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治经济学”理论对我国外贸改革的启示_制度创新论文

“新政治经济学”理论对我国外贸改革的启示_制度创新论文

“新政治经济学”理论对我国外贸改革的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政治经济学论文,启示论文,外贸论文,理论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在国家干预的背景下仍然出现各种经济问题,引起了一些学者对政治、制度与经济的相互作用的关注,形成一股声势浩大的新政治经济学浪潮。其特点是:将主流经济学长期视为外生变量排除在外的制度性因素重新纳入经济研究体系。它包括新制度经济学、公共选择学、法与经济学等理论。本文拟用公共选择学和新制度经济学中的理论,来分析我国贸易政策及外贸改革中的有关问题,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一、寻租理论与贸易

(一)寻租

寻租理论是公共选择学派的重要理论。寻租理论讨论的租金是指因政府对市场进行行政干预和管制,抑制了市场公平竞争造成资源的稀缺性而形成的额外利润。寻租指各利益集团或个人在利益的驱动下,通过各种合法或非法活动影响公共权力的运用,获得经济上的垄断特权以获取租金的努力。寻租把资源用于非生产性竞争活动,获得某些行业或项目的独家经营权、特许权、优惠权、优惠利率、优惠税率及其它稀缺资源的供给,从而获得利润。

寻租并不能创造更多的社会资源,只是改变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关系。寻租的成本低、收益高。可观租金的存在,诱使大量利益集团或个人从事寻租活动,带来了严重的后果:(1 )寻租过程中本可以用于生产经营的资源浪费在寻租活动上;(2)寻租造成社会资源配置的扭曲,损公肥私,导致公共权力的不合理运用,降低了经济效率;(3 )寻租阻碍制度创新,导致交易费用增加,扭曲了市场规则和收入分配格局,引起社会分配极为不公,并会形成腐败盛行的社会风气。

美国国际贸易专家克鲁格对发展中国家常见的寻租活动及发展中国家贸易战略的选择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有深入的研究。她的论文《寻租社会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因限制进口而出现大量的寻租活动,并指出寻租活动造成了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克鲁格认为这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较慢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她提出的政策主张,即以出口促进为主的开放战略。政府应采取较为自由的贸易政策,减少出口限制,降低关税,开放市场,减少对外国进口品的控制。克鲁格指出消除寻租活动的有力措施就是减少政府对市场的过多干预,降低国内市场的扭曲程度,健全市场,开展平等竞争。可见,用寻租理论能较好地分析贸易保护的代价,得出自由贸易政策优于保护贸易政策的结论。

(二)我国贸易政策和体制中的寻租问题

根据寻租理论,一切由于行政权力干预经济生活造成不平等竞争环境而产生的收入都是“租金”。我国外贸活动中过多的政府干预和某些不适当的政策为寻租提供了滋生发展的土壤,主要有:

1.市场经济不发达,一些本该由市场调节的事务仍由政府管理,而政府管理的某些方式又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政府拥有的各种特权、垄断权和优惠权给寻租活动以可趁之机。我国贸易保护程度较高,对外贸权和进口的限制会诱发寻租活动。

2.我国实行以沿海为先导的梯度开放的地区倾斜政策,经济特区、开发区、开放城市的关税财政优惠、较松的外汇管制和鼓励外商投资的优惠政策产生了大量租金,加上有关立法环节落后,为非法寻租活动提供了方便。

3.我国对三来一补、进料加工等贸易方式给予政策上的便利和优惠,也产生租金。这种倾斜政策还造成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的不平等竞争,使外贸企业参与国际经济循环的程度浅。

4.与外贸有关的法制监管不力,外贸宏观管理混乱,机构繁杂。各机构之间权限不清、责任不明,监管缺乏依据,为寻租活动提供了机会。受旧体制习性的影响,行政部门仍习惯于用官僚主义的做法进行越位管理,使非法寻租活动更加猖獗。

在处理寻租问题上,政府处于两难境地:不管不行,管多了也不行。就我国而言,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将削弱寻租的体制基础。政府应减少直接干预,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对付寻租的手段还包括:合理界定产权;形成反寻租的道德或思想环境;改变外贸制度结构,使寻租活动变得困难,从制度上限制寻租行为等。

