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高加索:俄罗斯的“血迹斑斑”_杜达耶夫论文

北高加索:俄罗斯的“血迹斑斑”_杜达耶夫论文

北高加索:俄罗斯“带血的疮疤”,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疮疤论文,俄罗斯论文,带血论文,北高加索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北高加索是位于莫斯科正南1000多公里处的一片多山地区。

从地理划分上讲,这一地区包括前高加索、大高加索山脉北坡大部地区及该山脉的西端;而从行政区域上讲,它包括克拉斯诺达尔和斯塔夫罗波尔两个边疆区,以及达吉斯坦、卡巴尔达—巴尔卡尔、北奥塞梯、印古什及车臣诸共和国。

今年8月份以来,随着俄罗斯达吉斯坦共和国枪炮声日趋猛烈, 世人的目光又投向了北高加索这块似乎永无宁日的多山地区。苏联解体伊始,这里的北奥塞梯与印古什共和国便因领土纠纷而爆发武装冲突,紧接着便是旷日持久的车臣战争。近几年来,北高加索仍是俄民族冲突和恐怖事件迭出的热点地区,终日鸡犬不宁。援用俄媒体的话:北高加索目前已成为俄罗斯版图上一块“带血的疮疤”。

用兵车臣遭重创

北高加索地区聚居着几十个民族,各种民族冲突因产生的原因各异,性质也就有所不同。但随着车臣分离主义势力的日益猖獗,北高加索的局势便开始与车臣问题结下不解之缘,而车臣武装分子今年8 月份在达吉斯坦策动分离主义行动,就是这方面的最新事例。可以说,车臣问题目前已成为影响北高加索整个局势走向的关键,车臣问题一天不解决,北高加索的局势便一天不得安宁。

北高加索问题在苏联解体后日趋尖锐是有着其深刻历史根源的,而车臣问题发展到今天也“非一日之寒”。自1991年10月前苏联空军少将杜达耶夫当选车臣总统并宣布该共和国“独立”以来,车臣的去留便成了俄当局的一块心病。为了遏制杜达耶夫的分离倾向,俄当局最初对车臣采取了“以压促变”的策略,即在宣布杜达耶夫政权“非法”的同时,在经济上冻结了预算补贴,政治上则致力扶植“车独”反对派。但杜达耶夫毫不示弱,事事处处与俄联邦对着干,搞得俄当局十分恼火。于是,搞掉杜达耶夫政权也就成了俄当局心照不宣的既定方针。但由于俄罗斯当时正处于政治经济体制转轨期,政治经济形势的剧烈动荡使得俄当局无暇顾及车臣问题,很长一段时间内,杜达耶夫政权实际上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

1994年,经历了“炮打白宫”事件后的俄罗斯政局开始趋向相对稳定,大权在握的叶利钦开始把解决车臣问题提上日程。在试图通过谈判与杜达耶夫解决分歧,以及通过武装车臣反对派、甚至派遣俄军士兵参加反对派活动等尝试先后失败后,俄当局最终决定使用武力迫使杜达耶夫就范。1994年12月11日,俄军兵分3路进入车臣, 拉开了自苏军入侵阿富汗以后俄军采取的最大规模军事行动的序幕。

出乎俄当局预料的是,出兵车臣不仅遭到俄舆论和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对,而且也遇到车臣方面的顽强抵抗。当时的国防部长格拉乔夫曾夸下海口,说俄军只需出动一两个空降兵团,便可在两三个小时内拿下车臣首都格罗兹尼。事实却与此完全相反。俄军不仅未能迅速解除杜达耶夫政权的武装,反而在出兵伊始便陷入一片混乱并遭受重大损失,迫使俄当局不得不将作战部队增至4万之众。 而当俄军在现代化武器的配合下最终攻占已形同废墟的车臣总统府时,日历已翻到俄军出兵一个多月后的1995年1月19日。

进退两难留隐患

杜达耶夫政权虽被赶出格罗兹尼,甚至就连杜达耶夫本人也在1996年4月21日遭俄军导弹袭击命归黄泉, 但车臣分离主义分子的抵抗却一天也没有停止,俄军在车臣陷入了欲进不得、欲退不能的境地。尤其令俄当局寝食不安的是,在与俄军展开神出鬼没的游击战的同时,车臣分离主义分子还经常将“恐怖主义的拳头”伸向车臣境外,1995年6 月和1996年1 月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布琼诺夫斯克和基兹利亚尔人质被扣事件,这种恐怖行动给无辜平民的生命财产带来损失,更给俄罗斯人的心理上造成了深刻的创伤。

