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科技管理大转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过去,我们申报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准备时间很长,先要阅读《项目指南》,根据研究方向进行项目征集,然后才能进行项目申报。在申报过程中要填写各种表格,一份申报材料少则十几页多则几十页,还要复印十几份甚至更多以便评审专家审阅。现在好了,实行网上申报,如此繁琐的过程,只要点击鼠标就可以完成,既省时省力,也节省了很多不必要的花销。”长期从事科研工作的华中科技大学胡军辉教授告诉《瞭望》新闻周刊。
“这就是我们改革科技计划管理方式、加强宏观管理最直接的体现之一。”科技部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司司长梅永红肯定地说。
补位科技管理顶层设计
在记者以往的采访中,许多科技人员都曾表示对科技部的工作不甚了解,普遍认为科技部就是管科技项目申报、审批的,“项目科委”几乎成了科技界的一种共识。科技人员提着大包小包的申请材料“跑部进‘金’”申请项目的情景,曾经深深地印在了人们的脑海中。
“这种情况以前确实存在,但从去年开始,这种局面已得到了根本扭转。”长期从事科技政策研究的梅永红,并不避讳一直以来宏观科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他认为,科技管理顶层设计不够是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一说科技工作,就到了学科、技术层面,而实际上,科技工作首先就要从战略和规划上定位,从体制和机制上保障,从法律和政策上推进。长期以来,政府管理的关注点大部分在做项目上,几大计划也都是以项目为主,微观层次上的管理居多,所以给人们留下‘科技部就是管项目’的印象也不足为奇。”
建立“一站式”网上项目申报中心是科技管理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
2006年是科技部内定的宏观管理改革年。“科技部宏观科技管理工作确实发生了重大转变,最突出的一点,就是科技计划管理方式的改革。”梅永红强调。
相关调查分析表明,“效率问题、公正问题、科技计划管理规范问题”,是科技人员反映最强烈的三个问题。
科技部为此出台了《关于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若干意见》,在2006年开始了一系列实质性的探索和尝试,在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促进科技自身的持续创新能力建设、加强知识产权管理、提高国家科技计划管理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加强科技计划经费的监管等九方面,提出了26项具体措施,以确保国家科技计划体系走向廉洁、公正、高效,并在“十一五”计划中全面启动实施。
梅永红介绍说,构建统一的国家科技计划管理信息平台,建立“一站式”网上项目申报中心是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从2006年起,所有科技计划的申报全部通过网络进行,申请者与管理者不直接对话,从项目管理的源头加强治理,使立项程序公开、公正、透明,确保项目申请者机会均等、评审标准一致。
针对在专家管理中存在的专家出题专家审、甚至专家自己承担项目的现象,科技部建立了统一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咨询、评审和验收专家库,通过专家库随机抽取制、定期轮换制,打破了固定专家评审的模式;通过涉嫌回避制和专家信誉制等措施,进一步完善专家参与国际科技计划管理机制,防范评审中“人为因素”对参评项目的影响,同时专家意见也得到了充分尊重,提高了管理的公正性。
科技成果的评价鉴定方式也进行了重大改革。国家层面将不再组织科技成果鉴定,验收重在预期目标的实现程度和任务的完成情况,不对技术水平进行评价;建立科技成果评价指标体系,完善科技成果的评价评估制度,进一步发挥社会中介机构在科技成果评价中的作用;建立国家科技计划成果数据库,制定和完善国家科技计划成果共享机制和办法。
主动将管理权下放外移
梅永红说,提高科技管理水平和效率,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宏观管理,强化制度建设,构建符合科技发展要求的“权责明确、定位清晰、结构合理、运行高效”的国家科技计划体系,推进国家科技计划管理的公正、公开、规范和高效,是保证“十一五”规划和《纲要》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举措。
据了解,科技部近期启动的“科技支撑计划”,加大了对能源、环境、人口健康等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瓶颈问题的攻关力度,将农业及社会公益科技经费与工业科技经费的比例由过去的3∶7调整到5∶5。把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专项作为基本计划,明确了“十一五”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和科技资源共享的方向和重点。调整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和基础研究计划的定位,大幅度增加对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的支持力度,调整国际科技合作、高新技术产业化、科技型中小企业、农村农业科技发展等政策引导类计划,加强对项目、人才和基地的统筹。
