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城市与城市人类学:城市人类学研究(下)_人类学论文

未来城市与城市人类学:城市人类学研究(下)_人类学论文

未来的城市与都市人类学——都市人类学研究(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类学论文,都市论文,未来论文,城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研究未来的城市,必须预计未来的经济、社会结构、文化混合、管理方式,以及交通、信息、机械技术对个人和群体的影响和相互作用;这些因素对人类活动、居住方式的作用。而未来城市的变迁必将影响着都市人类学研究主题的变化。

一、未来的全球性都市聚落

(一)城市发展的趋势

尽管各国都市化的过程不同,未来的发展也有不同的模式,但是预期仍有一些共同的发展趋势。

1.全球人口的持续增长和人口增长率的下降;在发展中国家,人口的高增长率致使占据人口净增值的绝大多数。2.到21世纪,尽管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的增长比发达国家(北美、欧洲、大洋洲、日本)迅速,但是到21世纪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居民仍然不会超过50%。3.在未来的10年中,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主要是城市人口的增长。4.发展中国家将持续地在世界城市总数(包括各类城市,尤其是在都市群)中占绝大多数。5.发达国家乡村往城市的移民将持续减少,迁移的方向也不一定是大城市;而发展中国家乡城移民迅速增长,并且主要集中在大城市中心。6.发展中国家的都市首位度和核心与边陲不平衡的问题将进一步扩大。

尽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都市化模式和过程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是两者之间的民族和城市正通过先进的技术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们用“时空聚合”这一概念来检验都市中心和网络在全国与全球范围内的整合度。这一概念指的是当绝对距离保持不变时所需旅行的时间和通讯的时间。铁路和汽车使得两城市间的接触比乘马车要方便和迅速,飞机和电话更缩短了旅行和通讯的时间,这表明地理的影响正在缩小。时空聚合的观念可以用于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和都市中心。最终,全球的都市无论绝对距离多远,其时空聚合将高度整合。

当然,时空的聚合取决于一个社会是否采用这些先进的技术,时空聚合的影响也必须在国家的、或国际的水平上实现。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富裕地区比贫困地区更容易、更有条件接受先进的交通和通讯技术。发展中国家,目前只有大的都市中心通讯和交通条件得以改善,而广大的乡村还难以消费得起。因此发展中国家并没有完全整合在地球村里,只是大的都市中心成为受益者。

时空的聚合可以根据旅行的时间和花费来测量。随着技术的进步,1950年需要24小时旅行的距离,而到今天仅需要6—10小时, 同时跨越空间所需费用也随着通讯和交通技术的进步而稳步下降。这样空间的聚合意味着通向任何地方的电话时间的花费与距离无关。

时空聚合的意义在于怎样影响对未来都市中人们的决策和生活。到21世纪,超过50%的人将生活在都市中,超过一半的人将直接或间接受空间技术进步的影响。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工业、政府、学校及家庭受大众传播的影响,几乎可以同时收到瞬间的信息,这有助于国际间的相互了解和冲突的调和。迅速的交通也促进流动范围的扩大和交流的增加,这有助于劳动力的流动、商贸业的发展和国际产业的分工。信息高速公路的兴建,把个人和家庭更紧密的聚合在同一地球村里。但也将产生新的问题:一方面个人比任何时候有广泛而迅速的联系,另一方面个人之间的隔离和孤独比任何时候严峻。未来的城市规划,将优先考虑吸引居民的公众设施。

都市中的商业、大学、政府、工业、都在向国际化发展。都市中的组织和个人也越来越多地进行跨地区、跨国的联系。但是,由于语言、文化、宗教、意识形态的差异所造成的心理、政治上的障碍,在日益缩小的世界中将扮演什么角色,有着什么意义,或者,经济的一体化会带来文化上的一体化。人类学家认为,文化的差异将长期存在,但随着交往的增多,相互的了解也越多,促成了不同文化间的相互理解,使得文化的差异不再成为交往的障碍。

