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PCI)患者健康教育中的临床作用研究论文_谢荷川

泸西县人民医院 云南 泸西652400

【摘要】 目的 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PCI)患者健康教育中的临床作用。方法 将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n=34,给予常规护理)和观察组(n=34,给予临床路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7.12%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的73.53%,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PCI患者健康教育中临床作用明显,不仅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还降低并发症,具有安全可靠性。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急性心肌梗死;健康教育

近年来,随着社会工作压力增大、饮食结构变化,吸烟酗酒人群增多,我国急性心梗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急性心肌绝大部分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发生冠脉斑块破裂、出血及血栓形成,导致冠脉急性闭塞和心肌缺血坏死,临床症状主要是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原有心绞痛加重,甚至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1]。目前临床上,恢复闭塞的冠状动脉血流主要是溶栓治疗和介入治疗两种方式,但溶栓治疗具有局限性大,介入治疗方式则更为有效。且护理是提高治疗效果的有效方式,本次研究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健康教育中的临床作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7年7月—2018年7月1年内收治的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34例,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5例,平均(53.45±6.18)岁,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34例,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7例,平均(54.21±5.93)岁,采用路径化护理方式进行护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本次研究已获我院伦理会批准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进行的健康教育主要包括介绍治疗流程和术后易出现的并发症,嘱咐患者改掉不良习惯,以便改善预后情况等。

观察组患者则通过临床护理路径方式对患进行健康教育,让患者感受从入院到出院康复进行全方面全流程的优质护理[2]。护理路径针对患者不同具体情况,制定科学合理护理方案,使护理条目清晰合理,提高护理的有效率。首先,在患者入院后对患者进行常规的生命体征监测,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理健康方面进行了解和评估,以便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病区环境、主管医生等,向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及介入治疗应用的优势和主要流程,通过沟通交流获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温柔耐心为患者解答疑问,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等消极情绪,树立治疗康复信心,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且对患者进行术前麻醉评估,确定患者无手术禁忌症后可在患者入院2d后进行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术后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观察穿刺处有无出血情况,指导患者术后保持平卧位,并指导患者有意识活动术侧肢体,以减少患者皮下血肿、尿潴留等并发症情况发生[3]。术后1d在患者穿刺处伤口无出血、肿胀情况下可解除绷带换药,鼓励患者下床活动,给予抗凝药物治疗,促进身体尽快康复。术后2d了解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情况,根据患者主诉与术后具体情况给予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和活动指导。出院时给予相应的出院指导,告知出院手续办理流程,讲解预后注意事项,嘱咐患者定期复查并按时服用抗凝药物[4]。

1.3 疗效标准

1.3.2患者护理满意度评估

自拟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从护理人员的护理态度、护理水平、工作积极性等方面进行评估,分为满意、较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满分100分,<70为不满意,70分≤护理满意度<90分为较满意,≥90分为满意,总满意率=(满意例数+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3.2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

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出现穿破动脉、低血压、皮下血肿、尿潴留和心律失常并发症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检测数据以()表示,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得知,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7.12%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的73.5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2.1.2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对比

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其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82%,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5.2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3讨论

介入是急性心肌梗塞治疗方法的较好之一,具有创伤小、疗效好、并发症少和病死率低的优势。临床路径化护理做到以患者为中心建立全方位的细致优质服务,对每名患者从入院到康复出院制定条理清晰、安排合理的健康教育[5]。且临床护理路径的计划性与针对性较强,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有效健康教育,增进医护友好交流的同时,也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

研究结果表明,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7.12%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的73.53%,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其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82%,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5.29%,组间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推进健康教育的效果明显,能够提高患者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杨海燕.临床护理路径在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6,11(3):159-160.

[2]高小华.临床护理路径推进健康教育在急性心肌梗死PC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33):100-101.

[3]劳素银,王雪珍,黄妙琴.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13):1995-1996.

[4]张小媚,宋佰艳.临床护理路径在42例急性心肌梗死 PCI 患者中的应用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6,7(5):45-46.

[5]邱运红,刘祝容.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护理路径在急诊PCI术患者中的应用[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6,37(6):681-682.

论文作者:谢荷川

论文发表刊物:《护理前沿》2019年第0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9

标签:;  ;  ;  ;  ;  ;  ;  ;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PCI)患者健康教育中的临床作用研究论文_谢荷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