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消化科 新疆喀什 830021)
(2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 新疆喀什 830021)
【摘要】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016年1月—2017年12月5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患者采取手术治疗,4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治疗的总有效率达100﹪。46例患者采取内科保守的药物治疗,其中痊愈43例,显效1例,2例因晚期胃癌全身衰竭死亡,有效率93.4%。结论:临床治疗中,及时补充血容量,以使循环障碍得到解除,改善组织灌注,保证通气,给氧,视情况给予抗生素以预防感染发生,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避开诱发因素,预防且及时处理并发症,可将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治愈率提高,预防出血性休克的发生,从而改善预后。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治疗;疗效
【中图分类号】R5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4-0109-02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消化道的出血,消化道大出血是消化内科常见急症,死亡率在10~14%左右,临床上最常见的病因有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粘膜损害、食道胃底静脉曲张、胃癌、胆道出血。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呕血、黑便或血便,常伴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严重者,可危及生命[1]。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共收治50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均采用早期胃镜检查、营养支持、扩容、抗休克、预防感染、止血治疗收到了满意效果,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上消化道出血患者50例,男40例,女10例,男女之比4:1,年龄22~84岁,其中22~39岁10例,40~59岁15例,>60岁25例。临床表现:呕血21例,便血28例,有溃疡病史36例,首次出血35例,出现休克10例。病程最短的2小时,最长的25年。血红蛋白40~110g/L,出血量>1000ml 4例;>500ml 10例,50~100ml 21例,
1.2 病因及诊断
根据典型病史、急诊胃镜、及病理证实,消化性溃疡出血30例,食道静脉曲张出血12例,胃癌出血4例,其他其余无明显诱因4例。
1.3 治疗方法
1.3.1病情观察 (1)对患者出血征象进行密切观察,将呕血、黑血及便血的次数、频率、总量进行统计。血尿素氮、血细胞比容、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等要定期复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必要时给予心电监护,注意患者的意识状态、脉搏、血压、皮肤和甲床色泽、肢体温度、周围静脉充盈情况、尿量等情况,对有意识障碍和排尿困难的患者留置尿管。给予老年患者心电、血氧饱和度和呼吸监护。备血、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补液、输血纠正休克。(2)病情危重、紧急时,输液、输血同时进行。尽可能采用新鲜血。对高龄、伴心肺肾疾病患者,应防止输液量过多,以免引起急性肺水肿。对于急性大量出血者,应尽可能施行中心静脉压监测,以指导液体的输入量。
1.3.2药物治疗 给予止血药奥曲肽,首次100ug静脉缓注,继以25~50ug/h持续静脉滴注。同时静脉输注奥美拉唑80mg抑制胃酸分泌,口服硫糖铝等保护胃黏膜。还可通过内镜进行止血治疗。管活性药物 在补足液体的前提下,如血压仍不稳定,可适当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达到重要脏器血液灌注的改善效果。 抗菌药物,对于活动性出血可酌情使用抗菌药物以便止血,同时使早期再出血和感染的发生率降低。
2.疗效评价标准[2]
痊愈:患者在24h内无呕血现象,血压和脉搏处于稳定状态,排便时间间隔延长或柏油状便的量减少,或大便颜色变浅。显效:患者在48h内符合痊愈标准。有效:患者在72h内符合痊愈标准。无效:72h以后患者仍未痊愈。总有效率= 痊愈例+显效例/总例数×100%。
3.结果
4例患者采取手术治疗,4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治疗的总有效率达100%。46例患者采取内科保守的药物治疗,其中痊愈43例,显效1例,2例因晚期胃癌全身衰竭死亡,有效率93.4%。
3.1 不同年龄发病率差别
在该组50例患者中,22~39岁10例;占20%。40~59岁15例;占30%。>60岁25例;占50%,中老年人发病明显增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注:不同年龄发病率比例P<0.05,性别差异,其中男40例,占80%,女10例,占20%,比例4:1,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4.讨论
4.1 病因分析
数据显示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共30例,占66%,高居首位,主要出血原因为溃疡病,是胃粘膜保护因子平衡絮乱引起的,急性胃粘膜损害与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大量饮酒等有明显的关系,因此,需要对相关药物使用的适应证、剂量、方法和不良反应准确把握,戒酒,对于慢性胃炎尤其是慢性糜烂性胃炎要积极治疗,从而降低上消化道出血发病率。数据显示,中老年患者为患病风险高的人群,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原因可能与承担的生活工作压力更大、作息不规律、不良生活习惯(吸烟、熬夜)和饮酒等因素有关[3]。
4.2 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疾病,可引发患者出血性休克甚至死亡。治疗上应标本兼治,输血输液等对症处理为治标,而彻底止血是治疗的根本。胃镜检查是目前诊断上消化道出血病因的首选检查方法。内镜下止血具有止血率高、危险性低、操作方便、费用低廉、便于床边等优点,是快速有效的止血方法。奥曲肽是人工合成的八肽,是天然生长抑素的演变而产生物,能抑制胃酸和胃蛋白酶及刺激黏液分泌的作用,与奥美拉唑联合应用,具有止血迅速、再出血率低及不良反应少、安全等长处,能提升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抢救成功率,临床治疗中,及时补充血容量,以使循环障碍得到解除,改善组织灌注,保证通气,给氧,视情况给予抗生素以预防感染发生,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避开诱发因素,预防并及时处理并发症,可将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治愈率提高,预防出血性休克的发生,从而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叶任高,陆再英,主编?内科学.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480-485
[2]胡皓夫.应激性溃疡的病理生理及临床[J].小儿急救医学,2013,10(2):71-73
[3]刘荣领,治疗上消化道出血100例临床分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7(9):116
论文作者:阿米娜·买买提吐尔逊1,姑再努尔·莫名2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2
标签:消化道论文; 患者论文; 喀什论文; 静脉论文; 胃癌论文; 病因论文; 胃镜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14期论文;