二、新制度经济学与贸易

制度是管束人们行为的一系列规则。新制度经济学的贡献在于:它从历史、现实与理论相结合的全方位角度证明了制度是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内生变量,探讨了制度变迁的规律及其对经济发展和运行效率的影响。有效制度能够降低交易成本,为合作创造条件,为经济发展提供激励。因此,它既能产生效率,又能促进经济增长。

(一)国际贸易与制度的关系

1.国际贸易由制度启动。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都没有考虑制度因素,而新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诺思的著作多次涉及到国际贸易理论与制度的关系,隐含了许多关于贸易的制度理论,为补充解释贸易理论一些未了的研究课题提供了新的视角。他从历史演进的角度考察了制度对贸易的作用:欧洲长距离贸易的发展是由更为复杂的组织形式的内部联系发展所启动的。事实上,无论在中世纪晚期还是当今世界,有大量证据说明存在比较优势的国家不一定有发达的贸易。荷兰和英国早年的比较优势得以充分发挥,更多的是靠国家制度的变迁、法律的制定、意识形态的变化及由此形成的有效率的经济组织。而今日本、以色列在资源相对劣势的情况下也创造出了竞争优势。大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在世界贸易额中的比重下降,说明比较优势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没有促进贸易的发展,诺思从制度安排的演进角度,提出了贸易由制度启动的命题。制度和产权等理论的引入,极大地扩展了贸易理论的空间。

制度主要通过激励技术等要素禀赋产生动态比较优势来启动国际贸易。(1)开发人力资本的制度因素。 诺思认为人力资本内生于经济制度和国际贸易的制度安排中。若一国的制度因素和非制度因素制约了企业家的形成,没有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激励,企业家或人力资本的存量就会不足。这会直接影响一国贸易的发展,影响比较优势的发挥。(2 )技术创新中的制度因素。诺思把技术创新最终归结为产权制度对技术创新激励的结果。钱德勒则认为企业内分工的高度发展,能够为技术的开发提供企业组织的制度保障。良好的制度包括分工细化、内部协调、研究与开发、大型企业的市场规模和资金保障、技术人员的知识产权保障。日本等国在技术上后来居上,与其以良好的制度激励技术创新不无关系。(3)制度的报酬递增。科斯认为, 企业能力的发挥需要有充分的外部制度保障,这样企业规模才能发展。规模经济和报酬递增主要来自于企业制度的创新。企业间的制度安排也很重要。日本各企业间的组织系统建立在众多纵横向的内分销供应商之间以及松散和紧密型稳固的供销关系基础上。这种体系有巨大的分享国内外贸易信息的规模优势,使日本企业的竞争力增强。

2.贸易促进制度创新。由于认识到制度的重要性,许多发展经济学家认为发展中国家落后的根本原因在于制度安排。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贫困的制度均衡陷井”,即尽管贫困,但人们仍满足于既定的制度安排,无意或无力改变现行制度。在这种情况下,外部因素的引入和冲击对于制度创新显得至为重要,而贸易是引入外部因素的基本途径。贸易促进制度创新主要表现在:(1)许多制度可以作为贸易商品引进, 扩大了制度创新的选择范围,节省制度创新的成本。(2 )贸易也可通过“外溢”效应和“边学边干”效应,促进整个国家的制度创新。贸易增强了国内外信息交流,开阔了视野,有利于形成制度创新所需要的意识形态基础。(3)贸易还可从需求方面推动制度创新。 贸易不仅使市场和经济规模扩大,迫切需要制度创新来降低交易费用,还能带来外部竞争,迫使国内经济主体积极进行制度创新。

制度和国际贸易是一种互动的关系,自由贸易政策有利于制度创新。但是,国家是制度的最大供给者,它在有效制度的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新制度经济学主张国家进行有效干预。

(二)我国与贸易有关的制度缺陷

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现阶段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制度贫困。我国与贸易有关的制度缺陷主要有:

1.外贸企业尚未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在转轨过程中,我国外贸企业产权不清、责权不明,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机制尚未形成,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和职工缺乏生产积极性和竞争意识。企业规模小、经营品种单一、组织制度资源缺乏。企业内部还存在历史遗留的制度性问题,如机构庞大、负担重、人员素质低、管理混乱等。

