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
王迎洁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河南 三门峡 472000)
[摘 要] 时兴的旅游经济同乡村经济相结合发展产生了乡村旅游。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出行成为越来越多人的休闲选择。因此,我国乡村旅游随之快速发展。但是,在乡村旅游数量急剧增加的同时,乡村旅游的质量提升进度缓慢,而且旅游产品形式单一、内容千篇一律。这种虚假繁荣对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十分不利。基于此,本文分析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解析信息时代乡村旅游的特点,分析乡村旅游发展现存的问题,并提出信息时代背景下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信息时代;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旅游业作为一个开放性的大系统,是一个融合餐饮、出行、住宿、游玩、购物和娱乐等要素的信息密集型产业。可以说,信息的即时传递和有效流通是这个复杂、庞大的几何体的生命来源。在现代化背景下,信息技术影响着社会经济、生态和环境等诸多方面,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自助游、自驾游、自助游等旅游方式发展兴盛,乡村旅游也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向智慧型、生态型、服务型转变。现如今,移动通信技术、云存储、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在旅游业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运用,并给以乡村旅游业为代表的旅游业带来了一些改变。
1 信息时代背景下旅游业发展现状
日本学者梅倬忠夫于1963年发表的《信息产业论》中最早提到了“信息化”一词。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界定和研究,如今信息化不在被片面地认为是单纯的信息技术产生、推广和应用的过程,而是由这个过程所引发的波及社会、经济、思想意识等方面的全面变化。对于信息化,主要指的是技术更新所引发社会和经济的转变与演化过程。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大家对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型信息技术愈发熟悉,以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为代表的智能终端设备也日益充满了人们的生活,为人们服务,给大家带来便利。信息技术正在影响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
如今,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社会已经渐渐步入体验经济时代,旅游者的消费模式较之原先的传统消费者变化较大。首先,传统的旅游团数量减少,散客日益增多并逐渐成为市场主力,种种自助游异军突起。其次,旅游消费市场日渐年轻化,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倾向逐渐凸显。越来越多的旅游消费者在单纯想到目的地游览观光之外,更看重旅途中的体验和经历,消费观念的转变让旅游消费者由普通的观光游览向更深一步的度假休闲转变。而这些转变无疑对旅游业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此外,随着各种移动客户端如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应用,各种网络平台和移动渠道成为旅游营销的新战场,在线旅游悄然出现,发展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
在信息时代,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新兴的消费模式驱动着旅游行业转型升级。作为我国旅游行业的组成部分,乡村旅游升级转型同样不可避免。依托于现代新型信息技术,以旅游消费者个性化、多元化需求为导向的智慧旅游定然会成为乡村旅游乃至整个旅游业智慧化、信息化转型发展的新方向和突破口[1]。
2 乡村旅游概述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同国外相比起步较晚。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丰富的乡村资源、多样的景观类型、悠久的农耕文化都为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乡村旅游区别于城市旅游的本质特征在与其独特的乡村性。乡村性是指本地居民创作的包括农业景观、有形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在内的乡村文化,这是提高乡村旅游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旅游者对乡村性的认知在很大程度影响了整体的满意度,这是乡村旅游核心的吸引力。
