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核型空间结构模型及其在世界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_城市空间结构论文

双核型空间结构模式及其在世界地理研究中的应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空间结构论文,模式论文,世界地理论文,双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K909文献标识码:A

1 双核型空间结构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双核型空间结构由港口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及其连线所组成。这是普遍存在于我国沿海和沿江地区的一种空间结构现象(图1)。

图1 我国T型开发模式中的双核空间结构

从图1中可以看出,在我国沿海地区存在着沈阳——大连、 北京——天津、杭州——宁波、广州——深圳、南宁——北海,在我国沿江地区存在着长沙——岳阳、南昌——九江、合肥——芜湖、无锡——张家港等双核型空间结构。这种双核型空间结构的共同点,就是一方是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主要是省会城市;另一方则是重要的港口城市,行使着区域中心城市的门户港城的功能。

事实上,在长江干流地区,如果我们的研究思路稍作转换,就可以发现还存在着一个更大的双核型空间结构。这就是由上海与武汉所构成的我国发展潜力最大的双核型空间结构。在这里,武汉是位于长江干流上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上海则是位于长江河口的港口城市。

从港城关系角度看,双核型空间结构是一种特殊的港城关系。一般情况下,港城关系虽然是港口、城市、区域经济等学科中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但仅限于对港口与所在城市的关系分析,并将其归为以下几种基本类型:①港口在市区之内;②港口在市区之外;③混合式,即港区一部分在市区之内,一部分在市区之外[2]。事实上, 双核型空间结构中的端点城市,即区域中心城市与港口城市的组合,构成了一种空间度更大、区域效应更为强烈的广义港城空间结构关系。

从作用机制看,双核型空间结构应当是区域发展中的一种比较有效的空间结构形式。原因在于,中心城市要对所在区域充分发挥作用,在其它因素相同下,其对区位的最基本要求是趋中性,即应当尽可能位于所在区域的几何中心。新近出现的区域形态研究,之所以认为团聚状形态优于长条形态,主要出于中心城市的趋中性的考虑[2]; 在交通网络的衡量指标中,有关α、γ等系数的设计,显然同样以中心城市趋中性为前提[3]。然而,与区外交往的需要, 则拉动中心城市的区位向区域边界方向推移,以至有不少区域中心城市位于区域边界上。显然,这虽然利于与区外的交往,但并不利于对所在区域的带动。而双核型空间结构则兼顾了上述两个方面的需要。因此,双核型空间结构实现了区域中心城市的趋中性与港口城市的边缘性的有机结合。

如果说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以所在区域作为自身的坚实依托的话,那么港口城市由于大多位于区域边界上而具有明显的边缘效应优势[4],即具有突出的中转枢纽功能,但其最突出的特点还在于可以充分发挥水运优势而适合于临水型工业发展。具体而言,水运的发展优势可归结为以下两点:一是低成本、低运价优势。如美国内河航运的运输成本只有铁路运输的1/5~1/4、海运运输成本只有铁路的1/8强[5]; 二是通过能力强,几乎无通航能力限制。无论海上航道还是内河航道,水运的通过能力几乎都不象铁路运输那样受到明显的限制。

上述分析可见,双核型空间结构在我国有广泛的适用性。作者认为,作为一个理论模式,也应该能在国外的区域开发实践中普遍出现。因此,双核型空间结构模式可望成为观察世界经济地理现象的一个新思路。限于篇幅,本文仅对象上海——武汉这一类的双核型空间结构进行简要的分析。

2 全球最大的双核型空间构:杜伊斯堡——鹿特丹

莱菌河是欧洲的一条国际河流,发源于瑞士境内的阿尔卑斯山,向北与美因河汇合后,穿过莱茵山地,进入北德平原,下游经荷兰入北海。全长1320Km,流域面积25.2万Km[2],绝大部分位于德国和荷兰境内。总体而言,莱茵河流域的自然资源尤其是矿产资源并不丰富,种类也不够齐全。除西德煤炭、磷矿资源储量较大外,其他地区如荷兰、瑞士等矿产资源十分贫乏。之所以能够成为人口稠密、工商发达、城市密集、开发度极高的地区,基本原因是由于主要支流及干流上游基本实现了梯级渠化,干流中、下游也进行了疏浚和护岸工程建设,并修建了众多的人工运河,从而形成了干支流直达、河海港口相联、运网纵横交错的航道网,水运十分便利。既加强了本流域与区外和国际市场的联系,又将流域内部经济中心与消费地联为一体。另一方面,我们认为,由全球最大的港口城市鹿特丹与全球最大的内河港口城市杜伊斯堡组成的全球最大的双核型空间结构的形成,对莱茵河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业密集带同样起着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

