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小儿介入术后大出血的护理论文_胡加燕

1例小儿介入术后大出血的护理论文_胡加燕

(解放军第八二医院心内科 江苏 淮安 223001)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8-0295-02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介入封堵术已成为常见的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重要诊治方法之一,但该方法并发症也难于避免,如术后出血,如不及时处理则会出现严重后果,特别是小儿患者,我院成功救治一位术后大出血的患儿,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患儿,女,5岁,2014年5月17日因感冒来院就诊,经体检发现心脏杂音,进一步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予收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112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90/60mmHg,口唇无发绀,听诊:心浊音界向左下扩大,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3/6级收缩期反流性杂音。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于5月20日在全身麻醉体外循环下行室间隔缺损封堵术,手术顺利,术后介入护士车床护送患者回到病房途中,由于全麻未清醒时躁动不安造成股动脉大出血,包裹的纱布已被鲜血渗透,出量约300ml,足背动脉搏动弱,立即重新加压包扎,并使用镇静剂后出血止,快速补充电解质、葡萄糖,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面色等生命体征及穿刺点有无继续渗血,预防出血性休克,2小时后患儿神志清醒,面色转红,血压上升,各项生命体征均正常,一周后患儿恢复良好,生命体征平稳,治愈出院。

2.心理护理

首先,做好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父母与孩子关系最密切,是孩子最信任的人,所以对患儿家长实施术前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十分重要。通过与家长进行详细交谈,了解其心理状况,讲解介绍心脏介入治疗的优点、方法及预后,运用成功的病例范示,增强患儿家长对心脏介入治疗成功的信心,减轻患儿家长焦虑,缓解紧张、取得他们的信任。其次,年龄较大的患儿可通过护理人员的关心、爱护,亲切的交流,通过有目的的讲解手术经过(必要时请入导管室讲解),让患儿简单了解手术过程减少恐惧心理并引导配合完成术前准备工作。

3.术前护理

询问术前禁食禁水情况.全麻患者术前禁食禁水8h。局麻患者术前禁食禁水4h。详细查阅病历,了解既往史,现病史与过敏史,对术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4.术中护理

(1)建立可靠的静脉通道。选择左下肢肢体留置浅静脉针,连接两个三通,以备术中能迅速给药。(2)做好生命体征监测。基础麻醉下的患儿要使其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观察呼吸程度躁动时及时报告麻醉医师。对有心动过速、心率减慢等变化的因导管对心内膜机械性刺激,可出现一过性心律失常,及时通知医生暂缓操作或退出导管,并遵医嘱迅速处理。(3)保证急救药品、用物处于应急状态。除颤仪置于患儿左侧易于取用的位置。急救盘内备用药品:阿托品1mg稀释至O.2mg/ml,多巴胺2Omg稀释至1mg/ml,盐酸利多卡因稀释至2Omg/ml。注射器应做好标识,以便抢救时给药准确无误。

5.术后护理

5.1 生命体征监测

患儿术后送入监护室,立即予心电监护监测心率、呼吸、血压、脉氧同时监测体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全麻患儿术后未醒者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醒后观察有无意识障碍、语言异常,有无胸痛、咳嗽、咯血等情况以判断有肺栓塞,密切观察足背动脉搏动、皮温、颜色、知觉等,防止栓塞致肢体坏死[1]。

5.2 穿刺部位护理

观察股动脉或股静脉手术部位有无渗血、血肿。穿刺部位加压包扎,静脉穿刺处沙袋压迫4h,动脉穿刺处沙袋压迫6h;术侧肢体伸直、制动12h~24h,可抬高床头30°,24h后拆除绷带检查伤口情况后方可逐步下床活动,无出血时,逐渐增加活动量。观察术后大小便的情况,避免尿液污染穿刺部位的敷料引起感染。术后3d内穿刺部位禁用水洗,伤口敷料被尿液浸湿立即更换[2]。因儿科患者的年龄特点,术后麻醉患儿即将清醒时,多出现躁动,哭吵不安、恐惧、饥饿,很容易造成按压部位偏移,引起出血,需采用人工按压手法,按压的部位在穿刺点的上方近心端,应用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腹压迫,避免烦躁哭闹还可加重心脏负担[3],婴幼儿可按医嘱给予咪达唑仑0.1~0.3mg/kg 加生理盐水5ml灌肠或水合氯醛0.3~0.5ml/kg灌肠,使患儿保持安静,24h内卧床休息。

5.3 并发症的护理

(1)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心脏介入治疗术后常见并发症,术后予持续心电监护24小时,及时发现心动过速、心律失常等异常变化;(2)血栓形成 告知患儿及家属抗凝治疗的重要性,严密观察有无胸痛、咳嗽、咯血,密切观察足背动脉搏动、皮温、颜色、知觉等及大便、尿液颜色、皮肤黏膜、牙龈有无出血倾向等;(3)封堵器脱落 封堵器脱落是最严重的并发症。嘱咐患儿避免剧烈活动、咳嗽及哭闹,观察有无胸闷、呼吸困难等;(4)其它 如出血性休克、机械性溶血等需加强巡视。

5.4 术后疼痛及心理护理

安静的病房、优雅的环境有利于患儿的情绪的稳定和病情恢复。患儿家属的陪伴及责任护士与患儿细语交流、精心呵护,对疼痛部位抚触按摩、利用玩具、笑语分散患儿的注意力均可减轻患儿疼痛感。

5.5 一般护理

术后当日及次日为患儿晚间及晨间护理各一次,如大量出汗,应及时更衣、补充液体并预防受凉。嘱病人多饮水,以利于排泄造影剂。在患儿围术期应进食营养丰富、高蛋白、多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保证大便通畅,每日1次。手术12小时后可在保持穿刺侧腿伸直位的基础上采取平卧位与左侧卧位交替,指导家属为其按摩腰背及肢体,以缓解不适。24小时后可解除弹力绷带,下地活动。

6.讨论

随着介入技术的日趋完善,先心病介入治疗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广泛运用于临床,且由于介入治疗创伤小,痛苦轻、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病死率低及手术后不留任何疤痕等优点,深受患儿家长的欢迎。心脏介入手术的成功,除了取决于手术者的操作技巧,以及手术者之间的密切默契的配合外,术后的护理和护理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在介入治疗的过程中,做好术前心理护理、术后生命体征监测护理工作是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促使患儿早日康复的关键所在,尤为术前护理中的心理情感护理,它可以增强患者对心脏介入治疗成功的信心,为患儿主动的配合医护人员进行各项医疗活动奠定了基础。这些都要求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精湛的护理技术,要求护士严密细致地观察病情,以防止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4],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柳碧云.经导管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缺损术中配合及护理[J].当代护士,2003(1):72.

[2]孔宪明,高海清.心血管疾病诊疗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33.

[3]牟志玲,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术后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 (2009)01(b)-081-01.

[4]闫敏,沈晓君,胡铭.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的主要并发症及其护理干预[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34):99.1.

论文作者:胡加燕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0月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1

标签:;  ;  ;  ;  ;  ;  ;  ;  

1例小儿介入术后大出血的护理论文_胡加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