从20世纪80年代起,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愈发富裕的生活让他们可以自由支配的收入和闲暇时间越来越多。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也促使人们急需放松自我、亲近自然。而天然具有回归自然属性的乡村旅游可满足这种需求。人们追求解放、渴望自由的市场需求促进了我国乡村旅游的产生和发展。
同时,从战略意义上来讲,乡村旅游的产生和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部分,很多国家和地区把乡村旅游作为发展城乡一体化、增加农民收入和振兴地方经济的重要手段和方法[2]。
吕杨成为全球首位华人侍酒师的一个月后,香港出生长大的混血儿Sarah Heller也顺利实现了她的小目标——30岁前通过葡萄酒大师(简称MW)考试,在29岁这一年,成为亚洲最年轻的葡萄酒大师。这个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耶鲁大学毕业,不但曾拿下WSET Diploma全球最高分的Vintners’Cup大奖,更一举夺得2017-2018年度MW四项奖学金,摘下MW桂冠这一年,还喜获麟儿,真是家庭事业双丰收。
3 乡村旅游的特点
乡村旅游依托于乡村空间,利用乡村本身特有的自然风光、环境特色、民俗风情、古村古貌、人文景观和田园生活等独有条件,根据消费者需求提供多样化服务。但事物总有共通特征,乡村旅游也有以下几个共通特征。
3.1 体验性
这些相似的产品和活动项目使游客丧失了明显的辨识感知,参与性、体验性、趣味性项目的缺失很难对游客产生足够的吸引力。游客消费低,在目的地停留时间短且重游率低,不利于乡村旅游产业链的延长,其关联带动作用也难以得到发挥。
3.2 乡村性
就这样,我又在小区西医诊所点了半月滴流,依旧是上、下午各点一组头孢。滴流的效果依旧是病症明显减轻,略有不同的是,小护士依旧建议停止滴流后继续口服头孢及化痰药,而我却一气之下把所有的口服药都停了。
首先,教师尤其注重自身素养培养与提高。作为教师,要多读一些古典的文学,多参观一些艺术展览,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和艺术审美品位,这样有助于培养和提高自身的文化涵养和审美能力,优化自身的谈吐和仪容仪表,最终培养和提高自身的个人素养,树立其个人威信,获得学生的尊重与爱戴。
3.3 生态性
全县近几年来在水稻病虫绿色防控工作中取得了防治效果好、农药用量减的成绩,在防控上也得到了一些经验,主要是:
和谐的自然与人文环境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不破坏原生生态环境、促进其自身生态环境良好的循环是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3.4 农业性
农业生产活动是乡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农旅结合的经营方式通过农业、旅游业和信息产业的融合得以实现,并正成为一种新型旅游产品。观光、采摘、生产体验、农业教育和农业购物等旅游产品也改变了部分原本的农业生产结构。
4 现存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中常见的问题
保证统计数据质量,一方面是完善统计工作的趋势所在,另外一个方面在于为统计数据提供更多安全保障,从而不断提升实际工作质量。从使用要求上来看,对统计数据的质量问题进行关注,需要立足于数据自身准确性,同时兼顾统计数据完整性。所谓“准确性”,主要是指统计信息应该具备真实性和客观性,能够为数据使用者提供更加详细的依据[1]。“完整性”则是指需要保证统计信息在内容上的全面性与系统性,也就是不能存在数据残缺现象。除了这两项内容外,保证统计数据质量,还能在很大程度上为数据使用的及时性提供保障,也能够突出统计信息在时间方面上所具备的价值。
4.1 缺乏有效监管,旅游资源保护不利
首先,很多村民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拆古建盖新房,或随意沿巷开店,破坏乡村的整体风貌。部分村落在开发过程中因规划不够科学合理,严重破坏了人文资源和“乡村性”,影响旅行者的体验。
其次,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很多相关人员缺乏生态意识,粗放的掠夺式开发方式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同时,因为缺乏有效监管,景区垃圾处理问题成为生态难题,垃圾的不当处理给乡村的水土、空气等都带来了不可逆的污染。
笔者通过研究安徽、西安、湖南、江西等省区的乡村旅游主体,发现我国乡村旅游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4.2 旅游产品单一,带动性不强
我国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但是盲目跟风开发、单一的旅游产品问题十分严重,具体表现为经营项目大同小异、经营内容单一。这种普遍化的旅游产品不能体现当地独有的文化内涵,丧失了本身的地域特色文化。
