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怀宁县供电公司 安徽怀宁 246100)
摘要:在电力工程施工现场中,安全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不仅关系到工程施工质量,也关系到工程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施工企业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施工企业要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要加强现场施工安全管理,要加强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从而降低施工安全事故,保证工程施工顺利进行。本文探讨了新形势下电力建设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问题及策略。
关键词:新形势下;电力建设;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问题;策略
电力工程建设中,安全管理起着重要作用,为了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必须将安全管理落到实处,在对工程项目有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安全生产措施,对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这样才能促进电力施工安全的健康发展,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
1 新形势下电力建设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问题
1.1 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
电力建设的过程中,在施工现场一定要高度重视安全,因而必须要贯彻并落实施工安全责任。然而,在施工作业方面,安全责任的落实并不到位。其中,电力建设审批部门的责任只是审批项目,并不会在安全管理方面投入精力。在电力监管部门开展施工安全监管工作的过程中,监管力度不够,仅仅停留在形式层面。另外,电力建设主要的负责人同样也是安全生产的负责人,而其却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竞标项目方面,并未关注安全工作监督的重要性。
1.2 施工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有待增强
在电力建设施工方面,对人力的需求较大,所以,为了不断壮大施工力量,就会大量地聘用农民工。但是,农民工本身对电力建设的施工安全了解并不全面、深入,而且安全技术水平偏低,不具备较强的安全意识,难以自我保护。另外,电力建设施工单位并未组织施工作业人员参与安全培训和教育活动。这样一来,施工作业人员就难以正确地分辨安全隐患以及危险源。即便开展了安全培训,形式化也十分严重,不具备针对性的特点,导致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
1.3 安全管理与监督体系不健全
新形势下,项目承包制是电力建设施工比较常见的形式,然而,大部分施工单位尚未构建安全管理与监督体系,而是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缩短施工工期等方面。这与安全施工制度完全背离,埋下更多的安全隐患。而部分电力施工单位即便制定了安全管理规定,始终没有贯彻与落实。由此可见,现阶段电力建设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与监督体系仍不健全。
1.4 施工现场安全隐患较多
目前,在电力建设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十分混乱,相关人员并未对安全管理工作给予相应的重视,导致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较多。众所周知,电力建设施工通常在室外进行,而且高空作业与交叉作业相对较多,施工作业人员结构复杂性明显,因而施工危险系数也较高。另外,电力施工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没有正确认知施工现场安全隐患的危害,并未采取排查措施,同样也无法治理并消除隐患,最终引发更为严重的安全事故。
2 新形势下电力建设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策略
2.1完善安全保障体系
完善安全保障体系是解决安全管理问题。提高施工安全性的主要策略,可采用以下方法完善安全保障体系:①加强对人力资源的重视:施工需将人力资源作为主要资源加以重视,将施工人员的安全,作为施工现场考虑的重点问题,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的基础上,将以“人”为对象的安全管理措施,纳入到安全保障体系中,提高体系的完善程度;②加强各部门的联系: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有关部门应加强联系,确保安全问题发生时,工程能够迅速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得到补充与支持,避免延误工期的问题发生;③落实责任制:需在各部门落实责任制,发生安全问题时,应严格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提高责任人工作的积极性,建立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加强识别风险
加强对风险的识别,是预防风险发生的关键,具体可采用以下方法:①分析风险源,视其容易导致的风险的严重程度,将其分为可接受的风险源与不可接受的风险源两种;②针对两种风险源所引起的风险,进行归类,按照材料风险、人力资源风险、能源风险等,对其加以整理;③建立信息系统,通过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将上述风险发生的特征,以及风险可能带来的影响补充在系统数据库中,并在实践中,不断的对数据库内容加以补充;④采用信息化系统,对风险加以识别,在发现风险发生的迹象时,及时采取措施对其加以抑制。
2.3 建立应急预案
可采用以下方法,建立应急预案:①全面分析可能发生的种种风险,并提出具体应急预案,例如,针对坍塌风险,需从建立施工人员疏散与撤离安全通道的角度出发,完善应急预案;②在风险发生时,及时通知可能遭遇危险的人员及时撤离,由安全管理人员或者相关负责人,亲自带领其从安全通道撤离,切实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③风险发生后,及时将受到创伤的施工人员送到医院,以最大程度挽救其生命,确保其人身安全不受影响。
2.4 完善安全措施
应从完善安全措施的角度入手,全面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水平:①加强对施工人员的要求:要求施工人员在施工期间,必须戴好安全帽,穿好工作服装,戴好护目镜,尽最大程度降低安全问题的发生对其所带来的伤害;②补充安全标语:电力建设施工现场,应增加安全标语,如“高压危险”等,将安全标语放置在显眼的位置,保证施工人员以及外界人员均能够第一时间看到标语,以对其起到警示作用;③召开安全大会:可定期针对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召开安全大会。安全管理人员应成为会议的主持者。管理人员需全面分析上阶段施工过程中在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集思广益,共同解决问题。另外,需将会议的重点放在如何预防安全问题发生方面,需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保证其可积极谨慎的作业,减低安全问题发生几率。同时应向施工人员宣传安全问题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措施,以减轻事故的发生,对施工人员所带来的伤害。
2.5 强化安全检查手段
强化安全检查手段,对于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降低安全问题发生几率具有重要意义,具体可采取以下手段进行安全检查:①建立安全检查小组:施工企业组织有关人员,建立安全检查小组,小组中落实责任制,选出负责人;②划分安全管理区域:将整个施工地点,划分为不同的区域,由不同的小组进行检查,如发现某一区域发生安全问题,需及时追究相关小组负责人的责任,以提高各小组安全检查力度与严格性;③落实奖惩措施:针对安全检查情况落实较好的小组,应给予鼓励,提高其工作积极性。针对安全检查落实情况较差的小组,可从经济上给予惩罚,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2.4加强安全教育
首先,要加强施工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从而更好地开展安全管理工作。同时,要将安全管理工作责任落实到施工管理人员的身上,从而促使施工管理人员主动地去参与到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去,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其次,要加强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在进入施工现场前,要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将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重点交代,提高施工作业人员的认识,从而更好地规范他们的行为。
综上所述,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是电力建设行业的发展目标,电力建设工程是一个较为庞大的工程,因此电力建设工程需要电力建设企业与电力施工单位的配合,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王宏涛. 电力安全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建议[J]. 黑龙江科学. 2017(12)
[2] 刘兆星. 试论做好电力安全监管工作的途径[J]. 技术与市场. 2017(03)
[3] 张群. 电力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7(07)
[4] 刘力玮. 电力安全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及建议[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7(05)
论文作者:胡晓明1,胡忠良2,夏 羚1, 丁臣臣1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30
标签:作业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风险论文; 电力建设论文; 发生论文; 人员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