研究,并进行多方案比选。
4.沿线设施施工期
这一阶段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需要完成剩余的交通标志设置、沿线设施设置、绿化等工作。这一阶段外部交通分流结束,主线可以通行,可在主体工程完成后合理安排工期。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道路设施的安装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以人为本,要使得行车人在“安全、舒适、愉悦”的道路氛围中,要让安全设施真正发挥作用。然后必须加强对各种设施设计问题的研究力度,确定安全设施以及机电设施设计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并要结合公路工程具体情况,制定出针对性较强的设施设计治理方案,以实现对公路设施的最优设计,确保各项设施作用与功能可以完全发挥出来,以实现对我国公路交通工程发展的有效带动。
参考文献
[1]余志芳.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的原理和方法[J].交通世界,2017(30):148-149.
[2]王超.公路安全设施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3(11):134-135.
[3]米永刚.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1):210-210.
论文作者:刘敏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9
标签:设施论文; 标志论文; 工程论文; 机电论文; 交通论文; 公路论文; 路基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