2.市场机制不健全。外贸企业的优化是市场机制的作用和优胜劣汰的自然结果。不发达的国内市场限制了这一优化过程:一方面国内竞争被削弱,缺乏对企业改善、强化产品竞争力的压力和刺激;另一方面阻碍国内分工体系的形成,各地不断在低水平上进行重复建设,规模小、效率低。市场不健全还使产品价格扭曲,反映到国内外价格的比较上,使比较优势的判别失准,不利于贸易的健康发展。

3.外贸的宏观调控制度及管理落后。调控组织机构之间责权不清,制度混乱。行政干预过多,法制不健全,政策的执行难以到位。

4.外贸的中介组织机构和制度不发达。外贸中介机构如商会、协会、大学、咨询公司等是现代国家外贸活动的重要环节。它们通过收集信息、分析资料、制定方案、提供管理、咨询及其它服务,提高效率,推动外贸的顺利进行和发展。在我国,外贸中介机构的作用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大部分外贸企业或行业尚无相应的中介机构和制度。

制度变迁分为诱致性变迁和强制性变迁两类。诱致性变迁是个人或群体依据共同的利益和经济原则,自发地推动制度渐进式演进,它是最有效率的。强制性变迁是国家通过国家机器对制度实行强制性改变,它能以最短的时间和最快的速度推行制度变迁、降低成本,但它受到统治者有限理性、社会科学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局限。因此在外贸方面,我国一方面要通过自由贸易和对外开放,有意识地进行诱致性制度创新;另一方面,政府应制订有效的强制性制度,加快我国制度创新和实施的速度。

三、启示

新政治经济学在西方虽然是非主流经济学,但它同经济社会的现实接近,已引起经济学者的充分重视。新政治经济学产生的背景是西方社会,它是为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利益服务的,所以我们不能照搬。我们在学习和研究时,要把握其分析方法和理论的合理内核,进行借鉴,为我所用。发展是制度创新的结果,发展中国家缺乏一种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其发展受到了极大限制。我国应充分认识到制度的重要性,认清国情,在这方面多加努力,扫除发展中的制度障碍。从寻租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中,我国的外贸改革可获得如下启示:

(一)实行以自由贸易为基调的贸易政策,进一步削弱出口鼓励制度和进口限制,减少寻租产生的可能性,通过贸易促进制度创新。尽快制订出贸易自由化计划,对贸易自由化的最终目标、实施进度、取消进口限制的商品顺序和范围进行规划,同时制定缓和自由化冲击的配套措施。

(二)取消贸易倾斜政策,减少行政干预对外贸畸形发展的影响。逐步取消地区倾斜政策。充分发挥内地潜在的出口优势,使内地与沿海的发展趋于平衡,提高整体宏观经济效益。取消对加工贸易的优惠政策,使企业根据市场原则自主经营,加深其参与国际经济循环的程度。

(三)进一步建立有效运转的市场机制和完善的市场环境,打破地方封锁和分割,加速国内统一市场的建立,促进要素和产品的自由流动,促使国内外价格挂钩,为外贸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有利环境。

(四)推行外贸企业股份化经营,促使外贸企业进行制度创新。股份化经营能明确外贸企业的产权关系,更好地促进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适当分离,发挥外贸企业经营者和职工的积极性,形成强大的外部压力与内部动力机制。它能吸收大量的社会闲散资金,合理配置生产要素,提高外贸效益。

(五)促进外贸宏观调控组织制度的完善,首先是要变行政直接管理为经济间接调控,健全外贸法规,利用法律手段对外贸进行强有力的干预和调节,使外贸机制得以有效运转,这就保证了外贸政策的系统化、制度化和严肃性。其次,要通过财税、金融、海关、商检等宏观调控组织制度为外贸发展提供良性竞争环境。此外,要借鉴外国经验,大量造就和发展外贸中介性组织机构。

(六)在制订政策和进行制度创新的过程中,要注重政府的权力不宜过大。权力过大必然会导致寻租现象的产生。

标签:;  ;  ;  ;  ;  

“新政治经济学”理论对我国外贸改革的启示_制度创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