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挖掘湖北省属高校科技发展潜力的几点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陈伟[1](2021)在《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建设研究》文中指出“双一流”建设作为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项国家战略,是近一段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工作。“双一流”建设战略的实施,是提升国家高等教育综合实力的有效途径,是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的必然选择。为更好对接国家层面的“双一流”建设方案,辽宁省政府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出台《辽宁省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分类推进一流学科建设工作,将一流学科建设作为重要抓手,通过提升一流学科建设水平,提高辽宁省高等教育竞争力与区域整体实力,为实现辽宁省成为高等教育强省提供坚实保障。本研究基于服务辽宁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发展理念,运用文献分析、统计分析、比较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对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建设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建设一批对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起支撑、引领作用的一流学科,大幅提升辽宁省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首先,本研究阐释了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建设历程与发展基础,对一流学科数量、层次结构、第四轮学科评估以及学科建设成果等,代表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建设总体现状的指标进行分析。其次,在分析现状基础上,提出当前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建设面临的困境。最后,以此提出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建设的对策建议:一是科学定位学科方向,服务经济发展需求。学科方向的定位要聚焦于辽宁产业发展需求,将一流学科建设方向凝练到服务辽宁全面振兴、促进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上;二是营造学科发展环境,提升学科影响力。一流学科建设实力的增强不仅要在硬件设施上加大投入,而且也要在软实力文化上加大投入力度;三是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打造一流学科队伍。组建一流学科队伍是学科建设的关键,在通过多渠道引入人才后,要重视人才后期培养,提升科研人才的创新能力;四是多元筹措经费,拓宽资金投入渠道。高校资金的来源不能仅仅依靠政府支持,而是要积极吸引企业、社会资本的多方支持,不断拓宽学科建设经费筹资渠道,确保学科建设有充足的经费支撑。
吴桐桐[2](2021)在《基于BSC的A大学“双一流”建设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研究》文中指出十九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党和政府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高校一方面与社会对接,为社会输送人才并提供智力支持;另一方面,高校也是无数家庭和青年的圆梦起点。为全面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水平,实现教育内涵式发展,落实高校育人育德根本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大战略决策,并通过投入大量教育经费来支持高校建设项目。随着专项资金支出规模的扩大,教育经费在公共支出所占比例也越来越高,财政资源如何得到有效、充分地运用并发挥出最大效益,是高校财务管理所普遍面临的问题。因此,为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为从绩效角度推动高等教育发展,有必要结合高校管理需求和建设目标,设计出一套满足普适性和特色性需求的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日前,高校教育专项资金绩效考评体系并不完善,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与不足,对原有绩效考核体系进行体系化、精细化改良势在必行。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关于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考核的研究成果,并对绩效评价的相关理论做了述评;然后结合理论基础、已有研究和引导专项现状,以平衡积分卡为载体,将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分为财务维度、客户维度、内部流程维度和学习与成长维度四个模块,同时下设9个二级指标和26个三级指标的指标;指标体系明确后,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确定指标权重,根据评价标准明确指标评分细则,从而得到一套集完整性和可操作性为一体的“双一流”建设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为证实所设计绩效评价体系的实操性和可靠性,本文以A大学为例,对其“双一流”建设起步阶段的专项资金使用状况和成果数据进行绩效考核。结果表明,A大学2019年专项资金的总体使用效益优秀于2018年。通过上述绩效评价可以得出,A大学的引导专项使用绩效在平衡积分卡的四个维度,均有可以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的地方。基于以上结果,本文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以期充分发挥绩效结果导向作用,提高高校专项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和使用效率。
郭瑞[3](2020)在《中国高校智库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重要的决策咨询机构,高校智库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学的高校智库评价有助于检视高校智库建设中的问题,为高校智库的发展诊断号脉,明确标准及树立标杆,推动我国高校智库的良性互动及整体实力提升。我国对高校智库的评价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评价主体单一及多元评价主体合作的缺失、评价工具理性不完善、评价指标体系科学性及共识度较低、评价结果的应用有待完善等问题制约了高校智库评价功能的发挥。因此,亟待完善高校智库评价及其体系精准把脉我国高校智库发展问题。2014年2月10日教育部印发《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对高校智库评价提出“改进科研评价”的指示。2015年1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强调深入实施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计划,推动高校智库的发展完善、学科优势发挥、管理体制改革及整体水平提升。以上文件为完善高校智库评价提供了顶层设计。本文在此背景下,立足于公共管理学、教育评估学,结合治理理论、第四代评估理论构建高校智库评价的理论分析框架,通过问卷调查实证挖掘高校智库评价中的问题,理论工具分析其制约完善的内在机理。理论分析框架下将科学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作为高校智库评价要素维度中的“序参量”,协同、整合高校智库评价中其他要素,共同促进高校智库评价问题的解决。最后基于建构的指标体系,抽样选取18所典型高校智库进行实证评估,分析评估结果来进行实证检验,并提出提升高校智库发展的对策建议。本文由绪论、四章、结束语六大部分组成。绪论部分,提出本文研究的立意和主旨。详细梳理学界对智库评价及高校智库评价研究的现状,对本文的核心概念高校智库、智库评价、高校智库评价的内涵进行解释和界定。阐述本文运用的理论分析工具治理理论及第四代评估理论。厘清本文的研究思路及方法,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创新和价值取向。第一章,详细阐述高校智库评价的要素维度和理论分析框架。首先,对高校智库评价涵括的主体维度、客体维度、工具维度、指标维度、结果维度等进行阐述。其次,通过治理理论、第四代评估理论来搭建高校智库评价的理论分析框架,对分析框架构建的前提高校智库评价制度环境的诱导、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及解析进行详细论述。理论分析框架的搭建为下文实证研究提供理论指导。第二章,本部分设计调查方案,探求高校智库评价中的问题及相关机理。首先,对问卷设计、抽样方案、样本数据等进行阐述分析。其次,探求高校智库评价各维度对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结果的影响程度以及各个要素维度间的“耦合”关系。通过要素维度的相关分析发现:评价主体多元化程度对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科学程度影响较大,说明多元化的评价主体能促进指标体系构建的科学性及共识性;评价工具中评价方式方法对评价指标科学程度的影响最大;评价制度完善程度对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和评价结果公信影响都较大;评价程序的完善对评价结果的公信影响较大,但对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科学性影响较小。最后,本部分通过问卷调查挖掘高校智库评价面临的诸如评价主体单一、评价指标体系针对性及科学性有待提升、评价工具理性不完善、评价结果应用不完善等问题,并通过理论分析制约其完善的机理。第三章,基于第二章高校智库评价中的问题及内在机理分析结合理论工具的指导,提出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科学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不是凭空而来,而是遵循《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中“改进科研评价”的政策导向及梳理智库评价、高校智库评价研究的基础上,关注政府部门、第三方评价机构、同行评议、高校智库、民众及社会等多元评价主体的价值诉求,完善评价工具的情况下,结合高校智库的功能和特征建构而成。