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党建信息化,实现党建科学化论文_查东林

发展党建信息化,实现党建科学化论文_查东林

查东林

铜陵泰富特种材料有限公司 安徽省铜陵市 244000

摘要:在信息化时促进企业党建工作的信息化发展,能够有效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实现党建科学化,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对企业的积极作用。不过就当前来看,企业党建信息化发展还存在一定问题,信息化水平偏低,不利于科学化党建的有效实现,需要采取合理措施加以改善。本文简单分析发展商党建信息化的重要意义,研究当前信息化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就相应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党建工作;信息化;科学化

对企业而言,党建工作是促进企业稳定、高效发展的重要基础,尤其是在经济体制转化的重要时期,党建工作的必要性更为突出。不过长期以来,企业党建工作都存在一定问题和缺陷,如管理混乱、效率低下、与基层职工需求脱节等,必须加以改善。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党建工作的创新和改善提供了良好机遇,企业应当通过发展党建信息化实现党建科学化。

一、发展党建信息化的重要意义和党建现状

(一)党建信息化意义

发展党建信息化是信息化背景下党建工作创新改革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提高党建工作水平的必然要求。首先,发展党建信息化能够促进党建工作的创新与改革,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党建工作相结合,意味着党建工作的开展能够摆脱传统模式的束缚,变得更加条理化、有序化和高效化,解决传统党建工作存在的诸多问题,全面提高党建水平。在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党建工作能能够变得更加科学化。其次,党建信息化发展是互联网背景下将党建工作扎根于基层的重要途径。互联网的兴起与普及,让更多党员和企业基层职工能够通过网络渠道表达自身意见,同时也能让党组织有效倾听党员及企业基层职工的心声,让党建工作切实落到实处。这对党组织吸引力、影响力及凝聚力的强化均有着积极意义,让党组织第一时间掌握党员的思想情况。最后,发展党建信息化不但是从技术、方法层面促进党建工作的创新,更是从基本理念、文化思想层面优化党建工作。将先进的互联网思想与计算机模式融入到党建工作中,能够有效提高党建信息思想建设管理水平,加强对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并强化党员党性。

(二)党建现状

我司成立于2008年4月,同步成立了临时党委。2010年5月,公司党委、纪委正式成立。公司党委隶属铜陵经开区党工委和中信泰富特钢集团党委双重领导,以属地领导为主。党委设委员5名,下设行政、储运、炼焦、化产、动力等5个党支部,14个党小组;纪委设委员5名,各党支部设纪检委员1名。公司目前共有党员172名,其中预备党员7名,大专以上学历的党员56名,女党员15名。

二、当前党建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化发展不受重视

虽说发展党建信息化是新时代背景下实现党建科学化的关键所在,但是依旧有很多企业对信息化发展不够重视。究其原因,还是企业对党建工作不重视,没有将心思放在党建创新和完善上,没有指定合适的信息化发展规划,也不愿意投入足够资源支持信息化发展,更缺乏对先进信息化技术的有效引用。

(二)党建教育内容和方式陈旧

党建教育一直都是党建工作的重点内容,但长期以来企业党建教育内容和方式都存在过于陈旧的问题。千篇一律的空洞教育内容,一成不变的说教式教育方法,导致党建工作无法激发党员积极性,教育效果较差,无法落到实处。传统党建教育通常是以座谈宣讲、集中学习理论为主,整个教育过程较为枯燥且缺乏实践性,自然难以取得良好党建成果。

(三)党建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偏低

党建信息化发展需要高素质队伍做基础支持,但是党建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普遍偏低,而且集中体现在思想意识、专业能力及信息素养三方面。首先,受企业轻视党建工作的影响,党建工作人员对自身工作的重视程度也较低,不愿意花费心思和精力做好工作。其次,很多党建工作人员缺乏高水平的理论知识,也欠缺灵活应变的处事能力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在实际工作时较易出现错漏。最后,很多党建工作人员的信息素养偏低,不能推动党建信息化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党建信息化体系尚不健全

