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森工总(红十字)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统计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护理需求,可知中医护理及体征监测方面的需求比例较大,这可表明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方式更易被老年患者接受,另外通过对比试验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可知试验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可知社区护理对老年人的健康水平有较大提高。由此针对老年慢性病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社区护理,对提高患慢性疾病老年人的生存质量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具有科学性。
关键词:社区护理;慢性疾病;老年人;生活质量;影响
Absrtact:through the form of questionnaire,the nursing needs of the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diseases are counted,it is known that the proportion of the demands of TCM nursing and physical sign monitoring is large,which can indicate that the nursing mode of integrated TCM and Western medicine is more easily accepted by the elderly patients. In addition,by comparing the improvement of quality of life between the two groups,we can see that the improvement degree of the trial group i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community nursing can improve the health level of the elderly. Therefore,the
Keywords:community nursing;chronic disease;elderly;quality of life;impact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3月至2016年6月沈阳市新华社区的老年慢性病患者242例进行调查,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21例,其中试验组男性患者56例,女性患者65例。平均年龄(69.21±5.04)岁;对照组男性患者43例,女性患者78例,平均年龄(68.21±5.32)岁。老年患者中高血压患者123例,糖尿病患者87例,冠心病患者72例,脑卒中患者76例,泌尿系统疾病者45例,慢性消化系统疾病者56例,肿瘤患者34例,骨伤患者27例,患其他类型疾病者23例,患者一般资料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
1.2 纳入标准
①居住于社区,年龄≥60岁,且患有一定慢性疾病;②意识清楚,有一定的阅读和语言表达能力,与调查人员沟通无障碍;③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属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纳入标准者;②有严重的心、肝等脏器疾病者;③有严重的失语和认知功能障碍患者;④有精神障碍或有家族史阳性患者。
1.4 社区护理方法
1.4.1 试验组社区护理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慢性病护理:体征监测(血压、血糖)、随访护理、用药指导;②疾病预防:专家咨询、健康讲座、定期体检、社区干预、常见病防治;③健康促进:饮食指导、心理指导、社区老年护理、建立家庭病床、日间护理中心、建立健康档案、绿色就医通道;④中医护理:中医养生保健(中药食疗、气功、太极拳等)、中医康复技术(针灸、拔罐、推拿等)、中药服用及煎熬。以上护理内容根据患者病情病种,酌情加减应用。护理周期为一年。
1.4.2 对照组患者则采取自行服用相关药物、进行体育锻炼等护理内容。护理周期为1年。
1.5 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统计全体患者对社区护理内容的需求,以及对比护理结束后两组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中生活质量评估问卷由呼吸症状、疾病影响以及活动能力3个部分组成,分值范围为0~50分,分值越高则患者生活质量越差。
2结果
2.1老年慢性病患者社区护理需求
统计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护理需求,可知中医护理及体征监测方面的需求比例较大,这可表明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方式更易被老年患者接受。
2.3 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的比较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可知实验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可知社区护理对老年人的健康水平有较大提高,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3结论
3.1社区护理对患慢性疾病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性
社区护理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各种疾病的早诊早治、流行病的有效干预、健康宣教及精神卫生干预等工作的顺利开展。然而,我国的社区护理工作机制尚不够完善,主要体现在医疗资源配备不足、工作体制缺乏统一标准、社区居民相关意识淡漠等方面。因此,对现有社区护理工作进行改进和完善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全科护理在基层医疗服务系统中占据重要位置,其服务载体是全科医师、护理人员等。社区服务属于医疗服务的组成部分,其服务内容是预防疾病、普及保健知识、康复训练指导、计划生育落实和慢性疾病预防等。因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实施全科护理的重要载体。
老年慢性疾病患者的数量较多,且病情复杂、多样,无法在临床治疗中得到全面的疾病管理。而全科护理能够调动社会工作者、看护人员等社区群体,实现全科医学管理。经过该护理模式的整体干预后,老年患者能够严格遵照医嘱进行用药,并能在相关工作者的监测与看护下实现长期治疗。
3.2慢性病社区护理的建议
3.2.1加强社区对慢性病知识的宣传
目前有相当一部分社区居民对慢性病的风险因素认识程度不深、未能引起足够重视。可以采取慢性病宣传人员定期走进社区,向社区居民普及慢性病知识,让他们从思想上深刻意识到慢性病的危害,提高认识程度。同时,借助于短信、微信、网络等新媒体,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宣传教育工作。
3.2.2加大社区慢性病护理的干预
就社区卫生服务体系而言,由于我国社区卫生服务起步较晚,运作模式还需要不断完善。社区居民健康服务已成为维护居民身心健康的首道防线,为有效的提高社区健康服务的水平,必须加大对慢性病护理的干预。在家庭、社区没有满足慢性病患者治疗需要的情况下,大量的慢性病患者仍然涌入医院接受慢性病后续治疗,有调查发现,每年约有 90% 患有慢性病的老人都会因为疾病控制不佳而选择急诊服务。这就要求对社区居民的健康情况仔细了解,并建立详细的健康档案,对慢性病高危人群要定期登门服务并给予指导,以提高慢性病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从而减少慢性病患者的危险行为,建立更好的护患关系。
3.2.3增强对社区慢性病高危人群的筛查
对于慢性病的预防,必须抓住重点。其中做好社区中慢性病高危患者的预防和保健是关键,这就要求必须通过问卷调查、服务站点化验等方式认真做好对慢性病高危人群的筛查,若发现患者的病情有所异常,及时指导并采取相应的施救措施,从而达到对社区慢性病高危人群的健康管理达到对疾病从“治疗”到“预防”的转变。真正建立我国城市居民社区生活“小病在社区,防病在社区,健康在社区”的健康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陈香娟.社区护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8-9.
[2]贾丽娜,袁平,庄海林,等.社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现状及与生命质量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11,27(11):1361-1364.
[3]贾兆荃.我国社区老年护理现状及展望[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4B):140-141.
论文作者:彭玮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8
标签:慢性病论文; 社区论文; 患者论文; 老年论文; 健康论文; 疾病论文; 生活质量论文; 《健康世界》2018年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