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的生态实效缺失及对策论文_李丽诗

城市规划的生态实效缺失及对策论文_李丽诗

北京市城规技术服务中心 北京市西城区 100046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建设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我国现阶段城市规划中,建设能耗业比重不断增加,交通负荷日益提升,由此带来的能源需求问题、水资源短缺问题、城市垃圾问题、空气污染问题等也更为突出,城市生态环境恶化已是不争的事实。为此,如何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如何在城市规划中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精神,就成为摆在城市设计者和建设者们面前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城市规划;生态实效;缺失;对策

引言

本文中,笔者将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提出生态实效缺失的观点,从外部制度和体系本身等方面详细分析城市规划生态实效缺失原因,并提出革新路径与对策,以期为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具体思路。

1城市生态失效缺失的原因

1.1城市规划实效缺失的技术体系原因分析

1.1.1城市规划工程体系缺乏科学性和有效性

目前我国虽然已经建立了从城镇总体规划到具体规划的技术体系,但仍存在把固化、僵化的特点,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具体来讲,我国针对生态特征的城市规划技术范围仍存在实施主体和审批主体不明的问题,相关技术执行难度较大。其次,我国城市规划实施模式较为单一,缺乏将技术规范转化为实施政策和行政措施的有效手段,从而导致规划蓝图中生态资源配置欠合理的情况发生。

1.1.2城市规划轮编制度不严密

我国城市规划采取以定期轮流编制规划来实现空间发展动态控制的制度,在这种针对性不强、过程不严密的制度下,政府部门会为了面子工程、政绩工程而不断推出新的规划蓝图,极少有人会对规划实施效果做详尽的科学性评价。这导致城市规划结果参差不齐,一旦造成环境恶果,更是难以快速补救或复原。

1.1.3城市规划管理权限有待整合。我国现阶段

的城市规划是在《城乡规划法》基础上实施的,即在明确城市规划管理权限的情况下划定城市规划区,乡村地域的调控权限不归规划部门所有。在这种情况下,城市周围的城乡结合部地带或乡村空间的建设与管理就出现了秩序混乱的情况,从而极易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1.2城市规划实效缺失的外部制度原因分析

1.2.1行政区划地域分割同生态界限不匹配

目前,我国实行的仍是按行政区划范围开展行政管理的分治模式,两个相邻行政区划单元之间往往存在资源竞争、经济发展竞争关系,这造成城市生态资源整合不足,极易发生资源浪费和污染转嫁现象。而城市规划的生态实效是一个自然环境同人工改造统一调配的过程,其中自然生态的界限主要由自然地貌特征和流域范围等因素而决定,这同人为决定的城市区划并不能完全匹配,从而为城市规划过程中遵循生态规律带来了挑战。

1.2.2政府施政行为的阶段性同生态实效体系的渐进性相左

城市规划生态实效的显现是一个缓慢的、渐进式的过程,只有当生态措施达到某一规模,生态实效的功能才能稳定。而目前我国地方政府采取的是任届干部轮换制度和定期职责考核制度,这虽然同现阶段城市化发展相匹配,也带来了巨大的积极作用,但对于城市生态实效的体现却埋下了一定隐患。在这种制度下,政府的城市规划思路难以得到延续与保障,每届领导班子都想按照自己的思路迅速改变城市面貌,这同生态实效的渐进性发生了冲突,不利于生态规划的科学进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我国城市规划的生态实效缺失对策

2.1明确规划目标导向,明确循环经济是生态实效的核心

在我国城市规划过程中,生态实效不仅仅指的是美化城市外表的涂脂抹粉式的外部装饰工作,而是应该深入到城市规划的核心任务,明确城市规划的目标导向,借由城市的生态规划建设来促进城市经济的循环发展,以实现生态分区以及“零排放”的空间建设模式。具体来讲,在对城市功能、产业布局、空间形态以及交通组建方式等进行规划的过程中,不能够仅停留在图形的美观之上,更要注重生态技术的运用,减少天然资源的利用,尽可能降低空间环境负荷,以实现最大限度的物质减量化、资源可利用化以及循环利用化。此外,城市规划师还要同市政工程师以及环境工程师等进行合作,共同规划城市建设布局,在保证城市基本功能的基础之上增加环境容量、降低单位资源消耗量、减少废弃物排放量,加强固废等的末端处理等,以实现生态建设同城市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2.2建立健全法律法规

法制化是推进城市生态建设的有效保障和根本性出路,表明了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良好发展趋势,其对城市空间规划建设的约束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_,就目前情况而言,城市规划体系与创新的规划体系两者之间的不兼容性是阻碍城市规划健康、生态发展的最主要原因。因此,要想确保城市生态规划能切实落实到实处,最为根本的途径就是赋予其明确的法律效力,将相关的内容切实落实到法律条文之中,以形成法律上的约束力。其二,不同城市可根据本地不同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生态城市规划法规,如山地城市可以根据山体的不同高度、坡度以及走向等制定规划蓝图,而水城就要充分考虑水系的作用。这种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生态城市规划法规加强了法律法规的实用性和具体性,更有利于落实到实处^

2.3创新协作手段

面对城市规划中生态实效缺失的现状,城市规划不能坐以待毙或是固步自封,而是要进一步不加强与环境科学、环保、政府、民间组织等多种部门的合作,这样才能有效缓解生态失效的局面。首先,从城市规划外围来看,城市规划与土地规划、环保建设等部门分属于平行部门,它们对于生态型城市建设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需将这几个部门有效联合起来,创新协作手段和协作机制,以建立起统一的管理机构。其次,生态型城市规划还需要借助民间非营利组织机构的支持和监督,这是监督、保证生态实效的最有力的方法之一。例如,澳大利亚著名生态城市哈利法克斯城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该地民间的非营利组织—澳大利亚生态城市委员会,从广泛的层面上确保了生态城市的建设,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3城市规划设计的提升措施

3.1规划理论

城市规划要从实际出发,结合我国国情特点,注重求真务实、务求实效,着重解决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局限于理想化模式,要调整思路,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完善城市规划中各个程序,以达到理想效果。

3.1.1人性化的规划理念

在城市规划过程中,本着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准则,从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角度进行规划,提出城市规划过程之中体现人文关怀精神的理念,把城市规划提高到人性高度对待。

3.1.2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

在城市规划过程中,要把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贯彻落实到规划的各个层面上。保护生态环境,减少破坏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采取科学合理的规划措施是改进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实现经济与文化的协调发展是当代城市发展的主流趋势。

3.2规划方法

可持续发展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城市规划设计的基本方针。因此,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时要考虑城市空间资源与环境的关系以及土地资源的分布情况,再综合城市社会经济、政治及文化现状,为城市的发展制定最为合理的规划,使城市的发展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另外,城市规划还要对城市的环境资源体系的承受力进行评估,城市的发展必须以环境资源体系的承受力为界限。城市发展突破了这个界限就会导致城市发展的不合理,超出了城市发展的能力。

结语

总之,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我国城市规划面临着曰益严重的环境危机,城市规划学科应以务实的态度,从生态实效入手,进行针对性的改革,以在统筹人和自然等方面发挥规划学科应起到的“龙头,’作用。

参考文献

[1]高磊,李洪君.关于城市规划设计中相关问题的思考[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2).

[2]何英.我国目前城市规划设计现状问题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5(12).

[3]丁志花.城市规划及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科技资讯,2014(19).

论文作者:李丽诗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1

标签:;  ;  ;  ;  ;  ;  ;  ;  

城市规划的生态实效缺失及对策论文_李丽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