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的教育呵护稚嫩的心灵论文_杨婷婷

让爱的教育呵护稚嫩的心灵论文_杨婷婷

杨婷婷(成都市娇子小学 四川 成都 610000)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8)12-082-01

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文字简单朴实,没有跌岩起伏的情节,没有引人入胜的悬念。书中记录了李老师对“逆境”学生的关怀,对“后进”学生的转化,对“优秀”学生的培养,对“心理”教育的尝试,对“有效”德育的探索,对“班干部”的选举培养,对“青春期”教育的重视,对“民族教育”的宣扬,尤其是李老师背学生上医院、鸡蛋的故事、秘密行动、父亲节贺卡、生日的祝福等案例,让我深深感到这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籍。它吸引我的,并不是其文学价值有多高,而在于那细腻的笔触中体现出来的真挚的师生之爱。尤其在字里行间,都凝聚着李老师本人对爱心的理解。这种情感是普通的,却又是不平凡的。这部处处洋溢着爱心的作品所散发出的那种深厚,浓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伟大。《爱心与教育》告诉我们:有爱心就有教育,爱心的力量无穷无尽!虽然,每个教育者的人生阅历都不同,但是你会从《爱心与教育》中,体会到曾经经历过的那些类似的情感,只是我们对此的态度行为可能不同而已。作为一名从教近十年的教师,一想到自己曾经忽略一些平凡而又特别的细节时,就会百感交集。

记得五年前,因六年级一班的班主任老师中途调走了,我被学校安排担任该班班主任。在事先了解情况时,我得知有一个叫黄浩的学生,因母亲腿脚残疾,父亲又长期有病,所以这个孩子很自卑,甚至自暴自弃,还经常调皮捣蛋。我于是找黄浩到办公室来,准备和他好好交流一下。黄浩刚到办公室显得很紧张,不知道我找他做什么。我抚摸着他的头微笑着说:“我早就知道你是一个很聪明,很有志气,也很有领导能力的好学生,是吗?”黄浩吃惊地看着我,似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老师想让你担任班上的劳动委员,在协助老师管好班级卫生工作的同时,也能管住自己,在同学中起到表率作用,好吗?”我又拍拍他的肩膀,信任的看着他。“好的,我试试看吧。”黄浩的眼里露出了一丝惊喜。

此后,他会认真负责地履行劳动委员的职责,积极主动地管好班上的清洁卫生工作,还经常亲自动手扫地面、捡垃圾、擦门窗……班上会经常获得卫生流动红旗。但是黄浩的表现也有反复,他虽然善于管别人,但是有时还是不大管得了自己,课堂讲话,不完成作业,甚至打架的行为偶尔也会再犯。我不厌其烦地沟通、说教、感化和督促。随时关注其闪光点和进步之处,并及时表扬鼓励。黄浩的作文当时不大好,作为班主任兼语文老师,我得力求学科平衡。于是,我利用闲暇时间给他辅导训练,并在坚持了一段时间后取得了显著提高。在生活方面,我也尽力对他给予关心和帮助。由于必需的学习用品以及午餐等费用,他家庭困难无力支付,我会带头并号召同学们适当捐助支持。有时早餐他没吃就到校了,我会拿出自备的面包等食物让他充饥。对于师生共同付出的爱心,黄浩同学感激之情总是溢于言表。经过一学年的努力,黄浩同学的思想认识及行为习惯都有较大改观,学习成绩也与较大提升,并顺利升入了一所初中名校。在进入初中后,他会经常和我保持联系,并常回到母校来看望教过他的老师,我也继续给予他关注和鼓励。虽然初中三年黄浩家庭环境依旧贫困,但他积极进取,学习成绩不断进步,现在已经考上了一所重点高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我不由得十分欣慰,这应该就是播种爱心的结果吧!李老师说:“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应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 爱学生,就要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去了解他们最关心和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他们有哪些快乐和痛苦。学生失意的时候,给他一点鼓励: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他一点帮助;学生悲伤的时候,给他一点安慰;学生高兴的时候,走到他们中间一起分享快乐……当我们把爱心自然而然地献给学生时,学生会不仅把我们当做老师,更会把我们当成无话不谈的知己。

爱心又是教育的灵魂,但有了爱不等于有了教育。李镇西老师也辩证思想诠释了对“爱心”的误解,认为教育真正的爱,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因此这种爱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迁就和纵容学生的“爱”,绝不是我们所提倡的真爱。李镇西老师还和我们分享了一个个小故事,让我被其中所体现出的强烈的情感所震撼,引起了我深深的沉思。面对现在的教育,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但绝不是为孩子的错误找理由。而有些父母却溺爱自己的孩子,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负能量。

我班有个叫王煜的女孩子,因父母工作很忙,小时候一直由乡下爷爷奶奶照管,三岁之前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都屈指可数。因此孩子的脾气很孤僻倔强,尤其挑食任性,而爷爷奶奶也一直娇惯迁就她。现在父母已经把她带在身边,由于对以前陪伴她太少心有愧疚,对孩子更加宠爱,王煜表现得更加任性。刚进一年级的第一天午餐,同学们都在吃饭了,她却独自坐在座位上一动不动,低头摆弄着一支铅笔。我问她为什么不吃,她却说不饿不想吃。无论我怎么劝,她还是一口没吃。到了午休时间,同学们都睡着了,她却抬起头东张西望,有时又低头玩弄手上的橡皮擦。我督促她睡,可是她怎么也睡不着。下班以后,我本想抽空给王煜家长就此电话交流一下,却没想到她妈倒先给我打电话来了。“杨老师,我的孩子幼儿园就一直不睡午觉的,现在如果不影响其他同学休息的话,她能不睡吗?孩子一直只吃她奶奶炒的那几样菜,别人做的她都不想吃,我们能每天给孩子送家里做的菜吗?……”这是明显的溺爱迁就,我没有当即给她以明确的答复,只是给她讲了这些不良习惯的危害性,并希望家校配合来帮助孩子加以纠正。由于我是以红星贴座位奖品,孩子们都渴望得到红星贴。第二天上午我把王煜叫到跟前亲切地对她说:“老师想和你有个约定,好吗?”她睁大眼睛好奇地问:“什么约定呀,老师?”“如果你今天能吃一点点,能睡一点点,老师就奖励你一颗星,好吗?”“真的吗?”王煜似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我再次给她表示确定,并反复加以鼓励。当天中午,王煜还真吃了一小碗,睡了二十分钟左右,我也如约给以奖励。这样一周之后,我又鼓励她多吃一点点,多睡一点点,她也做到了。

照此下来,一个月之后,王煜的午餐和午休习惯已经和全班保持一致了。而且,如果有什么心事她愿意找我诉说了。

学生的个性千差万别,“ 如同一个茂密的大森林:有高大的乔木,也有茂盛的灌木,有参天的巨树,也有缠绕的藤萝,有鲜艳的花朵,也有青翠的小草……但都在阳光下展现自己的勃勃生机。”

师生间的感情,是教育成功的第一块基石。而离开了老师的爱心,感情的建立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爱心是还魂的仙草,给人以新生;爱心是慈爱的母亲,唤浪子回头。它既是一种获得,又是一种牺牲。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命运不会让你白白付出爱,它会让你获得应有的回报。

论文作者:杨婷婷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12月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9

标签:;  ;  ;  ;  ;  ;  ;  ;  

让爱的教育呵护稚嫩的心灵论文_杨婷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