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城市建筑设计中的相关问题探讨论文_李莹

现代城市建筑设计中的相关问题探讨论文_李莹

李莹(身份证号:230624198706040067)

摘要:本文是作者结合现代城市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对现阶段城市建筑设计中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强调了建筑设计时以人为本,遵循建筑的演变规律,继承和发展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性,以此促进城市建筑的健康发展。并阐述了生态建筑设计的概念,对当今比较关注的、与生态有关的建筑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生态建筑设计的几点原则性看法。

关键词:建筑设计 生态 传统建筑文化

1 强调以人为本与自然和谐的建筑理念城市与建筑的核心是人,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城市建筑中必须遵守的设计法则。在欧洲,大量可见的是与自然山水非常和谐的城市和建筑,这些建筑并非出自大师之手,而建筑的尺度、空间、功能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呼应都堪称典范。这些建筑并非是一个建筑师的作品,甚至不是同一时代的产物,但它们源自人的需求,源自当地的条件。

这些建筑都是采用当地非常普通的材料,但同样满足了人们居住所需功能,数百年的建筑并没有影响人们现代化的生活。而一些人不顾国内当地的自然地理气候等情况,盲目地把西方的建筑形式照搬过来。一定要采用欧洲的大理石,外墙都要贴面砖,因为有了空调就忽视建筑的保温节能,盲目采用大玻璃窗甚至玻璃幕墙。如此发展,将会造成更大的能源浪费。应当说,建筑的意义,不在于是何种设计,采用何种材料,更重要的是其建筑本身适合当地居民的生活需要,符合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承接当地的历史脉络,只有这样的建筑才算得上是当地的特色建筑,这是值得建筑师们继承和发扬的建筑设计理念。

2 符合城市与建筑演变规律在城市建筑设计中,应注意到新建筑与旧建筑和谐共生,共同满足城市生活的需要。对于那些大拆大建、不断制造短命的垃圾建筑,不仅没有达到积累财富的目的,反而造成了巨大的土地、能源等方面的浪费。

这是与提倡可持续发展相违背的,应当注意到,纵观城市与建筑的演变过程,偶然中有必然的规律,城市与建筑对历史的超越不是形式上的,而是离不开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背景。

一个完整的城市不是一代人两代人可以建设完成的,建筑师要做的,就是试图找到城市和建筑演变的规律,潜心做大量基础性工作,慢慢积累,而不是都要成为标志性建筑,如果盲目追求标新立异的标志性建筑,到最后,将会失去城市建筑的核心,变得没有标志,也没有其建筑内涵,使得建筑失去了作为城市传统信息文化载体的地位。

3 坚持整体性设计原则建筑的整体性,包括建筑尺度的整体性,建筑开放空间的整体性,建筑色彩的整体性等等。城市建筑的整体性,从塑造城市个性、特征的要求出发,结合城市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当地的民俗等,对城市建筑的色彩,建筑的风格甚至伴随建筑物的建筑小品等做出总体设计布局与构思。城市建筑设计要根据城市的自然条件和环境特征,确定其色彩、风格、形式等的主要基调,对建筑做出整体性设计。

否则将会使其城市建设失去方向,在建筑的历史长河中随波逐流。

4 创新传统民居特色和延续历史一个城市的历史性建筑是其历史文化特色的点睛之笔,在保护历史性建筑的同时,新的建筑设计应考虑其对周围历史古建筑的影响,尽量做到少影响甚至不影响到古建筑。还有,在修建新建筑时要符合当地的历史文化、民族风俗,在此基础上力求创新与进步,在追求奇特的同时强调高雅,讲究文化品位,追求地方特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大部分城市建筑为了达到设计上的高品位,必然要在处理建筑形式语言与功能上下功夫,这也是20 世纪80 年代以来我国现代主义建筑发展方向的延续。立足于民族文化传统土壤与现代观念的多元化,实现本土现代主义设计,创新发展本土设计理念,这是世纪之交城市建筑领域的主流,在新的主流还没到来之前,这一本土性质的现代主义建筑还将继续下去。

5 生态建筑设计5.1 关于生态建筑的概念所谓生态建筑,即用生态学的理论指导建筑设计。它将建筑作为一个有生命的机体,其自身要形成一个与自然生态相平衡的良性循环体系。它将建筑视为一个生态系统,通过设计、组织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态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内部有序地循环利用,获得一种高效、低耗、少废、少污、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生态建筑具有以下4 个方面的特征:(1)节能和利用再生资源节能的技术原理是通过蓄热等措施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并充分利用可再生自然资源,减少对于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在建筑设计中结合不同的气候特点,依据太阳的运行规律和风的形成规律,利用太阳光和通风等节能措施达到减少能耗,应用材料的蓄热和绝热性能,提高维护结构的保温和隔热性能,利用太阳能冬季取暖,夏季降温,通过遮阳设施来防止夏季过热,最终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性。

(2)材料的再生利用使用再生或可循环利用的材料和资源。例如:在建筑的建造过程中使用再生的建筑材料, 减少建筑垃圾。

(3)减少废物排放避免向外界环境排放有毒有害的污染物,通过各种手段在排放之前进行无害化处理。

(4)环境与文化属性广义范围内的生态建筑和可持续发展建筑还涉及环境和文化领域。

5.2 生态建筑的设计原则在实践中的生态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注意与自然环境的结合和协作,使人的行为与自然环境的发展取得同等地位。要求建筑师调整自己的心态,正确地认识到建筑作品仅仅是环境中的一分子,以一种谦逊的姿态处理与环境的关系,给予自然环境以更多的关心。

(2)善于因地制宜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和高效地利用自然资源。首先必须建立高效的空间体系,如在地面上建立亲和大自然、充满人情味的低层高密度建筑;利用生态技术建立起巨构城市,向地上空间要效益;充分开展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研究等,使城市地面、地下、空中连接为有机协调的立体网络。其次是力求建筑节能和生态平衡,也就是减少各种资源和材料的消耗。

(3)减少人工层次,更加注意自然环境设计。要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特点和规律加强重视,确定“整体优先”和“生态优先”的原则,减少人工层次,加强自然环境的利用,使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有机交融。

(4)注重生态建筑的地方性。任何一个区域规划、城市建设或者单体建筑项目,都必须建立在对特定地方条件的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其中包括地域气候特征、地理因素、地方文化与风俗、建筑机理特征、有利于环境持续性的各种能源分布。

6 结语城市建筑作为城市经济和文化的集中反映,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现代化的城市建筑必须要注意将城市建筑的各个因素有机结合起来,包括其历史文化、地域特点、风俗习惯等等,自觉地把建筑融合到城市大环境中去设计,在继承和深入研究当地建筑文化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风格创新,推动城市建筑设计的不断发展,努力创造一个人工环境与自然景观完美结合的境地,达到人、建筑、环境三者合一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1]范崴,张云涛. 论21 世纪城市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06)[2]梅守安. 论城市建筑设计新现代主义[J]. 科技创新导报,2009(12)[3]饶泽锋. 关于当代城市建筑设计中文化理念的思考[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7)[4]叶绍卿. 城市建筑设计分析[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22)

论文作者:李莹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5年4月总第10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18

标签:;  ;  ;  ;  ;  ;  ;  ;  

现代城市建筑设计中的相关问题探讨论文_李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