(二)城市体系的出现

城市的扩展,人口的增长,大、中、小城市群沿着主要交通干线,尤其是交汇点分布。在沿海岸线的主要港口不但操纵着国内和国际的通商,而且附近的旅游、观光、休闲活动的场所也迅速成为都市、或都市附加的地区。这些地带,随着人口流动性的加强、贸易的增多,促进了运输业和通讯业的发达,促成了城市体系的产生。大都市与中小都市整合成经济学上的体系,并超越了地区和国家行政体系的划分。

在国家和地区的水平上,集中了单一的要点的个别城市体系,或许最终会整合为全国性城市体系的一部分。城市体系或都会带,是由现存的单个的城市发展成的。这种“填充”的过程发生在沿主要交通线和通讯网的交汇点上。在这一阶段,城市带或体系中的人群、公司、和机关联系起来。

这种地区性或全国性的都会带填充的过程并不限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乡村和城市人口高密度的地区,随着都市的膨胀更容易形成都市网络。主要的城市和地区的主要中心(在交通要点、新的行政中心、新的工业区)逐渐形成带状的都会区。这种体系在一些国家已开始出现:如巴西的最南端从里约热内卢到圣保罗,墨西哥从墨西哥城到韦拉克鲁斯,埃及从亚历山大到开罗,印度尼西亚从雅加达到苏腊巴西等等都形成了都会带的雏形。发达国家从未经历过发展中国家这种持久的乡村人口增长和高密度。因而发展中国家在大的区域内都市和乡村的高人口密度导致新的都市形式产生。这种都市和乡村的聚合将蔓延在中国的东南沿海,印度的北部、西部和东部。在发展中国家组成这些都市体系的最大城市可能将更容易整合到发达国家的体系中,而不是其自身国家的较低体系中。全球都市核心和乡村外围组成一个并非完全整合的都市系统。

(三)都市的结构和功能

未来都市数量的增长,沿着交通和信息网延伸,将导致新的都市结构出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各自经济的变迁,尤其是劳动力收入的增长,将使未来的城市具有不同的定位。

1.都市结构。宽阔的国际性的都会带,大都会将成为主要结构。交通走廊和环境宜人的地方将成为未来都市生长和扩张的中心。北美、欧洲、日本等国家都市的近郊化,是由于低廉而充足的燃料、汽车的普及,以及大城市近郊土地的开发。近郊化,导致都市规模的扩张和都市中心的衰落。未来都市中心的重建将成为这类都市的主题。

Doxiadis和其他有先见之明的人认为,未来的特大城市、大都会区和Ecumenopolis是21世纪的主流。首要城市、第二、第三位都市中心将构成这样的体系:人员、原材料、制成品及服务在接近交通干线的地方发生交换。随着全国性的都市体系出现在更多的国家里,这些新老都市聚落将整合成新的团块,亦将会产生新的问题。

与都市结构相关的另一问题是未来的城市自然景观将变得相似。在商业中心是层叠的高楼大厦,在城市中心高密度住宅与各类商业公司混合在一起。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的发展变得太相似而毫无特色。发展中国家制定的全国性的都市计划制止乡村向都市的移民、将工业、政府机构、商业从旧城区分离出来是成功的。但也造成了城乡的隔离,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往往成为汪洋大海中的“孤岛”。发达的都市与贫困的乡村形成鲜明的对比。

一些城市新建筑的结构也雷同。许多发展中国家把摩天大楼、立交桥、庞大的体育中心视为现代化的象征。尽管这些“现代化”建筑的造价是昂贵的,可是与这些国家的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并不整合,其利用率极低。