在荷兰经济发展中,航运和对外贸易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外贸周转额相当于国民收入的近80%。莱茵河畔的鹿特丹,是西欧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每年有3亿t左右的石油、煤、矿砂、金属和木材等大宗散货及集装箱在此转运,被称为“欧洲的门户”。荷兰主要工业部门的发展也是在发达的航运基础上依靠进口原料发展起来,如炼油、石油化工、硫酸、化肥等的生产,并且规模都比较大,从而在鹿特丹以西海岸到多尔德雷赫特,形成了一条50Km长的沿河石油化工走廊。

在德国境内,莱茵河长约700Km,水量稳定,利于航运, 又多支流,便于联系广大腹地,是经济意义最大的一条河流。在本国煤炭资源的基础上,发挥航运发达的优势进口铁矿砂及其他矿产资源,发展钢铁工业和机械工业;靠煤近水发展区域电力工业,煤化学工业等,从而大大促进了经济发展。被称为“德国及欧洲心脏”的鲁尔工业区,其形成和发展一是得益于丰富的煤炭资源,二是依靠了发达的水运。如果说,德国的经济振兴鲁尔是基础,那么鲁尔的经济起飞水运则是“翅膀”。目前,鲁尔区已拥有大小港口74座,其中莱茵河畔的杜伊斯堡是世界第一大内河港,也是德国最大的钢铁工业中心,从它北面的汉博思到南面莱茵豪森的莱茵河岸线,炼铁高炉就建在码头边,驳船上的铁矿砂可以直接卸在高炉旁。目前,这里集中了原西德粗钢产量的40%、生铁生产的47%和轧钢的39%。杜伊斯堡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内河港口城市,关键是有鲁尔区这一欧洲最大的重工业区和城市集聚区作为依托。杜伊斯堡事实上起着鲁尔区的门户港城的作用。

德国鲁尔区是北莱茵——威斯特伐伦州的一部分,包括11个不带县的城市和4个县,面积4432.8Km[2],现有人口500多万, 约占所在州人口的1/3。鲁尔区已有150多年的工业化发展历史, 由于具有有利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良好的历史基础,从而在煤炭大规模开采的基础上,形成了煤——钢——电——化——机械为主的产业结构。

鲁尔区煤炭储量达1000多亿t(1500m以上)和650亿t(1200m 以上),其中炼焦煤占90%以上。19世纪中期鲁尔区近代采煤工业兴起,在采煤工业的基础上发展了炼焦生产和煤化工。由于当时炼铁技术落后,焦比高,因此吸引了大批钢铁企业,以“移煤就铁”方式在鲁尔煤矿区发展钢铁工业。在燃料基础上发展电力工业,同时发展了以煤矿机械为主的机械工业。上世纪50年代以来,石油在能源生产结构中地位的上升,世界煤炭需求量下降,使鲁尔区的采煤业、机械工业受到巨大冲击,煤化工也由于成本高于石油化工而趋于萎缩,使鲁尔区遭受了一次严重的结构危机。60年代以来,鲁尔区着手调整经济结构,利用优越的交通条件、用水条件以及已有的经济基础,发展了一些新的部门,如炼油、石化、汽车制造、纺织、食品等。同时,原有部门也进行了一系列调整以降低成本或发展新产品。目前,鲁尔区产业结构中机械工业占主导地位,主要产品有采矿与冶金设备、锅炉、钢结构、建筑机械与机车车辆以及汽车制造业等。其次是化学工业,化工原料虽已由煤炭转为油、气,但煤化工仍占重要地位。钢铁工业经过集中化与现代化阶段,度过了70年的代钢铁危机,生产能力占原联邦德国总能力的70%。鲁尔区仍是原联邦德国最大的电力中心,总装机容量达2000万千瓦,占原联邦德国的30%。煤炭工业已基本稳定,硬煤和焦煤产量占原联邦德国的80%以上,褐煤约占70%,就地加工和消费。轻工业主要有啤酒、仪器纺织和服装等。年均国民生产总值约占所在州的30%和原西德的近10%。

总之,在全球最大的双核型空间结构中,位于河口的鹿特丹行使的是门户港城的功能;杜伊斯堡作为鲁尔区的门户,事实上也起着整个莱茵河流域的区域中心城市的作用。

3 美国最大的双核型空间结构:芝加哥——纽约

通过对历史发展过程的分析,可以深刻揭示出纽约与芝加哥的空间关联性。1810年,美国东北海岸有4个主要港口(波士顿、纽约、 费城和巴尔的摩)在竞争欧美间的贸易市场。1825年以后,纽约很快超过它的竞争对手,一跃成为全美最大的城市,原因就在于它有芝加哥这一内陆中心城市作为巨大的腹地支撑。

在美国资源和欧洲工业品回流之间,阿巴拉契亚山脉是一个巨大的费用和时间障碍。但纽约位于哈德逊河的人海口,而哈德逊河几乎是海岸城市通往阿尔巴尼的唯一通道。在阿尔巴尼,哈德逊河与把阿巴拉契亚山脉切成山谷的默哈克河汇合。1825年,伊利运河的完工,将哈德逊河——默哈克河与伊利湖连接起来。这样,就完成了美国中西部通往欧洲的大西洋贸易线路之间的水上联结,而且必须经过纽约。这种与主要交通干线相关的区位因素,突出了纽约的地位,极大地推动了纽约的发展。