其次,阐述指标体系设置的原则、初始集、问卷设计及相关描述性统计。复次,通过问卷调查对评价指标体系的取舍进行筛选、因子分析技术修正指标结构并对其进行赋权。最后,论述评价指标体系对高校智库的功能回应及对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对比分析。第四章,基于第三章构建的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科学抽样选取18所高校智库进行实证评估。在专家访谈的基础上制定评估表,详细说明评估标准及评分细则。分析18所高校智库的评价结果,挖掘样本高校智库存在的普遍性问题,通过评价指标体系的导向作用,提出高校智库提升的策略路径。结束语,对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进行归纳,对评价过程中指标体系及评估标准的应用,工具理性的完善,评价结果的应用,评价主客体诉求等进行总结和回顾。最后分析本文的研究不足,展望未来高校智库评价研究可能的研究焦点。本文的创新主要如下:1、基于治理理论、第四代评估理论建构高校智库评价的理论分析框架。目前学界较多运用知识管理理论、知识市场理论、公民参与理论、组织有效性理论来分析高校智库评价。本文运用治理理论、第四代评估理论搭建高校智库评价理论分析框架体系,对分析框架构建的前提和要件进行详细论述,将高校智库评价看做是评价主体维度、评价客体维度、评价指标维度、评价工具维度、评价结果维度等相互作用的系统工程,分析要素维度间的关系,基于治理理论中“序参量”对其他要素的协同、整合,决定系统的演变甚至结果的功能,以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作为高校智库评价中的“序参量”协同、整合其他要素维度,来发现和解决高校智库评价中的问题,以期探究高校智库评价系统的完善。2、研究视角及研究途径的创新。学界对高校智库评价的研究多关注指标体系的构建,对其他要素维度的研究和探讨关注较少,本文试图通过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以量化方式理性认知高校智库评价要素维度间的相关关系,探究评价主体维度、评价客体维度、评价工具维度、评价结果维度等,对高校智库评价指标构建的影响,挖掘各要素维度面临的问题,分析其制约完善的内在机理,以期达到显示、描述和推断被研究对象特征、趋势和规律性的相关目的,进而来论证高校智库评价研究的多维性和系统性,为高校智库评价中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证依据,这在当前的高校智库评价研究中较少出现。3、基于治理理论和第四代评估理论尊重、识别多元评价主体价值倾向,完善高校智库评价工具理性的导向下,建构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当前对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多基于单一评价主体的价值倾向而建立,而智库对于政府及社会影响程度的评判话语权实质应掌握在“用户手中”,“决策用户”的认可程度决定其价值的体现。本文通过文献梳理、问卷调查和相关访谈,尝试聚焦高校智库的用户主体如政府、媒体、社会公众、利益相关方,潜在评价主体中同行评议、第三方评价机构乃至高校智库本身等,他们对高校智库评价的价值理念,结合高校智库的功能和特征,建构涵括“学术影响力、社会影响力、政府影响力、智库的对外合作交流情况、智库的组织情况”等共34个指标在内的定量评价指标集,通过因子分析技术的修正,最终确定了涵括“智库投入及平台建设因子、智库政府及社会影响力因子、智库合作和对外交流因子、智库学术生产能力因子”五个一级评价指标及29个二级指标在内的定量评价指标体系。因子分析而得的定量指标结构能够回应高校智库的各项功能,为衡量高校智库各项影响力的实现提供可供参考的维度。为完善评价方式,经过问卷调查的筛选确定11个定性指标集来弥补定量指标的不足。4、系统分析高校智库评价结果、总结高校智库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往高校智库评价研究多关注评价结果的排名,较少关注评价结果的分析、总结及探讨。本文通过科学抽样对18所高校智库进行实证评估,分析样本高校智库在基础建设、运营管理、影响力实现等方面的情况,挖掘出样本高校智库在实体化建设及内部组织管理不完善,高校智库政府及社会影响力的实现程度较低,高校智库学科间的协同有待进一步深化等问题。并参考评价指标提出:深化高校智库的实体化建设,完善高校智库的支撑体系;完善高校智库成果发布与转化机制,提升高校智库政府及社会影响力;从学科、项目、人员等方面深化高校智库的协同,扩大对外合作和交流等对策和建议。
韩联郡[4](2019)在《中国科技人才政策演变研究(1949-2009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制度重于技术”,发展科学技术的关键是建构有利于科技创新的制度体系,其落脚点则是制定和实施高质量的科技人才政策,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此方能形成科技人才促进科技发展、科技发展造就科技人才的生动局面。因此,本文以新中国60年(1949-2009年)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进行分析评价,旨在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为当代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本文首先从资源视角对人才资源的特性以及科技人才的制度安排进行了定性分析,然后对新中国60年不同经济体制下的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进行了宏观历史分析,并基于政策文本对科技人才政策从政策数量、政策发布机构、政策对象称谓和政策体系四个维度进行了统计分析,之后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历史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绩效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的比较分析,最后借助阿兰·斯密德的SSP范式理论探讨了科技人才政策绩效不断提升的内在逻辑。全文分七章展开。第一章为绪论,阐述了选题的缘由和研究意义;对相关概念和研究范围进行了界定;对科技人才政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价值等。第二章为立论基础。本文主要从经济学视角考察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故首先在人才资源视角下对科技人才政策促进人才资源开发以及对中国现代化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系统化的科技人才政策的制度安排。第三章主要对60年间的科技人才政策进行宏观历史梳理。首先,对建国后的中国科技人才政策进行了简单的历史溯源;其次,以经济体制变革的重要节点对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变迁进行了历史分期并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即计划经济体制阶段(1949-1976年)、经济体制探索阶段(1977-1991年)和经济体制市场化转型阶段(1992-2009年);然后,对三个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过程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梳理。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是本文的重点部分。第四章主要是基于政策的文本对不同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进行了分阶段统计和分析,统计分析的维度有四个方面:政策数量、政策发布机构、政策对象的称谓和政策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历史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演变的特点进行了总结。第五章将描述性分析和实证性分析相结合,对不同历史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绩效进行了初步比较。描述性分析以官方统计数据为依据,主要包括科技人才数量、留学生人数与归国留学生比例、R&D经费及其强度、专利授权量、论文产出、成果数量和新产品增加值等数据,实证性分析则是以科技进步贡献率为科技人才政策绩效的测度指标。描述性分析和实证性分析的结果都表明: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绩效得到了持续的提升。第六章是在前两章研究的基础上,借鉴阿兰·斯密德的SSP范式理论,即“状态-结构-绩效”分析框架,探讨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绩效得到持续提升的内在逻辑。首先,对SSP范式理论做了概述;其次,对SSP范式在本研究的适用性以及科技人才政策绩效分析SSP范式下的三要素进行了阐释,并对SSP范式下科技人才政策绩效分析的基本框架进行了初步设计;再次,通过具体分析科技人才政策的状态、结构、政策收益,总结科技人才政策的结构演变与政策绩效提升的关系;最后,在前述分析基础上,探讨科技人才政策绩效持续提升的内在逻辑。研究表明:科技人才政策的“状态-结构-绩效”函数的对应规则建立在结构与状态匹配度基础之上,在三个历史阶段,科技人才政策的结构与状态的匹配度不断提高是科技人才政策绩效持续提升的直接原因,而推动结构与状态的匹配度不断提高的动因主要有两点,即“超越意识形态”思想的应用、科技人才市场化的管理范式的形成。作为全文的结尾,笔者在第七章对本文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对科技人才政策的变迁与经济体制的变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本文认为科技人才政策的演进历程与经济体制的演变过程具有很大的相关性,国家经济体制从宏观上决定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发展和演变,经济体制的转型是科技人才管理体制范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此外,科技人才政策的发展也具有其自身的规律,探索不受外在环境影响(如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等)的科技人才政策发展规律对于科技人才政策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最后,本文认为,尊重市场、尊重科技人才,深入推进科技人才市场化是未来科技人才政策发展应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而不应再受传统计划经济思想的束缚或者受新计划经济思想的影响。
