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在决策中的作用研究
刘佳妮
(黑龙江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应用心理系,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摘 要: 情绪在决策研究领域的出现经历了从完全排斥到逐步引入的过程。在决策领域研究初期,其理论是以决策者完全的理性为基础,并且完全摒弃了情绪对于决策的作用。前景理论的出现,使研究者意识到情绪这一重要因素,并从此开启了对情绪与决策关系的研究。文章主要论述决策的各种理论,在决策中情绪的分类和对决策的影响,以及关于此类领域的实验范式等。
关键词: 情绪;决策;即时情绪;情绪诱导范式
一、引言
在决策研究悠久的发展史上,决策的理论体系的形成可以分成早、中、晚三个阶段。早期的古典决策理论是基于“完全理性”的假设,完全排除情绪因素,并习惯于建立数学模型来表示理论的主要内容,从而便于进行决策的测量。在决策理论发展中期,人们逐渐意识到决策中的“理性”不是绝对的,而是基于“有限理性”假设,从而提出了行为决策相关的理论,并将情绪作用引入决策之中。随着心理学家们对情绪在决策中的作用的深入研究,人们意识到不仅预期情绪会影响决策过程,即时情绪也会在决策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情绪在决策理论中的作用
1.情绪在古典决策理论中的作用
古典决策理论基于“完全理性”的假设之上,用数学模型来描述行为。该理论提出人们能够将各种因素考虑在决策之中,以期望最大的效用来做出决定,最终做出最佳抉择。(1)期望效用理论。“博弈”应为早期决策理论提出的诱因之一,法国数学家曾就“博弈”中出现的种种选择情况做过研究,并得出结论,投入等于概率与预期结果乘积的和,即预期值。但是这个答案却不能解释具有反向预期的活动。在20世纪中期,Von Neumann和Morgenstern在“不确定性决策”等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期望效用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决策者在做出决策时,是根据自己对选项偏好程度来排列,从而选择一个最符合自己的预期选项,即选择满足最大预期效用的选项。该理论依据公里化假设,并利用数学和逻辑等知识构造出效用的模型,即EU模型。虽然此理论模型中能够测量出效用的数值,但却没有考虑情绪对其的影响作用。(2)主观期望效用理论。属于EU变式之一的主观期望效用理论是由Savage提出的。在该理论中,将效用改变为用主观概率来表示。主观期望效用理论认为,全部的决策方案都有其固定的概率分布,决策者拥有一种全面的、内在一致性的效用功能,知道一切的决策方案,还能够明确地知道每种决策方案的期望效用值,并且将倾向于采用期望效用最大化的决策方案。虽然此理论将效用改为用主观概率代替,对决策理论起到促进作用,但是该理论依旧是在“完全理性”的假设基础上建立的理论模型,依旧忽略了情绪因素对决策的影响,对于某些决策问题仍然无法做出合理的解释,如偏好反转等决策现象。
(4)安全性原则。在现在网络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信息安全是所有企业和单位最关注的问题之一。电力系统信息的泄露,会给整个电网企业发展运营和电网稳定运行造成极大的损失。在设计运营在线监测系统的时候,结合系统业务应用的特点,采用安全机制和技术手段保障系统的应用安全、数据安全、主机安全、网络安全、物理安全。
2.情绪在行为决策相关理论中的作用
随着决策研究的不断发展,研究者们发现古典决策理论对于很多现象都不能进行有效的解释,因此人们不再局限于“决策者完全理性”这一假设。相反,它考虑到决策者理性的有限性以及决策过程中其他因素的影响,其中情绪对于决策的影响十分重要。(1)前景理论。“偏好反转”等在以往决策理论中属于无法解释的特殊现象,Kahneman和Tversky针对这些难以用先前决策模型解释的决策现象做出了明确的解释,并依据决策者有限理性假设,提出了前景理论。它主要研究决策者在不确定前提下是如何进行选择的,并用价值函数取代期望效用值。前景理论提出,效用受到决策所处状况和未来效益改变的影响,在风险程度低的状况下,值函数在获利区间呈倒U型,在失利区间呈U型,即人们在获得利益时会出现“风险规避”,在亏损时会表现出“风险寻求”的倾向。在前景理论中将参照点和决策权重等成分引入决策时,虽然表明了某些情感体验的用处,但是此理论并没有将其作为参数。(2)后悔理论和失望理论。Loomes、Sugden和Bell提出了后悔理论和失望理论,两者都是针对人们的预期情绪在决策过程中的作用而展开说明。后悔理论假定,当决策者觉察到自己选择的结果可能不如其他的选择结果时,他们就有后悔的情绪体验。研究发现,决策者都倾向于选择那些避免产生后悔情绪或将后悔程度降低到最小的选项。失望理论是指决策者决策后的真实结果没有符合自己的标准程度时,会感受到失望。后悔理论与失望理论共同之处是,均将预期情绪的作用引入到决策过程中,不同之处是两者的产生条件不同,虽然两者都是由选择的消极结果产生的,但是后悔理论是对已选择的结果和未选择的可能存在的结果进行比较而导致的;而失望理论是对已选择的结果与自己预期结果进行比较导致的,即产生条件的本质不同。(3)主观预期愉悦理论。Mellers等提出的主观预期愉悦理论认为决策过程中的人们会对选择结果带来的个人情感体验产生期待并且运用这些预期来指导决策行为。决策者偏向选取那些附有较大程度愉悦感的决策方案。主观预期愉悦理论与主观预期效用理论十分相似,但是预期的情绪却不同于效用。第一,效用一般是取决于收益的变化,而预期的情绪体验则是由比较等因素确定的。第二,效用是一个较为稳定的因素,其不依赖于个人信念的变化,而预期情绪则随着个人当时拥有的信念和比较等主观因素而变化。
