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南岗区妇产医院 150080
摘要:目的:糖尿病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综合症,治疗药物降糖药和抗糖尿病药,两者各有不同的作用机制,而二甲双胍降糖药独树一帜,本文将通过研究总结其优势。方法:随机选取本院的460例糖尿病患者,其中单纯糖尿病者232人,出现不同糖尿病合并症并发症者228例。对比患者使用二甲双胍和其他降糖药的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二甲双胍降糖药并非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受累与胰岛功能与细胞作用,降低糖和血红蛋白,降低血脂,减少诱发心肌梗塞的风险。结论:二甲双胍可作为肥胖和超重的2型糖尿病者的一线用药。
关键词:降糖药;二甲双胍;应用
前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一些人不正当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因此,对于糖尿病的治疗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然而,治疗糖尿病的方法有很多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也很多,每一种药物都有各自的优势。本研究将通过对本院的460例患者的调查分析,总结二甲双胍降糖药的治疗优势。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研究资料
选取本院的460例糖尿病患者,其中,最大的83岁,最小的9岁,男性211例,女性249例;其中,患病时间最长的为21年,最短的为6个月,另外,单纯糖尿病者共有232人,出现不同糖尿病合并症并发症者共有228例。
1.2研究方法
研究中使用二甲双胍类和磺酰脲类联用共131例,使用二甲双胍类和瑞格列奈类联用20例,磺酰脲类和非磺酰脲类胰岛素促泌剂76例。此外,有39人使用瑞格列奈类和胰岛素类联用,66人使用阿卡波糖类和胰岛素类联用。另外,使用磺酰脲类和胰岛素类联用的有71人,使用胰岛素类和两种以上的口服降糖尿病药物联用的有57人。其中有192人是合理用药,还有78人用药基本合理,有190人用药不合理,用药不合理占糖尿病总人数的 41.3%。
2.结果
经过研究调查,二甲双胍不但能明显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还可以明显减少糖尿病伴发的血管并发症的危险。1985年7月由澳大利亚Alphaphar公司研制的二甲双胍上市,广泛应用于内分泌临床,被推荐用于非肥胖者的首选药,美国近期被批准用于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者应用,迄今已有多个商品问鼎如格华止、迪化糖锭、美迪康等。
3.讨论
3.1糖尿病的一般治疗方案
如今,患糖尿病的人变得越来越多,对于糖尿病的治疗手法也随之增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糖尿病是一类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疾病,我国的糖尿病患者已到达人口总数的12%左右,其中2型糖尿病是最常见类型,该病与肾脏损伤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治疗也相对复杂。一般来说,治疗糖尿病要采取综合方案,包括饮食控制,运动治疗,血糖监测,药物治疗和糖尿病健康教育等,用药选择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并且要顾及费用/效益比值。治疗理念宜积极,要保护和逆转胰鸟B细胞功能,尽早地采用药物联合治疗。除此之外,减肥和降低血脂也有助于糖尿病及并发症的治疗。另外对于糖尿病的治疗还可以采用精细降糖,一种或几种药物的联合使用,可使糖尿病患者得到更个体化的治疗,能够发挥降糖的最大作用,避免用药的不良反应.当血糖水平控制在正常水平时,为避免低血糖的发生,更需要采取精细降糖的措施,但要注意联用合理。此外,还要注意糖尿病的并发症,在用药治疗的过程中,不仅要监测血糖血脂,同时还要监测体重,体重指数,血压,足背动脉,眼底,肝肾功能,尿常规,心电图等的改变。还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忌禁证,尤其是低血糖和休克,严重者会引起不可逆性脑细胞死亡。1型糖尿病不可单用磺酰脲类药物,急性严重地感染,手术,创伤,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等情况下禁用磺酰脲类药物。
3.2二甲双胍在糖尿病方面的治疗
二甲双胍实际上是一种胰岛素增敏剂,在小肠吸收后,它通过抑制空腹糖异生、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从而降低血糖。在该次研究中我们发现,一方面二甲双胍可有效降低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提升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和胰岛素敏感指数,进而增加糖尿病的控制;另一方面,二甲双胍可有效降低糖尿病合并肾脏损害患者的纤维蛋白原(Fib)、定量及24 h 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水平,提示二甲双胍具有一定的保肾功能。当然,二甲双胍对于糖尿病患者还有明显的降糖效果,可以用来治疗糖尿病。二甲双胍不刺激机体胰岛素的分泌,其主要通过抑制肝脏糖异生和糖原分解,减少肝脏葡萄糖输出,抑制肠道葡萄糖的吸收,促进外周靶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而产生降糖作用。因此,二甲双胍不会导致高胰岛素血症,对正常人无明显降糖作用。另外研究显示,二甲双肌可以明显改善由于口一受体阻滞剂及钙通道阻滞剂的联合使用而 导致的糖脂代谢异常;在降低患者高血压上,二甲双肌有明显的协同作用,能够减轻血压的升高以及血压的不规则波动造成的器官损害,如心、肾等器官。此外,二甲双胍还可通过增加外周组织胰岛素受体数目及亲和力,提高胰岛素受体酪氨酸激酶的活性,增加骨骼肌细胞葡萄糖转运子 4(Glut-4)的基因表达及活性等,改善外周组织的胰岛素抵抗(IR)。二甲双胍除具有明显的降糖作用外,还能改善脂代谢紊乱,减轻肥胖患者体质量。多数 T2DM 患者体型肥胖或超重。而研究证实,二甲双胍与其他口服降糖药、胰岛素相比,在有效降低血糖的同时能控制患者体质量增加,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减少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肥胖者要选用二甲双胍2, 阿卡波糖:非肥胖者要选用磺酰脲类药物,因为二甲双胍可使体重下降。阿卡波糖对于饮食疗法不能控制的2型糖尿病有良好的作用,其二药不论肥胖或非肥胖均可使用。总体来看,二甲双胍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该药对肾脏没有任何直接的损害作用,只是对于存在肾脏功能损害的患者服用二甲双胍后会导致乳酸蓄积,从而引起乳酸酸中毒,因此在肾功能正常、无缺氧情况的患者中使用是安全的。因此美国糖尿病联合会(ADA)和欧洲糖尿病研究学会(EASD)达成共识,认为二甲双胍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线用药并贯穿治疗始终。
4.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依赖上了汽车这种代步工具。与此同时,人们的运动量也大大减少,再加之不正当的饮食生活习惯,肥胖的人越来越多。因此,患糖尿病的人也就越来越多。研究表明,二甲双胍对于糖尿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在临床应用上值得进一步的推广。
参考文献:
[1]刘野,汤卫兵,丁璐,等.胰岛素与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大鼠心梗后心脏交感神经重构的影响[J].心脏杂志,2013,34(1):28.
[2]何静,陆秀红,张圭,等.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磺脲类药物失效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3,34(30):6279 -6280.
[3]冯延欢等.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肾脏损害临床应用进展[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4,34(6):619-621.
论文作者:王明慧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5月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7
标签:糖尿病论文; 胰岛素论文; 血糖论文; 的人论文; 患者论文; 并发症论文; 作用论文; 《医师在线》2016年5月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