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北京 100069
【摘 要】目的:分析探讨护理干预对肝癌患者术中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肝癌患者7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常规应用凯纷进行阵痛治疗,疼痛加重或者疼痛评分增加时遵医嘱给予吗啡、曲马多等药物进行镇痛,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疼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术后24小时、48小时疼痛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及术后镇痛药应用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较对照组高,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明显减轻患者术中疼痛,降低镇痛药物的应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护理干预;肝癌;术中疼痛;临床疗效
目前肝癌已经成为最威胁人类生命的恶性肿瘤之一,其致死率极高[1],由于肿瘤的大小、部位、数量、来源及进程的情况不同,许多患者发现时以不能进行根治手术,有报道显示仅15%的患者可以实施根治手术,约85%的患者仅能进行非手术治疗[2]。射频消融术是近年来一种新兴的治疗肝癌的有效方式,但是由于患者对手术不了解和医学基础知识的缺乏,心理难免存在恐惧感,尤其是对手术疼痛的恐惧,更加重患者的痛苦[3]。为了减少患者痛苦,笔者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肝癌患者78例,探讨护理干预对肝癌患者术中疼痛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肝癌患者78例,其中男性患者48例,女性患者30例,年龄17至80岁,平均年龄(49.7±5.7)岁。所有患者均经过活检确诊为肝癌,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肿瘤大小数量、疼痛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常规应用凯纷进行阵痛治疗,疼痛加重或者疼痛评分增加时遵医嘱给予吗啡、曲马多等药物进行阵痛。
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疼痛的护理干预,(1)术前:病房护士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为患者进行疼痛评估,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疼痛宣教,给患者进行术前心理辅导,手术室护士术前访查患者,与病房护士做好交接工作,了解患者基本情况;(2)术中:进入手术室后帮助患者熟悉手术室环境,耐心解释患者的疑问,给予患者心理安慰,帮助其减轻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帮助患者摆好合适又舒服的麻醉体位和手术体位,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药物,手术开始时预防性应用镇痛镇静药物;(3)术后:及时询问患者疼痛情况,耐心对待对患者,对其表示理解,指导患者家属给予患者精神上的支持。
1.3 判断标准
应用国际上流行的直观类比标度法(VAS)[4]进行评估,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术中、术后24小时、术后48小时疼痛情况;对比两组患者术中、术后24小时、48小时镇痛药应用率;患者出院时调查患者对护理技术、就医环境、医疗服务质量、医护人员态度等的满意程度。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18.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用X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VAS评分对比 两组患者术前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患者术中、术后24小时、术后48小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中至术后24小时、48小时镇痛药物使用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术中至术后24小时镇痛药物应用率28.2%(11/39)低于对照组64.1%(25/39),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8小时镇痛药物应用率7.7%(3/39)低于对照组43.6%(1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满意率高达100%(39/39)高于对照组89.7%(35/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年来肝癌已经成为最威胁人类生命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治疗是各类型肝癌常用的治疗方式,但是由于对手术缺乏认识和医学基础知识的匮乏,患者心理难免存在恐惧感,尤其是对手术疼痛的恐惧,更加重患者的痛苦[5]。疼痛目前成了术后患者与血压、脉搏、呼吸四大生命体征并重的第五大生命体征,逐渐受到了重视[6]。倾听患者主诉是判断反馈、评估疼痛、判断患者疼痛程度的主要标准[7]。国际VAS疼痛评分法积极运用了生理学、心理学以及药理学各方面的知识,以尊重患者、充分信任患者为主要理念,以减少患者术中及术后身心痛苦为主要目的,帮助患者术后康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8,9]。
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术中、术后24小时、48小时疼痛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及术后镇痛药应用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较对照组高,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可见,护理干预能够明显减轻患者术中疼痛,降低镇痛药物的应用率,可以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总之,护理干预能够明显减轻患者术中疼痛,降低镇痛药物的应用率,可以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强兰君.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30例疼痛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2):15-16.
[2]叶玉霞,马晓娟.对实施射频消融术的肝癌患者进行术后护理的效果探讨[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2):94-95.
[3]李漓,刘雪琴.老年人疼痛的处理与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2):212-213.
[4]李柳芬.疼痛管理在术后疼痛控制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6):565-566.
[5]刘义兰.健康教育在缓解术后疼痛中的应用[J].实用医技杂志,2005,12(2):387-388.
[6]赵晓敏.术后疼痛的护理[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20(3):180-181.
[7]孙亚超,孟园,牛小霞.综合护理干预对原发性肝癌经皮射频消融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5):76-77.
[8]沈曲,李峥.手术后患者疼痛控制满意度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3):197-202.
[9]叶玉霞,马晓娟.对实施射频消融术的肝癌患者进行术后护理的效果探讨[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2):94-95.
论文作者:张颖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1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24
标签:患者论文; 疼痛论文; 术后论文; 肝癌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两组论文; 小时论文; 《航空军医》2015年1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