周雨城[5](2019)在《我国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研究》文中指出人才是生产的第一资源。对于以创意为特征的文化产业而言,人才尤为重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提质增效的新阶段,人才已成为深化文化改革、调整经济结构和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同国际上文化产业处于领先地位的国家相比,我国文化产业在创新规模、效果、动力和资源供给特别是人力资源素质提升方面,仍是短板。因此,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变革显得尤为迫切。一系列的国家政策推动文化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促使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成为“热门”乃至“显学”。文章阐述了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与转型趋势,对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与问题检视,对国外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经验进行梳理和总结,最后构建了政府、高校、企业联动耦合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机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全文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人才培养的现状如何”以及“如何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三个问题进行研究。首先,文章从培养院校、院系归属、学位授予等方面对文化产业管理学科发展现状进行了梳理,总结出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三种模式:工作室制、项目引导式和协议式,并对其进行了反思。随着文化新业态层出不穷与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改革迫在眉睫,文章从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加快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与人才供给侧改革、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向高端价值链跃升三方面分析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改革的动力源。其次,为了深入了解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文章从政策保障、人才培养模式、企业人才培训及激励等方面,运用问卷调查,并对高校学生和教师、文化企业和政府部门相关人员进行了访谈,详细分析了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现状,厘清了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制度性因素、观念性障碍和产业发展水平限制三方面对其深层次原因进行了阐述。再次,文章从培养理念、课程体系、政策保障及资金支持、校企合作等方面,对美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现状和特征进行了梳理,得出了相应的启示。高等教育作为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孵化器”,从一开始就成为从事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研究的相关学者和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由于不同国家在教育政策、社会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最后,在剖析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现状和困境、吸取国外培养经验的基础上,文章构建了“C-GUE”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模型,从政府、高校、企业等人才培养的主体出发,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政府应在制度、观念、政策等方面加强顶层设计,高校应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内涵建设,企业(用人单位)应从激励、投资、培训、评价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成长机制。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一)将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数量分析与质性分析并重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特征,其涉及人才培养理念、课程体系、教学制度体系、产学研合作等要素,只有通过实证调查分析,才能“摸清病痛,对症下药”。本文针对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现状,设计了调查问卷,对问卷的效度和信度进行了检验,对问卷结果进行了定量分析。同时,通过走访高校学生和教师、文化企业和政府部门相关人员,深入了解这些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和表达情况,为本文的对策研究奠定了基础。(二)构建了政府、高校、企业联动耦合的人才培养机制政府、高校、企业虽然是三类不同性质的组织,对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培养具有不同维度的影响。通过高校、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等相关主体协同合作,优势互补、共享资源、共担风险,形成创新合力,促进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在协同合作的过程中,各要素发挥作用,提升自身效率,通过机制性互动资源共享进行价值创造。高校、政府、企业协同创新打破人、财、物、信息、组织之间的各种壁垒和边界,更强调合作主体间的协作、共享及目标关系。文章通过构建政府、高校、企业联动耦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模型,分析人才培养机制的主要特征和保障措施,促使人才链与政策链、产业链的三链融合。(三)提出了基于多元主体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新路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不仅仅是高校的责任,更需要政府、企业、文化产业协会及不同社会组织的共同参与。以往的研究大多数基于单一视角,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和公共治理视角,从政府、高校、企业等三大人才培养主体入手,分析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模式、现状和困境,借鉴国外文化产业管理培养经验,采取现实视野与历史视野交叉分析,探索出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新路径,这也是本文的重点所在。
李小中[6](2018)在《中国共产党党内巡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和巡视工作实践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巡视方面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党的十六大提出建立和完善巡视制度以来,巡视领域的理论研究蓬勃兴起。但从实践发展需要来看,巡视的研究仍然相对滞后。目前的部分研究成果在路径模式、方法手段方面比较单一、缺少多元化,研究的结果存在趋同化,理论阐释和实证分析都比较欠缺,特别是结合案例的分析研究更是不足。本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特别是深入贯彻习近平关于巡视工作重要思想,在系统梳理巡视制度的发展脉络和演进路径的基础上,运用政治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主要从全面从严治党的视角,以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视角,对巡视理论尝试作一些诠释。同时,尝试运用实证研究,利用搜集到的公开资料和案例,对巡视的实践价值,以及巡视制度设计和实践层面的创新路径进行研究分析,旨在更好地推动巡视制度完善和巡视工作创新,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促进反腐败工作标本兼治,作一些探索研究。从历史发展演进看,巡视制度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重要形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官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内巡视与古代巡视虽然呈现一定的历史传承性,但却有着本质的区别。党内巡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经历了萌芽发生,确立与推行,以及期间遭受挫折,为巡视制度的发展积累了历史经验。新中国成立后,巡视工作在曲折中不断探索完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出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强化党内监督和开展反腐败斗争的需要,恢复建立和完善党内巡视制度变得极为迫切。1990年,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提出,中央和省区市党委可以根据需要派出巡视工作小组。1996年中央纪委第一次派出巡视组。1996年到2002年为党内巡视初步展开时期。通过这段时间的巡视试点掌握了大量真实情况,取得明显效果,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党的十六大提出建立和完善巡视制度之后,巡视工作制度框架逐渐形成。《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首次以党内法规的形式明确规定了巡视工作的主要任务、巡视的方式方法、监督的重点对象等。党的十七大将巡视制度写入党章。党的十八大以来,巡视工作制度化进程加速。《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正式颁布施行,标志着巡视工作进入规范发展阶段。十八届党中央在一届任期内首次实现巡视“全覆盖”。党的十九大和新修改的党章对巡视巡察制度作了强调和规定,巡视巡察具有了党内最高合法性。2018年,十九届中央巡视工作全面展开,巡视工作开启新的航程。巡视工作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方面。