2.都市的功能。与未来都市结构相连的问题是都市的功能以及相互之间的作用。很显然,今天发展中国家除了前工业城市、工业城市外还将增加第三类城市:即后工业城市。这种城市以服务为主,包括研究和开发技术、旅游娱乐、出版和电讯及各种管理。因为后工业社会的城市与前工业时期和工业时期的城市相比有不同的劳动力组成,因而组织和结构也不同。前工业和工业城市活动的场所通常离居所相对近的地方。工作、礼拜、购物、娱乐的场所在较近的范围之内,通常是步行、或公共交通方便的地方。甚至商业和工业也趋向建在离原材料供应点、其子公司、市场、所需服务部门(银行、法律、政府、广告)不太远的地方。高密集结构的城市和商业、工业及居住的集合体代表了前汽车时代;汽车的冲击,改变了城市的结构,如城市的道路、停车场增多,工业、商业、居住的分区,以及郊区化等等。

假如,更迅速的交通和信息是后工业城市的两种属性,那么这种城市的结构可以设想成什么呢?也许,就是前面所提到的都市系统、特大城市和都会带。但未来城市的主要特征是更加分散而又相同的发展。尤其是那些发达国家的城市,利益和能量耗费可以限定城市蔓延的程度。这一特征将与私人汽车和批量运输的错综复杂的高速公路系统联系起来,同时也与家庭中工作的个人连接起来,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许多高技术的、或半技术的工作能在家中完成。此外,不必外出就可以进行医疗检查、开会、选举、订购商品和写信。由此,可能会导致城市人口的分散。

在发展中国家,许多城市,尤其是中心城市仍在经历发达国家城市已经历过的交通、通讯和市场的冲击。卫星、电视、计算机技术的引进尚不足以改变城市的结构和功能。一个问题是,发展中国家的都市形态的后工业经济和迅速的交通、瞬时通讯将达到什么程度?因为在发展的过程中,许多城市可能将越过工业阶段,而直接进入类似发达国家后工业都市发展的阶段。城市的生长可能是选择较为分散和平行发展的模式,而不是聚集和层级式的发展。

二、未来的都市问题

虽然就全球来看,每个国家和都市面临的问题并不相同,但是仍有许多现在的或潜在的问题。对发展中国家来说,面临着5类问题:1.怎样满足和提供人口日益增长的基本需要;2.非整合的都市活动;3.制止乡村到都市的移民潮;4.急剧变迁中(从前工业城市到工业城市),居民对文化变迁的适应和调适;5.既要管理好环境又要维持经济的增长。

对发达国家将来面临的问题有:1.提高生活的物质质量;2.适应人口的零增长和缓慢增长;3.适应潜在的资源短缺(尤其是水和能源)的危机有规划的选择聚落;4.减缓都市居民的社会和经济不平等。

(一)发展中国家

我们避开年龄、性别,以及民族和政治意识不谈,而仅讨论人类的基本需求。这些基本需要被界定为:可以负担得起的、安全的住房,可饮用的自来水,有效而便利的医疗保健,普及文化的学校,规范的农场和市场体系,基本的交通和通讯系统。提供和满足这种需要是同样重要。许多国家和国际援助组织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提供这种最低限度的需要。许多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是:高速的人口增长,庞大的债务和发展优先权的冲突,这些都需要庞大的资金才能解决。然而这些国家的金融资源极为有限。因此各种援助常常面临选择和道德的问题,究竟哪些城市和村镇该援助,哪些不能援助呢?这也是援助中的“优先权”的问题。就像一条行将沉没的危船,谁优先上有限的救生艇一样。

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第二个难题是怎样将过度集中的都市活动分散。城市的首位度过高,因此需要规划来打破这种都市体系,而将都市化的利益扩展到其他都市中心。首位城市虽然在国家的经济、社会和政治上地位越来越重要,但也造成了与其他区域的隔离,变成了“孤岛”。这样的城市更像一个国家之外的城市,而不是国家内的城市。因此需要从集中向分散发展。中国、以色列和坦桑尼亚试图消除城乡分离而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努力是有成效的。

