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分析激光用于治疗牙体牙髓牙周疾病的临床效果论文_姚远

 姚远

江苏省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 214000

摘要:对半导体激光在牙体牙髓牙周疾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49例牙体牙髓牙周疾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27)与对照组(n=22),对照组患者予以根管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半导体激光辅助治疗,对2组患者牙疼率与治疗效果加以比较。结果: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96.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9.1%,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x2=10.331,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发生率仅为11.1%,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45.5%,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x2=7.335,P<0.05)。结论:将激光用于牙体牙髓牙周疾病患者的辅助治疗有助于降低其牙疼发生率,增强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牙体牙髓牙周疾病;激光;临床效果

牙体牙髓牙周病位临床齿科常见疾病,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黑牙、压痛、断牙等,严重可导致牙齿出血、牙周溃烂,既影响患者正常生活与工作、学习等,还会对其牙齿美观产生不良影响[1]。激光治疗技术通过激光对生物组织进行照射后会产生热效应、机械效应、光化学效应、生词刺激及电磁场效应等,促进微血管循环、杀菌消炎、炎症吸收,近些年已广泛用于口腔医学各个亚专业。为对半导体激光在牙体牙髓牙周疾病中的治疗效果加以探讨,本文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49例牙体牙髓牙周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49例牙体牙髓牙周疾病患者,男25例,女24例;年龄23至57岁,平均(37.2±3.9)岁;排除:①存在系统性疾病者,②吸烟者,③妊娠妇女,④观察研究期间服用过其他抗生素者。将49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7)与对照组(n=22),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2组患者在病情、年龄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故具可比性。

1.2 方法

①对照组:该组患者予以根管治疗,方法如下:将牙根管清洁并对手术位置与周围部位消毒。将甲硝唑棒切割成与患者患牙部位相符形状,将之塞入病变组织袋内。使用注射器来将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置于牙周袋底端,待其病变位置溢出膏状物后停止注射。

②观察组:该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半导体激光予以辅助治疗。

1.3 观察标准

对2组患者治疗效果与疼痛发生率加以对比。①治愈:患者肿胀及疼痛消失;②消失:患者疼痛改善,但仍伴随轻微疼痛;③无效:肿胀及疼痛症状均无变化,甚至加重。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 )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则以(%)表示,x2检验,以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96.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9.1%,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发生率仅为11.1%,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45.5%,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后疼痛发生率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n(%)

3 讨论

牙周牙体牙髓联合病变为临床常见口腔病损,解剖上牙体牙髓牙周组织紧密相连,三者各自发生感染、病变,但又可相互影响与扩散,导致三者联合病变。牙体牙髓牙周病变范围通常较大,且细菌混合感染多以厌氧菌为主,因而单纯根管治疗、消毒、牙周刮治等难以将留存于复杂根管系统或牙周袋内壁细菌或毒素完全清除,这也是该疾病临床治疗效果欠佳的重要原因。因压根尖孔相互连接,故牙体牙髓在发生病变后可引起交叉感染。半导体激光为红外波段激光,当其作用于生物组织时会产生生物学效应、热效应。将半导体激光用于常规根管预备后离体牙根管的照射可将玷污层去除、熔融并将牙本质小管封闭,使得牙本质的通透性得以降低。半导体激光对生物还存在刺激作用,若多次照射则可产生累积生物学效应,进而将血管壁的通透性降低。此外,可将巨噬细胞系统功能激活,使得机体免疫力提高,从而实现消炎、抗感染并将牙周组织血液循环改善的目的[2]。激光照射所产生的热效应可使受照射区域组织的温度上升,而温度上升幅度则与辐照能量密度与照射持续的时间密切相关。半导体激光由于属低功率激光,若选用合适参数设置及方法,设定时间与能量范围内,压根表面温度上升不大,因而具有一定安全性,对牙根、牙髓及牙周组织无损害[3]。

根管治疗已广泛用于牙体牙髓牙周病的治疗,但传统根管技术极易使得涂层残留在患者管壁上,一定程度上为术后细菌的繁殖创造了较好的内环境[4]。通过激光照射根尖孔可将根壁管表面细菌进行消除,减少涂层与碎屑。此外,激光照射会产生生物学效应与热效应,可将根管中阻塞物质予以有效清除,使得牙本质的通透性降低。激光照射对生物组织的刺激作用使得患牙经多次照射后炎症溢出得以有效减少,缓解充血与水肿现象,缩短操作时间。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传统根管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半导体激光予以辅助治疗,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96.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9.1%,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发生率仅为11.1%,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45.5%,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由上所述,将激光用于牙体牙髓牙周疾病患者的辅助治疗有助于降低其牙疼发生率,增强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程庚.半导体激光对牙髓组织、细胞的生物学效应[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13,5(36):1144.

[2]单辉,谷方.根管治疗186例牙髓病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8):149-150.

[3]黎远皋,王霄,徐菁玲,等.半导体激光辅助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研究[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2,30(2):167.

[4]叶琴.激光治疗牙体牙髓病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23):121-122.

论文作者:姚远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12月第2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9

标签:;  ;  ;  ;  ;  ;  ;  ;  

探讨分析激光用于治疗牙体牙髓牙周疾病的临床效果论文_姚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