当前党建信息化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信息化管理结构不健全、管理制度存在缺陷的问题,无法有效支撑信息化党建工作的有序、稳定开展。如此一来,党建信息化发展很容易陷入混乱,不能高效利用信息化推动党建工作的科学化进步。

三、发展党建信息化并推动党建科学化的策略

(一)全面加强重视

发展党建信息化是实现党建科学化的重要路径,应当受到高度重视。不管是企业领导,还是党建工作人员,又或是基层党员,都必须正确把握信息化发展对当今工作的重要意义,并从各自岗位大力支持信息化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应当做好党建信息化发展规划,并在党建创新改革过程中不断结合实际情况调整及优化规划,推动党建科学化的尽快实现。

(二)完善党建信息化体系

完善党建信息化体系十分有必要,是保障党建工作有序、高效开展的重要基础。首先,应当对党建管理结构加以优化。信息化模式与党建工作的融入,促进了工作效率的提升,传统管理结构显得较为复杂,需要及时对其加以优化,注重整合冗余岗位,构建更加高效、简洁的管理结构。其次,必须不断完善信息化管理制度。在党建信息化发展阶段,管理制度初成规范,必然存在不少问题和缺陷,无法有效指导党建工作的稳定开展。在开展党建工作的过程中,不断发展信息化制度中存下的缺陷与不足,及时加以纠正,能够不断提高党建工作水平。

(三)创新党建信息化教育模式

在信息化背景下,党建教育模式应当得到有效创新,尤其需要对教育内容及方法加以变革以确保教育效果。首先,应当对教育内容加以优化。信息化时代为党建教育提供了海量资料,党建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及时更新教育内容,确保党建教育始终保持先进性,紧跟党的脚步。其次,必须摆脱传统座谈宣传教育形式的束缚,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展开线上教育,同时发展主题活动教育、实践教育等多种线下教育模式,实现线上及线下教育的有机结合,提高党员积极性,全面改善教育效果。

(四)提高党建工作人员综合素养

在党建信息化发展的进程中,必须重视对党建工作人员综合素养的提升。首先,需要加强党建工作人员的党性与职业意识,提高其思想境界,让其能够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地做好本职工作。其次,必须提高党建工作人员专业水平。通过培训的方式提高党建工作人员理论水平及实践能力,引导其将党的理论知识应用在工作实践中,促进党建工作的科学化发展。最后,重视对党建工作人员的信息化教育,尤其要重视基础信息化技能的培训,确保党建信息化发展能够有效实现。

(五)利用网络新媒体指导党建工作开展

信息化时代为党建工作贴合基层党员的需求提供了有力支持,尤其是网络新媒体等的应用,能够拉近党组织与基层党员的距离,提高党建工作效率。一方面,党组织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网络新媒体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广为接受的全新渠道开展工作,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党组织可以通过党建工作互联网平台、微信、微博等与基层党员互动,倾听党员的心声和建议,不断改善党建工作,实现党建科学化。

结束语:

信息化发展是新时代背景下实现党建科学化的关键,必须对此加以重视,并采取合理措施推动信息化发展。其中,全面加强信息化发展的重视程度、完善党建信息化体系、创新党建教育模式、提高党建工作人员综合素养、利用网络新媒体指导党建工作开展等均是信息化时代促进党建工作科学发展的有效途径,值得尝试与实践。

参考文献

[1]张海蛟,隆娟.高校学生党员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5).

[2]方肖荷.略论新时期党员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22):12+14.

[3]张卯初.党员档案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兰台内外,2018(03):37.

[4]赵春芳.煤矿企业党建工作的科学化管理模式探究[J].决策探索(中),2018(02):3-4.

[5]吴狄.新形势下国有煤炭企业党建工作探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7.

[6]费青山.加强新常态下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6(03):17-18.

[7]陈志刚.新形势下党的建设面临的十大挑战[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1(01).

论文作者:查东林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8

标签:;  ;  ;  ;  ;  ;  ;  ;  

发展党建信息化,实现党建科学化论文_查东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