基本观点有:巡视是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是反腐败的组织化安排,是发现问题形成震慑的有力手段,是遏制腐败问题的重要治本之策。习近平关于巡视工作重要思想具有鲜明的理论特色和深远的实践意义。本文还尝试从学理层面阐释党内巡视,一是制度惯性论:对历史制度文化的传承与批判;二是政党适应论:对外部环境的积极回应;三是政治净化论:党内自我净化的有效机制;四是政治整合论: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有效疏通机制;五是政治调节论:地方党政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平衡机制。从功能分析角度看,当代巡视制度具有“政治体检”功能、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功能、政治保障功能。党内巡视工作从发端到演进,从中央到地方,巡视制度不断完善,实现了历史性发展和飞跃,在助推和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从工作实践来看,巡视工作在探索中逐步形成了一套实践范式,巡视工作领导体制和制度机制日益完善,常规巡视工作流程逐渐清晰,工作方法不断创新,巡视触角向下延伸,巡视巡察“双剑合璧”效应不断显现。如同其他制度一样,巡视制度的发展必然是一个不断变迁的过程,巡视制度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必须完善制度设计,强化工作闭环管理,真正推动巡视发现问题的有效解决。实践中,要探索党内巡视与其他监督形式相衔接相结合的路径模式。一是基于关联度分析的结合路径,包括基于权力关联度的路径选择,基于责任关联度的路径选择,基于利益关联度的路径选择,基于信息关联度的路径选择。二是基于实践层面的结合路径,包括巡视监督与其他党内监督制度相结合,巡视监督与自下而上的监督以及横向之间的监督相结合,巡视监督与执纪执法相结合,巡视监督与审计监督相结合。建立和完善巡视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加强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健全党内监督机制的一项重大举措,对全面加强党的各项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巡视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必须坚持改革创新的思维、制度化规范化的路径、信息化公开化的手段,不断拓展巡视功能,探索与其他监督制度深度整合的有效路径,真正做到精准发现问题、深入研判问题、联动解决问题、跟踪落实整改,形成巡视工作的完整闭环,最大化地释放巡视制度的红利,充分发挥其在新时代党的建设中的独特作用。
田怡芳[7](2014)在《湖北省属高校国防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中国成立65年以来,从历代的领导人的军事思想可以看出,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国防教育的发展。国防教育是公民教育的其中之一,它主要是指国家组织公民,领导公民对学习国防知识,对培养国防意识,进而唤起全体公民对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关心,让人民树立一种国家荣誉高于一切的观念,从而提高人民为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所需各种素质的活动。国家法律规定要在普通高等院校中开展国防教育,这也是教育基本规律的客观要求。目前,省属高校已成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主体部分,在做好高校国防教育工作方面,省属高校的教学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湖北省地处祖国中部,长期以来,湖北省在经济、教育等事业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主要是因为它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及社会、历史和文化因素。本研究选取了湖北省15所省属高校分管国防教育的行政领导、军事教员和部分学生作为调查对象,综合运用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分析比较和数理统计等多种研究方法,主要是对湖北省属高校国防教育的开展现状进行调查,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最终通过发现存在的问题对湖北省属高校开展国防教育提出具有针对性与可操作性的建议和措施。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本文选题的背景及意义、文献综述、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主要是对省属高校国防教育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第三部分是调查湖北省属高校国防教育的现状;第四部分是根据对现状的调查,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主要原因;第五部分是对增强湖北省属高校国防教育效果的思考并提出对策;第六部分为结束语,主要是对论文的贡献与不足进行反思。
方婷[8](2014)在《我国高校国家人才计划入选者分布状况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已经成为竞争的焦点。但是,在培养具有国际水平的领军人物和学科带头人方面,我国与一些世界发达国家之间还存在很大差距。因此,我国制订了一系列的人才计划以吸引和培养高水平人才,增强我国的人才竞争力。大学和科研机构是进行创新和人才培养摇篮,是人才的聚集地,同时也是人才计划实施的主要场所。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高校人才计划入选者的分布情况研究,从大学和学科两个层面进行分析,探讨人才计划实施对我国大学产生的影响。本研究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是提出问题,阐述研究的意义,并对相关人才计划的文献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界定基本概念,最后说明本研究所采用的主要方法。第一章阐述了千人计划、青年千人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这四个人才计划的实施背景与现状,对这四个人才计划设立的原因和设立以来的实施情况有一个清晰地了解。第二章简要介绍了千人计划、青年千人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这四个人才计划入选者在高校的分布情况。第三章分析了千人计划、青年千人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这四个人才计划入选者在学科的分布情况,从一级学科和学科门类两个层面对入选者所在的学科情况进行了归纳分析。通过分析可知理、工、医三个学科门类的入选者超过其他十个学科门类的总和,在十三个学科门类中,只有军事学没有一名入选者;生物学、化学、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数学、临床医学这6个学科的入选者超过了200人,入选人数排在一级学科的前6位。第四章从大学所属的层次、区域、类型三个方面对四个人才计划入选者进行了数量比较。通过分析可知,“985”工程院校的入选比例和入选人数均高于“211”院校,普通院校的入选比例最低,入选人数最少;东部地区高校的入选人数多于中部地区高校,西部地区高校入选人数最少;部属类院校的入选者数量多于省属类院校。结语部分总结了高校国家人才计划入选者的分布状况,并探讨了人才计划与大学排名的关系、国家战略对人才计划学科分布的影响以及“人才计划”辈出与“人才辈出”的关系。
高宏利[9](2014)在《省属高校科研竞争力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省属高校,顾名思义就是由省一级人民政府主管的高等学校。与部署重点院校相比,省属高校更加注重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更加注重在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省属高校还具有数量较多、规模较大等特点,这些特点导致不同省属高校获得资源差别很大,但总体上得到支持力度有限,发展速度相对较慢,有的甚至停滞不前。研究省属高校的科研竞争力,能够引导省属高校巩固和发展自身的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提高有限资源的利用效率,进而为学校吸收和创造更多发展资源,以点带面,促进省属高校办学整体质量的进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本文首先讨论了省属高校科研竞争力的基本内涵和特点,介绍了省属高校科研竞争力研究的理论依据,包括知识创造理论、战略管理理论和基于学科的科研竞争力评价理论。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省属高校科研竞争力评价模型的构建。通过在辽宁省省属高校进行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了解省属高校科研竞争力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与部属重点大学相比,省属高校科研竞争力整体上相对较弱,科研获奖级别较低,权威期刊论文数量较少,学科带头人相对缺乏,科研环境有待进一步加强。如果按照一般的大学排名评价体系衡量,注重各项指标的加和,很容易认为省属高校科研竞争力无足轻重。但是,在研究中发现省属高校的某些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体现出了较强的科研竞争力,发展势头强劲,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成效显着,反映出在科研竞争潜力方面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基于以上原因,本文选取了“科研实力”和“科研潜力”两个一级指标作为体现省属高校科研竞争力的因子。经过验证性分析和调整,分别确定了两个一级指标下各自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科研实力”包括科研成果、科研收入、科研平台、科研环境和科研团队;而“科研潜力”是对“科研实力”指标下各影响因素的动态评价。对这些影响因子的判定,充分考虑评价省属高校科研竞争力的需要,注重与国内外学术前沿的差距、比较优势、属地效益和辐射能力,以区别于一般的大学排名评价指标。在确定影响因子后,应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各影响指标的权重,并通过一致性检验,最终构建了省属高校科研竞争力的评价体系。在构建了评价体系之后,选取五所能够代表辽宁省省属高校特点的高校,以学科为基本评价单位,对参评的15个学科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分别得到了参评学科近五年来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经整理汇总后,导入评价体系进行计算,得到了参评学科的科研竞争力评价结果。通过参评省属高校内部学科之间的比较,确定了其中的优势学科,发现了优势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差距,为今后省属高校的发展指明方向;另外,还进行了省属高校之间优势学科的比较研究,以发现各校优势学科自身存在的不足,取长补短,将优势学科的建设引向深入。将动态方程法得到的结果,与综合性的大学排名结果进行比较,说明了两个评价结果之间的区别和联系。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较为客观的评价省属高校的科研竞争力,发现省属高校的优势学科,体现出各学科的科研实力和科研潜力,为省属高校学科建设和制定发展规划提供咨询建议,促进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进一步落实。
