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市场饭就是要脱胎换骨——对创造就业机会的“中国模式”的构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就业机会论文,脱胎换骨论文,中国论文,模式论文,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目前创造就业机会的主要模式有“美国模式”、“日本模式”和“荷兰模式”。“美国模式”的主要特征是:自由经济和高新产业制高点战略,弹性的劳动力市场,结果是“美国不缺工作,但是缺钱”,主要原因在实现高就业的同时收入差距急剧拉大,目前失业率下降到4.5 %(1998年5月)以下。 “日本模式”具有东方文化的某些特征:准终身雇佣制,比较僵化的劳动力市场,福利较低,就业比较充分。长期以来,失业率在2%左右。“荷兰模式”。在欧盟成员国中, 目前荷兰是失业率最低的国家之一,而1997年荷兰的失业率仅为5%。进入90 年代以来,欧盟的一些专家认为“荷兰模式”代表欧洲大陆,是可以学习的样板。因为,欧盟许多国家是“不缺钱,但缺工作”,而荷兰既不缺钱,也不缺工作。荷兰的主要经验是,不用对社会产生巨大动荡的国家福利制度重大改革来降低失业率,而提倡通过协商解决问题。协商的主要领域是工资形成过程和社会保障制度。
我认为,任何一种模式都具有自己明显的优点和缺点,这就要看一个国家到底追求怎样的生存状态。同时,由于各国传统文化的差异,各国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结构的差异,尤其重要的是在劳动力市场政策、社会心理状态和社会组织结构方面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任何一种模式都不可能完全脱离它的国家而存在。因此,对其他国家的经验只能进行一些局部的借鉴。如果中国在今后10年内就业问题处理得好,特别是前5年下岗职工问题解决得好, 那么10年以后世界将增加一种新的创造就业机会的模式即“中国模式”。
现在中国的就业有三个问题交织在一起:一是下岗职工问题;二是城镇新成长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三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我国当前解决就业问题的难点,一方面在于中国现实的经济、人口和发展环境。主要表现为劳动力规模庞大、经济发展水平低以及改革任务艰巨等。另一方面,在于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的选择和协调。经济政策包括增长政策、产业政策、国有企业改革政策、技术进步政策和财政货币政策等;社会政策包括劳动力市场政策、城乡政策、教育政策、劳动关系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等。
我们可能创新的方面包括:第一,作为一个整体,明确中国社会应该崇尚或追求的生存方式。比如经济增长速度的高低,工资增长速度的高低,收入差距的大小,社会保障水平的高低以及失业率的高低等等。失业率除了体制转轨、结构转型等因素的影响外,前面提到的关联因素对失业率的高低也有重大的影响。现在看来,前一段时期我们可能在经济增长速度过高、工资增长过快、社会保障严重滞后,收入差距增长过快等方面存在某些值得深思的地方。第二,在总体目标明确以后,进一步研究就业和再就业问题的对策。主要是有关就业和再就业的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的综合、协调,强调政策的系统性和目标性。第三,总结通过社区服务机构发展社区服务和个人服务业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的经验,作为对传统劳动部门及其延伸机构安置下岗职工渠道的有益补充,这应该是今后非常重要的一个渠道,因为这个渠道很好地把再就业机制与发展城市第三产业结合起来了。第四,失业率的高低只是判断就业问题解决好坏的一个指标,但不是惟一的标准。我们不仅要关心有多少人失业,而且要注重就业的质量。第五,下岗职工再就业不仅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需要,而且是国有企业职工重新塑造自我的一个过程。从“计划人”到“市场人”的脱胎换骨,需要顺利地实现人格心理特征方面的转换,这是一场无声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