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贬值:理性的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性论文,人民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民币是否应贬值?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一直是一个争论的话题,尽管我国官方的态度是明朗的,人民币的汇率自1994年至今几乎以固定汇率1:8.3左右钉住美元,可以说亚洲金融危机来临,人民币不贬值是符合我国利益最大化的。但是时至今日在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人民币是否还应保持坚挺就颇有争议了,本文认为短期内(两至三年)人民币应进行一定程度的贬值——政府应调低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
一、人民币贬值的必要性
人民币贬值有诸多方面的现实意义:
1.近年来的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效果不理想,有效需求启动不力,出现通货紧缩现象,人民币贬值能更好地与国内各项政策协调,相互加强而不是相互抵消,共同推动我国经济进入良性循环。
第一,与抑制通缩目标相协调。
自1997年来,东亚国家汇率纷纷下调,如韩元危机前以700多韩元兑1美元,目前约为1200韩元兑1美元,
111
贬值幅度约50%[(──--───)/───],而人民币一直保持坚挺,相
700
1200 700
对来说,人民币的名义有效汇率是上升了。以人民币对韩元为例,危机前1¥=700/8.3]韩元,危机后1¥=1200/8.3韩元,人民币升值幅度约为70%[(1200/8.3-700/8.3)/700/8.3],可以看出人民币相对韩元升值比美元相对韩元升值还多。从经济学一般理论分析可知,汇率上升与通货紧缩呈正相关的关系,当然支持汇率上升的原因还有产品质量的提高,政策倾斜如出口退税等政策,但就目前我国情况来说,汇率上升要求通货紧缩以支持出口,通货紧缩又进一步支持坚挺的人民币的关系是存在的。由于通货紧缩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那么较高的人民币汇率就是不合理的。反过来说,就是人民币的贬值会促进出口,增加需求,提高就业,同时也会使进口产品相对价格提高,进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国内物价上涨,但不是通货膨胀,(按有些专家说法,即使有低通胀,只要低于4%,对我国目前还是有益的)有利于解决通货紧缩。所以人民币贬值能更好地与抑制通缩政策目标协调。
第二,与利率政策协调。
从理论上说在中国资本管制的情况下,利率与汇率之间没有必然的数量变动关系,在资本自由流动的国家由于资本国际套利,存在关系式“国内利率=外国利率+汇率贬值率”。然而在中国的现实中,对外开放程度已经很高,存在各种方式绕过资本管制实现资本外逃的现象。据有人调查,资本项下违规流动存在18种之多,且数量很大,据测算1997年我国资本外逃总值达474.41亿美元,已经超过当年实现的贸易顺差,尽管近两年国家对外汇监管力度加大,但这个数字仍是可观的。在这种形势下,诚如公式表明,国内利率与汇率之间是就存在影响,具体地说就是如国内利率调低必然要求人民币汇率贬值(在外币利率不变的条件下),否则就是利率与汇率政策相矛盾。从实际情况看,央行七次降息,人民币利率已持续低于美元利率,受人民币预期贬值和本外币利差的影响,“黑市”人民币已大幅贬值,幅度在10%左右,与公式分析结果相同。在我国目前的汇率管理体制下,“黑市”汇率发挥着“影子汇率”作用,反映人民币的外汇市场供求状况,从这点上说,人民币有贬值压力。所以要使利率政策发挥其最大效用,就应调整人民币汇率。就目前我国利率政策失效的原因分析,一方面是国内经济运行的非市场化模式及人们对收支的预期不明确,另一方面过高的汇率的消极影响也是存在的,所以人民币贬值能更好地与利率政策协调。
第三,与扩大货币供给政策协调。
在资本自由流动及固定汇率条件下,国际收支状况影响央行的货币政策操作。在目前我国的资本项目监管不力,缺乏弹性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条件下,这种影响也是突出的。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在通货紧缩情况下,基础货币增长缓慢,出现基础货币发行不出去的情况。其中重要原因是由于国际收支顺差的减少使外汇占款下降,而外汇占款是近几年基础货币投放的一个重要渠道。1998年末外汇占款增长率由1997年来的35%下降到3.5%。与这种下降相对应的是1998年基础货币增长率为2.29%,比1997年相比增速下降了11%。今年基础货币增长率大幅下降,一季度为-0.09,这使得央行的适当扩大货币供给的政策受阻。1998年已出现了实际供应增长大大低于目标货币供应增长的情况。这种基础货币增速减少甚至为负是与国际支差顺差陡降有很大关系的。而这国际收支顺差减少的源头之一就是目前的汇率制度——长期较固定钉住美元不变的汇率制度,我们以后应实行更灵活、更有弹性的浮动汇率制度,就目前来说,就是要使人民币贬值,以更好地适当前经济形势的变化。在目前仍有经常项目顺差的条件下尚且如此,如我们继续保持汇率不变,经常项目进一步减少,甚至出现逆差的话,这个问题就会更加突出,我们要使央行的扩大货币供应政策效用最大化,人民币必须贬值。
第四,与财政政策协调。
财政政策的目的是就推动国内需求,然而在人民币坚挺的情况下,会出现“外部性”——刺激国外商品需求。特别是在我国进出口商品中机电设备类投资品占很大比重的情况下,会抵消财政政策的作用。尽管目前我们对政策的直接投资项目的国外采购实行了严格的限制,但政府直接投资毕竟只占全社会总投资的一小部分,“外溢性”情况是很难避免的。从当前的形势看也是如此,今年4月、5月份的进口增长率为18.7%及21.5%,而出口增长率为-7.3%和4.2%,这种形势表明我国经济的进口边际倾向很高,而进口边际倾向越高,扩大政府支出政策效应“外溢”情况就越严重,我国近两年赤字财政政策效果不明显也有部分原因是因为“外溢”作用,所以要使汇率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使财政政策效用最大化就必须调低人民币汇率。