限制乡村向都市的移民与分散都市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随着移民比例的提高,尤其是向首要城市移民增长,政府面临着如何解决都市居民的基本需要和就业、半就业的困难。高失业和非充分就业将导致更为严重的问题,除非有其他可以替代就业的都市和地区中心的兴起。否则难以缓和移民潮。有的人认为是因为没有限制自由迁移的结果,可是,许多强制性地禁止移民的努力并不成功。从长远来看,真正可以解决和缓和移民潮的办法是计划生育,这比规划建立第二级、第三级都市中心要成功得多。

第四个问题是一些传统取向的发展中国家怎样与周围地区一样过渡到迅速变迁的世界中来。先进的运输和电讯业可能促使前工业城市的基础经济、社会和政治的变迁。但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一是那些预期的变迁是怎样发生的?二是将产生什么样的冲击力?那些变迁是缓慢的还是迅速的,是强迫的还是自愿的,是接受的还是排拒的。了解这些不但有助于预期发展中国家前工业城市的未来,而且有助于理解全球的都市化。人道的、有计划的、逐渐的从前工业城市到后工业城市,将较好的适应不断聚合的世界。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城市越过工业化阶段,而直接从前工业跳跃到后工业社会。这种跳跃,在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过程中未曾发生过,因而又产生了一个疑问:依据发达国家而形成的西方都市化理论和模式能否适应和理解发展中国家都市化模式和进程?

第五个问题就是努力减少城市居民之间的社会和经济差距。城市中的医疗保障、儿童教育机会、安全、住房、就业机会、供电、供水及燃料的差异是巨大的。这种差距不仅存在于新、旧阶级间,永久居民和暂住居民之间,而且存在于男人和女人之间,优越民族与一般民族之间。但并没有什么有效的办法来解决居民间的不平等的问题。各既得利益集团、以及官僚主义都是解决问题的障碍。

(二)发达国家

发达国家首要的问题是提高生活的物质品质,因为发达国家几乎所有的居民已满足了最基本的需要。因而政府和规划者的任务就是提供一个整洁、安全、卫生的环境。当制定了平等的政策、职业、教育和司法时,空气、水和噪音污染就成为主要的问题。当经济进入后工业社会后,人们感兴趣的是生活的质量,而非产品的质量。

鉴于人口的增长率日趋稳定、甚至下降,发达国家将提高人口素质作为主要目标。在人口稳定的条件下,社会、经济和环境的规划比较易于实行。欧洲许多国家的人口已经或接近零增长。但是,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非法移民的增长将延缓这些国家人口零增长的到来(如美国和加拿大)。另外难民流向那些特定的沿海城市和国际性都市,引发许多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发达国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政治、社会、经济调节力的降低和经济增长的停滞。这种变化是缓慢而不平稳的。工业社会的另一个标签是经济增长,许多新的工业项目支持着人口的增长。伴随着经济增长的是政治的变革。对于一个增长缓慢的社会,公司、组织、个人都面临着调适的问题。但是那些增长缓慢的城市和地区也并非一无是处,因为改善卫生、休闲、教育服务和物质环境更为方便。

能源价格的增长和供应的短缺直接影响着当代都市的结构。能源价格不仅影响成熟规划的形式(水平的、垂直的),而且影响着居民的交通、娱乐、和消费。像日本、北美等依赖汽车的社会,受能源价格的影响更大。居住相对集中的欧洲城市所受影响要小些。聚落的结构和功能显现出人们日常生活中能源的重要性,反而忽视了位置、文化、财富和政治的意识形态。连带出两个主要问题,其一是什么样的能量混合(原子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等)将是未来个别城市或都市区域的特性;其二是向后石油时代的过渡,是否会造成物质的、经济的、和情感的严重损伤。从能源可以预期未来城市之路及其居民生存的水平和舒适程度。

