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乳腺外科;围手术期;护理风险管理
手术是目前临床治疗多种乳腺疾病的有效方式,但受到切口感染、患者情绪焦虑等多种因素影响,乳腺外科并发症的几率较高,严重影响了术后康复,也更容易引发护理纠纷问题。为进一步提高乳腺外科护理质量,我院开展护理风险管理,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收集于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共80例,以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平均年龄(36.5±5.2)岁,平均病程(3.7±2.5)个月;对照组:平均年龄(35.2±5.5)岁,平均病程(3.5±2.3)个月。两组患者均确诊为乳腺疾病,接受手术方案治疗,对本次研究表示知情同意,排除了合并其他身体疾病、合并手术禁忌症的患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风险管理:(1)乳腺外科组建护理风险管理小组,护士长担任组长,明确组长和组员的护理管理职责,根据小组成员护理职责的落实情况实施一定的奖惩措施。小组召开乳腺外科护理管理会议,结合相关文献和临床护理经验确定引发乳腺外科患者情绪焦虑、术后并发症等问题的具体因素,制定针对性的护理管理措施。(2)针对护理风险管理小组进行专业的护理服务培训,从护理理论和护理时间两方面展开培训,促使护士能够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理念,定期进行护理技能考核,持续提高护理管理能力。组织护士学习乳腺外科典型的护理案例,学习护理服务相关法律,充分明确自身的护理管理职责,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平。(3)落实各项护理风险管理策略:主动和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根据患者的心理情绪、身体素质、疼痛耐受情况、切口愈合状况等评估患者的潜在的护理问题,识别护理风险。对患者表示支持、鼓励,引导患者家属正确的和家属沟通,为患者提供充分的社会支持和心理支持;对于首次化疗的患者,护士要做好静脉通路评估,进行细致的健康教育,让患者指导保护血管的正确方法;对于术后疼痛的患者,护士可以通过按摩的方式为患者缓解疼痛,对于分散注意力和按摩都无效的患者,可遵医为患者使用止痛类药物;做好术后各项引流导管的护理管理,预防术后感染等问题;当患者和家属对护理服务提出异议时要从专业角度为其解答疑惑,使患者和家属能够放心,积极主动的配合术后护理干预。
1.3临床观察指标
对比术后并发症率、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从沟通态度、专业操作、病房管理三方面进行评价,0分为不满意、1分为可以接受、2分为基本满意、3分为满意、4分为非常满意,总分<9分为不满意,≥9分为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SPSS19.0处理数据,计数资料(n,%),卡方检验,计量资料(±s),t检验,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具体数据见下表1:
3讨论
乳腺外科疾病恶化风险高,护理难度大,对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有着很高的要求。乳腺是女性重要的生理器官,很多患者患病后,在没有对自身疾病系统了解的情况下就已经给自己施加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导致患者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对护理服务的要求也更高,出现护理满意度纠纷的情况也比较多见,影响了乳腺外科的整体护理干预水平。另外,乳腺外科疾病情况较为复杂,所以护理人员在检测患者的病情时,如果不够认真、严谨,就有可能出现错误的判断,影响治疗效果。
所以乳腺外科护士必须扎实的掌握乳腺外科护理知识,并且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护理经验。科室此次展开风险护理管理,对所有护理人员均展开了细致的护理培训,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责任意识、护理服务意识,落实岗位职责,使护士有能力为患者提供专业、细致、科学的护理干预,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更好的保证了护理服务的有效性。在结果中可见,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这一结果也得到了其他大量文献资料的佐证。
结语:
综上所述,护理风险管理在乳腺外科的开展具有较高的护理价值,值得借鉴和推广。
【参考文献】
[1]高婧,王云,李玲玉.护理风险管理在乳腺外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35):4-5+8.
[2]董龙梅,丁晔.护理风险管理在乳房外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6(07):188-189.
论文作者:叶丹
论文发表刊物:《护理前沿》2019年第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6
标签:患者论文; 乳腺论文; 外科论文; 风险管理论文; 术后论文; 对照组论文; 手术论文; 《护理前沿》2019年第0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