由于乡村大多地处偏僻,旅游的基础设施不完善。一方面,乡村旅游的交通路网普遍不发达,不利于旅游高峰时车流、人流的顺畅流通;另一方面,自主交通服务体系落后,交通标识系统也不够完善,不能有效满足自驾游客的需求。
同一般的走马观花式的观光型旅游不同,出于对田园生活的幻想和向往的消费者更多的是想要感受和体验有别于城市生活的生活方式。因此,他们选择乡村旅游,通过参与劳作活动、节庆活动和自主游玩等方式来获得旅游体验。
4.3 缺乏应有的服务理念,相关服务能力不足
英格兰校园足球协会通过四级竞赛机制组织并促进校园足球运动的发展,它们分别是:学校内部比赛、学校间比赛、郡区级校园足球比赛、国家级校园足球比赛。
同时,由于乡村旅游服务人员大多数是乡村本地的剩余劳动力,高层管理人员少且从业人员的素质普遍较低。他们不仅将许多乡村陋习带到服务中,而且在服务过程中态度差、行为不规范的现象屡有发生,不能给游客留下美好的印象。
4.4 信息技术应用不全面,信息营销手段单一
旅游公共服务信息化涉及旅游信息、安全、管理、交通、环境等各个方面,但目前大多数乡村旅游的公共信息服务多集中在网站建设和公共信息查询等方面,对其他几个层面应用程度较低,影响乡村旅游的体验感。
同时,现在很多乡村旅游的营销方式仍以比较传统的方式为主,对新技术应用并不充分。旅游信息提供渠道和旅游信息内容模式都较为传统,宣传力度不高,缺乏信息特色性、互动性,不能完全满足旅客需求。
5 信息时代背景下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建议
5.1 完善乡村旅游管理体系
完善的乡村旅游管理体系有利于实现乡村旅游资源的集中统筹。将分散的乡村旅游资源整合于同一数据库,有利于实现对乡村旅游资源的统一开发、规划和管理,实现对乡村旅游资源合理科学的利用保护,从而改变固有的传统的乡村旅游开发方式,促进乡村旅游低碳、协调发展。
同时,完善的旅游管理体系方便管理游客。智慧旅游平台统一的信息数据库会自动收集游客数据,并对游客信息进行分档保存,分析旅游消费热点和消费者的需求,以向乡村旅游开发和决策者提供依据,实现针对游客的特色化营销[3]。
5.2 优化乡村旅游服务体系
首先,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完善的智慧乡村旅游网站,让游客在实际出行前就能掌握和获取乡村旅游的全面信息。开发预订功能,让游客在终端对乡村旅游地区的住宿、餐饮、娱乐、门票和交通等实现预订,出游前就为游客创造良好的体验。
在研究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城市精明增长与蔓延发展的关系时,不可割裂看待精明增长与城市蔓延,这两者是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阶段,有相互交织、相互依存的关系,对各地城市发展都有一定的意义。
其次,丰富旅游中的服务。依据乡村自身特点,发展乡村旅游购物型、农产品生产基地型、花卉园艺型、乡村体验型、动物农场型和乡村度假型等不同的旅游产品和类型。并利用智慧技术,在智慧终端对景物进行实时介绍。延长旅游者的停留时间,加深其对所见所感的深层感知,增强旅游者的体验。
最后,加强对服务人员的知识技能培训,增强人员的服务意识。完善相关人员管理培训制度,从而增强游客的体验。
5.3 打造智慧乡村旅游人文体系
一是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乡村自身特色相结合,加快乡村当地产业融合。信息技术的参与可以促使“乡村性”同旅游资源更好的结合,从而凸显旅游的文化内涵,增加游玩的趣味性,提升乡村资源的活力。
二是居民参与是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保证足够的社区参与,实现居民与游客的直接互动,不仅能使当地居民获益,还可以通过有效增强居民的旅游参与度、增加游客体验度,从而增加旅游收益,实现“主宾”双赢。
6 结语
在信息时代下,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智慧化、服务化的产业升级。智慧旅游无疑是大势所趋,但同时也会是一个复杂的工程,离不开政府引导、产业运作和社区的参与,离不开资金投入、人才培养和政策扶持。总之,乡村旅游智慧化发展任重而道远,仍需大家继续努力。
与绝大多数向往西欧现代绘画形式、提倡“为艺术而艺术”的青年画家不同,谢洛夫最为世人所熟知的身份还是“巡回展览画派”最富才情的现实主义画家。但与该派一些画家的刻板严肃的“说教式”风格相区别的是,即使是要表达无情的嘲讽和辛辣的批判,谢洛夫也总是能够巧妙地借助高超的人物“写神”技法令观者透过形象看精神,自行体会作品内在的思想内容和时代诉求,自然而又深刻。
参考文献
[1]王倩.浅谈互联网背景下我国乡村旅游投融资困境与对策[J].南方农机,2018(19):97.
[2]章军杰.互联网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选择:基于梅家坞村的调查研究[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8(4):120-130.
[3]张凌媛.互联网时代下乡村居民参与旅游发展浅谈[J].互联网天地,2018(4):22-26.
[中图分类号] F59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9)19-10-3
标签:信息时代论文; 乡村旅游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