三、决策中情绪的不同分类与作用
1.情绪的分类
为明确情绪的产生是与决策任务本身有关还是与决策行为结果或外部因素有关,Loewenstein和Lerner把决策中的情绪分成两种类型,即预期情绪和即时情绪。预期情绪是指人们在已抉择后,由决策结果引发的情绪,并非在决策过程中出现的,是未来情绪的预测,即因为结果引发的情绪。即时情绪是决策中感受到的真实的情绪体验,它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性质再分成预支情绪和偶然情绪。预支情绪是指由当前决策引发的情绪,与决策本身有关;偶然情绪是指与决策任务本身无关的因素造成的即时情绪,如天气的好坏、决策时决策者的身体状态等因素。
2.预期情绪在决策中的作用
在将情绪因素引入决策研究时,研究者最初更多关注预期情绪的作用。预期情绪在决策中作用的研究主要分为两个研究方向,一个是研究决策者在面对不同的选择结果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更注重研究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相反的情绪体验,例如后悔理论和失望理论;另一个是研究决策者对于预期的情绪体验和预期的准确性,例如主观预期愉悦理论。
3.即时情绪在决策中的作用
关于探讨偶然情绪与决策的关系时,主要采用情绪即信息模型,该模型认为,情绪可以直接影响个体的判断和决策,个体对情绪体验有明确的意识,但是对情绪产生的诱因却不敏感,通常会将全部的情绪体验归于与决策任务相关,并且将情绪体验视为一个影响判断的因素,其中包括决策自身以外其他因素引起的情绪体验。
在研究即时情绪与决策之间关系的早期,大多数研究者只研究不同情绪的本质,即正面或负面情绪对决策的影响。在积极情绪与探索性决策行为的研究中Isen等发现,当个体面对不重要的消费决策情景时,积极情绪下的消费者会选择更为多样化的行为;而当决策任务与消费者之间的利害关系程度很大时,消费者则会选择更保守的行为。
四、实验范式
情绪调节行为控制范式在国内外的多数研究中都常采用指导语这一方式,指导语分别为表达抑制和认知重评两种方式。在此种范式下,要求被试先在特定的情境下进行情绪的诱发,然后使用指导语进行调节,再采用特定技术用来指导对象的情绪调节,最后进行选择。此外,还可以采用录像、观察和表情分析等技术对情绪调节进行监控和分析。
1.情绪诱发范式
博弈游戏范式是根据情绪维持假说提出的。情绪维持假说认为情绪对决策的作用是目的驱动过程。决策者为了维持自己的有利情绪,会选择更为保守的选项,避免冒险带来的风险;但是,具有负性情绪的决策者往往会做出更冒险的决定,从而减少负面的情绪体验并获得积极的情绪。
2.博弈游戏范式
情绪诱发范式是指用特定情境来诱发个体的特定情绪,以此研究情绪对决策的影响。研究者在情绪诱发范式使用时应该考虑以下问题:第一,情绪诱发的步骤及过程应和研究者要求诱发的情绪有一致性;第二,情绪诱发后应确定被试是否达到了研究者所要求的情绪标准,并进行情绪的前测和后测来确定情绪诱导是否有效,一般采用主观报告、观察生理指标和外部行为表情等方法进行考查;第三,情绪诱发会涉及伦理道德等问题,在情绪诱发后研究者应采取一定的技术来应对突发状况。
3.决策行为一致性测量范式
通过对情绪在决策中的作用的综述,可知情绪对于整个决策研究领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对以往研究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总结及展望。
首先,目前关于消极情绪与决策之间关系的研究较多,主要集中在焦虑、悲伤、恐惧等情绪体验方面,对于积极情绪的研究却较少。未来研究取向应更多重视积极情绪对于人们决策过程的影响,如应对愉快与敬仰等积极情绪体验对于道德判断和助人决策的影响,不同类型的特定情绪在积极情绪下对风险决策偏好的差异等问题。其次,多数研究依旧停留在将情绪划分为不同的效价来进行研究,研究者应该考虑到情绪分为不同的维度,并用不同维度的情绪划分来研究对决策行为的影响。再次,以往的研究中多数研究者仅仅关注到决策者的个人情绪体验,却忽视了决策任务本身的情感体验和决策任务选项的情感属性,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人们应该注意决策者情绪体验与任务自身情绪属性之间相互作用对决策的影响。最后,人们要对情绪启动效应与决策之间的关系、情感和生态理性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4.情绪调节下的行为控制范式
情绪在决策中作用的实验研究范式主要有四种,分别是情绪诱发范式、博弈游戏范式、决策行为一致性测量范式和情绪调节下的行为控制范式。
五、总结及展望
在决策研究中,研究者采用决策故事情境,要就被试做出决策,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比较方式主要为常模比较和校标比较。常模比较以期望效用理论和概率理论为基础,分析个体决策行为与常模出现差异的原因;效标比较是建立在描述性模型之上,将专家的绩效视为黄金准则,对决策过程和方式进行特征性描述与比较。
