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运维管理分析论文_陈勇

配电网运维管理分析论文_陈勇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民生活质量有所上升,人们也对电力资源的供需平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保证用电安全的基础上,电力企业必须适当加大配网的建设规模,在这种不断扩大建设规模的过程中,还要关注电力系统中配电网络的可靠性,这需要从运维工作的角度出发,提升配电运维管理水平,该文主要针对当前关于电力系统中配电自动化的运维与管理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一些应对策略,希望能够对当前配电自动化的建设与配电环节中的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系统管理;研究

引言

如今的社会发展已经离不开电力这一重要能源,人们对电力资源的需要已经涉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在给电力行业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配电系统甚至整个电力网络带来了史无前例的巨大压力,对配电网的日常运维检修工作带来了一些阻碍,主要体现在配电网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以及隐藏着的安全风险。因此,运维检修工作人员要根据相关的行业规范对配电网进行严格的检修,严格控制事故发生的概率,防止事态更加严峻,不断提升自身技能,增加知识储备,积累经验以及吸取教训,形成成熟的行业工作机制。

1配电网自动化运维管理的特点

由于配电网自身的结构组织非常复杂,涉及的技术层面十分广泛,其中包括3个方面:1)电力、电子、软件、通信等多个领域,由于专业性与技术性的要求相对较高,需要具备高素质的维护人员进行管理,另外,由于其需要涉及不同的专业领域,因此在人才的配置方面,要求具备多种不同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技术人才投入这一工作建设中。2)配电自动化的供电设备由于制造商太多的原因,在设备的采购招标工作中没有一套相对统一的标准,采购不同厂家的设备,无论是从技术的规范标准上,或是维护以及规范操作的过程中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性。3)配电网自动化涵盖很多子系统,其中包括主站、终端、通信网络等。在维护人员以及管理工作实施的过程中需要涉及很多不同的部门。

2配电网自动化运维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系统结构设计中的选择问题

在当前的发展阶段,电力系统的结构在设计功能作用的过程中常常缺乏统筹兼顾的意识,因此频频发生控制端和主站的功能出现不匹配、通信的通道容量有限、新引入的系统与过去的网架出现不配合、功能目标与实际的需要出现差异等情况,很难发挥显著的效果。

2.2设备选择的求新问题

企业未能对当前整体的网络运行进行综合分析,忽略了自身的发展条件与基础,一味地追求新设备的引入,常常发生当新设备在引入正常的运作时,传统的配电设备经常出现卡顿的现象,整体的优化工作无法取得一定的效果。

2.3配电自动化运维管理的认识问题

配电自动化系统涉及电力系统中的生产、营销这2个关键的环节,但在实际的运营当中,常常存在侧重于系统的管理,而在与用户的关系维护中常常出现矛盾,还有侧重于技术却缺乏有效的管理,整体的运维管理工作难以取得有效的作用。

2.4人员专业知识与技能水平问题

由于配电自动化系统相对复杂,并且对相关的运作具有相当高的专业要求,但当前配电自动化系统运维人员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运维人员实际掌握的专业知识难以满足当前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要求,在专业上缺乏规范操作,在实际的运维工作中常常需要依赖设备制造商进行解决,难以及时解决问题,从而对配电自动化系统整体的正常运行造成严重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提高配电网自动化运维管理工作的策略

3.1对相关电力系统运行设备进行日常检测管理与维护

对电路系统运行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可以有效保证设备稳定、安全运行。要及时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维护设备进行更新换代,及时清理、淘汰老旧设备。在经济和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要大力推广先进的、高效的电力系统运行维护设备,降低安全风险和减少安全隐患,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运用先进的维护措施,延长电力系统运行维护设备的寿命,实现电力系统的长远发展。要保证现有的配电网中每一环节都装有避雷装置,防范雷击现象。

3.2建设与完善配电网运行数据信息系统

相关数据信息是对配电网进行日常的运维检修工作的重要支持,能够有效保证配电网运维检修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在如今的信息时代的背景下,结合收集到的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的反馈信息,与此同时,要对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加大维护的力度,配电网运行设备日常运维检修是数据信息准确科学的重要基础,其中,对二次设备的检修,是保证电力设备运行良好的重要保障。

3.3技术规划整合

在当前的发展阶段,未有落实到位关于配电网络的建设工作,才能够有效规划配电网络的整体的质量管理体系,对技术进行科学、合理地分配与应用。促进配电自动化管理工作的规范性。而在针对配电网络自动化技术进行合理分配的过程中,要注意根据供电的计划依据具体的需求进行区域划分,全面发展配电自动化技术,确保供电系统整体的安全性与供电的质量。除此之外,还要注意一旦局部范围的供电设施在产生故障时,要及时识别、排除故障,同时在后续的工作中要加强维护,减少发生停电问题的概率,为广大的用户提供可靠、安全的用电服务。

3.4升级改造老旧的线路设备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配网自动化技术要想满足发展的需要,首先,要根据配网中的线路以及设备的运行状态评估是否需要进行更新或替换,要注意淘汰落后的电力设备,同时要针对处于损坏或者已经出现老化的配电设施要及时更换、替换等工作。同时注意更换技术的效果,及时引进先进的更换技术来对老旧的线路设备进行统一更换,内容包括:设置开关,将真空开关代替10kV开关、加大双回路线路的投入等,另外还要针对故障区域进行科学隔离,避免故障区域扩大故障范围,从而影响到其他线路的运行质量,切实有效地完善配电网运行模式以及负荷的转移措施等,并适当地调整与变更。

3.5提高技术水平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为了使配电自动化系统能够更加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由于配电自动化系统需要涉及当前的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同时也在电力系统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因此,电力企业不仅要加大自动化技术的投入,加快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研究进度,同时也要不断加强配电自动化运维人员个人的专业、技能水平,引入全能型技术人才,构建高水平的技术团队,服务与电力系统中进行配电自动化的建设,加上定期对运维人员进行培训,开发出一系列的考核制度等,以此双重提升电力技术与人员专业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取得了巨大的进步,通过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同时也促进了电力行业的高速发展,尤其是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效,在电力系统整体改造与规模建设的过程中,配电自动化起到了关键性的连接作用,为发电、供电和输电等环节提供了更加人性化、快捷的作用,同时也提高了供电的质量,而针对当前配电自动化运维和管理中的不足之处适当作出整改,提升电力系统整体的运行质量。

参考文献

[1]黄臻.关于配电网自动化的运行维护管理[J].中外企业家,2013,(8):234-235.

[2]党镇军,罗小强.关于配电网自动化的运行维护管理[J].科技资讯,2013(24):100-101.

[3]谭庆丰.关于配电网自动化的运行维护管理[J].广东科技,2010,36(24):69-72.

[4]刘伟东.关于配电网自动化的运行维护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5(4):19-25.

论文作者:陈勇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7

标签:;  ;  ;  ;  ;  ;  ;  ;  

配电网运维管理分析论文_陈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