赵庆年[10](2009)在《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差异问题研究 ——基于1998-2006我国省级行政区域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1999年以来是我们国家高等教育大发展时期,也是各个地区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的主要机遇期。目前,我国区域高等教育是精英教育、大众化教育与普及化教育共存时期;各个地区扩招的任务主要是由原有的高等学校承担;本科教育承担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要任务,专科在校生比例偏低,难以适应目前产业结构的需要;全国扩招幅度较大的类型学校是综合性大学和艺术院校,扩招幅度较小的类型学校是医药院校、语文院校和体育院校,与目前我国的经济结构不尽相符;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整体水平不高,且地区差异较大;成人高等教育的发达程度相对普通高等教育而言减弱的幅度甚大,说明我们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存在着重视普通高等教育而忽视成人高等教育的现象;各个区域都在追求建立完善的区域高等教育体系,而导致雷同现象凸显,特色淡化。这些均不利于我们国家高等教育体系的建立。区域高等教育的形成是政治、经济、行政区划、区位、制度、历史、人口、信息和文化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不同的地区以及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因素的作用是不同的,从而造成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存在差异。1999年扩招以来,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差异不但没有缩小反而加大,2006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最高的上海在59%左右,而最低的贵州只有11%;与社会发展比较而言,高等教育发达、极发达和发展不足地区共有20个,是持平地区的2倍,目前是发达和极发达地区略多,而发展不足地区过多;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高度协调的地区有7个,基本协调发展的地区有8个,基本不协调的地区有5个,不协调发展的地区有9个,2个地区处于高度不协调状态。由此表明,高等教育区域发展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是长期的,差异发展是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基本形态。因区域高等教育存在增益与损益现象,故区域经济发达未必是发达的区域高等教育作用的结果,区域经济不发达也未必是区域高等教育落后所致。反过来,发达的高等教育也未必是发达的区域经济使然,区域高等教育不发达未必是落后的区域经济所为。由此决定了区域高等教育应加强分工与合作,不应完全本着建立完善的高等教育体系的思想建设区域高等教育;区域高等教育因存在差异而具备分工的基础。高等教育区域分工是规避区域高等教育之间不合理竞争而产生内耗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区域高等教育效益的得力措施,是消除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差异的一条捷径,是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潜在趋势;差异发展是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动力,差异发展有利于提高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效率,较大限度地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有利于形成高等教育发展特色;区域发展的过渡差异将导致高等教育的不公平,必然带来不良的社会后果,甚至影响社会的稳定;对高等教育的差异发展应实施必要的控制,在差异不足的情况下实施扩大差异的发展战略,促进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在差异过大的情况下,实施平衡发展战略,尽量减小差异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挖掘湖北省属高校科技发展潜力的几点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挖掘湖北省属高校科技发展潜力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建设一流学科是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要求 |
(二)建设一流学科是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支撑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关于学科建设的研究 |
(二)关于一流学科建设的研究 |
(三)文献述评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高等学校一流学科建设的理论分析 |
一、基本概念界定 |
(一)学科 |
(二)一流学科 |
(三)一流学科建设 |
二、一流学科建设的主要制约因素 |
(一)政策因素 |
(二)人才因素 |
(三)资金因素 |
(四)文化因素 |
三、一流学科建设的基本原则 |
(一)服务社会发展需要原则 |
(二)继承和创新相结合原则 |
(三)前瞻性原则 |
第三章 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建设现状分析 |
一、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建设历程 |
二、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建设发展基础 |
三、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建设基本情况 |
(一)一流学科数量 |
(二)一流学科层次结构 |
(三)第四轮学科评估 |
(四)学科建设成果 |
四、辽宁省一流学科服务全省重大发展需求 |
五、辽宁省与部分省域一流学科建设比较分析 |
第四章 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建设面临的困境 |
一、顶尖学科相对缺乏 |
二、理工类与人文社科类学科比例失衡 |
三、学科文化建设欠缺 |
四、人才引进困难及人才流失问题 |
五、高校财政经费差异较大 |
第五章 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建设的对策建议 |
一、科学定位学科方向,服务经济发展需求 |
(一)凝练学科方向,加强顶层设计 |
(二)提升一流学科建设社会服务力 |
二、营造学科发展环境,提升学科影响力 |
(一)营造良好学术氛围 |
(二)重视学科声誉培育 |
三、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打造一流学科队伍 |
(一)引进高层次学科人才 |
(二)重视高层次人才培养 |
四、多元筹措经费,拓宽资金投入渠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基于BSC的A大学“双一流”建设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专项资金的相关概念 |
2.1.1 专项资金 |
2.1.2 高校专项资金 |
2.1.3 “双一流”专项资金 |
2.2 绩效评价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2.1 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 |
2.2.2 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 |
2.3 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基本方法 |
2.3.1 关键业绩指标法(KPI) |
2.3.2 综合评价法 |
2.3.3 平衡积分卡法理论(Balanced Score Card,简称BSC) |
2.4 平衡积分卡法的基本原理 |
2.4.1 平衡积分卡法的基本原理 |
2.4.2 平衡积分卡在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中的可行性分析 |
2.4.3 平衡积分卡在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中的必要性分析 |
2.4.4 基于平衡积分卡的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优势分析 |
2.5 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
2.5.1 德尔菲法(专家打分法) |
2.5.2 层次分析法 |
第3章 “双一流”建设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
3.1 评价体系指标的设计原则 |
3.1.1 共性指标与个性指标相结合 |
3.1.2 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
3.1.3 完整性和动态性相结合 |
3.1.4 可比性和重要性相结合 |
3.1.5 科学性和实操性相结合 |
3.2 评价指标的设计 |
3.2.1 “双一流”建设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 |
3.2.2 指标阐释 |
3.3 德尔菲法的应用 |
3.3.1 专家遴选 |
3.3.2 调查问卷基本情况 |
3.3.3 调查问卷回收情况及数据处理 |
3.4 层次分析法的应用 |
3.4.1 构造判断矩阵 |
3.4.2 一致性检验 |
3.4.3 计算权重向量 |
3.5 评价标准的选择 |