能源的消耗与发达国家面临的第四个问题相关:规划不同类型聚落和不同结构的水平。但是无论什么新的或不同的聚落,无论是在市中心、郊区或远郊,其建筑、交通,或人们基本的传递和休闲都必须消耗能量。现在有关新城镇、新社区等方便工作、消费、娱乐和养老环境的设计,都取决于未来的能源市场和社会消耗。

最后一个问题是:对全球性经济增长和社会变迁的调适及变迁的速度。这种转变将包括个人工作于一家世界性的公司,政府从事地区的或半球的环境和经济政策的制订,以及非政府组织来监控男女之间、有特权和被剥夺群体之间、富裕地区和城市与贫困地区和城市之间的不平等。地方的、国家的和跨国家的经济社会基本结构的变迁必定会影响大、小城市、都会带居民的生活及城市自身组织形态和环境的变化。

三、建立世界体系都市人类学

都市人类学自产生以来,其研究的主题总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我们通过追溯都市人类学的发展史,来前瞻未来的方向。

(一)纵观1950—1970年,都市人类学的研究有这么几个特征:

1.探索都市贫困问题,包括奥斯卡·刘易斯提出的“匮乏文化”及论争。2.关于“乡—城移民”的讨论,以及“城市中的农民”的研究。3.有关都市邻里的研究,如“都市村庄”的透视。4.志愿社团的适应功能和结构。5.亲属关系在城市中的持续性。6.角色差异的分化及网络分析技术的应用。7.族群和族群性的研究。

1980年以后,都市人类学研究的方向发生了变化,并对以往的研究进行了检讨,指出了不足之处:1.人类学家仅注意都市贫困和都市移民的研究,而忽视“社会上层”、富人、中产阶级和决策者的研究。2.忽视了对城市的“世界体系”的透视,仅注意乡城移民和国际移民推拉的文化意义,而忽视了对资本主义的重构和全球流动性进行分析。3.仅注意工作场所和工作关系而缺乏对本地居民与活动的比较。4.缺乏对妇女、性别和性生活的比较研究。5.缺乏对整个生命周期的探讨;都市人类学家重视老年人研究而忽视青年人的教育和培训。6.对都市宗教、卫生和大众文化缺乏兴趣。7.社会基层政治很少用来作为中心研究课题。8.强调都市生活的秩序和连续性,较少调查社会关系的结构和转化。

80年代的都市人类学有这么几个特点:

一是在理论上提出了“城市不是一个孤岛”的论争,对过去把城市视为孤立的、僵化的研究提出了批评。新的理论认为,城市只是社会或社会结构中的一部分;都市关系是一个连续体,与国家或国家制度中的教育、传播、运输、生产、商业、福利、工作、市民、住房、土地使用密切相关。

二是在研究内容上有较大的变化,很少对“什么是城市”,“都市性”等定义进行讨论,而是把研究的视野扩大到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学、生态学、考古学等方面,强调对都市进行全方位的考察。

三是在研究主题上集中在对都市族群的研究上。研究都市族群的人口密度、权力关系、族群结构以及族群之间的关系。

四是研究的地域从英语国家扩展到世界各地,都市人类学被各国广泛接受。

表 1 都市人类学研究主题表

主题1~10卷 11~20卷 合计

经济 61

121 182

族群 6674 140

家庭、宗教、亲属5850 108

1562

77

移民 2518

43

社会结构 2416

40

贫穷和下层阶级 2316

39

保健 713

20

政治 9 9

18

宗教 7 6

13

中产阶级和精英 7 18

合计 302

386 688

从上表看,经济学是最重要的主题(182),其次是族群研究(140)以及家庭和亲属研究(108),前10卷与后10卷进行比较,可以看出80年代有关经济、性、族群、保健的研究更为重要,而有关家庭、亲属、移民、社会结构、下层阶级、中产阶级和精英的研究减少。