2.人民币贬值可改善出口,扩大外需,促进就业。
据对外经贸易大学贾保华测算,1997年实际出口额与计划出口额相差174亿美元,因贸易乘数作用,导致了中国损失总计为5054亿元人民币,而97年我洪水损失不过2500亿左右。据他测算,1997年的出口损失使中国失支了大约5054万个工作岗位,全国大约有1亿5千万人的家庭生活和收入受到影响。今年的情况更糟,贸易顺差锐减,据统计5月份积累贸易顺差仅70.23亿,同比指数下降60%,比前两年缺口更大。据新加坡国立大学的俞乔测算,若人民币贬值15%-30%时,可望增加250-510万个就业岗位。估且不论这些学者计算是否非常精确,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我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是很高的,外需实际上一直是失去我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一下子出现外需大幅下降加上内需启动不顺使我国经济出现有效需求不足失业大增。所以在目前启动需求拿不出更好的良策的情况下,人民币贬值不失为可选择的良方。
3.从总体上减轻政府的债务与银行业的不良信贷负担起到一定作用。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1999)将政府明确性的契约性债务(政府国债与外债)和部分隐含的潜在债务(银行的不良信贷、养老开支)之和定义为广义负债。他们估计我国政府的各种广义国内债务总和为我国GDP的35-45%,即为2.8-3.6万亿元,国外负债约占我国GDP的的15%,即为1.2万亿元,折为美元约为1500亿美元,其中有1/3是低息的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真正的国际商业债务只占2/3即约为1000亿美元。考虑到我国产生巨额国内负债的基本因素在进一步恶化,如日益严重的国企负债清偿、社会保障与养老支出急剧上升、银行资产质量的日益下降、对非银行金融机构拯救性的开支增加等,我国的国内负债将有较大幅度膨胀。在改善银行不良资产方面,虽然我们组建了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来清偿呆坏账,然而以国外类似操作来看,此举效果不尽人意,如今年2月,国际投资界有意购买日本银行不良工商贷款的意向性价格仅为原值的10-15%,而今年3月泰国投资机构出售的61亿美元的不良商业贷款仅回收原值的14-33%(亚洲华尔街日报1999.2.8,1999.3.22),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国有产权难以界定,工商信贷无追索权等),不良信贷极难向国内外投资界推销,绝大部分仍将由政府最终承担。所以从近几年来看内债压力大于外债压力。减轻债务的方法主要是三种:一是发行新的债务,二是制造通货膨胀,三是通过汇率贬值,以良好的国际收支盈余为依逐步清偿内债。第一种方法目前国内操作空间不大,第二种不可取,后一种则会带来外债增多的不良恶果,但还是有操作空间的。由于我国内债远大于外债,人民币贬值将在一定程度上从总体上缓和我国负债。据俞乔测算,如我国汇率贬值15-30%,则我国1000亿美元左右的国际性商业性债务将上升1200-2300亿元,年利息负担将增加90-180亿元,而2.8-3.6万亿的内债将下降3200-8000亿元,半利息负担将减少240-560亿元。显然人民币的贬值导致内债下降额远大于外债上升额。如考虑到不断上升的内债新增加流量,这种实际债务的减轻程度将更为显著。
4.吸引国外直接投资。
今年以来我国的外资引入已进入一个新阶段——出现了数量上的绝对下降,第一季度下滑15.45%,其中国外直接投资下降14.61%。这一变化在目前的情况下是趋势性的,所以吸收国外直接投资应是以后吸引外资的重点。人民币贬值也许也导致一些短期资本外流,但会吸引更多的国外长期性直接投资,正如80年代美元对日元贬值导致大量日元投资进入美国一样,人民币贬值也会有这一效应的。但反对者说,人民币贬值会使外商对中国丧失信心而逃出,其实中国是大国——就象美国一样,中国经济增长率仍保持较高水平,市场取向的改革开放稳定进行,这一担心是多余的。有强大的中国经济作后盾,只要有利可图,外资尤其是国外直接投资就会大量涌入,而人民币贬值可以创造这一条件。历史也告诉我们,人民币贬值的年份吸引的外资尤其是直接投资相对较多,而连续三年的较固定的汇率下,今年首次出现外资绝对量减少。所以人民币贬值有利于引进外资。
二、人民币贬值的可行性
首先,我国是实行有管理的汇动汇率制,央行是可以通过干预外汇市场达到人民币贬值的目的。其次,朱总理宣布人民币贬值的期限已过,我们不再有“不贬值”的政治义务。再次,周边国家经济开始复苏,人民币贬值不会造成周边国家竞争性货币贬值。因为对于刚刚复苏的东亚国家来说,本币贬值不是他们最好的选择,另外,从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来说,人民币还不是地区性的国际货币,其贬值不会造成周边货币贬值,因为日元作为国际货币,其波动都难以对周边国家货币造成影响(现在日元已外值20%),人民币的波动不可能产生这种影响。最后,美国经济增长势头不减,人民币贬值将会进一步拉大美中贸易逆差,有人认为这会影响中美关系,贬值政策不便实施。我认为任何一项经济政策应主要考虑可以预见的经济利益最大化,中美关系的规律本身就是曲折中前进,再加一点波折也没什么大不了,而且现在我国已经和美国就加入WTO问题达成了双边协议,我国对美态度适当强硬也无妨,所以与其现在委曲求全,还不如抓住眼前利益,人民币贬值,美国又能奈何?