在加强宏观管理的同时,更加注重发挥部门、地方和企业的作用。据了解,“973计划”中的四个重大科学计划已全部委托中科院、教育部组织实施; “科技支撑计划”首批项目中委托部门、地方、企业组织实施的占到82%。特别对16个重大专项的组织实施机制,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革。项目实施的牵头单位全部由相关部门、省市、大企业、大学承担,科技部作为项目实施领导小组牵头单位,只承担了新药研发、集成电路等三个专项,而将自身的管理重点更多地转移到对实施方案审定、监督评价和宏观调控上来,从注重项目的微观管理到对整个计划的宏观调控。
“将计划管理权限下放,减少具体的、直接的项目操作,在计划执行和项目管理上更多发挥部门、地方和专业机构的作用,这本身就是一场自我革命。”梅永红坦诚地说。
来自企业的实际感受
强化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是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重要举措。
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生北控”)董事长、总裁吴乐斌对记者说:“业界普遍认为,2006年是中国医药产业的冬天;而来自科技部的一系列政策,为企业带来了冬天里的春天。”
吴乐斌曾担任过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副所长,三年半前接过中生北控的帅印。他告诉记者,去年通过项目申请、 公开答辩等一系列程序, 公司承担了“十一五”863计划“生物与医药技术领域”的重点项目。这个项目从立项、实施方案论证到承担项目单位的产生,整个过程完全公开透明,专家组成员大部分来自同一领域的不同行业和部门,有中科院、医科院的,也有清华大学和企业的专家,对整个项目的评审体现了专家的观点和判断,体现了行业领域专家的权威性和集体意志,而科技部发布的《项目指南》,只是明确国家需求。
“这种没有人为干扰、公开、公正、透明的竞争,一直是我们企业所追求的,但往往很难达到。我觉得,科技部是在真正落实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尤其是突出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精神。”
吴乐斌十分赞同对科技计划管理的改革。他认为改革就是一个探索、实践的过程,比如对科技成果评价鉴定方式的改革。科技成果评价指标体系,突出强调产品注册证、产品的专利和销售额,强调自主创新替代进口,这样一种价值导向,对整个产业发展都是有促进作用的。那么,这种改革措施就是可行的。而“这种服从国家目标、服务企业的结果就是,我国诊断试剂的研制第一次被列入863计划,也是第一次由企业牵头进行研发的。”
“科技部一再明确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并给予企业切实的支持,我说冬天里的春天来自科技部有什么不对吗?”一向率直的吴乐斌反问记者。
但对于把国家科技计划委托给相关部门、行业或地方,科技部更多关注科技战略的研究和科技政策制定等改革措施,吴乐斌有疑问。
科技部发展计划司从事科技计划管理多年的包献华处长明确表示,加强宏观科技管理,并不是把科技计划和科研项目完全割裂。“以前我们更多关注项目本身,现在则更多关注整体现状和布局,但落脚点还是在项目上。我们还是要抓一些关键环节进行管理,如项目的前期设计、规则的制订,但不是操作具体过程”。
在包献华看来,工作的担子是越来越重了,因为“我们所有的科技工作都要围绕国家战略,体现国家意志,科技计划也不例外,要根据国家需求和发展目标进行布局,还要跳出项目本身的圈子去监督、评估,对计划的实施成效负责。”
求解宏观科技管理难题
科技部政体司司长的梅永红指出,目前的问题突出表现为:一是宏观管理政出多门。按照我国现行科技管理体制,科技经常性工作涉及部门机构多达20多个。由于部门间的事权界定不清晰、职能交叉重叠且缺乏有效的统筹协调机制,导致科技宏观管理政出多门,部门分割、行业分割和条块分割的问题十分突出。
二是科技基础设施重复建设。由于缺乏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重复建设现象比比皆是。比如,青岛是我国重要的海洋研究基地,海洋科技资源约占全国的60%,其中海洋调查船共有20多艘,千吨级以上的远洋科考船就有7艘, 分属于各个不同部门,还有多个部门正在分头建造新的海洋调查勘探船。“科技部筹建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力图把分属不同部门的海洋研究所整合起来,但历时5年,至今未能实现。”
三是部门间科技项目相互分割。由于在科技预算方面缺乏统筹协调,使得部门之间、军民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科技项目重复建设现象十分严重,造成有限科技资源的浪费。在2003年“非典”期间,全国同时开展早期诊断试剂研制的单位有20多家,开展疫苗研制的有30多家,启动P3实验室建设的有35家,彼此之间都缺乏资源共享和有效协作。
四是科技政策难以贯彻落实。近年来,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新的管理办法和措施。但由于宏观管理职能的缺失,这些措施往往无法有效地贯彻落实。梅永红举例说,科技部颁布新的科技评价办法已有两年,要求按照科研活动的不同特点实行分类评价,以切实纠正学风浮躁的倾向。但一些科研机构依然各行其是,继续单纯强调论文数量导向、获奖导向和经费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