这种研究主题和研究地域的变化,与世界的发展密切相关。近20年来各个国家都把经济发展视为最重要的目标。在发展过程中,民族矛盾、族群矛盾、性别差异引发的问题较多。因此以应用为特色的都市人类学把经济和族群作为最重要的主题。而研究地域的扩大正是城市全球化发展的结果。随着世界体系城市的建立,未来都市人类学研究的方向也在此。

(二)中国都市人类学的发展

自90年代以来,中国的都市人类学有了新的发展,都市人类学学会有会员400多人,来自10多个学科,20多个民族; 召开了全国性的学术会议(淄博、丹东)并加入了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出版了《都市人类学通讯》和相关的论文集;在中山大学开设了都市人类学的课程,并做了专题的研究,出版了《中国乡村都市化》等书。

尽管都市人类学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与当前飞速的都市化相比,还需要上一层楼。我国都市人类学如何发展?笔者以为,除了借鉴国外都市人类学发展的经验以外,更重要的是结合中国的实际来进行研究。也就是把都市化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作为都市人类学的主题,将理论与应用相结合。

我国都市人类学所面临的重要课题:第一是中国都市文化的多元性问题。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国家,有56个民族,大的民族还是由许多具有地方色彩的群体构成的。这种多民族、多族群所表现的多元文化在都市中尤为突出。因此,研究都市中的民族关系和各地方群体的关系,推进和维护民族的团结和平等,各地方群体的团结和平等,是都市人类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第二是都市化带来的文化适应问题。变迁与适应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国的都市化进程很快,这表现在城镇数量的增长和规模的扩大,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化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乡村生活方式的都市化等。这种急剧的文化变迁,使得城市中的人都面临着调适过程,只是个人经历的转折不同,而所需要调节的范围不同而已,如从农村到城市、从小城市到大城市、从汉族地区到民族地区、从乡村生活向都市生活等等都面临着文化适应问题。都市人类学应该探讨都市化冲击之下文化变迁的进程以及不同环境下的适应策略,制定指导变迁的计划,为都市化服务。

第三是都市中庞大的外来人口问题。伴随着都市化而来的是人口的迁移和流动的问题。自1978年以来,中国农村劳动人口大量涌向城市从事交通、建筑、服务等各行各业的工作。外来人口一方面给城市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也给城市带来一系列难以承受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治安、管理、住房、计划生育、文化教育、文化适应、本地人与外来人的冲突等等。怎样管理外来人口,制定公平合理的政策都是都市化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四是加强城乡关系的研究。将城市与乡村联系在一起研究是人类学的传统,而我国过去不太重视这方面的研究,都市人类学可以填补这方面的空白。在过去,我国实行的是城乡分割的政策,因此在城乡关系上发生的问题也较多。如市与县的、镇与乡、村的矛盾就较多;企事业单位与周围乡村地区常常造成紧张关系;城乡结合部,往往成为“三不管”的地方,成为犯罪和各种越轨行为多发地区。都市人类学应该注重城乡的相互影响,包括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交互影响,协调城乡关系等课题的研究。

第五是加强对城市基本组织的研究。中国的城市具有许多不同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城市的特色,如“单位”、“居民委员会”、传统里巷、机关大院等等,还有社会网络的调查和分析,亲属和家庭的分析以及职业群体的分析,这些既是城市的基础,亦可反映城市的本质。另外就是对乡村都市化的研究,尤其是研究乡村的基础村,村是怎样从农村变为城市的,变迁的过程中是怎样适应的;农村的个人和家庭是怎样适应都市化的冲击的。

总之,随着中国未来的都市化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会越多,这不但为都市人类学提供用武之地,也使都市人类学所扮演的角色也会更重要。

责任编辑注:《未来的城市与都市人类学》(上、中)见本专题1998年第1期。

收稿日期:10/02/97

标签:;  ;  ;  ;  ;  

未来城市与城市人类学:城市人类学研究(下)_人类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