3.5.1 绩效评价标准的分类 |
3.5.2 A高校“双一流”建设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标准值选定 |
第4章 A大学“双一流”建设专项资金使用的绩效评价 |
4.1 A大学简介及其“双一流”专项资金项目情况 |
4.1.1 A大学简介 |
4.1.2 A大学国内“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 |
4.1.3 A大学“双一流”建设专项资金项目基本情况 |
4.2 A大学的“双一流”建设专项资金绩效测评 |
4.2.1 原始数据的取得 |
4.2.2 测算结果统计 |
4.3 A大学的“双一流”建设专项资金绩效分析 |
4.3.1 财务维度 |
4.3.2 客户维度 |
4.3.3 内部流程维度 |
4.3.4 学习与成长维度 |
4.3.5 小节 |
第5章 A大学“双一流”建设专项绩效评价的改进建议 |
5.1 财务维度 |
5.1.1 提升财务核算的准确性 |
5.1.2 保证预算编制的合理性 |
5.2 客户维度 |
5.2.1 提升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和业务能力 |
5.3 内部流程维度 |
5.3.1 加强预算的执行力度 |
5.3.2 建立健全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 |
5.3.3 加强监管,重视对项目资金使用的全程监督 |
5.4 内部流程维度 |
5.4.1 重视对项目建设质量情况的考核 |
5.4.2 加强对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关于指标相对重要性程度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3)中国高校智库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选题意义 |
(一) 选题缘起 |
(二) 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 国内外智库评价研究的发展与聚焦 |
(二) 我国高校智库评价研究的发展与聚焦 |
(三) 研究文献评述及进一步扩展的空间 |
三、核心概念 |
(一) 高校智库 |
(二) 高校智库评价的内涵 |
四、理论分析工具 |
(一) 治理理论及其应用阐述 |
(二) 第四代评估理论及其应用阐述 |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六、研究内容与研究创新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创新 |
(三) 本研究的价值取向 |
第一章 高校智库评价的要素维度及理论分析框架 |
一、高校智库评价的要素维度与制度环境 |
(一) 高校智库评价的要素维度 |
(二) 高校智库评价的制度环境 |
二、理论分析框架构建的前提 |
(一) 制度环境的诱导 |
(二) 治理主体协作的动力和基础 |
(三) 治理主体的多元诉求和资源互赖 |
(四) 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存在 |
三、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与解析 |
(一) 高校智库评价分析框架的构建 |
(二) 高校智库评价分析框架的解析 |
第二章 高校智库评价的问题审视 |
一、调研方案设计 |
(一) 高校智库评价现状的问卷设计 |
(二) 抽样方案与样本规模的估计 |
(三) 问卷的发放与数据收集 |
二、数据分析 |
(一) 问卷的描述性统计 |
(二) 问卷信度与效度检验 |
(三) 要素维度的相关关系 |
三、高校智库评价的问题表征 |
(一) 高校智库评价主体单一,降低评价指标体系的共识性 |
(二) 对高校智库分类评价不完善,降低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程度 |
(三) 评价工具理性不完善,降低评价过程的公信力 |
(四) 评价结果应用不完善,降低评价功能的有效性 |
四、制约高校智库评价完善的内在机理 |
(一) 多元评价主体协同与合作的缺失 |
(二) 评价偏好不一致,价值冲突与价值均衡共存 |
(三) 制度规范的缺失,弱化智库评价的共识性 |
(四) 信息不对称,降低评价结果的科学及共享 |
第三章 高校智库评价的指标体系建构 |
一、响应式聚焦,树立高校智库评价导向 |
(一) 关注多元评价主体价值诉求 |
(二) 完善评价工具理性 |
(三) 遵循指标体系多维性及动态发展的规律 |
二、确定指标体系选取的原则 |
(一) 系统原则 |
(二) 直接指标和间接指标及特殊指标互为补充的原则 |
(三) 简明性原则 |
(四) 可操作性原则 |
(五) 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
三、指标体系初始集设置的阐释和说明 |
(一) 指标体系建立的程序 |
(二) 定量指标体系初始集的设置 |
(三) 定性指标体系初始集的设置 |
四、指标体系的问卷设计及相关描述性统计 |
(一) 指标体系的问卷设计 |
(二) 相关描述性统计 |
五、指标体系的实证检验 |
(一) 因子分析 |
(二) 定量指标体系的信度与效度 |
(三) 定量指标体系的修正 |
(四) 定量指标体系的权重确定 |
(五) 定性指标体系的筛选 |
六、指标体系对高校智库的功能回应及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的对比分析 |
(一) 指标体系对高校智库的功能回应 |
(二) 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的对比分析 |
第四章 高校智库评价的实证评估 |
一、评估标准的制定 |
(一) 评估表的制定 |
(二) 评估标准及评估细则 |
二、基于18所高校智库的数据采集 |
(一) 样本容量 |
(二) 样本选取 |
(三) 数据来源及描述性统计 |
三、评估结果的比较及分析 |
(一) 总分及一级指标得分分析 |
(二) 二级指标得分分析 |
(三) 三级指标得分分析 |
四、高校智库面临的问题及提升的策略路径 |
(一) 高校智库面临的问题 |
(二) 高校智库提升的策略路径 |
结束语 |
一、研究总结 |
二、研究不足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高校智库评价现状的调查问卷 |
附录2: 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的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的论文情况及科研情况 |
后记 |
(4)中国科技人才政策演变研究(1949-2009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概念与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第一资源”视角下的科技人才政策供给 |
2.1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
2.1.1 人才资源的概念 |
2.1.2 人才资源的特性 |
2.1.3 “第一资源”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2.2 人才政策与人才资源开发 |
2.2.1 人才资源开发与中国的现代化 |
2.2.2 人才政策促进人才资源的开发 |
2.3 科技人才政策体系的建构 |
第三章 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历程 |
3.1 科技人才政策的历史溯源 |
3.2 科技人才政策的历史分期 |
3.3 计划经济体制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 |
3.3.1 过渡时期政策框架的形成 |
3.3.2 全面建设时期政策的曲折 |
3.3.3 “文革”期间政策的偏离 |
3.4 经济体制探索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 |
3.4.1 知识分子政策的拨乱反正 |
3.4.2 科学建制化的恢复和发展 |
3.4.3 科技人才政策体系的初步建立 |
3.5 经济体制市场化转型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 |
3.5.1 “第一资源”共识的形成 |
3.5.2 科技人才管理体制的变革 |
3.5.3 科技人才政策体系的完善 |
第四章 基于政策文本的统计与分析 |
4.1 文献来源与样本选择 |
4.2 政策分类的依据 |
4.3 各阶段科技人才政策的初步统计 |
4.3.1 计划经济体制阶段 |
4.3.2 经济体制探索阶段 |
4.3.3 经济体制市场化转型阶段 |
4.4 科技人才政策演变模式与特征 |
4.4.1 数量的演变 |
4.4.2 发布机构的演变 |
4.4.3 政策对象称谓的演变 |
4.4.4 体系的演变 |
第五章 科技人才政策的绩效评估 |
5.1 评估方法的选择 |
5.2 各阶段政策绩效的描述性评析 |
5.2.1 计划经济体制阶段的政策绩效 |
5.2.2 经济体制探索阶段的政策绩效 |
5.2.3 经济体制市场化转型阶段的政策绩效 |
5.3 基于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实证分析 |
5.3.1 测算方法与参数选择 |
5.3.2 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 |
5.3.3 科技进步贡献率与政策绩效的关系 |
第六章 基于SSP范式理论的绩效分析与检验 |
6.1 SSP范式理论概述 |
6.2 政策绩效SSP范式分析的初步设计 |
6.2.1 SSP范式对本研究的适用性 |
6.2.2 SSP范式下绩效分析的三要素 |
6.2.3 SSP范式下绩效分析的基本框架 |
6.3 SSP范式下的科技人才政策分析 |
6.3.1 政策状态 |
6.3.2 政策结构 |
6.3.3 政策选择的收益分析 |
6.3.4 结构演变与绩效提升 |
6.4 政策绩效提升的动因分析 |
6.4.1 超越意识形态:绩效提升的逻辑起点 |
6.4.2 人才市场化:绩效提升的基本途径 |
6.5 提升政策绩效的一个框架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5)我国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一、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二、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三、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阐释 |
第一节 相关概念释义 |
一、文化产业 |
二、文化产业管理 |
三、人才培养 |
第二节 主要理论基础 |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 |
二、公共治理理论 |
三、人力资源相关理论 |
第三章 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及转型趋势 |
第一节 文化产业管理学科发展演进 |
一、文化产业管理与其他人文社会领域的关系 |
二、文化产业管理学科归属:从多学科介入到最终确立 |
三、文化产业管理学科建设现状 |
