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 200940
摘要:随着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城市人口数量逐步增多,城市道路的建筑也逐步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主要对当前形势下城市道路的路基建筑施工技术做了简要的分析,结合具体事例做出简要分析,并对市政道路路基填筑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以及具体实施计划进行概述,凭借多年从事市政工作的经验总结,希望可以供相关的施工单位借鉴,推动当前城市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市政道路;路基建筑;施工技术
引言
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使得市政道路的路基建筑要求越来越高,基于这样的背景条件,加强市政道路的路基建筑显得尤为必要,但由于某些人为因素,存在着对路及建筑的要求低,施工技术落后,责任心不强等问题,致使市政道路路基建筑不合格,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加强对市政道路路基建筑的前期条件做好充足的准备以便于后期实际操作的有效进行。
一、工程概况
路基建筑的施工技术是市政道路建筑的基础,影响整个城市道路的正常运行,本文主要以闽侯南通商颂大道建设工程为例进行简要论述,商颂大道属于南通的主干交通道路,车流量大,人口数量聚集,是人们在城市中穿行的必经之道,该道路的路线长为2.973km,是濮阳市的一级主要通道,该车道的车速设计为50km/h,道路的红线宽度是40m,利用机动车双向六车道设计技术,设计三座桥梁,造价总值约1.3亿,加上该工程建设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区,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施工地区的湿度、温度得到有效的控制,并在此基础上使得该城市的道路路基建筑得到有效的实施,提高建设的工作效益。
二、市政道路路基建筑准备工作
2.1加强路基位置清理
对路基位置进行清理是进行市政道路路基建设的基础,只有对路基位置进行有效地清理才能保证道路建设的可靠进行,首先为确保建设指标应使得路基位置的清理深度保持在30㎝,当然可以根据具体的位置要求进行适当的变换,道路清理的主要对象是一些垃圾、地下腐朽物质、砖块等杂质,影响地表设施的进行,在对这些杂质的清理工作完成之后,碾压机需要进行道路碾压,对清理过后的道路做进一步的调整,确保道路的坚实性和平整性,下表列出了路基压实度的标准。
2.2加强测量以及定位工作的开展
在对市政道路的路基进行建设之前,需要对当地的道路的原有设施进行检测,对道路的平面加密工作进行严格的控制,为后期高程点的建设做好准备,在此工作中需要对实际的施工路段进行核实,对高程控制点进行不同的标记,对于不同高度的节点可以进行更有效的实施和放样,进而可以更有效的对路基建筑的宽度进行测量实施,在进行宽度测量时需要注意灰白线的标记,便于更直观的分析,一般对宽度的测量是在原有宽度的基础上增加40-50cm。
2.3加强填料以及压实作业的准备工作
商颂大道是南通的主干车道,对于道路的承载能力要求也较高,车流量大,对于道路路基的填料要求较高,如果在路基建设中填充的是一些不能支撑重载车辆的物质,则对道路后期的修补也有一定的不利因素,同时对于道路路基的压实度也有较高的要求,如果填充物表面看起来达到地表要求的高度,而没有进行进一步的压实,那么在后期的道路建设时会出现实际的道路低于测量时的道路高度,出现道路下陷现象,容易引起道路变形,所以加强填料以及道路的压实工作可以更有效的提高道路建设质量,提高道路的承载能力。
三、市政道路路基建筑施工技术分析
3.1水平分层施工技术分析
在对道路建筑进行填筑时,施工团队及相关操作人员需要根据实际的道路路基特点采用水平分层的施工技术进行操作,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对道路路基的标准高度进行相关测量,在此基础上对路基的分层技术进行有效的掌控,以本文中阐述的此工程为例,标高点的距离约为20cm,在每个标高点出要进行相关的分层分析,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由于道路基层状况不同,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路段的路基情况第分层的间隔点进行适当的调整,通常调整为15cm,进而保证路基工程建设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在进行分层操作时,对松铺的高度一般要求在30cm以下,确保路基工程的建筑质量,在进行填土工作时,对道路的横向侧的填充要超过50cm,有助于压实工作的有效进行,提高道路建设可靠性。
3.2对道路摊铺技术的分析
在进行道路摊铺之前,首先需要对道路进行压实工作,然后对道路进行平面处理,保证路面趋于平整,借助压路机进行路面碾压、摊平,一般包括两个步骤,一是快速静压作业,可以有效地避免凹凸路面的出现;二是平整操作,保证路面的均匀性。考虑到当地的气候情况,降雨量多,需要注意道路的排水情况,在道路路基两侧需要设置排水横坡,如果在实际操作中出现弹簧土的情况,工作人员需要将其挖出进行晾干,然后后期进行填补压实确保道路的均匀性,最后施工人员需要借助设备对道路的水平度进行检测,确保道路路基建设的均匀性和排水横坡坡度,提高道路建设有效性并增强道路寿命。
3.3对相关洒水、晾晒施工技术的分析
为保证道路路基的承载能力,需要对道路路基的含水量进行严格的控制,保证路基含水量在标准范围之内从而满足施工建设的要求,在本文提到的工程建设过程中曾出现某一路段含水量过高,出现路基松动现象,施工人员及时对松土进行摊铺,然后进行晾晒,从而减少含水量,一般要求含水量要低于12%以确保建设质量,同时对于一些含水量低于标准要求的路段,要进行及时的洒水工作,提高该路段的湿润度已达到标准要求水平,当然在进行晾晒和洒水作业时要考虑客观因素的影响,比如防止下雨天进行洒水、防止下雨天进行摊铺晾晒等。
3.4对机械碾压施工技术的分析
道路路基的建设是为了保证城市道路的承载能力,为了提高道路承载力需要对道路进行铺平之后进行碾压工作,确保道路的压实性、承载力,通常在进行年要工作时采用重型震动式的碾压机进行实际操作,在实际操作进行之前,施工人员需要对路基的厚度、均匀性等进行检测,如若发现发现不合格的地方需要及时修补,如果在进行碾压之后发现有不合格的地方,需要进行二次平整,进行参数的调整改进,然后再次进行。
人行道路碾压工作。在实际施工时,施工人员需要根据具体的要求设置适宜的操作顺序,可以先中间后两边也可以先两边后中间,如果采用先两边后中间,施工人员需要先对路基的两边进行碾压然后在对路基中间进行碾压,同时对于操作速度也可以根据不同路段进行相应的控制,通常情况下是采用先慢后快的工作方式,无论采用什么方式和速度又是为了保证路基建设质量,从而保证市政道路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四、结论
本文主要就闽侯南通商颂大道的建筑为例,对市政道路路基填筑技术的研究做出简要分析,首先阐述了市政道路路基建筑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加强路基位置清理、加强测量以及定位工作的开展和加强填料以及压实作业的准备工作,然后对市政道路路基建筑施工技术做了简要分析,包括对分层水平施工技术、道路摊铺技术、洒水、晾晒施工技术和机械碾压施工技术的分析,望对市政道路路基填筑施工技术的开展进行提供可靠性和有效性的参照。
参考文献
[1]向仕全.路基填筑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06-02.
[2]容林坤.关于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6-09-12.
[3]金晓华.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关于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的研究[J].四川水泥,2015-07-08.
[4]刘金东.市政道路路基施工关键技术与实施要点解析[J].江西建材,2015-01-09.
论文作者:杨斌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0
标签:路基论文; 道路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市政道路论文; 建筑论文; 工作论文; 含水量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