三、对相反观点的分析
1.目前国内无通胀,而美国有通胀,从理论上在资本自由流动情况下有公式“美国的通胀率—中国的通胀率=人民币的升值率”成立,目前我国虽为资本管制,但此效应存在,所以人民币对美元应升值,至少不应贬值。另外从购买力平价学说也可得出相同结论。我认为从长期看这种观点可能是对的,从理论上说存在这么一种依存关系,但人民币会不会贬值与应不应贬值是两回事,何况目前我国的通货紧缩是要解决的问题,购买力平价学说也有它的局限性。
2.国内有将近15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贸易的绝对量还是顺差,外资还在流入,短期内国际收支不会有危机,所以人民币不应贬值。我认为今年情况确是如此,但这只是今年的情况,明年后年又会如何呢?前景堪优,即便明年后年情况同今年相持,在目前不景气的情况下,国际收支盈余多一点还是必要的。
3.我国出口的主要矛盾是调整改善出口产品结构和地区结构,加大外贸体制改革,允许私营企业加入出口行例等等,这些问题不解决,靠汇率变动增加出口效用不大。但是我认为结构调整等措施与汇率变动并无冲突,何况结构调整是长期才能解决的问题,正所谓“远水难救近火”。
4.国内经济机制运行不畅,外贸乘数作用难以发挥,贬值意义不大。我认为或许乘数效应会在一定程度有影响,但是其作用还是不能低估的。而且反过来说,依这种观点是否财政政策也应停止?
5.我国周边国家经济增长不快,不利于贬值效用发挥。当然这是有影响的,但是我国出口一方面集中日、韩及东盟国家,另一方面,还有大量集中于美、欧,现在我们又正在开辟拉美、非洲市场等,就算对亚洲出口改善不大,但就整体来说,作用肯定是不小的,而且东亚国家货币贬值本身使我国货币相对升值了,金融危机过了,我们当然应有所调整。
6.央行的政策目标应是稳定的,贬值不利于人们对中国经济的信心。我认为在国内经济发展波动较小的情况下,长期内货币以稳定为主要目标,但短期内针对经济实际情况作一定调整也是未偿不可的,正如美元在30年代大危机大幅贬值一样。另外,我认为这种政策性的贬值对人们的信心影响不会很大,正如前文分析那样,中国改革开放继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完善,我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仅人民币贬一点就怕人们对中国没信心是没根据的,相反在我国资本管制条件下,国人对人民币一定程度的贬值预期还可刺激国内需求,所以不能因为有一些负作用就“因噎废食”。
四、结论
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现代经济学说虽然承认一般性的理论,但它的政策应用却奉行“本土原则”与“短期原则”。前者要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实现本国利益的最大化,后者则要求经济政策应集中有限资源解决当前最急迫的问题,显然我们的汇率政策也应遵循这一原则。在短期内在目前既定的政策组合中,汇率政策存在很大的抵消作用;尽管在长期内,从理论分析人民币是否该贬值?贬值弊大利大争论还很大。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人民币贬值有本文已述的优点,同时在固定汇率下的1997、1998年1999年,国内诸多政策效用甚微,依作者预测再以此类政策搭配即使加大力度也难见成效,因货币政策已无操作空间,财政政策有它固定的局限性:它能解决的毕竟只是基础设施与技改等长期性的固定资产投资问题,而且其效率极低,短期内消费需求难以启动,民间投资需求也难带动,通货紧缩难以抑制。那为什么我们要死抱“不贬值”的信条呢?难道不可以变化一下呢?我认为已经被现实证伪的政策就应抛弃,人民币就应奉行“本土原则”和“短期原则”,就应贬值,尽管此举不一定的就完全解决目前中国的问题,但短期内人民币一定程度的贬值是一种正确的选择,是理性的选择。
标签:汇率论文; 人民币贬值论文;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论文; 汇率变动论文; 汇率贬值论文; 人民币论文; 汇率改革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外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