第二节 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反思 |
一、三种模式:工作室制、项目引导式与协议式 |
二、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反思 |
第三节 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改革的动力源 |
一、促进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
二、加快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与人才供给侧改革 |
三、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升 |
第四章 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调查及问题检视 |
第一节 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调查分析 |
一、调查目的和意义 |
二、调查对象与内容 |
三、问卷结果与分析 |
第二节 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问题检视 |
一、政府人才政策和服务保障机制不完善 |
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需求不匹配 |
三、企业人才培训与激励的相关措施匮乏 |
第三节 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 |
一、制度性局限 |
二、观念性障碍 |
三、发展水平限制 |
第五章 国外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特色与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国外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培养理念 |
一、美国:人文与科学并重 |
二、德国:双元制与能力本位 |
三、英国:聚焦应用能力培养 |
四、日本:产官学一体化模式 |
五、澳大利亚:创意产业驱动人才培养 |
第二节 国外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培养特征 |
一、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实际紧密结合 |
二、全面丰富的文化产业创新课程体系 |
三、教学方式灵活多样与产学研一体化 |
四、人才培养投资方案与财政政策保障 |
第三节 国外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经验借鉴 |
一、贯穿“个性化”的人才培养理念 |
二、注重文化产业管理创新创业实践 |
三、加大人才培养资金投入与政策扶持力度 |
四、加强高校文化建设,优化创新育人环境 |
五、构建政府—高校—产业三螺旋协同机制 |
第六章 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路径探索 |
第一节 创新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机制 |
一、C-GUE人才培养机制模型构建 |
二、人才培养创新机制的主要特征 |
三、人才培养创新机制的运行保障 |
第二节 政府层面:加强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 |
一、建章立制:完善人才培养制度体系 |
二、观念引导:树立科学人才观念导向 |
三、统筹规划:合理优化文化产业布局 |
四、综合协调:多种手段加强协调监管 |
第三节 高校层面:推进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 |
一、模式更新: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变革 |
二、师资建设: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 |
三、教材建设:健全教材质量评价体系 |
四、文化建设:大力培育创新创业文化 |
第四节 企业层面:完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成长与评价机制 |
一、激励管理:建立全方位人才激励机制 |
二、利益共享:构建风险共担的投资机制 |
三、人才考核:健全人力资源的考核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读博期间的科研情况 |
致谢 |
(6)中国共产党党内巡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问题与缘起 |
1.1.1 巡视制度问题 |
1.1.2 党内巡视研究的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巡视制度变迁的历史学方法研究 |
1.2.2 巡视制度的理论基础研究 |
1.2.3 巡视制度的实证研究 |
1.2.4. 与巡视关联的反腐败国际比较研究 |
1.3 研究方法思路、创新与局限 |
1.3.1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3.1.1 研究方法 |
1.3.1.2 思路结构 |
1.3.2 创新与局限 |
第二章 党内巡视的历史发展和现代化演进 |
2.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内巡视制度的产生发展 |
2.1.1 建党初期党内巡视的萌芽发生 |
2.1.2 党内巡视在土地革命时期的确立与推行 |
2.1.3 抗战时期的党内巡视工作 |
2.1.4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内巡视制度的特点 |
2.2 新中国成立后到党的十八大之前党内巡视工作的探索发展 |
2.2.1 弱化时期:1949年—1978年 |
2.2.2 新探索实践时期:1978年—2002年 |
2.2.3 逐步规范时期:2002年之后 |
2.3 党的十八大以来巡视工作制度化加速 |
2.3.1 首次实现一届任期内中央巡视“全覆盖” |
2.3.2 巡视工作条例的创新完善 |
2.3.3 党的十九大开启巡视工作新航程 |
第三章 党内巡视的官方阐释和学理分析 |
3.1 习近平关于巡视工作重要思想 |
3.1.1 巡视是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 |
3.1.2 巡视是反腐败的组织化安排 |
3.1.3 巡视是发现问题形成震慑的有力手段 |
3.1.4 巡视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治本之策 |
3.1.5 习近平关于巡视工作重要思想的理论特色和实践意义 |
3.2 党内巡视的几种学理分析 |
3.2.1 制度惯性论:对历史制度文化的传承与批判 |
3.2.2 政党适应论:对外部环境的积极回应 |
3.2.3 政治净化论:党内自我净化的有效机制 |
3.2.4 政治整合论: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有效疏通机制 |
3.2.5 政治调节论:地方党政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平衡机制 |
第四章 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的巡视功能分析 |
4.1 全面从严治党战略的提出和时代内涵 |
4.1.1 “从严治党”向“全面从严治党”的迈进 |
4.1.2 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理念的发展 |
4.2 当代巡视制度的功能分析 |
4.2.1 “政治体检”功能 |
4.2.2 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功能 |
4.2.3 政治保障功能 |
4.3 大数据分析视角下的巡视功能 |
4.3.1 巡视工作舆情关注度分析 |
4.3.2 舆情关注度与巡视功能的正相关 |
4.3.3 引导群众理性参与巡视工作 |
第五章 巡视工作的实践范式和地方探索 |
5.1 常规巡视工作流程解析 |
5.2 巡视机构和巡视队伍结构 |
5.2.1 巡视领导体制 |
5.2.2 巡视组 |
5.3 巡视工作方法机制 |
5.4 巡视工作配套制度保障 |
5.4.1 巡视工作中长期规划 |
5.4.2 工作规程和流程再造 |
5.4.3 “三个不固定”制度 |
5.4.4 巡视整改落实制度 |
5.5 巡视实践中的“热词” |
5.5.1 巡视“热词”清单 |
5.5.2 巡视“热词”背后的问题透视 |
5.5.2.1 问题清单中的存量事物 |
5.5.2.2 存量问题的“新变异” |
5.5.2.3 问题清单中的新类型 |
5.6 市县巡察工作实践:巡视触角的延伸 |
5.6.1 巡察是巡视体系的制度化补充 |
5.6.2 巡察工作成效的现状分析 |
5.6.3 巡视巡察“双剑合璧” |
5.7 江苏巡视实践探索 |
5.7.1 形成整体推进合力 |
5.7.2 坚守政治巡视定位 |
5.7.3 细化配套制度规定 |
5.7.4 用好巡视工作报告 |
第六章 巡视制度面临的形势和创新完善的路径探析 |
6.1 巡视制度面临的内外环境 |
6.1.1 政治文化环境 |
6.1.2 信息网络环境 |
6.2 巡视制度执行中面临的现实问题 |
6.2.1 制度设计层面 |
6.2.2 巡视专业化方面 |
6.2.3 巡视目标和对象方面 |
6.2.4 巡视人员监督方面 |
6.2.5 巡视信息沟通机制方面 |
6.2.6 巡视成果运用转化方面 |
6.3 客观评价巡视制度价值 |
6.3.1 从时效的角度来看 |
6.3.2 从权力监督的角度来看 |
6.3.3 从实践功能的角度来看 |
6.4 闭环理念与巡视工作优化路径 |
6.4.1 闭环理念 |
6.4.2 基于关联度分析的优化路径 |
6.4.3 基于实践层面的优化路径 |
6.4.3.1 与其他党内监督制度相结合 |
6.4.3.2. 与自下而上的监督以及横向之间的监督相结合 |
6.4.3.3 与执纪执法监督相结合 |
6.4.3.4 与审计监督相结合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湖北省属高校国防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 文献综述 |
(一) 高校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 |
(二) 湖北省高校国防教育历史发展历程研究 |
(三) 湖北省高校国防教育的现状研究 |
三、 研究基本思路和方法 |
(一) 研究基本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高校国防教育相关概念 |
一、 国防教育 |
二、 高校国防教育 |
三、 湖北省属高校国防教育 |
第二章 湖北省属高校国防教育现状 |
一、 课程设置 |
(一) 军事技能训练 |
(二) 军事理论课 |
二、 组织机构 |
三、 教师队伍 |
四、 经费投入 |
第三章 湖北省属高校国防教育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 存在的问题 |
(一) 认知方面存在误区 |
(二) 教学成果不理想 |
(三) 教学内容枯燥 |
(四) 教学形式单一 |
二、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 齐抓共管的力度不够 |
