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宁阳县东疏镇第一小学 271401
摘 要:小学差生的特点一般是贪玩、好动、注意力不集中,自我控制能力差,懒惰,学习成绩低。他们中的大部分学习态度不端正,不知道为什么学、为谁学,有的认为学习是为老师学、为家长学,缺乏学习的内驱力。学习的态度决定了学习的效果,所以转变成绩就要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开始。转变学习态度,就要投其所好,因势利导,激发学习动力。
关键词:小学差生 学习态度 投其所好 因势利导
小学差生的特点一般是贪玩、好动、注意力不集中,自我控制能力差,懒惰,学习成绩低。他们中的大部分学习态度不端正,不知道为什么学、为谁学,有的认为学习是为老师学、为家长学,缺乏学习的内驱力。学习的态度决定了学习的效果,所以转变成绩就要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开始。转变学习态度,就要投其所好,因势利导,激发学习动力。
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投其所好,走进心灵,激发力量。
这学期我任教的三年级一班有两个学生是出了名的差生,课下乱跑,上课迟到,课上不听做小动作,作业不写等。多次教育,屡教不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指派八名同学到学校科技楼打扫卫生,很多学生都争着去干,其中就有这两名学生,我有意让这两名也参加。由于我同他们一起打扫,边干边交流,有说有笑,指导拖地的方法,指导擦玻璃的方法,指导涮拖布、洗抹布的方法,问家庭、谈爱好……我发现这两名学生听得认真、干得带劲、做得到位,及时给予了表扬和肯定,他们的脸上洋溢出从没有过的得意笑容。
如差生甲,拖地好还力气大,我当时就命名他为班上的“大力士”,他一听就嘚瑟开了。再如差生乙,玻璃擦得亮还个子高,其他同学够不到的地方他能够到,我当时就命名他为班上的“姚明”,他一听更嘚瑟了,还指挥起其他同学干活,俨然一副班长样。我看在眼里,乐在心里。休息之余,我又领他们在乒乓球室玩了会球,这时他们真的把我当成孩子王了,有的抱我的腰,有的抱我的腿,欢声笑语,其乐融融。回班时,有的学生说(这两名差生说得最响):老师,下次打扫卫生还让我来。我说:好,必须课上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他们清脆地齐答:必须的。
从那以后,我兑现了诺言,他们也兑现了诺言,特别是这两位差生,前后简直判若两人,成绩也上来了。投其所好,因势利导,这就是好的教育力量。
二、投其所好,关心理解,激发兴趣。
教师应经常给予差生关心和理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歧视、不讨厌、不排斥他们,而是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鼓励,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精神。一个人的素质是多方面的:有的学生尽管学习不好,但热爱集体,对班级的管理有条不紊,能帮班主任解决后顾之忧。有的学生音乐、美术等方面有一定的特长,可让他们在班上组织各项活动,把班级团结起来。有的学生能遵守学校的校规校纪,从不迟到、早退、旷课。像这部分“差生”的举止、行为,我们更应投其所好,发扬优点,弥补不足,激发学习兴趣。
三、投其所好,表扬鼓励,激发动机。
其实每个人都喜欢听好听的话,喜欢表扬。表扬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差生更需要得到老师的表扬与肯定。差生在转化过程中会犯老毛病,教师适时的批评应把握好分寸,言语不要太刻薄。差生的转化需要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我们教师应循循善诱、谆谆教诲。在教育过程中要密切注意差生的言行,要根据每个差生的具体情况,扬长避短,寻找差生的每一个闪光点,恰如其分地进行表扬,“一两句赞扬之词胜过一顿严厉的批评”,使他们终生牢记。
记得有一节课,班上学习气氛不浓,简单的问题举手发言的也很少。我就抽了班上很内向的一位同学起来回答,她回答正确了,我趁此机会当着全班同学好好表扬了她。当我问下一个问题时她就主动地高高举起了小手,同学们一看也争先恐后地抢着回答。课堂气氛一下浓厚了,学习兴趣也高涨了。通过这次不经意的表扬,这位同学上课爱回答问题了,后来经常注意她,抽她回答问题,她觉得老师关心、喜欢她,也慢慢改掉了不举手、做作业拖拉的坏习惯。投其所好,恰如其分的表扬和赞赏,能诱发孩子的学习欲望和动机,起到积极的强化作用。
帮助小学生特别是差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很重要。没有正确的态度,就没有饱满的热情、十足的劲头,就没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如果一个学生认为自己是为了父母而学,在父母管束稍微松懈的时候他就会偷懒;如果一个学生认为学习是为了老师,他很可能只学那些他喜欢的老师的课程,只学那些要求严格的老师的课程。这样,对他们的学习有百害而无一利,他们会找不到真正的动力,也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小学生要端正为自己而学的态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师要投其所好,贵在因势利导。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从学习中寻找到乐趣,才能够充满动力、信心百倍,才能够为自己创造美好的明天!
论文作者:柳忠新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4月第27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8
标签:差生论文; 投其所好论文; 态度论文; 学生论文; 因势利导论文; 老师论文; 班上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7年4月第27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