俄军出兵车臣的失败,暴露出俄当局对解决车臣问题的艰巨性和复杂程度估计不足,同时更显示出俄军在苏联解体后走向全面衰败的尴尬处境。据俄官方统计,虽然俄军在车臣战争中消灭了近万名车臣分离主义分子,但俄军也付出了阵亡2000多人、伤8000多人的惨重代价。当时就任俄驻摩尔多瓦第14集团军司令的列别德大发感慨:车臣之战实际上向全世界暴露了“俄军威风不再”这一“重大军事秘密”。而经历了车臣战争“洗礼”的车臣分离主义分子则在独立问题上态度更加强硬。

1996年3月,眼看武力解决无望, 又希望平息选民对出兵车臣的不满以争取连任的叶利钦总统提出一项和平计划,内容包括停止俄军在车臣的军事行动、分阶段撤军和同杜达耶夫举行间接谈判。5月, 他又亲自会见了杜达耶夫死后的继任者扬达尔比耶夫。随后,俄军双方签署了关于实现停火和交换战俘的莫斯科协议和纳兹兰协议,并于8 月签署了关于确定俄车相互关系基本原则的哈萨维尤尔特联合声明。俄车联合声明对引起争议的车臣地位问题采取了“搁置”态度,即规定到2001年12月31日前再解决这一问题。至此,车臣战争以俄军于1996年11月从车臣全部撤出而落下帷幕,而马斯哈多夫次年1月当选车臣总统, 标志着车臣“事实独立”的局面已经形成。

北高加索去留难定

车臣战争结束后,俄车关系经历了一段相对平静的时期。1997 年5月,叶利钦同马斯哈多夫在莫斯科签署的俄车和平与相互关系条约,更使这种关系得到了进一步缓和。但是,这种缓和是建立在车臣地位问题被“搁置”的脆弱基础上的,这决定了双方相安无事的局面难以长久。

就在1997年年末,车臣非法武装对达吉斯坦布伊纳克斯克市再次发动突然袭击,叶利钦总统取消了原定1998年1月对车臣的访问。 而俄当时的内务部长库利科夫随后发表的“俄有权对车臣境内的匪帮基地进行先发制人打击”的声明,则引发了车臣当局向俄车边界集结重兵的强硬行动。一时间,俄车关系再度紧张,双方剑拔弩张,武装冲突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近两年来,在以“温和派人物”马斯哈多夫为代表的车臣当局与俄当局在车臣独立问题上“寸土必争”的同时,以“强硬派人物”巴萨耶夫为首的“不受官方控制的”车臣非法武装则以车臣为基地不断在北高加索采取恐怖行动。他们连续在达吉斯坦首府马哈奇卡拉、北奥塞梯首府弗拉季高加索等地制造了震惊全俄的爆炸血案,并绑架了大批人质。短短两年中,包括俄总统驻车臣全权代表弗拉索夫、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公署驻北高加索代表处负责人科斯特、俄内务部驻车臣全权代表什皮贡等高级官员在内的数百人先后成了车臣非法武装的“阶下囚”,其中俄驻车臣副代表赛义多夫和4名外国人质更是惨遭杀害。

面对马斯哈多夫“唱红脸”、巴萨耶夫“唱白脸”的“双簧戏”,俄当局“投鼠忌器”,尴尬莫名,使得车臣非法武装更加肆无忌惮,最终发展到潜入毗邻的达吉斯坦,策动新的分离主义行动。

实际上,在车臣独立这一原则问题上,“温和派人物”马斯哈多夫与“强硬派人物”巴萨耶夫的立场并无实质区别,故俄当局很难利用车臣的内部矛盾从中渔利。而俄当局内部的“主战派”、“主和派”和“中间派”为了各自的利益和政治需要互挖墙角,致使俄当局解决车臣危机的立场忽硬忽软、摇摆不定、前后不一,前方作战的部队更是朝令夕改,无所适从。因此,俄军历次军事行动收效不大,车臣分离主义分子的气焰日益嚣张也就没有什么可奇怪的了。

目前,车臣分离主义分子的行动已蔓延到包括达吉斯坦、印古什、北奥塞梯共和国以及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在内的几乎整个北高加索地区,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制止,恐怕不光是车臣,北高加索某些地区脱离俄联邦的事态迟早会发生。此种事态不仅将开创一个联邦主体脱离俄联邦的先例,从而引发危险的多米诺效应,并且会使俄因失去这块战略要地而处于更加不利的地缘战略地位。这显然是俄当局所不愿面对的。

自达吉斯坦最近出现骚乱以来,俄当局对车臣武装分子表现出了空前的强硬立场,俄军所采取的大规模军事行动也给分裂分子以重创,但北高加索的局势目前仍然复杂紧张, 俄车也再次出现对峙局面。 随着2001年确定车臣最终地位日期的日益临近,俄车双方在这一问题上的斗争将更趋激烈,而车臣问题的解决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北高加索的局势能否走入正常。

这块俄罗斯版图上“带血的疮疤”最终是“结痂愈合”,还是“迸裂溃烂”,将再次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标签:;  ;  ;  ;  

北高加索:俄罗斯的“血迹斑斑”_杜达耶夫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