1.研究取向总结及展望
2.相关政策章程的颁布及试点工作方案的细化,为试点工作制定了基本规范。2017年5月17日,财政部《关于在粮食主产省开展农业大灾保险试点的通知》发布以来,各地、各粮食主产省、各试点县更为具体的试点方案细则纷纷出台。其中,粮食大省山东于2017年6月24日率先出台了《山东省农业大灾保险试点工作方案》。相关政策细则相继颁布,各地因地制宜地推出的地方性、区域性、个性化、特色化的农业大灾保险试点工作方案,使农业大灾保险的发展有章可循。
第二,承认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个人产权,即参与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农民对个人的股份进行转让和处置,从而有效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成员的责任感,充分调动广大组织成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共同为推动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出谋划策,最大限度扩大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规模。在产权的转让过程中,要以公平、公正和透明的产权流转作为基础,根据实际情况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产权流转市场,从而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产权转让提供重要的保障。
2.研究设计总结及展望
第一,目前的研究中多数使用情绪诱导范式进行特定情绪的控制,在诱导情绪时经常会采用国际图片库中的情绪图片或电影片段以诱导特定的情绪体验。还有些研究会采用情境模拟,如焦虑面谈等方法进行情绪诱导。无论哪种目标情绪诱导技术,研究者都应进行情绪的操纵检验,以此判断是否达到研究所需的标准。第二,为了更好地预测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的决策行为,未来研究应更为关注与情绪相关的核心评价成分而非仅仅关注情绪的效价。
3.神经机制的研究总结及展望
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可知情绪和风险决策均与杏仁核、前额叶皮层有关。有研究表明,前额叶皮层受损的人很难做出决策。虽然以往的研究已证实以上脑区的活动与情绪对决策的影响有关,但是人们是如何激活的以及脑区的激活是如何对决策产生影响等问题,研究者们依旧无法做出明确的解释,因此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表面活性剂的流变性质对决定及预测其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行业包括食品、制药、石油开采、个人护理品和家庭护理品等[137-139]。已有许多研究讨论了氨基酸表面活性剂的粘弹性与cmc之间的 关系[76,140,141]。
2.1 两组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化 患者在用药1周后实验组的发热、盗汗、咳嗽、气短等症状的缓解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进一步研究发现,实验组患者发热、盗汗、咳嗽、气短缓解所需要的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参考文献:
[1]庄锦英.情绪与决策的关系[J].心理科学进展,2003(04).
[2]王芹.即时情绪对社会决策影响的发展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0.
[3]庄锦英.论消极情绪对决策的影响[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5(05).
[4]皮力.具体情绪对决策影响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5]李爱梅,孙玥.积极情绪对决策行为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J].统计与决策,2010(21).
[6]李晓明,谢佳.偶然情绪对延迟选择的影响机制[J].心理学报,2012(12).
中图分类号: G4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3561(2019)03-0010-02
作者简介: 刘佳妮(1996-),女,四川宣汉人,黑龙江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从事发现与教育心理学研究。
标签:情绪论文; 决策论文; 即时情绪论文; 情绪诱导范式论文; 黑龙江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应用心理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