纽约市区人口约732万,为美国第一大城市, 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纽约还是美国第一大港口,占全美对外贸易周转额的1/5左右,在贸易的基础上发展为大工业中心。大纽约集中了全美工业职工的10%左右,工业部门繁多,贸易和工业又带动了金融管理业务的发展,使之成为美国以至西方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位于纽约市曼哈顿岛南部的华尔街是美国垄断资本的大本营,在这条不过500m的狭窄的街道两旁,集中了美国主要垄断集团所属的几十家大银行、保险公司与交易所,以及成百家的大工业公司和运输公司的总部。在美国起着国家银行作用的联邦储备银行总行即设置于此。

芝加哥是美国内地最大的一个城市,人口278万,仅次于纽约、 洛杉矾而居第三位。在这里,密执安湖向南深深插入发达的农业区。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周围农业的兴起和运河的修建,城市飞速发展起来。铁路修建后,芝加哥很快成为横贯北部的东西铁路干线的终点和联系西部与南部铁路干线的起点,现为30多条干线交会的重要铁路枢纽。

芝加哥的产品以农产品的加工为发端。它恰好位于美国几个重要农产区的中心,北面是乳酪区,南面是玉米带,西面是小麦带,许多农畜产品在这里加工转运。因此,它很早就以粮食加工、屠宰和罐头等工业闻名全国。苏必利尔湖区铁矿开发以后,芝加哥兴起了大规模的钢铁工业、化学工业,并建立起了运输机械与农业机械制造业,以后又发展了飞机、电子等军工生产与尖端工业。

在此基础上,芝加哥发展成为美国内地最重要的金融、贸易与文化中心,拥有众多的银行、商行、公司、著名的大学与科学院,其印刷出版业的规模仅次于纽约而居全国第二位[10]。

总之,以海港城市纽约与区域中心城市芝加哥,以及分布其间的汽车城底特律、石化工业发达的克利夫兰等构成的双核型空间结构,构成美国最重要的产业发展轴线。这个大致呈东西方向伸展的大产业带,被称之为“美国经济地理横轴”。

4 首都迁移与双核型空间结构的初步形成

一些国家尤其是前殖民地国家,历史上由于多种原因而导致首都分布于沿海地带(阿拉木图虽非位于沿海地带,但却位于国家的边缘地带),这虽然有利于加强与其它国家的经济联系,却不利于对国内其它地区尤其是广大内陆地区的带动,区域中心城市的效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为此,有不少国家进行了首都迁移[11],试图从根本上改变所在国家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这样,原来的首都行使港口城市职能,新首都则充分利用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的综合作用而发挥区域中心城市的职能,从而构成了一种双核型空间结构发展模式。举其要者有:

(1)巴西的巴西利亚——里约热内卢。 原首都里约热内卢位于大西洋西岸、巴西的东南部,虽然这里依山傍海,环境优美,但为了国防安全的需要和开发西北内陆地区,使内陆和沿海都能得到均衡发展,1956年巴西政府决定在广阔内地建一座新首都,取名巴西利亚。经过仅几年的建设,一座设计新颖、布局井然、交通发达的现代化城市即告出现。城内建筑风格独特,融汇了世界五大洲建筑艺术的精华,有“世界建筑博览会”的美称。

(2)巴基斯坦的伊斯兰堡——卡拉奇。1947年巴基斯坦独立时,第一大城市卡拉奇被定为首都。虽然它濒临阿拉伯海,经济发达,交通便利,但它位于南部沿海,与广阔的内地相距较远,从国防上考虑不太安全。几经考虑,选定了古城拉瓦尔品第市东北10Km的地方建一座新首都,定名伊斯兰堡。1961年10月动工,1967年正式迁都,1970年已初具规模。

(3)尼日利亚的阿布贾——拉各斯。1960 年尼日利亚独立时定都拉各斯。它位于该国的西南端,临大西洋,由拉各斯岛和周围的6 个小岛、部分大陆组成。但由于拉各斯地处尼日利亚南部,距广阔的内陆地区很远,为了促进内陆地区经济的发展,于1975年决定迁都阿布贾。

(4)坦桑尼亚的多多马——达累斯萨拉姆。1964 年坦桑尼亚独立时,达累斯萨拉姆成为首都。但由于该城位于坦桑尼亚东部,不利于中央对全国的领导和促进内地经济的发展,为此,1981年,坦桑尼亚将首都迁入距达累斯萨拉姆以西400Km处的多多马, 这里是中央铁路干线和南北公路的交通枢纽。

收稿日期:1999—10—5;修订日期:2000—02—15

标签:;  

双核型空间结构模型及其在世界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_城市空间结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