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降低血液病患者PICC论文_何玮 李小丽 周瑜 罗晓祝 任小慧

何玮 李小丽 周瑜 罗晓祝 任小慧 四川省达州市中心医院血液内科 四川达州 635000

【摘 要】目的:开展品管圈活动(QCC)降低血液病患者PICC 导管堵管率,评估其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确定降低血液病患者PICC 导管堵管率为活动主题,分析导致血液病患者PICC 导管堵管原因,针对原因拟定改进对策并实施,评估活动效果。结果:实行QCC 后,PICC 堵管率由活动前的 13.5% 降至4.3%,护士成功处置先兆堵管率由活动前89%提高至94.8%。

结论:应用QCC 可提高护理服务质量,降低血液病患者PICC 导管堵塞率。

【关键词】血液病;PICC;堵管率;品管圈Abstract:objective to develop the activity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reduce blood disease patients with PICC catheter tubeplugging rate,to evaluate its effect.Method set up quality control circles,reduce blood disease patients with PICC catheter tube plugging rateas the theme,analyzing cause PICC catheter tube jam blood disease patients,to draw up the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and implement,evaluation activity effect.Results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QCC,PICC tube plugging rate fell to 13.5% from 13.5% before the activity,the nurse successful treatment of precursor tube plugging rate to 89% from 94.8% before by the activity.Conclusion application of QCC can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service,reduce the rate of PICC catheter jam blood disease patients.Key words:blood disease;PICC.Tube plugging rate;Quality control circle【中图分类号】R631.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4-001-02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 Inserted Centralvenous catheter,PICC)是一种从外周静脉导入且末端位于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适用于进行中、长期静脉输液治疗[1]。因操作简捷、安全性高、维护简单的优点,被广大血液肿瘤患者所接受。但由于很多血液肿瘤患者化疗后存在严重感染、血细胞异常、高凝、凝血像异常、化疗间歇期不按时维护等因素,从而致使PICC 导管堵塞增多,非计划拔管率增高。

2014 年8 月我科开展了以“降低血液病患者PICC 导管堵塞发生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对照组:统计血液内科2013 年8 月至2014 年8 月成功留置的52 例次PICC 导管,非计划拔管9 例次(17.3%),其中堵管7 例次(13.5%)(药物栓塞2 例,回血堵管4 例,血栓1例),占非计划拔管率77.7%;维护导管2586 例次,出现导管堵塞征先兆63 例次,处置成功56 例次,处置成功率89%。

实验组:血液内科从2014 年8 月至2015 年8 月品管圈活动实施后成功留置的69 例次PICC 导管。非计划拔管7 例次(10.1%),其中堵管3 例次(4.3%)(回血堵管2 例,血栓1例),占非计划拔管率42.85%;维护导管3625 例次,出现导管堵塞先兆58 例次,处置成功55 例次,处置成功率94.8%。

1.2 方法1.2.1 品管圈活动方法1.2.1.1 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品管圈由我科12 名护理人员自愿组成,年龄:21~41 岁,平均年龄(32±9)岁;职称:副主任护师1 名,主管护师2 名,护师4 名,护士5 名;学历:硕士1 名,本科7 名,大专4 名。副护士长(主管护师)任圈长,护士长任辅导员。

1.2.1.2 选定主题:成立品管圈,组织召开圈员会议,采用头脑风暴法提出活动的选题,并对提出的所有选题进行讨论,最后全体圈成员就解决问题的可行性、迫切性、圈能力及上级政策支持4 方面进行打分,每项1~5 分,总分20 分,最终选定“降低血液病患者 PICC 堵管率”为本次活动主题。

1.2.1.3 拟定活动计划 拟定包括主题选定、计划拟定、现状把握、目标设定、原因分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与检讨、效果确认、标准化、讨论及改进、成果发表11 项内容的活动计划表。

1.2.1.4 现况调查 应用临床资料回顾的方法对2013 年8月—2014 年8 月血液病患者PICC 导管维护状况进行统计,掌握现状后,从人、机、法、料、环5 个方面,运用鱼骨图,通过因果关联分析图进行真因验证,找到5 个导致血液病患者PICC 堵管率增加的主要原因,分别为:药物沉淀、患者疾病的影响、护士培训不到位、无系统的健康教育、无完善的制度和流程。

1.2.1.5 巩固措施及标准化 对措施的效果进行检查、评价,对有效的措施进行规范化及标准化,制定出血液病患者PICC 置管及维护流程、PICC 临床护理路径等流程和制度,使PICC 管理实现标准化、制度化[2]。

1.2.2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7.0 软件进行处理,行X2 检验及统计描述。

2 结果有形成果: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PICC 非计划拔管率和堵管率。②无形成果:导管出现堵塞前兆,护士的处置成功率。

3 讨论

3.1 开展品管圈活动可降低血液病患者PICC 并发症发生率,血液病患者由于疾病的特殊性需反复住院化疗,化疗后骨髓抑制,粒细胞缺乏、免疫力低下及血小板减少,更易导致感染及出血。有些血液病如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液黏稠度大,血液呈高凝状态,发生堵管及血栓的概率增高[3]。化疗间歇期患者常带管出院,由于导管自我护理能力欠缺、私自延长维护时间,均可能增加PICC 导管堵塞的风险,因此对导管护理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开展,针对各层级人员制定了切实有效的培训方案,提高了护理人员素质;建立健全了PICC 置管及维护流程。建立了PICC 临床护理路径,使落实,从患者PICC 置管前到带管出院严格按照路径表的内容有计划、有时间、有目的、有预见性地为患者提供护理,避免了临床护理工作中的盲目性、重复性、低效性的弊端,节省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次结果显示,通过品管圈活动PICC 堵管率由活动前的 13.5% 降至4.3%,护士成功处置先兆堵管率由活动前89% 提高至 94.8%,提高了PICC 护理质量,有效降低了PICC 并发症的发生,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开展,使PICC 的管理质量进入持续改进的良性循环,更好地解决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4]。

3.2 通过品管圈对血液病患者PICC 堵管率的管理,可以使护理人员自觉参与到管理中来,主动学习相关知识、技能、流程及制度,分析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结合工作中的实际情况,不断提出更完善的改进措施,使PICC 临床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护理人员自我价值得到体现,团队成员的自信心得到提升,团队的协作及凝聚能力逐步增强。

4 小结通过品管圈活动对血液病患者PICC 堵管率进行管理,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系统、连贯的护理服务。在护理实践中形成了规范化、程序化的护理操作,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杜绝了临床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对PICC 安全留置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保证了血液病患者化疗全过程的顺利进行,减少了医疗费用的支出,提高了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同时也提升了护理人员的职业素质。

参考文献:[1]胡君娥,吕万丽,陈道菊等.PICC 置管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6):554-555.[2]贺万香,梁迎盈,路鑫.运用品管圈降低早产儿PICC堵管率的效果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6(36):886-889.[3]林欢,孙春红,樊婷,等.品管圈活动降低血液病患者PICC 并发症[J].护理学杂志,2015,30(1):33-36.[4]闻曲.PICC 临床应用中的安全隐患及管理现状[J].护理学杂志.2013(14).

论文作者:何玮 李小丽 周瑜 罗晓祝 任小慧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4月第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2

标签:;  ;  ;  ;  ;  ;  ;  ;  

品管圈活动降低血液病患者PICC论文_何玮 李小丽 周瑜 罗晓祝 任小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