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项目监督管理相关分析论文_慕焕杰

建筑工程项目监督管理相关分析论文_慕焕杰

慕焕杰

身份证号码:62282219830829xxxx

摘要:建筑工程项目所涉及的因素众多,纷繁复杂,管理的难度显而易见。从过去的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来看,主要存在着粗放式管理的问题,没有切实做好精细化管理,常常在管理中疏漏一些细节的东西,而这些细节的疏忽,往往会造成工程质量、安全方面的隐患,甚至给工程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施工企业的形象,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建筑工程项目的精细化管理,从细节入手,切实做好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以促使工程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原因分析

一、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建筑安全管理体系存在职能分散、职能转变和技术装备落后等问题

我国的建筑安全监督检查机构只有安全生产管理局及各级安全监督站,而这些机构只能实施宏观监督、重点监督与抽查。安全监督站为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委托的安全管理机构,属于授权执法,多数安全监督站工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委托质量监督站担任,大部分基层安全监督站专业安全监督人员严重不足。质量监督站担任安全监督工作,无安全监督经费来源。工作经费得不到财政保障,人员得不到及时培训,素质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没有能力购置较为先进的安全监测设施,缺乏科学有效的监督管理手段,监督管理工作难于有效深入的开展。目前,我国有效的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制还未完全形成,安全监督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还无法适应日益发展壮大的建筑业的需求。

2、建筑安全管理环境相对恶劣,建筑市场还不规范

建筑安全生产基础工作薄弱与我国长期以来的建设发展历史背景有着密切联系,“重质量、求效果、抓进度、轻安全”的惯性思维长期以来贯穿在人们的工作当中。各参建主体人对安全生产普遍重视不够,出现了“制度挂在墙上,行动说在嘴上,措施写在纸上,责任不在肩上,人员不在岗上,经费不用在工程上”的怪圈。而建筑行业的进入门槛低、整体素质要求不高、对体力劳动者要求较多的特点也加剧了建筑安全监督管理难度。虽然国家颁布实施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了建设各方责任主体的行为,但仍有些责任主体单位无视规范要求,如建设单位压低工程造价,致使施工单位无安全经费;部分施工企业随意让施工队伍挂靠,造成“二级企业投标,三级企业进场,民工队伍施工”的现象,致使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混乱等。

3、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安全投入严重不足

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是保证建设工程安全的重要保证,但是部分施工队伍安全管理意识淡薄,侥幸心理严重,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不能认真落实到位,不按要求配备安全管理人员,或安全管理人员身兼数职,导致不能及时制止和纠正施工现场违章作业行为,不能及时发现和整改施工现场安全隐患问题。安全投入严重不足,现场安全防护不到位。部分施工企业由于中标价格低、追求高额利润等原因,在安全投入上明显不足,安全生产设施不能及时到位,施工作业安全防护不到位,或使用不能满足安全要求的防护材料,造成安全隐患居高不下,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4、施工人员安全培训不到位,安全素质低。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转向城市,农民工大量流入建筑业。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建筑业的农民工已达3100万人,占建筑行业从业人数的80%以上。据调查,经过培训的农民工不到总人数的5%,现场一线作业的工人大多数都是农民工。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虽然明确规定了施工作业人员须经安全教育及安全培训,但由于建筑工程工种多,人员流动性大,安全教育、安全培训制度往往流于形式,安全法律法规及规范、技术规程的培训仅停留在安全管理层,落实不到一线的操作工人身上,一线操作工人对技术堆积的不熟悉是违章操作的根源,是发生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加强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相应措施

1、落实管理责任,转变监督模式

监督机构要认真贯彻落实《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导则》等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遵循属地管理和层级监督相结合、监督安全保证体系运行与监督工程实体防护相结合、全面要求与重点监督管理相结合、监督执法与服务指导相结合的监督原则,从实物监督向行为监督转变,由施工现场的应急管理转向事故预防和隐患排查,加强对施工单位安全保证体系、安全防护措施、安全评价的审核,建立一支高效的监督管理队伍,寻求有效的监督管理方式,使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转向标本兼治,努力寻求治本之策,不断提高安全监督管理的超前性、有效性和及时性。

2、规范管理行为,加强实体检查

加强宣传,不断增强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意识,促使施工单位不断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认真落实各项安全主产责任制度,特别是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安全技术交底,逐步普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操作规程,不断提高整体安全素质,使安全管理工作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不断转变,以规章制度为基础,以科技进步为动力,全面提高施工单位安全生产能力和安全管理水平。加强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规范安全责任主体单位的行为,促使施工单位不断加大安全投入,创造安全文明的施工环境。监督管理机构要加强对脚手架、提升机械、施工用电、特殊工种持证上岗作业等重点项目的监督检查,加强对现场安全防护实体的检查,确保安全防护体系有效使用。

3、加强隐患排查,发挥监理职能

安全隐患排查是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防范于未然行之有效的方法。每年全国各地开展的各种形式的安全隐患排查活动,对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效果显著。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化,并形成长效机制是提高安全监督管理水平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进一步规范监理市场,规范监理行为,强化对监理单位的监督管理,规范监理人员的质量安全行为。监理人员要认真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安全责任,不断提高安全素质,加强对安全施工专项施工方案的审查及对施工现场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及时下达整改通知,加强对隐患整改的复查,充分发挥监理的现场管理职能,有效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4 .做好细节方面的技术与安全交底工作,降低管理不当而引发的风险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细节管理中,必须加强对参建人员的行为进行约束规范,以降低不良施工带来的风险。一方面,加强对施工技术与安全的培训,将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的隐蔽性工程、薄弱环节、重点工序等进行分析,让施工人员对每个细节方面的处理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使其在施工过程中提高对细节问题出现的防范能力。例如对于混凝土裂缝的控制,就必须事先进行技术交底培训,这样才能是混凝土裂缝的出现几率降到最低。又如,对于桥梁基础工程中灌注桩的施工,由于其施工在水下进行,检测难度大,质量问题难以把握,因此,必须针对这些难点问题,进行技术培训,并在施工中加大监督和检测力度,以确保隐蔽性工程的质量。因此,应该加强对每一道工序的质量验收,当某一工序不合格时,要求其进行整改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第二,抓住工程竣工时的质量管理,确保工程按时按质交付使用,保证能够顺利竣工。在工程竣工阶段,对于工程中存在的细节性问题,应该及时组织人员进行返修整改,以确保工程质量达标。

三、结束语

总之,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管理不仅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重要的理念。作为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应该提高自身对细节管理的认识,树立全员管理意识,不断完善全员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切实提高员工参与管理的积极性,注重细节方面的技术与安全交底工作,尽可能地降低管理不当而引发的风险,确定建筑工程管理的质量目标、成本控制目标,想方设法降低建筑工程成本,以促进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晨亮:《简析建筑安全监督工作的强化与创新》[j]建筑安全,2009.

[2]谢英良:《新形势下建筑安全监督工作面临的问题与策略》[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

论文作者:慕焕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9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项目监督管理相关分析论文_慕焕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