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中医院,四川 南充 637300)
【摘要】目的:分析肛裂切除并侧方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慢性肛裂的效果。方法:选择的研究对象为我院2017年4月-2018年5月收治的140例慢性肛裂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70例实施正中切开扩创术,治疗组70例实施肛裂原位切除并侧方内括约肌切断术,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慢性肛裂采用肛裂切除并侧方内括约肌切断术可取得与后正中切开扩创术相当的治疗效果,临床可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合理选择手术方案。
【关键词】慢性肛裂;内括约肌切断术;肛裂切除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8)09-0236-01
肛裂主要指的是肛缘和齿线间肛管皮肤全层出现纵行裂开的现象,慢性肛裂往往伴随感染性溃疡、潜行瘘管、肛乳头肥大等情况,癌变风险较高,会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目前首选手术方法治疗慢性肛裂,常用术式主要为皮瓣成形术、括约肌切开术、肛裂切除术等,以上术式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尚无统一定论[1]。本文选择的研究对象为我院2017年4月-2018年5月收治的140例慢性肛裂患者,现进行以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的研究对象为我院2017年4月-2018年5月收治的140例慢性肛裂患者,符合《肛裂临床诊治指南》中慢性肛裂的临床诊断标准[2],排除恶性肿瘤、急性感染、心肺肝肾功能不全、妊娠哺乳期等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70例中:男38例,女32例,患者年龄15-58(37.5±6.8)岁;病程1-10(6.2±2.0)年;其中II期24例,III期46例;合并潜行瘘管25例,肛乳头肥大45例;治疗组70例中:男39例,女31例,患者年龄16-59(38.2±6.7)岁;病程1-11(6.4±2.1)年;其中II期25例,III期45例;合并潜行瘘管26例,肛乳头肥大44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发现差异均衡(P>0.05),存在对比性。
1.2 方法
治疗组实施肛裂原位切除并侧方内括约肌切断术:术晨进行清洁灌肠和局部备皮准准备,选择侧卧位,进行常规消毒后予以骶管麻醉,对于裂口位于后侧的患者,选择侧卧位,将溃疡瘢痕、肥大肛乳头、皮下瘘切除,形成新鲜创面后,再选择截石位5或7点作侧切,裂口位于前侧的患者,选择纵行切口,将裂损、皮下瘘、肛乳头肥大等切除。选择截石位3或9点,顺着肛缘线向外作放射状切口,长约1cm,向肛内对皮下组织、内括约肌进行钝性分离,直至齿线附近位置,自括约肌沟内插入小弯钳进行分离,于食指引导下从括约肌间隙将内括约肌下端肥厚部分向上挑出,钳夹后在钳间对括约肌进行离断,进行钳夹止血,对侧方切口进行缝合。将凡士林油纱条敷在创面上,进行塔形加压包扎。
对照组实施正中切开扩创术:按照治疗组的方法进行术前准备和麻醉,在正中裂口处由齿线开始至肛缘远端1.5cm,作纵行切口,将肥大的肛乳头、溃疡肛管、裂口基底部周围瘢痕组织全部切除。向切口内伸入血管钳,左手食指向肛内正中伸进,止血钳平行于肛内手指方向,抵达齿状线水平后,自内括约肌上部穿出弯血管钳尖,再将钳尖张开,对内括约肌予以切断,进行钳夹止血。将凡士林油纱条敷在创面上,进行塔形加压包扎。
1.3 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裂口完全愈合;有效:裂口和创面明显缩小,肛门疼痛、排便等临床症状有所好转;无效:裂口、临床症状、体征均无任何改变[3]。
1.4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治疗总有效率采用百分率(%)予以描述,比较给予x2检验,P<0.05代表组间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与治疗组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下表。
表1两组临床疗效予以比较[n(%)]
3 讨论
肛裂主要是由内括约肌痉挛导致的,研究证实,炎性致痛物质对神经末梢产生刺激后,会引起局部疼痛感,使括约肌处于持续痉挛的状态。另有文献报道,肛裂形成过程中局部组织缺血、肛管静息压直接参与其中。因此,外科手术治疗慢性肛裂,需要将解除痉挛、控制静息压和改善局部供血作为关键点。
后正中切开扩创术可将内括约肌进行彻底离断,并将肛裂创面、肛乳头、病变肛瘘一次性切除,而这有利于缓解内括约肌痉挛和溃疡面退行性改变,促使创面完全敞开,实现通畅引流,降低血肿形成率。然而,手术过程中为达到彻底切除目标的目的,需要将切口延长至2.5mm左右,而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术后切口愈合。
肛裂切除并内括约肌切断术可在直视下将内括约肌切断,防止术中进行盲目操作,选择截石位并选择放射状梭形切口,可防止出现正中供血不足影响伤口愈合的情况。此外,将内括约肌切断并将肛管周径扩大,对肛管进行松解,可促使括约肌收缩扩张平衡快速恢复,降低肛管静息压,将内括约肌痉挛解除。解除痉挛后对局部血液、淋巴循环恢复正常具有促进作用,可使水肿有效减轻,对肛管高压予以改善,加快术后肛门功能恢复时间。
本组研究发现,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较,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从而有效证明,慢性肛裂采用肛裂切除并侧方内括约肌切断术可取得与后正中切开扩创术相当的治疗效果,临床可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合理选择手术方案。
参考文献:
[1]樊沛进,周华.肛裂切除并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慢性肛裂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40):43-44.
[2]骆焰权,何建辉,叶晓璋.肛裂切除加外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08):130-131.
[3]李刚.肛裂切除术联合侧方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疗效[J].中外医疗,2017,36(22):55-57.
论文作者:陈军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3
标签:括约肌论文; 肛裂论文; 切口论文; 裂口论文; 患者论文; 创面论文; 乳头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