(二) 机构设置不完整 |
(三) 国防教育经费不足 |
(四) 军事训练场地缺乏 |
(五) 教师队伍建设不专业 |
(六) 教学设施不完善 |
第四章 增强湖北省属高校国防教育效果的对策 |
一、 结合湖北省的人文优势增强国防观念 |
(一) 结合历史文化形成教育合力 |
(二) 结合湖北省情况举办国防教育月活动 |
(三) 结合国家时事加强危机意识教育 |
二、 规范课程设置形成统一体系 |
(一) 加强必修课的建设 |
(二) 重视选修课的建设 |
(三) 规范军事理论教材 |
三、 落实教学大纲拓展教学方式 |
(一) 运用多媒体教学 |
(二)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
四、 加大经费投入完善设施建设 |
(一) 军事技能训练方面 |
(二) 军事理论教学方面 |
五、 调整军训时间同时抓好工作 |
(一) 做好军训的预算 |
(二) 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 |
(三) 掌握好宣传力度 |
(四) 协调处理好各种关系 |
六、 做好教师队伍管理 |
(一) 完善组织机制解决编制 |
(二) 解决理论课教师职称评审问题 |
(三) 加强教师培训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附录 |
致谢 |
(8)我国高校国家人才计划入选者分布状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三、概念界定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我国高校国家人才计划的实施背景与现状 |
第一节 千人计划的实施背景与现状 |
第二节 青年千人计划的实施背景与现状 |
第三节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的实施背景与现状 |
第四节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实施背景与现状 |
第二章 我国高校国家人才计划入选者的学校分布 |
第一节 千人计划入选者的学校分布 |
第二节 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的学校分布 |
第三节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者的学校分布 |
第四节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入选者学校分布情况 |
第三章 我国高校国家人才计划入选者的学科分布 |
第一节 千人计划入选者的学科分布 |
第二节 青年千人计划入选择者的学科分布 |
第三节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者的学科分布 |
第四节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入选者的学科分布 |
第四章 我国高校国家人才计划入选者数量比较分析 |
第一节 不同层次高校国家人才计划入选者数量比较 |
第二节 不同区域高校国家人才计划入选者数量比较 |
第三节 不同类型高校国家人才计划入选者数量比较 |
结束语 关于我国人才计划的几点思考 |
一、人才计划对大学排名产生的影响 |
二、国家战略对人才计划学科分布的影响 |
三、从“人才计划”辈出到“人才辈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我国高校四类国家人才计划入选者学校分布表 |
附录二:我国高校四类国家人才计划入选者学科分布表 |
后记 |
(9)省属高校科研竞争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关于高校科研竞争力的研究 |
1.2.2 国内关于科研竞争力的研究 |
1.3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 |
1.4.1 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
1.4.2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
1.4.3 问卷调查法 |
1.4.4 跨学科研究的方法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2 省属高校科研竞争力评价的理论依据 |
2.1 省属高校科研竞争力的内涵与特征 |
2.1.1 高校科研竞争力的基本内涵 |
2.1.2 省属高校科研竞争力的特征 |
2.1.3 省属高校科研竞争力理论的表现形式 |
2.2 高校的知识创造理论 |
2.2.1 高校知识活动系统理论 |
2.2.2 高校科学研究中的知识创造 |
2.2.3 高校知识创造理论在省属高校竞争力中的体现 |
2.3 高校科研竞争力的战略管理理论 |
2.3.1 高校战略管理的演进 |
2.3.2 高校战略管理的过程模型 |
2.3.3 高校战略管理的竞争力理论 |
2.3.4 省属高校战略管理中科研竞争力战略分析 |
2.4 省属高校学科竞争力评价概述 |
2.4.1 省属高校学科评价的导向功能 |
2.4.2 省属高校学科竞争力评价 |
2.4.3 省属高校学科竞争力评价的模式与方法 |
3 省属高校科研竞争力评价模型的构建 |
3.1 省属高校科研竞争力评价的原则 |
3.2 省属高校科研竞争力的基本要素 |
3.2.1 基本要素确定方法:深度访谈法 |
3.2.2 深度访谈的具体过程 |
3.2.3 深度访谈的结果分析 |
3.2.4 省属高校科研竞争力内容要素的确立 |
3.3 省属高校科研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3.3.1 科研实力指标 |
3.3.2 科研潜力指标 |
3.4 省属高校科研竞争力评价模型的构建 |
3.4.1 省属高校科研竞争力内容要素问卷的基本情况分析 |
3.4.2 省属高校科研竞争力内容结构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
3.4.3 省属高校科研竞争力内容结构的验证性研究 |
3.4.4 省属高校科研竞争力评价模型的构建 |
4 省属高校科研竞争力评价的实证分析 |
4.1 省属高校科研竞争力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1.1 权重确定的依据 |
4.1.2 权重确定的方法与过程 |
4.2 省属高校科研竞争力评价方法 |
4.2.1 评价方法选择的依据 |
4.2.2 综合评价方法原理 |
4.2.3 状态方程方法模型 |
4.3 省属高校科研竞争力评价标准设计 |
4.3.1 基于综合评价方法的评价标准设计 |
4.3.2 基于状态方程方法的评价标准设计 |
4.4 实例分析:辽宁省属高校科研竞争力的评价 |
4.4.1 基于综合评价方法的评价 |
4.4.2 基于状态方程方法的评价 |
4.5 本章总结 |
4.5.1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结果分析 |
4.5.2 基于动态方程法的评价结果分析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5.2 未来的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附录E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差异问题研究 ——基于1998-2006我国省级行政区域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研究的现状 |
三、有关概念的界定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论文框架 |
第一章 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差异水平 |
第二节 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积弊 |
第三节 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差异的诱因 |
第二章 区域高等教育发展过程分析 |
第一节 高等教育区域布局 |
第二节 区域高等教育发展路径 |
第三节 区域高等教育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三章 区域高等教育发展评价 |
第一节 区域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 |
第二节 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评价 |
第三节 区域高等教育规模发展潜力 |
第四章 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典型案例评析 |
第一节 “山东”现象 |
第二节 “藏宁”现象 |
第三节 “赣鄂”现象 |
第四节 “京晋皖”现象 |
第五章 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理性思考 |
第一节 区域高等教育的本质与属性 |
第二节 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差异及其控制 |
第三节 区域高等教育分工与合作 |
第四节 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战略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四、挖掘湖北省属高校科技发展潜力的几点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建设研究[D]. 陈伟. 沈阳师范大学, 2021(02)
- [2]基于BSC的A大学“双一流”建设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 吴桐桐. 三峡大学, 2021
- [3]中国高校智库评价研究[D]. 郭瑞.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4]中国科技人才政策演变研究(1949-2009年)[D]. 韩联郡.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5]我国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研究[D]. 周雨城.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7)
- [6]中国共产党党内巡视研究[D]. 李小中. 南京大学, 2018(06)
- [7]湖北省属高校国防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研究[D]. 田怡芳. 武汉工程大学, 2014(03)
- [8]我国高校国家人才计划入选者分布状况研究[D]. 方婷. 南京师范大学, 2014(01)
- [9]省属高校科研竞争力评价研究[D]. 高宏利. 大连理工大学, 2014(07)
- [10]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差异问题研究 ——基于1998-2006我国省级行政区域的视角[D]. 赵庆年. 厦门大学, 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